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复习提要 2003 年 6 月 13 日. 考试时间: 6 月 17 日上午 8 : 00-10 : 30 考试地点:一教 101 答疑时间: 6 月 16 日上午 8 : 30 - 11 : 00 6 月 16 日下午 2 : 30 - 5 : 00 答疑地点:物理大楼北 214.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微型计算机技术 及应用》 ( 第 4 版) —— 戴梅萼 史嘉权. 目标 深刻理解 牢固掌握 灵活应用.
Advertisements

第1章第1章 PC/AT 系統 1 Chapter 1 Chapter 1 PC/AT 系統 001.
三级偏软考点. 第一章必考点 1. 计算机的进位数制 (1) 计算机中所有数据是二进制 0,1 表示 (2)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十进制 如何把十进制转换成计算机所识别的二 进制?整数是除 2 取余法,小数是乘 2 取 整法.
第3章 系统总线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3.2 总线的分类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3.4 总线结构 3.5 总线控制 本章主要知识点小结.
第 4 章存储器、存储管理和 高速缓存技术 4.1 存储器和存储部件 4.2 存储器的连接 4.3 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的体系结构 4.4 Pentium 的虚拟存储机制和片内两级存储管理 4.5 高档微机系统中的高速缓存技术 第一次课 第二次课 第三次课.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三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舒燕君.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2017年3月5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背景知识调查.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
第三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 学 科:物 理 主讲人:吴含章. 第三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 学 科:物 理 主讲人:吴含章.
电子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性能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多级层次结构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教师:李琼飞 课时:60=4×15 有问题,欢迎通过E_mail答疑。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计算机导论 第4讲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1.
5.4 顺序脉冲发生器、 三态逻辑和微机总线接口 顺序脉冲发生器 顺序脉冲 计数型 分类 移位型.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1.1 计算机系统简介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3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1.4 本书结构.
第三篇 组织工作.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有关术语 三、计算机发展简史 四、微型计算机概述
第 6 章 I/O 接口和总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何克东.
第三节 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CPU与外设的工作速度不一致, 如何使两者高效、可靠地进行数据传送, 是本节讨论的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微机课程组 2012年11月10日
计算机网络原理 徐明伟
第三章 微机基本系统的设计 第一章 8086程序设计 第二章 MCS-51程序设计 第四章 存贮器与接口 第五章 并行接口
总 复 习.
走进编程 程序的顺序结构(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1月20日.
1.3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逆向工程-汇编语言
CPU结构和功能.
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第六章、中央控制器 原著 谭志虎 主讲(改编) 蒋文斌.
《编译原理与技术》 期末复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郑启龙 李 诚 25/12/2018.
第二章 80x86计算机组织 x86微处理器 2.2 基于微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构成 2.3 中央处理机 2.4 存储器
第12章 半导体存储器 孙卫强.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主讲人 钱晓捷.
第九章 微处理器外部结构和总线操作时序.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得技通电子 问题 1.0 、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微机系统的组成.
第四章 MCS-51定时器/计数器 一、定时器结构 1.定时器结构框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设计.
(Random Access Memory)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1月13日.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杨锐.
第三章 MCS 51的硬件结构.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農業金融講義 課程大綱.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第五章 输入/输出系统 本章讨论: 接口的基本概念 总线的基本概念 中断方式及其接口组成 中断方式及其接口组成 DMA方式及其接口组成
第九节 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实验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 ① 带进位运算 ② 保存运算后产生进位
第十章 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10.1 输入输出指令 输入输出(I/O)是指CPU与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送。CPU与外部设备之间通过输入输出接口相连接。各个设备在输入输出接口中分配了相应的端口。访问不同的设备就是访问其对应的端口。在指令系统中提供了访问输入输出端口的指令。 一、I/O端口寻址方式.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第2课 认识计算机.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8086微处理器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范琳.
本节内容 通用寄存器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联系电话: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宁晓菊.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表示 第 2 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杨锐.
上节复习(11.7) 1、定时/计数器的基本原理? 2、定时/计数器的结构组成? 3、定时/计数器的控制关系?
第九章 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本章主要内容 半导体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可编程逻辑器件
DSP技术与应用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微机原理复习提要 2003 年 6 月 13 日

考试时间: 6 月 17 日上午 8 : : 30 考试地点:一教 101 答疑时间: 6 月 16 日上午 8 : : 00 6 月 16 日下午 2 : : 00 答疑地点:物理大楼北 214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数制与编码 一、 进位计数制 二、 进位制数之间的转换 三、 二进制编码 四、 二进制数的运算 五、 带符号数的表示法 六、 定点数和浮点数 第二节 逻辑电路与布尔代数 一、 基本逻辑电路 二、 布尔代数 第三节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第五节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第六节 微型机的产生和发展 第七节 微机的特点和分类 第八节 微机的基本结构与系统组成

