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自 動物 多細胞的真核生物。 種類繁多,已命名的動物超過一百萬種。 依是否具有脊椎骨,將動物分為兩大類: 無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
修改自 2 原生動物 輻射對稱 多細胞 後口動物 兩側對稱 原口動物
修改自 無脊椎動物 沒有脊椎骨,動作較慢、個體較小。 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占動物界中的 95 %。 重要者有:海綿動物、刺絲胞動物、 扁形動物、圓形動物、軟體動物、 環節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
修改自 4 海綿動物 生活於海水或淡水 中,營固著生活, 以濾食為生。
修改自 5 海綿動物 細胞間的連結鬆散: 細胞可各自進行攝食、呼吸、排泄等生 理功能。 如果用紗布將兩個不同種的海綿個體包在 一起而擠碎、再過濾,這些細胞會分別進 行組合而形成與原來相似的兩個個體。 回動物演化示意圖
修改自 6 刺絲胞動物 呈輻射對稱,最早出 現組織的分化。 個體具囊狀消化腔, 早期稱為腔腸動物。 常見的刺絲胞動物如: 水母、水螅、海葵與 珊瑚等。
修改自 7 刺絲胞動物 觸手上有很多特化的刺細胞,刺細胞中 都含有刺絲囊。 受到刺激時,刺絲囊中的細絲會翻出 以纏住獵物 或注入毒液 使之麻醉, 利於捕食或 抗敵。
修改自 8 刺絲胞動物 水母:自由活動,海蜇皮由水母製成。 海葵與珊瑚:幼蟲時期可自由游動,成 蟲則用基部附著於岩石或其他生物體上。 珊瑚生活於溫暖清澈的水域中,行群體 生活,攝取水中的食物為生,也可與藻 類共生。
修改自 9 刺絲胞動物 水螅: 個體很小,生活於水中,口的四周有細長 的觸手圍繞,用於捕捉食物。 生活條件良好時 ,可行無性的出 芽生殖以快速增 大族群;當生活 條件不佳時,則 可行有性生殖。 回動物演化示意圖
修改自 10 扁形動物 兩側對稱,呈扁平帶狀。 消化構造僅一個開口。 有明顯的前端與後端之分,且前端含 有許多神經細胞集中而成的腦。 較常見的扁形動物如渦蟲、吸蟲及絛 蟲等 。
修改自 11 扁形動物 渦蟲: 多數生活於水中。 頭部具有可感光的眼點,以及能感 受觸覺與化學感覺的耳突。 再生能力很強,也可行有性生殖。
修改自 12 扁形動物 吸蟲行寄生生活,具有吸盤可吸收寄主 的養分。 絛蟲行寄生生活。 回動物演化示意圖
修改自 13 圓形動物 常見者包括蛔蟲和線蟲等。 消化管有口和肛門兩個開口。 體呈圓筒形,頭尾兩端尖細。 蛔蟲可寄生在動物的小腸,而線蟲 常生活於土壤中。 a. 蛔蟲 b. 線蟲
修改自 14 圓形動物 寄生性的線蟲:如血 絲蟲會寄生在淋巴結 中,阻礙淋巴管中淋 巴液的流動,導致下 肢臃腫肥大,稱為象 皮病。
修改自 15 線蟲 − 研究胚胎發生學的最佳模式動物 1. 大小僅有 0.1 cm ,全身透明、細胞數 量少、容易培養、生長快速、生活史 短、容易誘發突變。 2. 受精卵發育,在某時期含有細胞數量 最多達 1,090 個,但成蟲只有 959 個細 胞 細胞凋亡的調控機制。 注釋欄
修改自 16 線蟲 − 研究胚胎發生學的最佳模式動物 年,科學家已經完成線蟲的基因定 序,是最早完成基因定序的多細胞動物, 成為科學界的熱門動物。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就頒給三位用 線蟲當材料,研究細胞發生與細胞凋亡 的科學家。 注釋欄 回動物演化示意圖
修改自 17 軟體動物 種類多,僅次於節肢動物。 體柔軟,常有外殼保護,由外套膜分泌 形成,可隨個體成長而漸增大。
