1 第 2 章 基本傳輸原理. 2 電磁信號 時域分析 : 表示成時間的函數 頻域分析 : 信號是由不同頻率成分所組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七节 心 悸 郑祖平. 一、概述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 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 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 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 心律正常者亦可有心悸。 一般认为与心肌收缩力心搏量的变化及 患者的精神状态注意力是否集中等多种因 素有关。
Advertisements

工職數學 第四冊 第一章 導 數 1 - 1 函數的極限與連續 1 - 2 導數及其基本性質 1 - 3 微分公式 1 - 4 高階導函數.
LED CUBE 預期規劃.
第四章 實體層.
第7章 通訊的工程 : 談多工(multiplexing)與交換(switching)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二技).
第四章 數列與級數 4-1 等差數列與級數 4-2 等比數列與級數 4-3 無窮等比級數 下一頁 總目錄.
第三章 數據傳輸基本概念 3-1 連線與傳輸 3-2 傳輸訊號:類比、數位 3-3 傳輸模式:單工、半雙工、全雙工
Signal and Systems 教師:潘欣泰.
第5章 天線和傳播.
天線工程 超寬頻天線 UWB Antenna 指導教授: 陳文山 姓名: 張博源 班級: 碩研電子三甲 學號: M
行動與無線通訊 第3章 訊號與通訊.
題目:十六對一多工器 姓名:李國豪 學號:B
第 2 章 物理层.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四技).
Chapter 4 獨立電源元件 獨立電壓及電流電源之描述 獨立電壓及電流電源之函數波形描述
Chapter 1 電腦網路 1-1 電腦網路的用途 1-2 電腦網路的類型 1-3 主從式網路V.S.對等式網路 1-4 網路作業系統
實驗6: RC 和 RLC 電路(課本實驗21) 目的: 利用示波器觀察 RC 和 RLC 電路中電荷對時間之變化 A: RC電路
Wireless Network Basics
100學年度第2學期 邏輯設計實習TA訓練 機 台 介 紹.
無線網路展頻技術 A 林奕翔.
TCP協定 (傳輸層).
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驅動:脈波寬度調變就是依照控制訊號的大小,調整脈波串列寬度,控制電壓值愈大,脈波寬度就愈寬,利用正弦波做為脈寬調變電路的控制電壓,其頻率為需要的輸出頻率,以脈波控制電晶體ON-OFF動作,以調節馬達線圈電流。 脈波寬度調變技術如圖10-28所示,圖10-28(a)所示為使用電晶體的單相眽寬調變變頻電路,電路中T1、T2島通狀態由兩個比較器控制,如圖10-28(b)所示。
行動與無線通訊 第2章 訊號與通訊.
Information Appliance (IA) 資訊應用系統整合概念
組員:邱俊霖、朱耿育、詹彥祥、 李柏樵、紀翔舜 指導老師:張力偉老師
Different Codec Technologies
計算機概論 第10章 認識電腦網路.
基本通訊概念.
10-1 認識電腦網路 10-2 電腦網路的組成 ※ 10-3 網路運作原理
數位電路的優點 電子電路有數位(digital)電路與類比(analog)電路兩大類,而數位電路較類比電路有以下的優點:
網際網路與電腦應用 – 固接式網路(一) 林偉川 2001/9/27.
一、運算放大器簡介 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al Amplifiers
Wavelet transform 指導教授:鄭仁亮 學生:曹雅婷.
電子儀器量測 Oscilloscope and function generator
電腦網路 烽火、擊鼓傳訊 通訊管道 通訊原理 通訊系統資訊流種類 通訊系統要素(圖7-3) 架構(圖7-6) 通訊網路 P
Chap3 Linked List 鏈結串列.
電腦通訊網路 (2).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虎克定律與簡諧運動 教師:鄒春旺 日期:2007/10/8
指導老師: 王思文 行銷二A 第二組 黃新強 黃秀菁 楊麗馨
Topic Introduction—RMI
第 10 章 复用和数字复接技术 10.2 时分复用(TDM) 10.3 数字复接技术 10.4 SDH复用原理
類比轉數位 IC研究 組員:施怡儒 S 柯曄新 S 張久藝 S
無線藍牙技術(Bluetooth) 第六組 徐嘉陽.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圖形.
第七單元 正反器 (教科書第四章) 數位系統實驗
示波器與訊號產生器 jerry.
示波器(Oscilloscope) 原理、操作與應用.
Bluetooth 技術篇 藍芽技術如何傳輸資料 藍芽傳輸的安全性 第六組 吳哲榮.
微積分網路教學課程 應用統計學系 周 章.
圖 計時 IC 的詳細圖.
波與粒子 波的類型 機械波 電磁波 物質波:matter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電子學實驗(三) --非反相運算放大器電路
單元 樞密特觸發電路 單元總結.
第十一章 基本振盪電路應用 11-1 正弦波產生電路 11-2 施密特觸發電路 11-3 方波產生電路
本講義為使用「訊號與系統,王小川編寫,全華圖書公司出版」之輔助教材
第1章 認識圍繞著我們的鄰居 : 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
AM &FM simulation 通訊四甲 B 蕭惟尹.
第四章 通訊與網路管理 授課老師:褚麗絹.
6.1 動畫檔案的格式 6.2 建立合適的動畫元素.
資料表示方法 資料儲存單位.
語音訊號的特徵向量 張智星 多媒體資訊檢索實驗室 清華大學 資訊工程系.
802.1網路連結技術 802.2LLC 鏈 結 層 實 體 層 媒介擷取層
2-1波的傳播 安南國中 李蕙珍 製作.
多站台網路預約系統之 AJAX即時資料更新機制
指導教授 :逄愛君 資訊三 B 莊惟舜 資訊三 B 張憶婷 資訊三 B 徐嘉偉
11621 : Small Factors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第三章 比與比例式 3-1 比例式 3-2 連比例 3-3 正比與反比.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2 章 基本傳輸原理

