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視訊 認識視訊的原理 認識視訊的形式 認識視訊的儲存格式 學習視訊的處理工具 建立視訊處理的能力.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我是剪輯&簡報達人」 --電影教學法在語文領域之應用
Advertisements

認識聲音的原理 認識聲音的形式 認識聲音的儲存格式 認識影像的形式 認識影像的擷取環境
MPEG Family.
图形和图形软件 学习目标: 定义位图和矢量这两个概念 列出位图和矢量图像的所有标准文件格式 辨别四种将图形文件载入计算机的方法
認識視訊的原理 認識視訊的形式 認識視訊的儲存格式 學習視訊的處理工具 建立視訊處理的能力
第 9 章 多媒體.
Multimedia Systems.
6.1 概述 6.2 信源编码与压缩技术 6.3 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
非线性数字视频编辑 人民邮电出版社.
網頁介面設計的基礎理論 講師:鄭靜怡 本教材內容出自於網頁界面設計藝術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
常见的视频格式和播放软件.
第 9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多媒体应用基础》 第五章 数字视频处理技术 第5章 数字视频处理技术.
第七章 多媒体应用基础.
影视制作必备知识.
第1章 多媒体技术概述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基础 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 2007.
第八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數位影音剪輯教學 PowerDirector (威力導演)
目标 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信息及技术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简单原理。
张奇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11年5月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 第14章 光盘存储器 张奇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11年5月.
四、視訊媒體.
第五章 視訊媒體.
第5章、視訊媒體.
網際網路與電腦應用 林偉川 2001/11/01.
數位家庭我的家 大導演開麥拉 社區大學電腦講師 黃仲銘
影片製作流程 構思劇本 影片主題 觀看對象 腳本安排 呈現方式 ….
第四章 多媒體製作素材 1. 文字: 文字編碼與檔案格式分析 ‧中文繁體字 :Big-5碼 ‧英文字:ASCII碼
第五章 視訊媒體.
主講人:資通中心李威頤 校內分機:6111 講義下載: 資料下載
VC-B20U 高解析USB攝影機.
第一篇 Unix/Linux 操作介面 第 1 章 Unix/Linux 系統概論 第 2 章 開始使用 Unix/Linux
多媒體元素.
Different Codec Technologies
網路影片下載、編輯與製作研習 2010/11/10傅志雄網路整理.
第一組 專題報告 MPEG History & Theory
第1讲 三维动画概述与关键帧动画 主讲:徐丽敏.
淺談視訊壓縮技術 陳宏昇 楊凱超.
Ulead VideoStudio7.0 影片編輯製作軟體 電機三 李威明.
5.1 不同的視像屬性 5.2 常見的視像檔案格式 5.3 在視像檔案容量與質素之間取得平衡 5.4 按需要選擇視像檔案格式
記錄片的剪接與後製 以威力導演5為例 林凱胤
第1章 初识After Effects CS3 本章简介:
影格速率與時間軸刻度比例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時間軸面板上其它的功能。在時間軸面板下方會顯示目前動畫所設定的影格速率 (Frame Rate ) 等資訊:
計算機概論 請老師填入姓名主講 課本:數位傳真2012 博碩文化出版發行.
數位電路的優點 電子電路有數位(digital)電路與類比(analog)電路兩大類,而數位電路較類比電路有以下的優點:
常見的聲音格式 MP3 聲音格式:有鑑於WAV 聲音檔實在太大, 因此就產生了MP3 聲音格式。其利用MPEG 壓縮法將音樂進行失真性壓縮, 一段50 MB 左右的WAV 檔轉成MP3格式之後, 往往只剩下 4、5 MB。 雖然MP3 是採用失真性壓縮的演算法, 但還能維持不錯的音質, 一般人並無法聽出轉換前後的細微差別。同時也因為儲存空間大幅減少而廣受歡迎。
多媒體素材概要 圖片聲音和視迅.
多媒體素材概要 圖片聲音和視迅.
安裝JDK 安裝Eclipse Eclipse 中文化
PowerPoint + Multimedia Files
第二章 SPSS的使用 2.1 啟動SPSS系統 2.2 結束SPSS系統 2.3 資料分析之相關檔案 2.4 如何使用SPSS軟體.
影片製作 基本概念.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圖片格式簡介 張啟中.
Prepare by Jean Huang 黃瀞儀
高中二資訊科 數碼圖像.
混音實作 高雄市新民國小 林佳宏
影片剪輯及後製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教材室 影片製作專員 陳建良.
數位相本製作(二) 軟體:3D-Album 主講:王志強.
Video 影像 (VideoPlayer 影像播放器、Camcorder 錄影機) 靜宜大學資管系 楊子青
开课前准备 课程名称及分类 开课时间、持续时间、更新频率 课程导语(200字以内) 课程概述(1000字以内)
第3章 数字编码 3.1 信源编码 3.2 信道容量 3.3 差错控制编码 3.4 几种差错控制编码简介 3.5 数字压缩编码
第十二章 離散小波轉換之相關浮水印技術.
第四章 通訊與網路管理 授課老師:褚麗絹.
6.1 動畫檔案的格式 6.2 建立合適的動畫元素.
資料表示方法 資料儲存單位.
介紹Saas 以Office 365為例 組員: 資工四乙何孟修 資工四乙 黃泓勝.
銘鴻電子FPGA影像編輯平台.
第十三章 彩色影像處理.
網路智慧財產權 著作權法.
第9章 多媒体技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6. 視訊 認識視訊的原理 認識視訊的形式 認識視訊的儲存格式 學習視訊的處理工具 建立視訊處理的能力