修改自 18 軟體動物 多數生活於水中,用鰓呼吸;少數生活 於陸地,用皮膚或外套膜壁上豐富的微 血管網(相當於肺)進行氣體交換(如 蝸牛)。 足部是主要的運動構造,依其位置可分 為:腹足類、斧足類與頭足類。
修改自 19
修改自 20 軟體動物 腹足類的腹面有發達的足部,頭部有觸 角及眼睛等感覺器官,殼呈錐狀或螺旋 狀,如鮑魚、蝸牛和海螺等。
修改自 21 軟體動物 斧足類的足部呈斧頭狀,有兩枚外殼包 住整個身體,稱為雙殼類,如海扇、文 蛤和牡蠣等。 珍珠。 干貝 閉殼肌。
修改自 22 軟體動物 頭足類的足部位於頭部的口腔周圍,足部有 許多腕 ( 觸手 ) 。 有發達的中樞神經與感覺器官,善於運動與 捕食。章魚及烏賊遇敵時可快速噴出墨汁趁 機逃走。 回動物演化示意圖
修改自 23 軟體動物 烏賊:十隻腕,外殼退化藏於皮下。 章魚:八隻腕,外殼完全消失。 鸚鵡螺(活化石):許多腕,殼呈螺旋狀。 回動物演化示意圖
修改自 24 環節動物 具有環狀體節,體節之間有隔膜隔開。 某些器官在體節中重複出現,具有分節現 象。 常見的環節動物有沙蠶、蚯蚓及水蛭等。
修改自 25 環節動物 沙蠶體節兩側具協助 運動的疣足和剛毛。 蚯蚓體表有透明角質 層 防止體內的水分 散失。體節的疣足已 經退化而保留剛毛。 a. 沙蠶 b. 蚯蚓 a b
修改自 26 環節動物 水蛭沒疣足也沒剛毛, 頭尾兩端各有一個吸 盤。唾液中含有抗凝 血劑的蛭素,可抑制 血液凝固而持續地吸 血,一次的吸血量可 達其體重的 2 ~ 10 倍。 回動物演化示意圖
修改自 27 節肢動物 動物界中分布最廣、種類最多、數量也 最多的物種,約占動物界總數量 80 % 。 具有幾丁質的外骨骼,身體分節明顯, 具靈活關節的附肢。 外骨骼能防止水分散失,且具有保護、 支持、運動的作用,不過卻限制了個體 的生長 需要經過蛻皮、變態方能變為 成體。
修改自 28 節肢動物 蝴蝶 蜻蜓
修改自 29 節肢動物 附肢已特化成不同功能的構造: 觸角:觸覺與嗅覺功能。 觸鬚:化學感應功能。 足:步行或游泳。
修改自 30 節肢動物 昆蟲類:頭部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如複 眼與單眼、觸角等)和複雜的口器;胸 部由三個體節癒合而成,每一體節都具 有一對步足,而大多數昆蟲的後兩節各 具有一對翅,腹部則無足 。
修改自 31 節肢動物 甲殼類:頭部與胸部癒合為頭胸部,背面 與側面都有幾丁質構成的背甲覆蓋,如龍 蝦、螃蟹、水蚤等 。 蜈蚣和馬陸:常出沒於石頭、枯木或枯葉 下。蜈蚣軀幹部的體節,每節具有一對腳, 而馬陸則有兩對腳 。
修改自 32 節肢動物 蛛形類 :頭胸部有四對附肢為步足。 蜘蛛:腹部沒有附肢而有絲腺,可由腹部 後端排出絲液,在空氣中形成固態的蛛絲, 用於結網捕食、築巢、包裹卵囊或獵物。 蟎:體型多小於 0.1 cm ,家庭中的塵蟎常 引起小孩的過敏反應(如氣喘)。
修改自 33 想想看 節肢動物的分節情形與環節動物有何不同? 節肢動物的分節結果,各節不同(稱為異 律分節)、分工精細、求生存的效率較佳, 例如昆蟲可讓頭部專司感覺與攝食的功能、 胸部綜理運動、腹部成為生殖與代謝的中 樞。但是環節動物的分節結果,因為只有 器官重複,所以節節相似(稱為同律分 節)、分工不足、效率不如節肢動物。 回動物演化示意圖
修改自 34 棘皮動物 全部生活於海水,如海星、海參和海膽。 幼蟲時期的體呈兩側對稱,成體時期轉變 為輻射對稱。 具有水管系,以利運動和捕食。 具有骨片,可在外表形成棘狀的構造。
修改自 35 棘皮動物 海星: 通常由中央盤和腕足組成 為肉食性,取食以貝類為 主。先用腕足上的管足吸 盤吸住貝殼的兩側強行拉 開殼口,然後翻出胃並伸 入殼內消化分解食物,再 吸入消化道中 。
