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济南分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济南资产分公司 (原济南炼油厂) 发挥实训基地作用 培养过硬技能人才
企业基本情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以下简称 济南炼化)是一个拥有 500 万吨 / 年原油加工能力、集炼 油化工于一体的大型炼化企业,现有主要生产装置 36 套、 资产总值 50 亿元,综合效益水平和人均利润、吨油利润 等主要效益指标在中国石化系统炼化企业中名列前茅。 2010 年,济南炼化原油加工量预计将达到 408 万吨,销售 收入将突破 200 亿元。
近年来,我们着眼为实施 “ 绿色发展 ” ,建设精优强企业提 供人才支撑,积极探索职工技能培训方法创新,加强与省内 外高等院校合作,本着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目标,按照 “ 理 论实践一体化培训 ” 的思路和 “ 四个突显 ” 的原则,建设了一批 特色鲜明、专业性、使用性较强的实训基地,以培训方式转 变促进职工队伍转型和业务技能提高。
到目前,济南炼化取得高级工以 上职业资格人数已超过技能操作人 员总数的 80% ,取得技师职业资格 人数 132 人,还涌现出 “ 集团公司技 术能手 ”“ 公司级青年岗位能手 ” 、 “ 山东省突出贡献技师 ” 、 “ 济南市技 术能手 ” 等一批能工巧匠。 2009 年, 济南炼化获得 “ 山东省企校合作先 进单位 ” 称号。
一、在模式建立上实施企校联合,突显合作性。
企业有现实的生产课题,院校有雄厚而高端的培训资源。 济南炼化把实施企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作为 建立实训基地的基本模式,与山东省内外多所高等院校充 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实训基地。
从 2008 年起,山东大学在济南炼化设立实训基地, 企业每年配合校方免费培训学生实习 300 余人。 年间,济南炼化培训济南大学 70 余人,山东建筑大 学 50 余人,天津大学 100 余人,中国石油大学 150 余人, 山东化工职业技术 学院 20 余人。在这 个过程中,济南炼 化刻意营造 “ 工厂 学院化,学院工厂 化 ” 的氛围,采取 送出去,请进来的 方式,强化职工技 能培训。
从去年开始,为提高炼油非主体专业大学毕业生在炼油 化工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济南炼化与中国石油 大学联合开办总量为 200 学时的炼油主体专业培训班,聘请中 国石油大学教授讲授 “ 炼油工艺 ” 、 “ 化工机械与设备 ” 、 “ 仪表 自动化 ” 、 “ 电气工程 ” 等课程, 帮助炼油非主体专业大学生 尽快掌握炼化专业知识,熟 悉炼化生产流程。目前,第 一期炼油主体专业培训班 50 人已完成全部课程,圆满结 业。
同时,济南炼化还将企校合作作为选才、引才的 “ 窗口 ” 和 平台,将大专院校学生的实习训练纳入公司正常的培训体 系之内,从培训计划的制定到培训效果的评估,全方位、 多角度培养实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大学生 来公司实习,对每名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言谈 举止、工作态度、价值观、性格特点、基本素质等方面进 行综合考评,根据测评结果,有针对性择优录用实习学生。 2009 年,济炼录用实习学生 7 名,其中,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4 名,山东大学 2 名,山东建筑大学 1 名, 2010 年,又录用山东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学生 7 名。
二、在设施建设上坚持实物为主,突显实用性。
实训基地是实施 “ 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培训 ” 的平台,其主要 作用在于促进员工培训由单一理论教材培训转向职业认知、 专项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培养,由单一 “ 动脑 ” 转向 “ 动脑 ” 与 “ 动手 ” 结合,由单一 “ 写算 ” 转向 “ 写算 ” 与实干结合。
几年来,在实训基地设施建设上,我们坚持以实物为主, 以实景为主,使培训更直接、更直观,确保实训成果用得 着,用得上。例如,我们建立机泵维修实训基地时,通过 多种渠道,回收各类废旧机泵,用做教学器具,并加以解 剖,便于直观了解内部结构;把闲置的常用类型机泵放进 实训基地,供学员自行拆 卸和装配;还将历年来技能培 训题库、部分关键机泵的检修. 安装要点和注意事项、维修人 员外出培训的讲义课件、电子 资料,大型机组的检修、安装 要点、零部件图片统一输入实 训基地的专用计算机内,便于 卧式高速泵剖面图 学员浏览查阅。
随着日常培训工作的深入展开,我们不断收集生产现 场的产品、技术文件、工量具等实物,不断充实完善实训 基地的器具设施,并统一命名,统一标牌,通过零部件的 集中陈列展示,较好体现了培训和生产的交叉融合;通过 制作培训课件,边讲边做,提高培训的效果。目前,济炼 实训基地不仅是公司新聘大学生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员 工技能操作能力提升展示的平台,而且也成为省内外在校 大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场所。
