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一 正常菌群 ( normal flora ) 1 概念: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 体无害的细菌 2 分布:皮肤、外耳道、眼结膜、鼻咽 腔、口腔、肠道、尿道、阴道 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四、常见的 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I 型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在不同种属和不同个体中差异 很大。临床上与 I 型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或病理过程可以 是全身性的或局部性的。 ( 一 )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 I 型变态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组危急症候群。 发病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分钟内出现症状,表现为气急、
Advertisements

医学免疫学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 19 )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 allergy , anaphylaxis ) 某些物质某些个体致敏 allergy * 病理性免疫应答 该物质.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 Autoimmune disease )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 Autoimmune disease )
第七节 心 悸 郑祖平. 一、概述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 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 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 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 心律正常者亦可有心悸。 一般认为与心肌收缩力心搏量的变化及 患者的精神状态注意力是否集中等多种因 素有关。
—— 海淀区高三化学《考试说明》解读 2015 年 1 月 29 日 学习《考试说明》 备考理综化学.
产品类型:功能性保健食品 保健功能:增强免疫力 适用人群:免疫力低下者 纽崔莱薄荷香蒜片. 蒜素的生理作用 (一)增强免疫 1 )作用于 T 细胞: 大蒜素溶液可促进 T 细胞的增殖和分裂 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八章 临 床 免 疫 学. 一、教学目的 熟悉:超敏反应、变应原的概念; II 型、 III 型、 IV 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应用: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发生机制及 常见疾病;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教学互动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免疫细胞 第二章.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或 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前体细胞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 一群原始造血细胞.
农林与工程系 讲授人:张晓燕 抗 体 ( antibody , Ab )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2 抗体的概念 31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33 抗 体( antibody , Ab )
第六章章 补 体 系 统 complement system 主讲 孟学平 教授 淮海工学院生物技术系.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2013 新交规解读 党干训 周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 123 号 修订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已经 2012 年 8 月 21 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第五章第四节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公安部部长 孟建柱.
兽医应用免疫学 ——兽医专业重要基础课 黄青云 唐满华 谢安新 编制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surgical infection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
5-1-0 模組五:計畫篇 踏上戒菸路 主題一:戒菸診療室 主題二:戒菸向前行.
麻 疹 感染性疾病科 马伏英.
第二章 复式记账原理*** 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1.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会计科目与账户*** 3. 借贷记账法***
奈瑟菌属(Neisseria)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塑身與SPA 主講人:陳盈錦.
山西大医院风湿科 疑难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二 一周前开始发热,午后高达40~41℃,伴腹痛,腹胀便秘,无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全身乏力,曾作上感治疗,用药不详。
肠道杆菌有哪些种类以及它们的共同特性?为什么容易产生耐药性?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第十四章病毒学总论.
牟 杰 (国家二级评茶师 助理讲师) 贵州省经济学校 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中等专业学校
這是全班幼兒一起進行團體討論、分享、常規教學、新聞報導及全體共同經驗的活動,因此場地以能容納所有幼兒為主。
1、分别用双手在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双手交叉
第23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奶牛精料喂量与发病 肖定汉 北京奶牛中心 一、饲料在瘤胃的变化 p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夏天的雷鸟 冬天的雷鸟.
2007年11月考试相关工作安排 各考试点、培训中心和广大应考人员:
第一组 钟燕玲 刘付燕春 黎丁瑜 罗筱 杜楷 陈思恰 邓辉云 陈波 卢晓闻 林武荣.
分式的乘除(1) 周良中学 贾文荣.
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高考历史答题 技巧与方法.
第四章 制造业企业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第10章 弧 菌 属 弧菌属细菌是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弧形的革兰阴性菌。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无芽胞,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于碱性培养基上。本菌属共有100余种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以水中最多。其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主要有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是本属的模式种细菌.
如何用合適的書報和新人一起追求 初信餵養-365 屬靈問答-500.
医学免疫学 自身免疫性疾病 Back.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 教材、教法与评价的交流 金 利 2006年1月10日.
第七章 肠杆菌科 第一节 概述 G+Cmol%39-59。 1. 四类引起人类腹泻和肠道感染的细菌:埃 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耶尔森菌
点拨复习之 坐标曲线图 嘉兴三中 曹芳.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Bacterial infection & Immunity 感 染.
李明远 教授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免疫 前言 天生的免疫力 後天的免疫力 免疫作用造成的不適 免疫學的生物技術應用   B 蔡政村.
肠杆菌科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有的为致病菌,多为肠道内正常菌群,可引起医院感染。 致病菌:伤寒沙门菌
共刺激分子 ——(B7/CD28家族成员).
第二单元 免疫沉淀实验.
呼吸系统.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典型药物.
第十二单元 第28讲 第28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艺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肠道杆菌.
第 九 章 传染与免疫.
其他类抗生素.
第十六章 适应性免疫:B淋巴细胞 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學生:蔡耀峻、許裕邦 座號:23號、21號 指導老師:黃耿凌 老師
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B级)
第十四章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介导的 体液免疫应答 1/17/2019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第十九章 免疫学概论 授课教师:房志家.
第三章 免疫分子.
一般特性: 单体分子; 四个亚类; 血清中含量最高(75%Ig); 半衰期最长(21-23天);
曾 蔚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医学细菌.
第十二章 棒状杆菌属 主要有白喉棒状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干燥棒状杆菌、化脓棒状杆菌、溃疡棒状杆菌、假结核棒状杆菌、溶血棒状杆菌、J-K群棒状杆菌。其中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细菌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一 正常菌群 ( normal flora ) 1 概念: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 体无害的细菌 2 分布:皮肤、外耳道、眼结膜、鼻咽 腔、口腔、肠道、尿道、阴道 等