第三至八节同书上第一章第一至第六节。 有关微机和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名词的解释。 进位制数之间的转换任意进位制数 带符号数表示法,特别是补码表示和补码运算, 已知一个数的补码求该数的真值等。 逻辑表达式,特别是地址译码器的逻辑表达式。 浮点数运算不要求。 P16 页 (3) 、 (4) 、 (5) 、 (6) 、 (8)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 本章以书上内容为主。 8086CPU 内部结构( BIU 和 EU )、主要引脚功能和存储器 结构。 8086 的寄存器组。 标志寄存器各标志位的意义;存 储器的分段;读写存储器字节和字的操作过程; /BHE 信号 的作用;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定义和转换;存储器堆栈 的结构和操作;存储器的专用和保留区;队列和堆栈的数 据结构。 最小模式的基本配置;指令周期、总线周期、时钟周期、 等待周期和空闲周期。基本的总线周期;系统复位 P49 页 (1),(2),(4),(5),(7),(8) 最大模式和 CPU 时序不要求 重点: 8086CPU 的结构,重要引脚(主要是控制线)的含 义;寄存器结构,特别是标志寄存器;存储器结构;堆栈 操作。

第三章 指令系统 第一节 寻址方式 各种类型的寻址方式 第四节 8086/8088 的汇编指令系统 第二、三、五节不要求 常用指令对错的判断(注意作业练习中的一些指令的 判断),执行指令(主要指运算指令)后对标志位的 影响,特别是溢出的判断。 指令执行后,判断结果。 执行一条指令,给出结果: 例 1 : 已知( AX ) =203FH 执行指令 AAM 后( AX ) = ? ( AX ) =0603H

例 2 :已知( DX ) =4652H 执行指令 ADD DX , 0F0F0H 后( DX ) = ? ( DX ) =3742H 例 3 :已知( 21000H ) =30FDH , DS=2000H BX=1000H ,执行指令 MOV AX , [BX] 后, AX= ? 结果 AX=30FDH P87 页 ( 1 ),( 2 );注意以前的作业和练习等 。

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节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第二节 伪指令 第三节 宏指令 第四节 BIOS 和 DOS 调用 第五节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六节 汇编语言上机过程 第七节 高级汇编语言技术 本章按讲稿,结合书本复习。第七节不要求。 重点:常用伪指令,分析、综合运算符;结构和 记录伪指令不要求。 BIOS 和 DOS 调用只要求上机时用过的。

例 4 :若 TABLEDB’38DEFA’ 则执行指令 MOV CX , LENGTH TABLE MOVDX , SIZE TABLE 后, ( CX ) = ( ),( DX ) = ( )? 解:( CX ) = ( 1 ),( DX ) = ( 1 ) 例 5 :已知程序段如下: MOVAX , 1234H ; AX=1234H MOVCL , 4 ; AX=1234H ROLAX , CL ; AX=2341H DECAX ; AX=2340H MOVCX , 4 ; AX=2340H MULCX ; AX=8D00H INT20H ;程序终止

试问:⑴ 每条指令执行完后, AX= ? ⑵程序结束时, AX , DX 的内容是什么? 解:⑴ 见每条指令后的注 ⑵ DX=0 , AX=8D00H P116 页 ( 1 ),( 2 )注意以前的作业和练习等。

第五章 并行输入输出接口 第一节 I/O 接口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I/O 数据传送控制方式 第三节 DMA 接口技术 第四节 可编程 DMA 控制器 8237 第五节 并行通信及接口电路 第三、四节不要求。 重点:基本概念;端口地址译码; 8255 的工作方式、控制字、初始化编程

课本 P161 - P170 , P219 - P234 , I/O 接口 的基本功能和编址方式、 I/O 端口地址译码及片 选信号的产生;数据传送的三种控制方式; I/O 指令; 并行接口的基本结构及其与 CPU 和外设的连接 ; 8255A 的三个端口 A 、 B 、 C ; 8255A 的 控制字 (有两个)和三种工作方式; 8255A 的状态字; 8255A 的应用。 8255 的初始化编程。 P188 页 (1),(2),(4),(5) ; P235 页 (24),(25),(27),(28),(29)

