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二 藝術創作與元素 我們一起來說相聲
相聲的起源 相聲又名「像聲」,屬於中國傳統說唱藝 術的一門,也可說是語言藝術、幽默的 藝術。 它起源於北京各個客棧、大街、廣場等 表演藝術街頭藝術的地方。隨著時代的 更迭,它從客棧、大街上消失,在舞台 上的表演內容也有了一些改變。
原來的相聲在人們心中,被認為是一種不 入流的行業,但是在現代這個時代,它帶 給我們的卻是一份最難得的禮物-笑聲。
多元的表演方式 單口相聲 一個人的表演,通常獨自述說著故事性的內容, 但與說書人不同的是,相聲必須有「哏」才能成立 表演,因此具有笑料的「包袱」是絕對不可少的。 直得注意的是,長篇的單口相聲,因為類似「說書 」,往往會配合著使用「醒木」來表演。
單口相聲表演 醒木
對口相聲 這是相聲表演中較為常見的形式,雙人一搭一唱 的表演,總是能達到極佳的效果。 表演的兩人一主一輔,主述者稱為「逗哏」,輔述 者則稱為「捧哏」;因為逗、捧的份量不同,又可 以分為「一頭沉」和「子母哏」 。
逗哏 捧哏
一頭沉的表演以「逗哏」為主, 「捧哏」為輔 子母哏則是兩人等量,多半是爭辯的形式 「對口相聲」 發展到後期,會在室內演出使用大 道具「桌子」,這是受到京劇一桌二椅的影響 。 在「對口相聲」 表演時, 「逗哏」通常是站在桌 子外側, 「捧哏」則站在桌子後方。
對口相聲表演
群口相聲 指的是三人或三人以上的相聲表 演,因人數較多,演員之間需 有絕佳的默契。 演出人員除了「逗哏」與「捧哏」外, 還有第三人叫做「泥縫兒」,也 就是適時的在「逗哏」與「捧哏」 的話中填補空檔。
各種相聲表演中的「逗哏」角色經常是主導的地位,開 頭、銜接與轉折時總是話鋒一轉,變換了話題方向。 而「捧哏」角色則常有些插話、幫腔,對於「逗哏」講 的內容會適時的表達出一些反應,或同意或反對; 或敬佩、或譏諷;或提問、或補充... 。
總的來說, 「捧哏」慣用的語助詞有「嗯、 哎、 哦、 啊、 嘿、 嗐」六字,使用的話語雖然簡短 卻十分的重要,經常能在一段對話中發揮畫龍 點睛的效果。
對口相聲表演
舞台上的基本元素 在舞台上表演的相聲人員,無論人數的多 寡,上台前都須要達到一定的基本要求, 也就是四種表演方式與六種表演技巧。 藉由這些不同的表演元素與基本技巧的綜 合運用,相聲演員便可展現豐富、靈活的 語言表演。
四種表演方式: 說(語言)、學(模擬)、逗(搞笑)、唱(學唱) 六種表演技巧: 貫口活兒、怯口活兒、柳口活兒、腿兒活兒、巧活兒、雙簧。
表演方式 說:以語言來敘述,是相聲的主要表演方式。 學:模擬,從聲音、動作到表情的模擬,在舉手 頭足間,展現幽默的特質。 逗:偏向喜劇的一種特殊風格。 唱:非歌唱表演,而是將歌唱穿插於段子中。
表演技巧 貫口活兒:一連串的字距組合呈現,像繞口令、數 來寶或是Rap等技巧,分為大貫口與 小貫口,講究快而不亂,慢而不斷。 怯口活兒:運用各地的方言演出,展現南腔北調的 趣味。 柳口活兒:以唱為主的表演,通常是學唱歌謠或戲曲。 ( 影片欣賞 )
腿兒活兒:以戲曲表現裡的某些肢體動作。 巧活兒 :表現舞蹈、武術、口技等特殊才藝。 雙簧 :兩人合作,一前一後,把相與聲分解演 出。前者只做動作不出聲為「愚者」,後 者只出聲不做動作為「智者」。利用兩人 聲音與動作的不協調和誇張,達到充分 的喜劇效果,通常帶點整人的味道。
段子與竹板快書 在北方說唱藝術的名詞裡,段子屬 於一個節目內容的範圍,比起集數 眾多的連續劇,較為簡短完整,是 一次演完的段落。 竹板快書是一種類似數來寶的表演 方式,只是字數與押韻的要求不像 數來寶嚴格,較為彈性。 表演的內容類似說書,演員說書時, 兩手拿著竹板,一邊說書一邊拍擊 竹板來控制節奏,是一種具有難度 與挑戰性的表演藝術。 林文彬先生竹板快書表演
上台前的幕後準備 1 口齒清晰伶牙俐齒:可以利用繞口令或數來寶 來加強練習。 2表情豐富聲調動人:先了解台詞的意義,在家 以搭配適當的表情和語氣。 3動作誇張卻步繁複:加入肢體的動作會使相聲 演出更加生動活潑,但要注意使用的適切性。 4說學逗唱加強訓練:特別研究劇本,找出含有 說、學、逗、唱的部分加強練習,使其唯妙唯 肖。
創造屬於自己的相聲劇本 掌握主題:可運用懲惡揚善,知識介紹或純粹娛 樂的手法來豐富內容,以不違背善良風俗為原則。 安排包袱:沒有包袱的相聲就像白開水,平淡而 無味。適時的加入笑料,才能使觀眾回味無窮。 選擇語言:用字遣詞的適當性,切忌典故、地方 土話、冷僻語詞以及拗口或混淆的語意,造成觀 眾不易理解,無法抖包袱,增添笑料。