2 電磁信號 時域分析 : 表示成時間的函數 頻域分析 : 信號是由不同頻率成分所組成

3 時域分析 (I) 類比信號 : 其訊號強度隨時間軸呈現平滑變化 沒有間斷或不連續的信號 數位信號 : 於一時間區間其信號強度維持在一個 固定的準位,另一區間信號強度可改變到另一 個準位 週期信號 (periodic signal): 是最簡單的一種信號 形式,在時間軸上,它以相同的信號形式重複 出現 s(t +T ) = s(t ) -  < t < +  其中常數 T 為信號的週期 (T 是滿足上式的最小值 )

4 類比信號與數位信號波形 時間 (a) 類比 (b) 數位 振幅 ( 伏特 ) 振幅 ( 伏特 ) 圖 2.1

5 時域分析 (II) 非週期信號 : 在時間軸上,不會以相同的信號形 式重複出現 構成訊號的主要成份包含有 振幅峰值 (peak amplitude): 信號在時域的最大值或最 大強度;其單位為伏特 頻率 (f ) : 信號重複的速率 [ 單位為 週 / 每秒,或赫芝 (Hz)]

6 時域分析 (III) 週期 (T ): 信號重複的時間,頻率與週期的關係 為 T = 1/f 相位 (  ) : 單一週期內信號在時間軸相對位置的 時間差 波長 ( ): 單一週期內佔有的距離 相鄰兩個連續週期內兩個相同相位點的距離

7 正弦波 一般的正弦波 s(t ) = A sin(2  ft +  ) 圖 2.3 展現改變振幅、頻率、相位這三個參數的 效應 (a) A = 1, f = 1 Hz,  = 0; 因此 T = 1s (b) 其振幅峰值為 ; A=0.5 (c) 頻率部分 ; f = 2, 即 T = ½ (d) 相位平移 ;  =  /4 弳度 (45 degrees) 2  弳度 = 360° = 1 週期

8 正弦波 ( 續 ) 圖 2.2

9 時間與距離之關係 圖 2.2 的橫軸是時間,此圖顯示信號在空間上的 位置可表示為時間的函數 這些相同的曲線圖可以應用在水平軸是空間距 離的情形,也就是說此圖顯示了一個信號為距 離的函數 例如考量一個特定時間點的正弦波的傳輸時,距離 發射天線或擴音器外的訊號變化可以表示成一個離 發射源距離的函數

10 頻域分析 (I) 當信號的所有頻率成分是某一個頻率的整數倍, 則此最小頻率稱為基礎頻率 (fundamental frequency) 頻譜 (spectrum) 是一個信號頻率的涵蓋範圍 頻譜的寬度是信號的絕對頻寬 (absolute bandwidth) 一般信號大部分的能量侷限於相對窄頻帶內, 此頻帶寬稱為有效頻寬 (effective bandwidth) 或 簡單地稱為頻寬。