16.1 視訊的原理

視覺暫留的原理

 人為什麼可以將一張張的影像看成會動 的影片?  視覺暫留效應  光對視網膜所產生的視覺效應  視覺暫留效應在光停止後,會保留約二 十四分之一秒  一秒鐘影像變換次數達 24 張以上,人眼 就會視為連續的動態影片 5 視覺暫留的原理

 視訊 (Video)  一系列的靜態影像賦予聲音  加以儲存、傳送與重現的各種技術  通常視訊所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影片  是連續的影像加上聲音效果 6 視覺暫留的原理

類比視訊規格

 視訊格式  分為類比與數位兩種  傳統電視系統是最具代表性的類比視訊系統  電視將視訊畫面訊號轉為電子訊號,以很快 的速度連續顯示在螢幕上  為了讓人眼感覺自然,每秒所顯示的畫面個 數必須夠多 ( 必須高於視覺暫留的需求 ) 8 類比視訊規格

 決定視訊品質好壞的因素  掃瞄線  一個畫面的掃瞄線愈多,所顯現的影像就愈清晰細緻  播放畫面數目  一秒鐘所播放畫面數目則決定所播放出來的效果是否平順。 9 電視原理

 目前世界上常見的類比視訊規格有以下三種  NTSC  SECAM  PAL 10 類比視訊規格

 NTSC  1952 年由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 (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 ,縮寫為 NTSC )制定的彩 色電視廣播標準  NTSC 標準規格  水平掃描線 525 條  交錯式掃描  每秒 30 個畫面  採用國家: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 大部分美洲國家以及台灣、日本、韓 國、菲律賓 11 NTSC

 1966 年由法國研發  SECAM 的特點  不怕干擾,彩色效果好,但兼容性 差  SECAM 標準規格  水平掃描線 625 條  交錯式掃描  每秒 25 個畫面  採用 SECAM 制的國家主要為俄羅斯、 法國、埃及以及非洲的一些法語系 國家等 12 SECAM

 1950 年代由西德的德律風根公司設計  針對美規 NTSC 的缺點,研究及改進  PAL 標準規格  水平掃描線 625 條  交錯式掃描  每秒 25 個畫面  除了北美、東亞部分地區使用 NTSC 標準, 中東、法國及東歐採用 SECAM 標準外,世 界上大部份地區都是採用 PAL 標準 13 PAL

14 三大系統的使用國家分布圖 資料來源: Wikipedia

16.2 視訊的數位化與壓縮概念

 未經壓縮的影片檔案有多大?  假設一個大小為 352×240 的影片,以每秒 30 張來計算, 一分鐘未經壓縮的影片容量為  60( 秒 )×30( 張 )×352×240×3(RGB 三色 )  435MB  上述是 MPEG-1( 也就是 VCD) 的規格  未經壓縮的影片一分鐘要 0.4G  一小時就需要 60×0.4  24G  目前一張 VCD 的容量約為 680MB 左右  可知數位影片的壓縮率有多大 16 視訊數位化與壓縮概念

