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间采风去 刘晓东 四合中学(语文组)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乡,关注家乡、欣赏家 乡,热爱家乡。 2 、通过活动,学会欣赏民俗文化, 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培养社 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分 析提炼材料的能力,并能创造性提 出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Advertisements

供瘤动脉超选插管 的临床价值探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介入科 顾建平 年 5 月 · 上海 在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工作中, 供瘤动脉的超选插管有其重要的 临床意义。
安得广厦千万间 土地与房地产管理法 经济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我国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形式与取得方式; 2. 掌握我国土地分类管理制度; 3. 掌握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取得; 4. 了解房地产交易的一般规定。 能力目标 1. 能够理解国家对耕地的保护; 2. 熟悉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途径;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我看家乡的习俗. 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 习俗就是人们在长期 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 成的,它反映了人们的 生活经验 和趣味,同时 也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每年的五月, 一定不会令大家忘记的, 肯定是我们亲爱的 “ 端午节 ” 了。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它的由来和传说呢?
丰富多彩的 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端午节中秋节 重阳节 收集资料, 完成下列表格 节日名称节日时间节日习俗 圣诞节 开斋节 狂欢节.
梁梅老师 课程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 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节日,无 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 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 彩画面。通过学习选修课《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个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体会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专题 : 到民间采风去 1. 了解家乡,关注家乡、欣赏家乡, 热爱家乡。 2. 通过活动,学会欣赏民俗文化, 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培养社 会责任感。 3. 培养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 材料的能力,并能创造性提出个人 的观点和建议。
春节 一、简介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 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 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 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 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 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 “ 年节 ” , 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
除夕 春节 元宵节 立春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重阳节 中元节 中秋节 冬至 腊八节 我对节日的认识 谢谢观赏.
总第 8 期. 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传统节日》是一本关于讲述 我们中国人自己一些传统节日的书。 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也 有很多很多的传统节日,有的甚至 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们每个节日的 背后都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典故 或传说。今天我把一些大家所熟悉 的节日编成书,还加上了一些动漫 图片,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又称 “ 老人节 ” 。因为《易经》中把 “ 六 ” 定为阴数,把 “ 九 ” 定为阳数,九 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 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 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 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 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福 春 福 福 福 福 福 誰 偷 走 了 們 日 我 節 的 誰偷走了歡樂的傳統節日 ? 小朋友談到過節你想到什麼 ? 聖 誕禮物、聖誕老人、巧克 力、玫瑰花、 康乃馨 ………. 然而,中國許多傳統節日卻逐漸被 人們淡忘和遺失.
【复习】  民俗的概念?  民俗的主要内容?  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第二节 汉族 一、汉族概况 ①总人口:约 13 亿左右 ②分布 : 汉族分布于中国的各个省、自治区和 直辖市。 ③文化信仰: 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 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教、 佛家诸说多有崇敬!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看日历.
主題:時間和日期 二零零九年 七月七号.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元宵节 制作者:陈晓慧.
中国伟大的民俗文化 制作人:孙明珠.
现 代 汉 语 中文系汉语教研室.
绪论 现代汉语概说.
中国的节日.
第一章 现代汉语概述.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春节.
二期课改教材 二年级语文.

多思多情的清明节
重阳节 制作者:四(1)中队 陈越.
我国的传统节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重阳节敬老.
回家过年 初一五班 孙 溢 彤.
     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四模块 岁月的烙印 中国民俗文化. 第四模块 岁月的烙印 中国民俗文化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学生能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珍视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和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使命感,学会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节日里的歌.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知识点二 汉族及其传统节日 任务二 汉族及其传统节日 主题三 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九九重阳,爱满人间 进才实验小学四(10)班.
到民间采风去.
世界文化之旅 制作人:马涛.
If you are to introduce a festival, what will you write about?
Chinese IIAB (IIA +IIB)
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 Dragon Boating Day
Unit 4 When is Easter? Part A Let’s talk By Wendy
Unit8 Chinese New year.
重陽節 重九節、茱萸、菊花節 登高節 農曆九月初九 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 長壽寓意,所以名為「老人節 1.
外研社 Book 5 Module 4 Carn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线段 直线 射线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胡益萌.
鹊桥相会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 版 示 模
9/24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1 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元旦 11/20 11/21 11/22 11/23 11/ /25 11/26 11/27 11/28 11/29 11/30 12/ /2.
Cultural Corner Module 4 Carnival Designed by Qin Pingyuan
中华饮食文化 วัฒนธรรมอาหารจีน 刘英、刘秋君、詹玲霞、张博、张丽洁.
Internal River Transportation
9/24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五、话题写作 基础写作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端午节。 [写作要求]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评分标准]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K01 我来讲新闻.
国庆节 光棍节 教师节 劳动节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建军节 情人节 妇女节 圣诞节 儿童节 植树节.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到民间采风去 刘晓东 四合中学(语文组)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乡,关注家乡、欣赏家 乡,热爱家乡。 2 、通过活动,学会欣赏民俗文化, 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培养社 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分 析提炼材料的能力,并能创造性提 出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一、家乡素描 二、讲我方言 三、乡土发现 四、节日探源 五、思考讨论