11 頻域分析 (II) 週期信號是由不同的振幅、頻率和相位之正弦 波所組成 整體總和信號的週期是基礎頻率的倒數

12 傅立葉分析範例 t g(t)g(t) a T 0 /2 -T 0 /2 -a 1 傅立葉級數系數

13 傅立葉分析範例 ( 續 ) 設定 T 0 =4, a=1. Then f 0 =1/T 0 =1/4, 可得 級數展開

14 傅立葉分析範例 ( 續 )

15 傅立葉分析範例 ( 續 )

16 傅立葉分析範例 ( 續 )

17 資料傳輸速率與頻寬的關係 資訊攜載量與其頻寬有直接的關係,頻寬愈大 資訊攜載量愈大 概論 數位信號的頻寬無限大 一般傳輸系統先將信號限制在某一頻寬內再傳送 對於任何指定的媒介而言,傳送頻寬愈大成本愈高 限制傳輸系統的頻寬會造成信號失真

18 資料傳輸之名詞定義 資料 (data): 定義為一種傳送訊息的實體 信號 (signal): 是一種用來表示資料的電或電磁形 式 傳輸 (transmission): 是一種信號的傳送與處理以 達到傳送資料之目的

19 類比和數位資料的例子 類比資料 影像 聲音 數位資料 文字 數字

20 類比信號 類比信號 (analog signal) 是一種連續變化之電磁 波,傳遞於某些介質上,適合傳遞電波信號之 媒介與信號頻率有關 傳遞電波信號之媒介 : 銅線 ( 雙絞線 ) 光纖電纜 大氣或空間傳播 類比信號可傳送類比和數位資料

21 數位信號 數位信號 (digital signal) 是一個電壓脈波的序列, 此脈波的序列可傳送於銅線上 一般數位信號系統比類比信號系統便宜 數位信號傳輸系統較不容易受雜訊干擾 主要的缺點是數位信號比類比信號易衰減 數位信號可傳送類比和數位資料

22 類比信號表示及傳輸類比和數 位資料 類比資料 ( 語音波形 ) 數位資料 ( 二進制電壓脈 波 ) 類比信號:以連續電磁波表示資料 電話 數據機 類比信號 ( 調變至載波 頻率上 )

23 數位信號表示及傳輸類比和數 位資料 數位信號 編解器 數位發射機 數位信號:以電壓脈波序列表示資料 類比資料 數位資料

24 信號與資料選擇 數位資料  數位信號 一般而言,數位資料編成數位信號的裝置比數位轉 類比的裝置簡單且便宜 類比資料  數位信號 類比資料至數位形式的轉換使能用於現代的數位傳 輸與交換裝置 數位資料  類比信號 一些傳輸媒介 例如光纖和衛星只傳送類比信號 類比資料  類比信號 類比資料可很容易地轉成類比信號

25 類比傳輸 類比傳輸方式不必考慮其傳輸之信號內容 類比信號傳輸時會衰減,因而限制了傳輸的距 離 利用放大器增加信號能量,但不幸地雜訊也同 時放大,信號的失真也越來越嚴重 類比資料 ( 例如聲音 ) 可容忍較大的失真 利用類比傳輸數位資料易造成數位資料的錯誤

26 數位傳輸 要考慮其傳輸之信號內容 衰減會危害資料完整性數位信號 數位信號傳輸數位資料 ( 使用中繼器 ) 重整回復 1 與 0 的形式 重新輸出回復的數位信號 類比信號傳輸數位資料 傳輸裝置將類比信號回復原數位信號 產生一個新且未受雜訊干擾之類比信號

27 通道容量 雜訊等傳輸損害會限制資料傳輸速率 對於數位資料的傳輸而言,這些損害怎樣限制 資料傳輸速率 ? 在給定傳輸條件下,一個指定通訊路徑 ( 通道 ) 的最大資料傳輸速率稱為通道容量

28 通道容量相關的名詞 資料率:資料傳送的速率,單位是位元每秒 (bps) 頻寬:發射機和傳輸媒介的本質將傳輸信號侷 限於某一頻率範圍稱之為傳送信號的頻寬,單 位是週每秒或是 Hz 雜訊:通訊路徑上的平均雜訊準位 錯誤率:錯誤發生的機率 所謂錯誤是指傳送 0 接收到的卻是 1 或傳送 1 而接收 到的卻是 0

29 奈奎士頻寬 (Nyquist bandwidth) 二進制形式的 ( 兩個電壓準位 ) C = 2B 多階的信號 C = 2B log 2 M M = 是離散信號或電壓準位的數目