第六章 中断系统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8086/8088 的中断系统 第三节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8259A 本章基本按课本复习。 重点:中断类型号,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 8086 中的各种类型中断。 8259A 的主要功能、级联、三个寄存器 IRR 、 ISR 和 IMR 的作用和如何读取。 8259A 的中断结束方式、中断优先级管理方式 和中断屏蔽方式。 P135 (1) , (2) , (3) , (4) , (5) , (6) , (7) , (9)

第七章 计数 / 定时技术 本章按课本要求复习。(课本的第九章,其中 第四节不要求)。 重点: 8253 的主要功能、六种工作方式、控制 字、初始化编程及 8253 的应用。 每种工作方式的特点和时序图; 如何读出 8253 的当前计数值;如何用 8253 构成 脉冲发生器、分频器和定时器; 8253 的端口地 址如何产生。计数器串联使用。 8253 的初始化 编程,如何确定计数器的初值。 P255 (1),(2),(3),(5)

第八章 串行通信及接口电路 第一节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串行通信协议 第三节 串行接口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四节 串行通信的物理接口标准 第五节 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 8251A 本章有较多的补充内容,按讲稿复习。 重点: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串行通信协议、 RS-232 接口 标准、 8251A 的基本功能和特性。 P234 - P235(1),(2),(3),(4),(5),(7),(8),(10),(14),(17)

第九章 微型计算机存储器 第一节 存储器概述 第二节 半导体存储器 第三节 存储器与 CPU 的连接 第四节 PC 微机的存储器 第五节 PC 微机存储器的扩展技术 本章按讲稿复习。 重点:各种存储器的基本特点;存储器的位扩 展和字节扩展;存储器地址译码;存储器芯片的 片内地址和片外地址;存储器芯片的地址范围等。 高速缓冲存储器和虚拟存储技术的基本概念。

半导体存储器的特点和分类; SRAM 、 DRAM 的基本单 元 EPROM 、 EEPROM 和闪烁存储器的特点;存储器的位 扩充和 字节扩充,存储器与 CPU 的连接和存储器片选信号的产 生; 6264 和 2764 的应用, 74LS138 的应用;用存储器芯片组 成 一定容量的存储器(要求设计和画出硬件的连接图); PC 微机存储器的分布和内存类型。 Cache 的基本原理和 作用;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微机的三种工作方 式;虚地址保护方式下的地址转换;什麽是线性地址? 存储器的分段和分页。 给出存储器的图,要求能写出该存储器的地址范围。 给出存储器的地址范围,设计地址译码器。 本章要注意补充的内容。

第十章 总线 按课本内容和讲稿复习。课本中第二节不要 求;讲稿中第四节通用外设接口标准 USB 不要求。 微机总线的类型(按课本要求),微机系统的 三种总线 AB 、 DB 和 CB ;总线仲裁的方式; ISA 、 EISA 、 VESA 和 PCI 总线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PCI 总线的系统结构。 重点是 ISA 和 PCI 总线。 P269 (1),(3),(4)

第十一章 高性能微处理器 第一节 微处理器 第二节 微处理器 第三节 RISC 技术 第四节 及 Pentium 微处理器 本章按讲稿复习。 重点: 的特点和工作方式。 的虚拟 地址管理方式。 RISC 技术的主要特点(按课本内容)。 以上 CPU 不要求。

要求掌握的硬件芯片: 8255A , 8253 , 8259A , 74LS138 ( 3-8 译 码器), 6116(2K×8 位 ) , 6264(8K×8 位 ) , 2764(8K×8 位 ) ,三态门,基本的门电路 (与门,非门,或门); 平时的作业、课堂练习、期中题等。

考试题型: 1 、填充题 , 40 分, 20 个题,每题 2 分(每 个题有 2 个空);包括概念、名词解释、计算、 芯片特点等,各章都有 1-2 个题。 2 、单项选择题, 15 分,每题 1 分。 3 、执行一条指令判断结果, 10 分,每题 1 分。 4 、汇编语言软件题, 20 分。 共有 5 个题, 2 个题每题 4 分, 2 个题每题 5 分,一个题 2 分。主要是伪指令和堆栈。 5 、硬件题, 15 分。有 2 道题,一道 10 分, 一道 5 分。

考 场 纪 律 1 、隔位入座 2 、不能带任何书籍、笔记和与考试有关的 物品(包括计算器、尺、草稿纸等) 3 、不准互相交谈,偷看或传递信息 4 、关闭 BB 机、手机等通讯工具 5 、学生证放在桌子左上角 6 、考试结束,试卷留在桌子上,由老师收 并立即离开教室 7 、违反考场纪律,将按学校规定处理

祝大家考试顺利取得好成绩! 老师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