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近世的發展 第一節 多元族群與夷夏關係 第二節 經濟發展與人口問題 第三節 士紳社會與庶民文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儒 學 教 育. 2 官學教育 祭孔 書院與私人講學 儒學的現代意義 3 官學教育 1. 官學的發展 A. 漢代-開始,但未普遍設立 B. 唐代-在官學中建孔廟, 形成「廟學制」 C. 宋代- a. 北宋太祖:地方官學建設欠積極 b. 北宋中期:范仲淹改革,要求每一 州縣設立官學 c. 北宋末:普設縣學.
Advertisements

中國的傳統節日 春節 春節 元宵節 元宵節 清明節 清明節 中秋節 中秋節 重陽節 重陽節 端午節 端午節.
傳統節慶大觀園 ◆ 一年之中隨著不同的季節和信仰,而有不同的 節慶,你知道這些節慶的意義和活動的內容嗎?
福 春 福 福 福 福 福 誰 偷 走 了 們 日 我 節 的 誰偷走了歡樂的傳統節日 ? 小朋友談到過節你想到什麼 ? 聖 誕禮物、聖誕老人、巧克 力、玫瑰花、 康乃馨 ………. 然而,中國許多傳統節日卻逐漸被 人們淡忘和遺失.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小學六年級 常識科 香港環境問題 ~ 廢物污染.
台灣園林之美 ─板橋林家花園─ 原圖高27公分,長約490公分 建於1853年的板橋林家花園,是一座擁有中國建築之美與涵養的園林。
Who are you looking for? —認識我們的觀眾
桃園市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 審議項目:□ 1.建築基地綜合設計(申請審查部分請打勾) □ 2.屋脊裝飾物審議 □ 3.裝飾柱/裝飾版審議
P102.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活動圓滿結束,回收滿意度問卷並發送精美紀念品~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企業說明會 (台灣水泥公司) 活動宗旨 為提供貴校應屆畢業生踏出校園之前,能對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本公司將舉辦企業說明會,藉此分享產業動向並讓社會新鮮人定位屬於自己的職涯方向,並充分展現學校與產業之合作,一同提升國家青年人才之發展。 專業類別與對象: 機械、電機、化工、材料、資源工程、地質、地球科學、工業工程、土木…等相關系所。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單元一 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   主題三 儒學教育.
第九章 宋至盛清的社會文化 第二節 科舉、士紳與宗族 組織. 第九章 宋至盛清的社會文化 第二節 科舉、士紳與宗族 組織.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職業運動
美國公共圖書館經費之來源 Public Library Funding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電子商務 Electronic Commerce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睦鄰組織運動.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未來的商業教育 張仁良 商學院院長 香港浸會大學.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明成祖 - 靖難之變 成因: 惠帝削藩 太祖分封藩王後遺症 經過: 惠帝聽從臣黃子澄等建議削藩 燕王棣以“清君側 靖國難“攻入應天府
講師:陳永芳 網際網路資源運用 講師:陳永芳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經濟學 學經濟.
中國文學史(三) 宋元文學 課 程 說 明.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Venue: Romblon & Mindoro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細胞.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國立台灣大學 關懷弱勢族群電腦課程 By 資訊工程 黃振修
建築發展 廁所的歷史. 春秋戰國 以前 約西元前 770 年 周朝 先秦 北宋時期 宋太祖趙匡胤.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生科背景學生就業力講演系列 (4) 講題:臨床試驗的推手:生科人可以做的比你想像得多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近世的發展 第一節 多元族群與夷夏關係 第二節 經濟發展與人口問題 第三節 士紳社會與庶民文化

第三章 近世的發展 第三節 士紳社會與庶民文化

科舉與士人從政 士大夫文化的形成 城市文明的展開 庶民的生活型態 宗族社會的發展 士紳階層與近世社會 學習重點 第三節 士紳社會與庶民文化

科舉與士人從政 1. 出現「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社會 風氣 A. 教育普及 -政府提倡文治 B. 讀書人口日多 - a. 廣開科舉 b. 印刷術發達 2. 士大夫階層具政治與經濟雙重社會地位 A. 主要經由科舉考試取得功名 B. 也可以透過荐舉、捐納出仕

( 一 ) 宋代士人的抱負 1. 北宋-以從政為讀書求道之具體表現 A. 政治改革運動:范仲淹、王安石 B. 張載定標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2. 南宋-以名節廉恥相尚,勇於批評時政 A. 與現實政治疏離 B. 太學有「無官御史臺」 之稱 C. 宋末文天祥《正氣歌》,為宋代士人的 浩然正氣最佳的詮釋

慶曆變法 仁宗-慶曆變法 A. 范仲淹改革 B. 以求革新朝政 熙寧變法 神宗-熙寧變法 A. 王安石改革 B. 以求改變積弱不振 文天祥科考榜單 北宋的政治改革運動