修改自 36 棘皮動物 海膽: 外殼多孔,管足從孔 伸出以協助運動。 殼的表面有很多可動的 長棘,有保護與運動的功能。 可用齒刮食岩石上的藻類,也可在岩石或 硬物上挖洞,以隱藏自己。
修改自 37 棘皮動物 海參: 體呈圓筒狀,靠管足 爬行。 遭受重大刺激時,體 壁會強烈收縮,將腸或其他內臟自肛門脫 出,失掉的器官可再生 。
修改自 38 下列各項生物特徵分屬於何類的動物: (1) 最早具頭部專化的動物 甲、節肢動物 (2) 身體柔軟,具外套膜 乙、棘皮動物 (3) 身體分節,器官重複 丙、軟體動物 (4) 身體分節,關節具附肢 丁、環節動物 (5) 具水管系,外表具棘 戊、扁形動物 ANS : (1) 戊 (2) 丙 (3) 丁 (4) 甲 (5) 乙 回動物演化示意圖
修改自 39 P2 編輯部。自訂動畫動作設計 復興高中 趙芸老師 P4 編輯部 P6a. 許嘉錦 b. Audesirk, Life on earth.. Prentice Hall. p.161. Fig c. 富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7 編輯部 P9 編輯部 P11Heimler, C. H Focus on lifescience, Merrill, p.226 Fig.11-8b. P12Starr, 2004, Biology. 10th ed. p.423 Fig P14a. Heimler, C. H Focus on lifescience, Merrill, p.227 Fig b. Starr, Biology. 9th ed. p.435 Fig.26-21a P15Starr, 2004 Biology. 10th ed. p.425 Fig b 圖片來源說明
修改自 40 P19 蝸牛:楊榮祥 海螺:海邊的生物 海扇: Living World :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p.101 文蛤:海邊的生物 牡蠣:海邊的生物 烏賊: Starr, Biology. 10th ed. p.427 Fig.25-19f 章魚: Living World Vol.: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p.100 鸚鵡螺: Audesirk, Life on earth.Prentice Hall. p.358 Fig P23 上海邊的生物 下 Life Science P24c. Starr, Biology. 10th ed. p.430 Fig 圖片來源說明
修改自 41 P27a 龍蝦: Starr, Biology. 10th ed. P.434 F.25-29a 螃蟹: Starr, Biology. 10th ed. P.434 F.25-29b P27b 蝴蝶:吳敏華 蜻蜓:吳敏華 P27c 蜘蛛: Starr & Taggart 10th ed 蜹: Campbell, Biology. 7th ed. P.660 F P27d 蜈蚣: Campbell, Biology. 7th ed. P.660 F 馬陸: Starr, Biology. 10th ed. P.435 F.25-31a P33 富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34Campbell, N. A.& Reece, J. B.(2005). Biology, 7th ed P35 富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