 數位視訊是由很多畫格 (frame) 所組成,其檔案大小 由下列幾個因素決定:  畫格尺寸  畫面的長和寬的像素  影像深度  常見的樣式是全彩,也就是 RGB 各 8 位元,總共 24 位元 表示一個像素點  畫格播放率  每秒鐘要播放多少個畫格  視訊內容  每個畫格的內容  內容簡單的畫格通常會比內容複雜的畫格來得容易壓縮 17 決定壓縮率的因素 資料來源: Winzip

 要如何達到如此高的壓縮率?  利用連續畫格的相似性來降低儲存資料量  不需要將每個畫格都記錄  從畫格序列中挑出一些關鍵畫格 ( 稱為 I-Frame)  利用影像壓縮的方式加以儲存  介於關鍵畫格之間的其他畫格  只需儲存與關鍵畫格影像之間的差異資訊 18 高壓縮率的概念

 一段影片依照影片的變化程度分成許多影像群組 (Group of pictures)  影像群組  畫格間變化小的影片之影像組合  一個影像群組的畫格包括  I-Frame(Intra Frame)  P-Frame(Predicted Frame)  B-Frame(Bidirectional Frame)  分別給予不同的壓縮方式 19 影片壓縮

 I-Frame  整個畫格採影像壓縮技術壓縮  P-Frame  以 I-Frame 或其他 P-Frame 為參考畫格,進行 最近似區塊替代  B-Frame  參考鄰近的 I-Frame 及 P-Frame 進行最近似區 塊替代  本身不會再被其他畫格所參考 20 影片壓縮

 一個影像群組 (GOP)  前後各一個 I-Frame(I) 組成  之間穿插幾個 P-Frame(P)  I-Frame 和 P-Frame 或 P-Frame 和 P-Frame 之間  數個 B-Frame(B) 所組成 21 影片壓縮

 參考方式 ( 以連結線表示 )  第四個畫格的 P-Frame  參考第一個 I-Frame  第七個畫格的 P-Frame  參考第四個 P-Frame  B-Frame  以鄰近的 I-Frame 或 P-Frame 為參考對象  第二個畫格的 B-Frame  參考第一個 I-Frame 及第四個 P-Frame  第三畫格的 B-Frame  也是參考第一個 I-Frame 及第四個 P-Frame 。 22 影片壓縮

 一個畫格如果解碼上有雜訊  將影響到被參考到的畫格  第一個畫格 I-Frame 有雜訊  首先影響第四畫格的 P-Frame  第四畫格又影響第七畫格  第二、三畫格被第一及第四畫格所影響  第五、六畫格也被第四及第七畫格所影響 23 影片壓縮

 觀看影片的現象  某一個畫面有雜訊出現  有時會影響影片一段時間 (I 或 P frame)  有時卻又一閃即逝 (B-Frame)  影片觀看時,無法以跳躍至任何一個畫格  大部分的軟體只有 I-Frame 接受跳躍觀看 24 影片壓縮

16.3 數位視訊規格

 MPEG-1 、 MPEG-2 或 MPEG-4 有甚麼差別  MPEG 影音壓縮技術  由 ISO 組織的 Motion Picture Expert Group 委員會  1988 年起提出,因此簡稱為 MPEG  根據其不同用途,先後提出了 MPEG-1 、 MPEG-2 、 MPEG-4 、 MPEG-7 等規格 26 數位視訊規格 資料來源:维基百科

 最早發表的 MPEG 規格  採用區塊方式的運動補償  離散餘弦轉換 (DCT)  量化等技術  規格要求  1.2Mbps 的傳輸速率  標準解析度為 352×240  色彩運算採用較符合人類感官知覺的 YCbCr 色彩模型  YCbCr 是 RGB 外的一種色彩模型  MPEG-1 對於單一影像採用類似於 JPEG 的壓縮技術 27 MPEG-1 資料來源:维基百科

 VCD  採用 MPEG-1 作為核心技術  解析度為 352×240  使用固定 1.15Mbps 的位元率,略 低於 MPEG-1 的需求  在播放快速動作的視訊時  由於資料量的不足,使視訊畫面容 易出現模糊的方塊  VCD 很快被隨後的 DVD 取代 28 MPEG-1