3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 1 ) 拮抗作用:生物屏障 ① 改变 pH :抑制外来菌 ② 占位性保护作用:生物膜 ③ 争夺营养 ④ 抗生素与细菌素的作用 ( 2 ) 营养作用 代谢:蛋白质、糖、脂肪、 胆汁、胆固醇 合成:维生素 转化:激素 ( 3 ) 免疫作用 Ag - >Ab - > 本身、其他

二 条件致病菌 ( opportunistic pathogen ) 在一定条件下正常菌群或非致病菌引 起机体的感染。 二 条件致病菌 ( opportunistic pathogen ) 在一定条件下正常菌群或非致病菌引 起机体的感染。 1 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 细菌方面因素: 1 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 细菌方面因素: ① 改变寄生部位: ① 改变寄生部位: ② 菌群失调 ② 菌群失调 机体方面因素: 机体方面因素: 免疫功能下降 免疫功能下降 2 常见条件感染类型: 2 常见条件感染类型:

三 医院内感染 ( nosocomial infection ) 病人住院期间又患其他感染 感染来源: ◇ 交叉感染 ◇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 医源性感染 注意:患有重症疾病者 高龄者 局部血运不良、有坏死、 血液凝块等

细菌的致病性 致病性:细菌引起感染的能力 毒力:致病性强弱 半数致死量 ( median lethal dose,LD 50 ) 半数感染量 ( median infective dose,ID 50 ) (半数实验动物死亡或感染所需要的 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细菌致病的原因: 1 侵袭力: ( 1 ) 侵入、寄居 ( 2 ) 繁殖、扩散 ( 3 ) 抵抗防御 2 产毒性: 产生并释放毒素

一 侵袭力: (一) 粘附与定植 ( adherence and colonization ) 1 菌毛 : 编码菌毛基因:染色体、质粒 特点:组织特异性,受体: G - :糖类, G + :类蛋白或糖蛋白 2 细胞壁成分 : 脂磷壁酸 ( A 族链球菌 ) :受体 3 其他因素:生化反应 “ 菌斑 ” :变形链球菌 -> 龋齿:乳杆菌

(二)繁殖与扩散 表面:霍乱弧菌 细胞内:志贺菌 侵袭性酶类:扩散,如透明质酸 酶、链激酶、链道酶、胶原酶等

(三) 对机体防御机制的抵抗 1 抗吞噬 荚膜、 M 蛋白、 Vi 抗原、 K 抗 原、血浆凝固酶; 2 抗调理作用 荚膜多糖中的唾液酸可阻 断旁路途径的正反馈和 C3b 的调理作用; SPA 可阻断巨噬细胞 Fc 受体与抗体 IgG 的 Fc 段结合 3 抗 sIgA 作用 某些细菌可产生 IgA 蛋白酶, 能分解 sIgA 降低机体局部防御功能

