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与分析 长沙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长沙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李 跃 教授
一、长沙市的基本情况 二、 2000 年来长沙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长沙发展的长板和短板
一、长沙市的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情况 地理位置: 我国东南部,湖南省东部扁北, 位于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之西; 在东经 111°53'—114°15’ 、北纬 27°51'—28°41’ 之间 ; 东接江西宜春、萍乡 南接株洲、湘潭 西接娄底、益阳 北接岳阳、益阳
气候特点 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又在长浏盆地内,四季分 明,冬冷夏热,水热充足,生长期长。年平均气温 17.2° ,年平均降水量 1400 毫米左右 (二)行政区划、面积与人口 长沙辖 5 区(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和 4 县(市)(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浏阳市), 东西长约 230 公里,南北宽约 88 公里, 全市土地面积 1.18 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954 平方公里( 2009 ),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2009 ),总人口 664 万( 2009 ),市区人口 242 万 ( 2009 ),市区地势南高北低。
(一)快字当头 —2000 年以来经济实现 率先跨越发展并且已经形成发展态势 明显的 “ 加速上升通道 ” ,经济综合实 力和城市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 2000 年来长沙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长沙 2000—2010 年 GDP 增长
2001 年长沙的 GDP 在省会城市中排第 年以来的 7 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 15.8% 2009 年 GDP 超 3744 亿,增长 14.7% , GDP 总 量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 7 位。 2010 年上半年逼近 2000 亿,全年有望站上 4400 亿台阶。
城市竞争力排名不断靠前. 09 年 6 月获评中国 最具软实力城市,列第 9 名。 09 年 10 月在省 会及副省级城市文明指数测评中列第 4 名。 长沙列福布斯最佳商业城市 16 名 2010 年 10 月荣获 “ 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 佳城市 ” ,前十名是:上海、北京、成都、南 京、杭州、宁波、西安、长沙、昆明、长春
(二)快中求好 — 结构在优化,效益在提 高,质量在改善。
长沙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列中部 城市首位; 2008 年达 元, 2009 年达 元。 2008 年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列中部第一全国第 16 名,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列 14 名 ( 武汉 18 、 郑州 19 、太原 21 、南昌 23 、合肥 20) 地方财政收入 2009 年超 406 亿,其中财政一般 预算收入 246 亿,占 60% ,近年来年均增长 30% 以上。 2010 年可望达到 500 亿。 长沙 — 全国 “ 房价幸福洼地 ”
(三)纲举目张 — 牢牢扭住新型工业化这个发展龙头 不放松。 工业园区为主要空间载体, “319 工业金轴 ” 产业集中度高,结构重型化( 08 年工业总产值 3230 亿), 08 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 44% ,工程机械、 汽车及零部件和烟草食品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2010 年工业总量可望过 5000 亿。
非国有企业成工业发展主体,企业竞争力提高, 获 39 个中国驰名商标,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 三。 白沙、梦洁、九芝堂、蓝猫、金六福、经阁、 火宫殿、隆平高科、浏阳河、三一、远大、 加加、圣得西、浏阳花炮、中联重科、山河 智能、湘江涂料、亚华种业、威胜仪表等。 长沙 “ 双王称雄 ” 中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 2010 年中联重科在中国企业 500 强中列 191 名, 比上年前进 45 位,三一集团列 205 名,比上 年前进 61 位。
(四)扩城提质 —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城市综合承载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形象 大为改观,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1999 年张云川提出 “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 拉 开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序幕; 2008 年设立大河西先 导区,长沙从 “ 一江两岸 ” 到 “ 一江双城 ” 的基本城市 空间结构由此奠定; 2009 年建城区面积扩大到 240 平方公里。 未来十年内长沙城市空间格局的主体骨架成型 一江两岸、武广片区、地铁工程、过江通道 航电枢纽、石长复线、航空新城、长浏高速 梅溪湖片区、岳麓山景区整治
(五)文化产业和会展经济异军突起。 近年来长沙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 GDP 比重 达 10% 左右,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 30 多万人, 已经形成了传媒、旅游、出版、娱乐、会展、 体育、动漫等 7 大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 2008 年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达 亿元,增长 15.9% 。 2009 年 7 月 11 日首届两岸文化论坛选在长沙举办是 对长沙文化软实力的肯定.