撰寫對話: 對話要自然。除了逗哏與捧哏 的份量分配要恰當外,也要避 免角色中途錯位,還需根據表 演者的能力來安排,若能一邊 編寫一邊模擬表演,對於演出 的流暢度會更有幫助喔! 老劇本的照片
相聲創作起手式-包袱設計 名相聲演員馬季先生於八十年代出的《相聲藝 術漫談》中,提到寫作相聲劇本必須要注意題 材以及語句結合的部分。 依相聲的內容取材,技巧運用,表演型態等, 所歸納出的二十二種逗笑的方法即,「相聲廿 二手法」
馬季的相聲廿二手法 1三翻四抖 三翻就是把哏盡量突出,重複,也就是把矛盾的假象渲染, 反覆鋪墊。是一種組織包袱的過程,並不一定要正好三翻。 四抖則是巧妙地突變,一下子揭露事物的原貌,也就是把包 袱抖開了,真相大白。 2先褒後扁 表演者先對某人或某事予以一連串地表揚,看似極盡推崇, 卻再最後用貶抑之語結尾。此作用是加強對比,令聽眾產生 共鳴,也可以用明包暗貶的手法製造效果。 3性格語言 這是指在一件具體事物上,兩個人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 打算,往往合不起來,鬧了笑話。 4違反常規 以違背常理,或不合慣常奉行的規矩,逗樂大家。 5陰錯陽差 本是兜不起的兩回事,卻誤打誤撞湊合上了。 6故弄玄虛 在敘述一件事情的過程中,突然話鋒一轉,得出另外一個結 論,使人加深印象。 7辭意錯覺 這是組織包袱時,再遣辭造具上有意造成錯覺,或語意含混, 或一句話分成幾截說出來,或用諧音故意把一絲弄混亂,最 後才說清楚,使之產生笑料。
8荒誕誇張 這是指在真實生活的基礎上,故意誇張其詞,聳人聽聞,使 人乍聽覺的大吃一驚,或似信非信或荒誕可笑,但仔細一琢 磨,又覺得有道理。 9自相矛盾 表演者的言語或肢體表現前後無法呼應,邏輯互相牴觸,無 法自圓其說,故意造成尷尬的有趣場面。 10機智巧辯 已靈巧敏捷不加思索的反應,用趣味狡點的言語隨機應變。 11邏輯混亂 把合乎一班常情的規律性打亂,產生前後牛頭不對馬尾,並 且將無關連的事物交叉互揭,製造笑料。 12顛倒岔說 這種說法就是故意把正確的詞句上下前後互換,弄出矛盾, 或者故意打岔,文不對題,把人們熟悉的東西岔開說,產生 笑料。 13運用諧音 諧音是指相似,相近,相同的音。利用聲音上的相同假裝聽 錯,產生矛盾或發生誤會,而笑料就在其中。 14吹捧奉承 這種手法就是把明明是假的,醜的,惡的尋找種種阿諛之詞, 說成真的,美的,善的,由於是非顛倒,黑白混淆而產生笑 料。 15誤會曲解 故意以不正確的話語解釋,或扭曲搭配者話中的原意。
16亂用詞語 一般而言,成語都有出處來源與引申的比喻義,而非單純使用 字面上的意思。表演者故意用成語字面上的意思亂接語句,製 造趣味性。 17引申發揮 常由搭配者對話裡的本意推演,轉變而成其他的意義,或把對 話繼續延伸擴大解釋即渲染。 18強詞奪理 明明自己錯了,卻用強勢的態度,千方百計為自己辯護,找出 各種理由,振振有詞地說別人的不是,以掩飾自己裡需的弱點。 19歪講歪唱 這種手法經常使用,就是有意把一些歌的曲調唱的亂七八糟, 或釋隨意解釋運用在相聲表演裡的詩,歌或對連,篇離奇原本 的意思。 20用俏皮話 用輕鬆的語調,幽默的詞語或歇後語穿插在表演之中。 21藉助形聲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提到: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 即是指其以事務的本意為主,再取類似其發出的聲響隻字組合 而成,亦稱為諧聲或象聲。表演者會靠著模仿形象和聲音,強 化演釋某些人事物的效果。 22有意自嘲 組織一個相聲中的包袱,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採自嘲的方式,也 就是自己出自己的洋相;抓住觀眾喜歡窺伺他人醜態的心裡, 製造不得罪他人的笑點。
基本道具 扇子:扇子事相聲表演中最重要的道具,除了可 以藉著展開扇子的聲音來表現氣勢之外,也可以 藉著搖扇子來表示閒暇,必要的時候,更可以當 成刀槍劍等中國戲曲所有的道具呢 。
長袍馬褂:一直以來,相聲表 演對服裝的訴求,主要是素、 淨、樸、雅,大都以長袍馬褂 為基本穿著,但時至今日已經 多不這麼穿了,會依表演內容 做不同打扮 。
竹板:在段子裡有竹板快書與數來寶時,可以配 合使用
桌椅:早期的相聲多半會準備一張桌子,上面放 著一塊驚堂木,桌子旁邊擺著兩張椅子。
台灣知名相聲團體 相聲劇的代表:表演工作坊、相聲瓦舍 傳統相聲代表:台北曲藝團、吳兆南相聲劇藝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