二 产毒性: (一)外毒素 ( exotoxin) : 1. 来源: G+ , 少数为 G - 胞浆内合成后分泌到菌体外, 或在细菌死亡溶解后释放 2. 成分:蛋白质: A 亚单位:活性蛋白 B 亚单位:结合蛋白 3. 基因:染色体(霍乱) 质粒( LT 、 ST 、 破伤风、炭疽) 噬菌体(白喉) 4. 毒性:强 5. 稳定性差,可经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6. 毒性作用 : 有组织器官选择性: 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其他毒素 7. 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神经 毒素 破伤风梭 菌 痉挛毒 素 封闭抑制性神经 元 质粒 肉毒梭菌肉毒毒 素 阻断乙酰胆碱释 放 前噬菌体 细胞 毒素 白喉棒状 杆菌 白喉毒 素 抑制蛋白质合成前噬菌体 肠毒 素 霍乱弧菌肠毒素 激活腺苷酸环化 酶使肠上皮细胞 内 cAMP 含量上 升 染色体 大肠埃希 菌 肠毒素同霍乱弧菌质粒 金黄色葡 萄球菌 肠毒素刺激呕吐中枢质粒 / 染色 体 其他 化脓性链 球菌 红疹毒 素 破坏毛细血管内 皮细胞 前噬菌体 产气荚膜 梭菌 α 毒素分解细胞膜上的 卵磷脂 染色体 鼠疫耶尔 森菌 鼠疫毒 素 作用于血管、淋 巴管内皮细胞 质粒 炭疽芽胞 杆菌 毒性复 合物 血管通透性增高质粒

( 二)内毒素 (endotoxin) : LPS 1 来源: G -, 细菌死亡溶解后释放 2 成分:脂多糖, 耐热 3 毒性:弱 4 能脱毒制成类毒素? -- 脱毒的内毒素 5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6 毒性作用:无选择性 (1) 发热反应 : 体温调节中枢 (2) 白细胞反应:先减后增 (3)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4) DIC (5) 其他致病作用 (6) 对机体的保护效应

内毒素的检测: 鲎试验 原理:鲎是海洋中的一种冷血节肢动 物, 其血中有一种特殊的变形细 胞, 内含凝固酶原和可凝固蛋白, 冻融后制成溶解物 ( 鲎试剂 ) 。 内毒素 凝固酶原 凝固酶 可凝固蛋白 凝固 敏感, 能测出 mg/mL 的内毒素

内毒素外毒素 来源 G-G- G + 细菌及小部分 G - 细菌 存在部 分 细胞壁成分,溶菌后 释放 胞浆内合成分泌至细胞 外,或溶菌后释放出来 化学成 分及结 构 脂多糖由脂类 A 、核 心多糖及寡糖重复单 位组成 蛋白质,由 A 、 B 二个亚 单位组成 稳定性 160 O C , 2-4h60 O C-80 O C , 30min 毒性作 用 较弱,无选择性强,对组织有选择性 抗原性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菌 性抗体,据报导可经 处理变成类毒素 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经脱毒可变成类毒素, 进 行人工主动免疫 基因控 制 染色体基因质粒和 / 或染色体基因

三 微生物的超抗原及其致病作用 某些微生物的成分和产物成为超抗原。特点: 以高亲和力与 MHC II 类分子结合; 以高亲和力与 MHC II 类分子结合; 不需要经抗原处理,受 MHC 限制; 不需要经抗原处理,受 MHC 限制; 很低浓度即可激活 T 细胞; 很低浓度即可激活 T 细胞; 引起 T 细胞的无反应性和减少; 引起 T 细胞的无反应性和减少; 阻碍免疫应答; 阻碍免疫应答; 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

第三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感染的因素: 病原菌:毒力的强弱; 入侵的数量; 适当的途径; 机体:所处的状态(抵抗力) 感染的来源: 1 .外源性感染:病人、 带菌者、 病畜和带菌的动物 2 .内源性感染:正常菌群 体内隐伏状态的致病菌

传播方式和途径 呼吸道感染 : 脑膜炎球菌等 消化道感染 : 痢疾杆菌等 创伤感染 : 破伤风杆菌等 接触感染 : 淋球菌等 节肢动物叮咬感染 : 鼠疫杆菌等 多途径感染 : 结核杆菌等

感染的类型 ★ 隐性感染: 不表现出临床症状 ( 当机体免疫力较 强,入侵的细菌数量不多或毒力不强 时 ) ★ 显性感染 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 机体抵抗力 较差,或入侵的细菌毒力较强、数量 较多时 )