三、在内容场景设置上强调 “ 实战 ”“ 仿真 ” ,突 显针对性。
在实训基地场景布置和培训内容设置上,我们最大限 度地贴紧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地模拟作业流程,最大限度 地 “ 仿真 ” 故障排除和问题处理实景,努力实现 “ 一次实际培 训一次实战演练,一次实际培训一次上手机会,一次实际 培训一次仿真操作 ” 。
建立于 2004 年仪表实训基地,设有各类传感器、执行 机构、控制机构、保护系统等仪表元件和实物,为达到实 际模拟操作效果,仪表车间将电源、净化风线引进实训室, 可实际操作有关调节阀。员工从常用的仪表学起,通过熟 悉 HART 和 BT200 通讯器,熟练调试各种现场智能仪表设备 和智能阀门定位器,正确判断和处理常规仪表的故障,提 高了员工预防和处理事故的能力。另外 PLC 编程和 DCS 组态 大大的激发了职工的学习兴趣,车间职工经常利用业余时 间到培训基地练习。
质量中心实训基地针对本单位工种岗位多、作业环节 多的实际,利用岗位练兵、技能鉴定的时机,加大技能操 作培训,先后建立和完善了 “ 容量分析 ” 培训基地、 “ 油品分 析 ” 培训基地、 “ 仪器分析 ” 培训基地,进一步细化培训内容, 使各项实训内容更加贴紧本单位业务和工作。近二年来, 质量中心职工在 “ 化工分析工 ” 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中,创下 了公司一次性通过率最高水平,理论考试通过率为 88% 、 技能考核通过率为 100% 。实训基地的建立不仅使化验员在 实际技能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而且在理论方面也取得 了明显的进步。
四、在培训方法上力求多样,突显创新性。
济南炼化目前已经建成投用的有机泵维修、仪表维修、 电气维修、质量检验、沥青生产五个实训基地,实训范围 涵盖机泵、仪表、电气、阀门及密封、化验分析等作业内 容。 目前已投用 实训基地 机泵维修实训基地 仪表维修实训基地 电气维修实训基地 阀门及密封实训基地 质量检验实训基地
为了使实训基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在培训内容上 求实用、重实效,在培训方法上则打破常规、推陈出新。 例如,每个实训基地都聘请技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技 师担任兼职教员,手把手指导帮助学员上手操作,并借助 集中讲课、现场操作演示、现场提问口答、小试卷答题、 实用教材编写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效果。对于参加实训 的新大学生,推行 “ 双导师 ” 制,实施 “ 以老带新,以优促 新 ” ,分别由一名班组骨干和车间技术员担任师傅,通过 签订师徒责任书,明确师傅与徒弟的责任与义务,给师傅 每月增加 50 元带徒津贴,营造一个新人快速成材、师傅知 识更新的良好工作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借助实训基地,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 培养和职业鉴定,首先本着 “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 补什么,持续改进和提高 ” 的原则,在主要工种和岗位, 选送有潜力的 3-5 名技能水平高、表现突出的技能骨干参 加集团公司组织的技师、高级技师培训。 2007 年组织常减 压等 16 个单位共 17 个工种的 94 名职工参加技师资格考试鉴 定; 2008 年组织聚丙烯等 4 个单位共 5 个工种 226 名职工参 加相应工种等级的资格考试鉴定; 2009 年组织动力车间等 10 个单位共 15 个工种 338 名职工参加初级、中级、高级、 技师资格考试鉴定,激发了职工参加实训基地学习培训的 主动性。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对一个企业来说, 效益是腾飞的龙头,培训则是腾飞的翅膀。近年来,我们 围绕建立实训基地,培养技能人才进行了一些探索,积累 了一些经验,但培训力度和效果还不能完全跟上生产技术 的进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企校联合这一基本方向和做法, 在省职教办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深化企校培训合作,促 进产学研结合,真正把 “ 把课题带到课堂,把成果送回工厂 ” 。 同时,不断创新理念方法,从场地、教材、设备和师资队伍 入手,以更高的起点,更新的模式、更优的质量建好实训基 地,为职工提供更多练就 “ 武艺 ” 的平台、大显身手的空间, 尽快成长、脱颖而出的 “ 良田沃土 ” ,为实施 “ 绿色发展 ” ,建设 精优强炼化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能支撑。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