( 二 ) 元代士人的「仕」與「隱 1. 選擇出仕- A. 以年老家貧,無以為生 B. 為免除徭役 C. 為避免「外族」歧視 D. 為理想、為抱負-許衡 2. 決定隱逸- A. 為忠於故國 B. 為欽慕古之隱逸者 C. 為道不行、時不用 D. 也有欺世釣譽者

( 三 ) 明代的政風與士風 1. 明初 - 因太祖嚴整吏治,而士風消沉 A. 以廷杖最摧折士氣 B. 官員多不敢施展抱負,遇事推諉卸責 2. 明中 - A. 皇帝多怠於政事,朝綱廢弛 B. 朝臣多結朋黨,排斥異己 3. 晚明 - A. 黨社發出「黨議」諷議朝政 → 魏忠賢禁毀 全國書院,逮捕東林黨人 B. 明末亡國之際,不少忠貞之士擁立明宗室 抗清,書生報國觀念未曾稍歇

東林舊跡 位於江蘇 無錫,原是明代 東林黨根據地 「東林書院」所在地

( 四 ) 清代士人的經世致用 1. 清初-對士人採懷柔與高壓並行方式 A. 開科取士,以為籠絡 B. 發動文字獄,加以整肅 C. 藉編修《四庫全書》禁燬犯忌書籍 2. 不願從政之大儒轉為「經世致用」思想 A. 將經典中之知識運用在治理世事上 B. 著名學者: a. 顧炎武-以歸納考證研究典章制度 b. 黃宗羲-批判君主專制體制 c. 王夫之-強調夷夏之防

清同治年間的廣東闈場,科舉考試 重地,每棟試場各以一字作為識別 闈 場 四庫全書 清代藉編纂卷帙皓帆的典 籍來消磨士人精力,並藉 機禁燬干犯忌諱書籍

士大夫文化的形成 ( 一 ) 士大夫的文化活動 1. 形成 - 宋代 A. 優遇文人 -- 賦稅、徭役、罪刑減免 B. 書籍、書店和印刷業成為商品行業 2. 大盛 - 明清 A. 品茗、戲曲成為文人之休閒嗜好 B. 朝精緻化發展-馮正卿《岕茶箋》 -- 為品茗須知手冊 C. 章回小說、筆記、詩文集的出版與內容 更豐富

西遊記插畫

( 二 ) 士大夫的品味與交遊 1. 生活講究 → 提升消費水準 A. 帶動藝術品商品化 a. 藉宴會銷售典藏 b. 與商人合作,成商品生產者 B. 文人相互標榜、推崇 → 結「社」,成 社會輿論中心 2. 商人助長 A. 舉辦各類活動,提供士人社交環境 B. 藉此提升個人在文人社交圈中之地位

宋代春宴圖 宴席上有各式點心及美酒,送酒的人忙個不停,賓客輕 鬆地交談著,充分表現出中國士大夫的社交生活

城市文明的展開 ( 一 ) 傳統城市的轉變 1. 唐代以前 - 區劃分明 2. 唐末五代 - 坊市制度已無法維持 3. 宋代 - A. 夜市、早市陸續出現 B. 商業區向外擴散 C. 城郭外臨時市集也紛紛形成 D. 軍事設施的「鎮」也呈現商業取向

4. 明清 - A. 市鎮的設立地點,取決於工商業的發展 a. 商人聚集於交通便捷的城鎮 b. 以江南地區成長最快速 B. 明中葉 -- 人口大幅增加 a. 促進市鎮的形成 b. 帶動地方經濟繁榮,提升生活水準

( 二 ) 城市生活與消費型態 1. 宋代坊市制度崩解,商店鱗次櫛比 A. 北宋 -- 汴京:聚居 20 萬餘戶 B. 南宋 -- 臨安:城內外有 30 萬戶 2. 生活品質提升 A. 出現公共服務機構 -- 潛火隊 ( 消防隊 ) B. 出現解決市民生活瑣事的各種行業 -- 「四司六局」

北宋時期山東 濟南 劉家功夫針商標 宋代商品商標 3. 城市娛樂活動 A. 雜耍特技、戲曲說唱 -- 無不推陳出新 B. 飲食攤販、茶酒飯肆 -- 成民眾主要消費場所 C. 品茗、看戲已成都市大 眾的主要休閒娛樂 -- 明清時期 D. 茶館成說唱藝人表演的 場地 → 白話長篇小說自 此流開來

雜耍特技 明人演戲圖 取自「金瓶梅」插圖 雜耍特技在民間頗受歡迎,圖 為「清人風俗圖」中表演走索 的場景

宋代 張擇端繪,圖中記載各種商家、攤販及人來 人往的庶民生活,是了解北宋社會的重要依據 清明上河圖卷

庶民的生活型態 ( 一 ) 士、庶之分 1. 宋代 - 士庶之別愈益明顯 A. 律令明文規定官民服裝的區別 B. 宋人衣著:簡單、保守、素淨質樸 a. 士人、商賈、官吏 -- 寬鬆的長衫 b. 農、工勞動者 -- 短衣、長褲