30 訊雜比 訊雜比是指傳輸上某一個特定點之信號功率與 雜訊功率的比值 一般在接收端測量 訊雜比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or S/N) 一個高的訊雜比表示高品質的信號 訊雜比設定了可實現的資料速率之上限

31 數位信號的雜訊影響效應 傳輸資料 信號 雜訊 信號加雜訊 取樣時間 接收的資料 原始資料 錯誤位元 圖 2.9 數位信 號的雜訊影響 效應

32 沈農通道容量定理 方程式 : 通道容量可實現的最大理論值 實際上可達到的比理論值低很多 考量白色雜訊 ( 熱雜訊 ) 的情況 未考慮脈衝雜訊 未考慮衰減失真或者延遲失真

33 奈奎士和沈農公式的例子 一個通道頻譜介於 3MHz 和 4MHz 且 SNR =24 dB 運用沈農定理可得

34 奈奎士和沈農公式的例子 ( 續 ) 需要多少信號準位 ?

35 傳輸介質 傳輸媒介是指發射機與接收機之間的實體路徑 引導性傳輸媒介 電波是沿著固態的媒介導引前進 例如 雙絞銅線、同軸電纜或光纖 非引導性傳輸媒介 非引導性的媒介只提供傳送電磁信號的介質但不加 以導引 此形式的傳送一般稱為無線傳輸 例如 空氣、外太空

36 非引導性傳輸介質 藉由天線來達成傳送和接收 無線傳輸有指向性和全向性 ( 等向性 ) 兩個基本 架構 定向傳輸 全向傳輸

37 一般頻率的範圍 微波 (microwave) 頻率的範圍 1 GHz to 40 GHz 高指向性波束 適用於點對點傳輸 使用於衛星通訊 無線電 (radio) 頻帶 30 MHz to 1 GHz 頻率範圍是適合於全向性的應用 紅外線 (infrared) 的頻帶 頻率範圍, 3x10 11 to 2x10 14 Hz 用於短距離 ( 例如,單一房間 ) 的點對點和多點傳輸 之應用

38 地面的微波信號 典型微波天線的描述 拋物面的 “ 碟形天線 ” ,其直徑大小約 3 公尺 天線採固定式且微波信號能量集中於一個窄波束內 對準接收天線實現直線傳輸 微波天線通常設置於空曠且高的地方 應用 遠距離的電信服務 建築物間短距離的點對點傳輸

39 衛星的微波信號 通訊衛星的描述 微波傳送站 它用來連結兩個或多個的地面微波發射機 / 接收機 ( 我們熟知的地面站 ) 衛星接收某一頻帶微波 ( 上傳 ) ,將接收信號放大或 重複再以另一個頻帶微波送出 ( 下傳 ) 應用 電視轉播 長距離的電話傳輸 私人的商業網路

40 廣播無線電 無線電廣播天線的描述 全方向性 無線電廣播不需要碟形天線 天線不須嚴格地裝置及精密的校準 應用 廣播無線電 VHF 和部分 UHF 的頻帶 ; 30 MHZ to 1GHz 此範圍包含調頻廣播與 UHF 和 VHF 電視

41 多工 傳輸媒介的容量一般都超過單一信號傳輸所需 要的容量 多工技術 - 用單一媒介攜載多個信號使得傳輸 系統更有效率,此種方式就是多工 (multiplexing)

42 多工 技術示意圖 n 個輸出 一個資料鏈, n 個通道 n 個輸入

43 使用多工的理由 每 kbps 的成本可以因增加傳輸設備的資料速率 而降低 傳輸設備的成本 ( 每 kbps 的價格 ) 因增加資料速 率而降低了 大部份個別的數據通訊裝置需要相對適度的資 料速率

44 多工技術 分頻多工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DM) 利用媒介有用頻寬大於一個信號需要的頻寬之事實 分時多工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利用媒介的資料傳輸速率 ( 有時可稱頻寬 ) 大於一個 數位信號所需的資料速率之事實

45 分頻多工 圖 2.12 (a) FDM 時間 頻率

46 分時多工 圖 2.12 (a) TDM 頻率 時間

47 同步 TDM 系統 (a) 發射機 (b) TDM 訊框 (c) 接收機 圖 2.13 同步 TDM 系統 緩衝器 掃描 運作 數據機 n TDM 資 料串 調變後 TDM 資料串 訊框 緩衝器 調變後 TDM 資料串 數據機 掃描 運作 時槽:空的或 存有資料 緩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