 MPEG-1 存在的時間不長  最重要的是它對聲音訊號的壓縮技術  第三代協定被稱為 MPEG-1 Layer 3  MP3  MP1  應用在 LD 作為記錄數位聲音上  MP2  應用於歐洲版的 DVD 聲音壓縮技術之一 29 MPEG-1

 MPEG-2 的改進  標準解析度擴增成 720×480  色彩的儲存較 MPEG-1 標準豐富  畫面掃描方式除了原先 MPEG-1 所 使用的逐列掃描外,也增加了交錯 的掃描方式  MPEG-2 經過少量修改後,成為 DVD 產品的核心技術 30 MPEG-2 資料來源:

 用於視訊與音訊的壓縮編碼標準  目的  將視訊資料壓縮到極低的位元比率  提供使用者與視訊內容間的互動編輯能力  MPEG-4 不以畫格影像作為壓縮處理的基本單位  將視訊當中各種不同的資料以「物件」加以表示 31 MPEG-4

 對比於 MPEG-2 的區塊分析比對技術  MPEG-4 不使用區塊做為影像分析的基礎  記錄影像物件變化  儘管影像變化速度很快,當顯示速率不足時,也不 會出現區塊效應 32 MPEG-4 資料來源:

 使用者可藉由「物件」的重組達到視訊編輯的效果  MPEG-4 主要用途在網上串流、光碟、語音傳送(視 訊電話)及電視廣播  MPEG-4 是一個公開的平台  所以各個公司都可以根據 MPEG-4 的標準開發不同的規 格,例如 WMV 9 、 Quick Time 、 DivX 、 Xvid 等 33 MPEG-4

 MP4  音頻、視訊的規範  特別強調著作權功能  目前有兩種概念  MP3 的改良版  支援視訊的撥放規格 34 MP4 與 MPEG4

 MP5  廠商發明的名稱  可撥放 RM 、 RMVB 等  MP5 和 MPEG 無關  不是 ISO/IEC 標準 35 MP5 與 MPEG 的關係

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  副檔名為.avi  微軟公司所開發的一種視訊與音訊規格  Windows 作業平台上最廣泛的視訊與音訊規格 36 AVI

 副檔名為.mov  蘋果電腦所推出的一種多媒體規格  能處理視訊、音效、文字、動畫及音樂格式等類型 資料  QuickTime 檔案格式是公開 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無須支付權利金 37 Quick Time

 Video Compact Disc  VCD 是常見的光碟影片格式之一  使用 MPEG-1 壓縮技術  影片品質約為 VHS 錄影帶的影片等級 38 VCD

 Super Video CD  VCD 的加強版本  採用 MPEG-2 視訊壓縮技術  常見的 SVCD 可儲存、播放約 分鐘的影片  SVCD 未獲世界上主要電影公司的支持,因此市面上 較少見到此規格的產品 39 SVCD

 Digital Video Disc  採用 MPEG-2 壓縮標準  解析度為 720×480  聲音可採 PCM 、杜比 AC3 或 DTS 等格式  影片的錄製以單面或雙面、單層或雙層的方式來燒 錄於 DVD 光碟片之中  目前影片製作的主要播放格式 40 DVD

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 另建議視訊標準 H.26x 系列  H.261 是第一個實用的數位視訊編碼標準  H.263 為視訊會議用的低碼率視訊編碼標準  H.264 是高度壓縮數位視訊編解碼器標準 41 ITU

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 HDTV 高畫質電視  一種新型的電視系統  ITU 給高畫質電視下的定義  高畫質電視應是一個透明系統,一個正常視力 的觀眾處在距該系統顯示螢幕高度的三倍距離 上所看到的影像品質,應該得到有如觀看原始 景物或表演時所得到的印象  水平和垂直解析度是一般電視的兩倍左右, 並且配有環繞聲響 42 HDTV

 透過數位信號傳送  早期的歐洲和日本的高畫質電視採類比訊號傳送  一般的高畫質電視支援 1920×1080  每秒 24 個畫格 43 HDTV

44 解析度比較 資料來源: Wikipedia

 HD (High-definition)  1280 x 720 (1366 x 768)  Full HD  1920 x 1080  4K  3840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