一、家乡素描  俗话说: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你的 家乡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 情方面有什么特色 ? 你的家乡历史上 曾经出现过哪些有影响的人物?  向班上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河南的名胜古迹 —— 数一数,看看你知道多少? 龙门石窟、白马寺、少林寺、 包公祠、开封铁塔、雪花洞、 鸡公山、嵖岈山、关林庙 ··· ···

【河南历史名人】  黄帝-仓颉-商汤-姜子牙-老子 -庄子-墨子-商鞅-  范蠡-列子-苏秦 \ 李斯-韩非子 -- 吕不韦-陈胜 \ 吴广- 张良  -张衡-张仲景-司马懿- 蔡文 姬-谢灵运-长孙无忌-  杨贵妃- 韩愈-玄奘大师- 刘禹 锡 \ 李商隐 \ 岑参-戚继光

二、认识方言

1 、北方方言(北方话) —— 北京话为标准语 2 、吴方言(江浙话) —— 苏州话为标准语, 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3 、闽方言(福建话) —— 厦门话为标准语 4 、湘方言(湖南话) —— 长沙话为标准语 5 、赣方言(江西话) —— 南昌话为标准语 6 、客家方言(客家话) —— 梅县话为标准语 7 、粤方言(广东话) —— 广州话为标准 。 中国的七大方言:

河南方言 河南人到北京买布, 河南人问售 货员说 : 嫩这布咋嫩苦楚啊? 售货员不解,河南人又说 : 苦楚斗 是不平展。 售货员扔是不解,河南人怒了说 :你咋嫩迷瞪哩. 各仪人. 你斗不会 给我拿个光牛哩

三、乡土发现

河南特产

河南小吃 这些你知道吗? 烩面、道口烧鸡、浆面条 胡辣汤、不翻汤 你还了解哪些?

四、节日探源 中国传统七大节日,你知道吗?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端午节、七夕节、 中秋节、重阳节

春节: 风俗习惯:春节,我 国城乡张灯结彩,常 举行一系列喜庆活动, 如放鞭炮、贴春联、 贴年画、舞龙、舞狮、 吃年糕等。年初一早 晨人们相见,总要以 “ 恭贺新禧 ” 、 " 祝君如意 " 等来互相祝 福。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 “ 腊祭 ” 。人们经 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 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 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 风俗。春节的命名始于 1913 年。当时 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向袁世凯提出 一个《定四时节假呈》, “ 拟请定阴历 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 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 ” 这一制度一 直沿用下来。 春节的起源:

元宵节习俗有: 赏花灯,猜灯谜, 吃元宵,踩高跷, 舞狮子等。 元宵节:( 农历 ) 正月十五

元宵节的由来 汉高祖刘邦死后,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 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 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 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 便把平息 “ 诸吕之乱 ” 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 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 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 —— “ 闹元宵 ” 。

四月 5 日左右。 风俗习惯:拜祭祖先 清明节:

相传春秋时,帮助晋文公复国的大 臣介子推功成身退,隐居绵山。为迫使 他出山做官,晋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 林,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也不愿 从命。文公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 他,称为 " 介山 " ,还规定每到介子推被 烧那天,禁火 3 天,不吃烟火食。从此, 清明前夕便有了 " 寒食节 " ,寒食活动一 直延续到清明日。 清明节起源: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民俗:吃粽子, 在五月五日煮糯 米饭或蒸粽糕投 入江中,以祭祀 屈原,为恐鱼吃 掉,故用竹筒盛 装糯米饭掷下, 以后渐用粽叶包 米代替竹筒。

挂香袋 吃粽子

端午节起源: 战国时期, 屈原为楚国忧 愤跳江而亡, 楚人为纪念屈 原之死,把这 一天作为节日。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节日来源: 牛郎织女 鹊桥相会

中秋节 中秋传说之一 —— 嫦娥奔月 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吃月饼 赏月 农历 --- 八月十五

中秋节

民俗习惯: 重阳节秋高气爽,风 清月洁,故有出游登高、 赏菊赋诗、插茱萸、饮菊 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望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 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 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一场瘟 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恒景辞别了妻子 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有位仙长收留了恒景,除教他降妖剑术 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 重阳节的由来

恒景回到家乡,到了初 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 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 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 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 午时分,瘟魔冲出汝河, 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 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 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 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 刺死瘟魔。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 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五、思考讨论  有不少人,一方面在衣食住行等 方面追求 “ 洋气 ”“ 时尚 ” ,另一方面却 到云南、西藏、贵州等边远地区去 旅游、考察,表现出对当地少数民 族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极大兴 趣。  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试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