显性感染: 按病情急缓: 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 按感染部位: 局部感染:感染局限于一定部位 全身感染: 细菌或代谢产物向全身扩散 毒血症 (toxemia) : 菌血症 (bacteremia) : 败血症 (septicemia) : 脓毒血症 (pyemia) :

带菌状态 带菌状态 (carrier state) : 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病原菌继续在 体内存留, 和机体保持相对平衡。 带菌者: 带菌者 (carrier ) : 处于带菌状态的人。 “ 健康带菌者 ” : 恢复期带菌者: 重要的传染源

机体的抗菌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获得性保护功能: 1 终止初次感染 2 防御和抵抗再次感染 3 防止潜伏感染的发病

一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 1 特点: * 作用范围较广,无特异性 * 相对稳定可遗传,有种属特性 * 出生时就具备、应答迅速 * 不因抗原的再次刺激而增强

2 非特异免疫组成 机械性阻挡与排出 皮肤与粘膜 分泌多种杀菌物质 屏障作用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血脑屏障: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组成 胎盘屏障:保护胎儿不被感染 吞噬作用 完全吞噬:细菌死亡 不完全吞噬:胞内寄生 毛细血管(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结 ( Mφ ) - > 血流(单核细胞)- > 脏器 ( Mφ ) (趋化、识别调理、吞入、脱颗粒、杀菌消化) 体液因素 补体 溶菌酶 乙型溶素(血清中碱性多肽,源于 血小板,对 G + 有作用)

胞内寄生菌: 细菌得到保护:特异性抗体 ◆ 细菌得到保护:特异性抗体 非特异性抗菌物质 非特异性抗菌物质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 吞噬细胞死亡 ◆ 吞噬细胞死亡 在体内扩散 ◆ 在体内扩散 :吞噬时释放多种酶 ◆ 免疫病理损伤 :吞噬时释放多种酶 ◆ 细胞免疫起作用 ◆ 低细胞毒性、呈慢性过程 ◆ 常见的 :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伤寒杆菌等

二 特异性性免疫 二 特异性性免疫 ● 特点 : 针对性强 针对性强 不能遗传 不能遗传 可因再次接触抗原而增加 可因再次接触抗原而增加 ● 分类 : ● 分类 :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 侧重点: ● 侧重点: 外毒素致病菌:抗毒素 化脓性细菌:抗体 + 吞噬细胞 胞内寄生菌:细胞免疫

感染与免疫类型免疫特征病原菌举例 抗菌免疫 急性感染 多属胞外感染,以体液免疫为主。 主要以调理素抗体(主要为 IgM 及 IgG )通过增强吞噬细胞的吞 噬和杀菌、溶菌作用实现免疫保 护效应。补体的参与能加强调理 作用 化脓性细菌、鼠 疫耶尔森菌、炭 疽芽胞杆菌、流 感嗜血杆菌、霍 乱弧菌 慢性感染 多属细胞内感染,以细胞免疫为 主。主要通过致敏淋巴细胞释放 各种淋巴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尔实 现免疫保护效应 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布鲁斯菌属、李 斯特菌、嗜肺军 团菌、伤寒沙门 菌等细胞内寄生 菌 抗毒素免 疫 毒血症 外毒素致病,体液免疫。主要为 抗毒素( IgG )的中和作用,形 成的复合物由吞噬细胞清除 白喉棒状杆菌、 破伤风梭菌、肉 毒梭菌、产气荚 膜梭菌等的外毒 素

1 体液免疫的作用 作用机理: ◆ 血清中 IgG 、 IgM 调理细菌促进吞噬 ◆ 抗体中和细菌外毒素 ◆ 分泌型 IgA(SIgA) 阻止致病菌黏附定植 ◆ IgG 、 IgM 与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 体经典途径,裂解细菌

2 细胞免疫作用 细胞免疫杀菌机理 CD4 + 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加强吞噬细胞的吞 噬和杀伤能力 CD8+T 细胞通过产生穿孔素和粒酶直接杀伤 带有细菌的靶细胞, 另外活化的 CD8+T 细胞表达 FasL, 与靶细胞上的 Fas 特异性结合, 导致靶细胞 凋亡 释放到细胞外的细菌,再由抗体等调理后, 由吞噬细胞吞噬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