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位的轉變 : 中國的 鋼鐵業 製造業 Manufacturing-China
中國的工業發展 1949 之前:不平衡的分佈 – 集中在 中國東北及東部沿岸 1949 之前:不平衡的分佈 – 集中在 中國東北及東部沿岸 1949 – 1978 之間 :工業分散化及重 新分佈 – 向內陸及西部遷移 1949 – 1978 之間 :工業分散化及重 新分佈 – 向內陸及西部遷移 1978 之後:四個現代化之下,工業 再向東移 1978 之後:四個現代化之下,工業 再向東移 Manufacturing-China
1949 之前:不平衡的分佈 以就業及生產價值來說,此時的工業發 展很有限。 工業的空間分佈很不平均亦不平衡 工業的空間分佈很不平均亦不平衡 主要工業區集中在 東北 東岸 南部 大部分工業由外國人建造 Manufacturing-China
1949 – 1978 之間 :工業分散化及 重新分佈 50 年代,工業發展和區位均受共產政府 規劃管制 特別注重重工業 因策略原因,工業向內地遷移 60 年代之後工業發展放慢 Manufacturing-China
1978 之後: 工業再向東移 在四個現代化的目標下,工業及整體經濟 都有較合理的發展 生產再趨向已建的工業區,取代在內陸興 建新工業中心的計劃 Manufacturing-China
中國鋼鐵業區位的轉變 1949 年之前 集中在中國東北 ( 滿州國 ) 及東部沿岸 集中的原因 集中的原因 1949 年之後 鋼鐵中心數目增加 鋼鐵中心分佈較平均 轉變的原因 两個五年計劃 两個五年計劃 四個現代化 四個現代化 西部大開發 西部大開發 Manufacturing-China
集中在東北及東部沿岸的原因 1. 鞍山有大量鐵礦 2. 有大量優質的煤藏,以露天開採,便宜 又容易獲得,分佈在撫順、阜新、本溪 等地。 3. 早期由日本人興建鐵路,網絡良好 4. 有不凍港方便轉出,例如旅大 ( 旅順 + 大連 ) 5. 人口稠密有大量勞動力 6. 工業發展悠久,有良好基建及技術勞工 7. 有外國投資而得的技術和資金 8. 本地需求大 Manufacturing-China
個五年計劃 1949 – 78 : 兩個五年計劃 個五年計劃 第一個五年計劃 ( ) 跟隨蘇維埃工業化模式 鋼鐵業是主要領導工業 改善現存的鋼鐵廠,如在鞍山、上海 工業遷入內地,是為分散化 工業遷入內地,是為分散化 工業遷入內地,是為分散化 向華北發展,以西安、蘭州為中心 向華中發展,以重慶、武漢為中心 Manufacturing-China
向內陸遷移的原因: 策略原因 ---- 戰時可保護工業中心,減 低軍事危險 開發本地資源,例如煤及鐵礦 刺激內陸經濟發展 達到區域自給自足及平衡地區發展 增加就業機會 刺激運輸發展 將沿岸稠密的人口分散,達致重新分佈 加強與少數民族的融和
個五年計劃 1949 – 78 : 兩個五年計劃 第二個五年計劃 : 大躍進 第二個五年計劃 : 大躍進 ( ) 進一步移入內陸 向西北新疆發展,以烏魯木齊為中心 向西南發展,以昆明為中心 鼓勵小規模工業在公社及鄉郊發展 條腿走路 條腿走路 兩條腿走路 兩條腿走路 Manufacturing-China
60 年後 年後 -- 兩條腿走路 60 年後政府轉向積極鼓勵大小規模的 工業。 首要注意發展農業及輕工業,以作為 重工業的基礎。 於是輕重工業及農業得以較平衡發展。 計劃因「文化大革命」而終斷。 Manufacturing-China
四個現代化 (1978 後 ) 1978 年推行一項十年計劃,目標為 發展全國經濟現代化 鋼鐵業再移向沿岸,例如上海寶山 鋼鐵廠 部分政府的規劃角色為市場所取代 沿岸區位的好處 沿岸區位的好處 內陸區位的弊處 內陸區位的弊處 Manufacturing-China
沿岸區位的好處 有良好運輸及基建 接近用鋼工業 方便輸入鐵礦及輸出製成品 有技術工人 可以有冷卻用水 集聚經濟 Manufacturing-China
內陸區位的弊處 內地煤鐵質素較差 缺乏技術工人 距離沿岸發展區太遠 運輸設備不足 Manufacturing-China
西部大開發 (1990 年代後期至今 ) 為吸引人們到內陸地區投資,促進當地 的經濟發展 提供低息貸款和實行課稅寬減 於 5 至 10 年內,在內陸地區興路公路、鐵 路、機場和各種通訊設施,務求改善內 陸地區與沿海地區的聯繫,促進內陸地 區的工業發展。
1949 年前的鋼鐵中心 撫順 本溪 旅大 瀋陽 阜新 鞍山 上海 廣州 重慶
鋼鐵中心發展不同階段 第一期 1953 前 第二期 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