六合一統帽四方平定巾 2. 明代 - 官方對衣著質料、式樣、等級有 嚴格限制 A. 太祖制定「六合一統帽」、 「四方平 定巾」通令全國使用 B. 民間穿著:短衣、長褲

3. 清代 ─ 旗、民之別 A. 男子皆薙髮梳辮 B. 旗裝: a. 男 -- 長袍、馬褂 b. 女 -- 旗袍、花盆底鞋 C. 漢族婦女: a. 北 -- 紮褲腳 b. 南 -- 繫裙 清朝官員 花盆底鞋

( 二 ) 庶民生活 1. 大致依曆法、習俗行事 ─ 日出而作,日落 而息 2. 每逢年節慶典放假慶祝 A. 傳統節日:過年、元宵節、清明節、 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B. 配有特定習俗與食物 3. 民間遊藝活動 A. 原配合迎神祈福的祭典,娛神表演 B. 項目:百戲、戲劇、團體競技、博奕 …

圍棋對奕由來已久,為「琴棋書畫」四藝之一,是古代 文人修身養性必備的技能。棋子分黑白,寓意陰陽; 棋盤為方,棋子為圓,則寓意天圓地方 重屏會棋圖

宗族社會的發展 ( 一 ) 敬宗收族- 祠堂、義莊與族譜 1. 祠堂 -以古代宗法制度中的尊祖、敬宗、收族思想, 重建宗族的血緣凝聚力量 2. 義莊-以范仲淹的義莊最為後世效法 A. 內置田產 -- 以收穫米糧贍養族人 B. 建義學 -- 教育族中子弟 3. 族譜 A. 北宋以來蘇洵、歐陽修等嘗試撰修族譜 B. 南宋 朱熹撰寫《家禮》 -- 制訂規範 C. 明代中期-有「統宗譜」的 編修

福建周寧鄭氏宗祠 宗祠供奉祖先牌 位和舉行祭祀外, 也是族長執行族 規、家規的重要 場所

( 二 ) 南方宗族的興盛 1. 宋元時期 A. 族長通常由曾任官職者擔任 B. 南方盛於北方 — a. 北方因長期遭受戰爭破壞,宗族凋零 b. 大宗族以江南地區最盛 2. 明清以來 A. 宗族組織仍多見於南方 B. 經濟基礎:祠堂、祭田、族譜

( 三 ) 宗族與社會秩序 1. 宗族對族人的支配權很大 A. 濟助族人 B. 有族規約束族人的言行 2. 歷代情形 A. 元代 -- 官方承認族規的合理性 B. 明清 -- 族規獲得國家立法認可 a. 族長有權懲罰違規族人 b. 族內有表現佳者 -- 會得到政府表揚 c. 族內有損族望者 -- 皆不列入族譜 d. 宗族成里甲與保甲制度的基礎

廣東 陳白沙紀念館前「貞節牌坊」 陳獻章 ( ) ,人稱「白沙」先生,為明代重要理學家。 牌坊係明憲宗 ( 在位 ) 為表彰白沙之母林氏貞節事跡而 下詔興建

( 四 ) 宗族與科舉考試 1. 明清時期重視族人的教育 A. 設置族田 --a. 救濟孤貧 b. 資助開辦義塾 B. 興辦教育 -- 以族產敦請名師 C. 重視仕途 -- 狀元出身江南者多達 2/3 2. 宗族的地位 A. 為國家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柱 B. 是民間的福利組織 C. 是思想觀念啟蒙的教育單位

士紳階層與近世社會 ( 一 ) 士紳階層的形成 1. 形成 ─ 與科舉有關 A. 宋代:科舉及第 → 成為士大夫階級 B. 南宋:出身大多為地主階級 C. 明清:縣學生員 ( 秀才 ) 也有司法、賦役 、 禮儀等特權 2. 言行具有影響力 A. 擁有知識與社會地位 B. 所屬宗族力量強大

( 二 ) 士紳階層的社會功能 1. 成為穩定社會秩序的力量 A. 參與地方建設 B. 協助推行政令 C. 分擔濟荒救貧工作 D. 將政府政令、教化傳播給民眾 2. 照顧族人 ─ 使族內子弟奮發向上,求取功名

( 三 ) 士紳階層的二元特質 1. 紳權形成 A. 國家授與的功名身分 B. 宗族、鄉里的敬重與支持 2. 扮演角色 — 聯繫官、民的中介者 A. 與政府共同商議地方事務 B. 代替官府執行催收賦稅、維持治安等 C. 兼具被統治者與統治者 3. 遂出現紳權與皇權的對抗 — 使朝廷難以駕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