(六) 城乡统筹 —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城乡一体化和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新格 局正在形成。 2009 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长 沙县第 34 位,浏阳市第 74 位,宁乡县第 84 位,望城 县第 99 位。 2009 年长沙县 GDP 达 亿,总人口 78 万,人均 GDP 达 9415 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 7.7 : 68.5 : 23.8 ,城镇化率逼近 50% ,财政收入达 52.7 亿元, 2010 年县域经济排名跃居全国 25 位,成为 “ 中部第一县 ” 。
(七)发展 “ 快中见好 ” 的主要原因及启示 1. 主观原因 正确的、有效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 阻碍长沙乃至湖南发展的 “ 三座大山 ” : 僵化的 “ 左倾 ” 思想 内陆封闭保守意识 忽视工业化的发展理念 2. 客观原因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极化聚集效应
3. 主要启示 第一,要有充分体现规律性的 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 形成最广泛的发展共识。
第二,要有较高的城市自我发展 预期和浓厚的发展氛围。
第三,要有既立足于本地发展 实际又顺应发展大势并能 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的发展举措
(一)长板 —— 主要优势 1. 科教人才优势 两院院士 45 人,突出贡献专家和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53 人,专业技术人才 44.2 万,每万人中有大学生 17 人(省会城市首位),人均受教育年限为 11 年。 各类学校 2428 所,其中大学 37 所,中南大学、湖大 、国防科大、湖师大进入国家 “211” 工程行列。 三、长沙发展长板与短板
熟练工人获得便利性和高级人才获得便利性在全国 200 多城市中分别排名 11 位和 13 位,人力资源教育 指数列第 7 位。 2. 发展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度在中部排在第二 中部重要交通枢纽,立体交通体系发达 产业转移中继地,珠三角和长三角扩散交汇点 中部重要物流中心 长株潭城市群的龙头和核心 《福布斯》中文版根据经营成本、劳动力素质和货运 便利程度三类指标在对 206 个候选城市的数据进行 计算分析之后评出 20 个中国内地最适合开设工厂 的城市,长沙列其中第 15 位。
3. 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荟萃,底蕴深厚。 历史 湖湘文化发源地,历史文化名人辈出。 “ 山水洲城 ” 的城市景观特色 4. 城市综合优势和后发优势 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增强 蕴涵巨大创新潜力,城市科技竞争力列全国 第六位。科技 长株潭成为国家六大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 地之一(京、津、沪、深、西)
(二)短板 —— 劣势与问题 1. 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比较明显的投入型、粗放 型特征。 十五和十一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60% 左右,城市基础建设投资比重偏高,产 业投资比重偏低。 2008 年投资率 62% , 2009 年上升到 74% 。财税结构不合理。
2. 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质量和品位不高。 张剑飞市长:我们要的确不是一部经济机 器,而是要一个适合人民居住的家园,一定 要为后代留下一笔引以自豪的遗产,要为后 代留下一笔引以自豪的城市。自豪在品位, 自豪在管理。 对自然环境的价值认识不够。
3. 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进出口贸易太低 利用外资规模偏小 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不够 2009 进出口额长沙 40 亿美元,江阴 135 亿美元 ( 2008 )。
4. 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重视不够。 长沙的房价为什么会大大低于贵阳、兰州? 十一五期间,市区面积由 平方公里扩展到 954 平方公里,增长 71.6% ;建成区面积由 平方 公里扩展到 平方公里,增长 48.6% 。 十一五期间, 市区人口由 万增长到 万, 增长 16.1% 。 市区面积的增长率是市区人口增长率的 4.4 倍,建成 区面积的增长率是市区人口增长率的 3 倍。 2008 :总人口增长 0.87% ,其中自然增长率为 0.5 , 机械增长率仅为 0.37% ,迁入 2.4 万
北京的人口与房价 城市总体规划: 2020 年达到 1800 万 2009 年实际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的总和已经超 过 2200 万人 。 专家建议:按 3000 万 —6000 万人口规模来规划 北京的未来。 鄂尔多斯 “ 鬼城 ” “ 鬼城 ”
一要全省要构建三层梯次布局的城市体系。 湖南核心( 3 ) —— 人口过 35% , GDP 过 50% 湖南主体( ) —— 人口过 80% , GDP 过 90% (成为中部的 “ 超级区域 ” ) 湖南整体( 14 ) 二要提高长沙的首位度,强化区域聚集效应。 市区人口按 400 万 —600 万来规划。 借鉴效仿城区改造中拆迁的做法,运用政府 和市场两种力量,推动全省的企业和人口向 3+5 特别是长株潭积聚。
5. 湖湘文化的负面影响,发展氛围与发展环境 有待进一步改善。 湖湘文化中重名轻利、崇尚权力、崇尚政治 、争强好斗、自我意识强合作精神差、缺乏 服务精神以及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等。 从总体上看,湖湘文化中缺乏现代工商业和 现代市场经济的文化因子,缺乏与现代市场 经济结合的亲和力。传统的湖湘文化里多 “ 政治家精神 ” ,少 “ 企业家精神 ” 。
与其它城市相比,长沙最缺乏、最亟 待强化的城市精神元素 服 务服 务
人为什么会怀念乡村生活? 现代城市生活抛弃了乡村生活里两个非常最 珍贵的元素: 亲近自然(清明 = 祭祖 + 返乡) 重视互助 城市服务精神实质是对乡村互助 精神的一种回归!
新长沙 新愿景 创业之都 宜居城市 幸福家园
幸福长沙 —— 居之者忘老 寓之者忘归 游之者忘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