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 08 轉動慣量測定與角動量守恆 目的、儀器 原理 實驗步驟 實驗報告 大 綱大 綱 P. 2 目的、儀器 目的:  一、測定物體(圓環和圓盤)繞質量中心軸旋轉的轉動慣 量,並與理論值作比較。  二、驗證角動量守恆定律。 儀器:  Xplorer GLX 、轉動慣量測量裝置主體( A 型底座、旋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不定積分 不定積分的概念 不定積分的定義 16 不定積分的概念 16.1 不定積分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積分公式。
Advertisements

自由落體運動:主題 一、自由落體( Freely Falling Body ) 二、一維自由落體運動的特性 範例 1 自由落體( v 0 =0 ) 範例 2 自由落體的函數圖 範例 3 鉛直上拋 範例 4 自由落體運動公式.
传媒学生应该如何度 过四年大学生活?. 进入大学一个多月了,用一个词形容大 学生活 自卑感 不适应 空虚感 被动感 孤独感 失望感 一、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表现:
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 王延觉 2014年5月.
太陽_介面設計.
動量、多質點系統.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学习教育
第四章 直流迴路 惠斯登電橋及其應用.
1 第6章 角動因學 Angular kinetics 張立羣 競技運動學系 103學年度 運動生物力學(二)
保良局方王錦全小學 學校健康促進經驗分享    盧淑宜校長.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授课人:姚晓霞.
第7章 串級放大電路實驗.
氧氣傳遞係數(KLa) 報告者:何米娜B 陳旻萱B 林佳蓓B /9/10.
项目申报及投资推进工作实务 更多模板、视频教程: 兰溪市发展和改革局 2013年9月 1.
第十章 轉動 10-2 轉動的變數 10-3 角量是向量嗎? 10-4 等角加速度轉動 10-5 線與角變數的關連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五章 剛體運動 當我們不再考慮物體為一質點,而是一有限大小的實體時,以粒子為考量中心所推論出的運動定律將不再足以描述此物體的運動狀態與變化。
Q101 在701 SDX Linux上的標準安裝與使用程序v2
貳、觀念物理與高爾夫運動力學 灌輸高爾夫運動為「圓周運動」力學模式之觀念,建立應具備之專業知識,融入平日技術訓練與研究發展,必能發揮高爾夫運動最高理想之物理特性! 本作品僅供參考 1.
第六章 轉動 6-1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6-2 純滾動 6-3 力矩和轉動 6-4 角動量和角動量守恆定律.
楊氏係數的測定 教師:鄒春旺 日期:2007/9/10.
電腦硬體裝修乙級 第二站-伺服器端系統安裝與環境設定
實驗六 扭 擺 Torsion Pendulum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一、目的(object) 驗證 角加速度 (angular acceleration, a ),
功與能量的轉換 當外力對物體作功時, 會增加物體的位能或動能 功: 重力位能: 動能:
物理實驗水火箭活動 水火箭製作.
物理實驗水火箭活動 水火箭製作.
7.1 圓周運動的簡介 圓周軌道上的汽車 描述圓周運動 向心加速度 進度評估 第 2 冊 單元 7.1 圓周運動的簡介.
6-1 碰撞與動量守恆 本節主題 一、碰撞的意義 二、碰撞與系統的總動量 範例1 碰撞之動量守恆 範例2 牛頓運動定律、碰撞之動量守恆.
實驗七 亨利定律常數的測定.
----直線運動 應用力學by志伯 ----直線運動
生化實驗 組別 姓名 BCX 結果圖表 結果圖表 結果圖表 結果摘要 (1) (2) (3) 結果圖表 結果圖表 圖表一 說明文字
ch8 - 轉動 § 8-1 角速度與角加速度 § 8-2 等角加速度轉動 § 8-3 力矩與轉動方程式 § 8-4 角動量與角動量守恆定律
Introduction to C Programming
安裝 / 操作 flashget SOP (以Win 7 作業系統為範例)
Short Version : 10. Rotational Motion 短版: 10.轉動
滾動(Rolling) 對純滾動運動而言,物體與平面之接觸點於接觸那一瞬間為靜止的,沒有任何的滑動。在此條件下,物體的質心運動為.
數學科 六年級下學期.
圓的定義 在平面上,與一定點等距的所有點所形成的圖形稱為圓。定點稱為圓心,圓心至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稱為半徑,「圓」指的是曲線部分的圖形,故圓心並不在圓上.
電子量角器 撰寫人:董瑩蟬.
共源極頻率響應 科系:通訊工程學系 執導老師:王志湖 學號:B 姓名:何信賢.
實用數學 長度單位的認識與換算.
位移與向量(Displacement and Vector)
推進系統.
95學年上學期高二物理 黃信健.
95學年上學期高二物理 黃信健.
自停式向下計數器 通訊一甲 B 楊穎穆.
97學年上學期高二物理 黃信健.
函數應用(二)與自定函數.
電子學實驗(三) --非反相運算放大器電路
討論.
H5P 互動式教材 ─算術測驗 (Arithmetic Quiz)─
第 8 章 旋轉平衡與旋轉動力學.
5. 令圖畫動起來 Tween 功能介紹 移動效果 顏色漸變效果 形狀漸變效果 離開.
7.5 三維空間問題 附加例題 6 附加例題 7 互動學習程式 三維空間 問題.
PVQC-校內賽 考生注意事項.
可變式計數器 通訊一甲 B 楊穎穆.
剛體的旋轉 Rotation of Rigid Body
Series-Series Feedback
2 滾動、力矩角、動量.
波的振幅與週期量測 通訊一甲 B 楊穎穆.
速度與加速度(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5.2 弧度法 附加例題 1 附加例題 2.
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單擺實驗 氣墊軌道實驗 轉動實驗
班 級: 通訊三甲 學 號: B 學 生: 楊 穎 穆 老 師: 田 慶 誠
第一章 狹義相對論.
轉動實驗(I):轉動慣量 誰是誰?m, r, I 角加速度α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計算~平行軸定理.
16.4 不定積分的應用 附加例題 4 附加例題 5.
熱功當量測定-改! A12組 組員:吳昌軒 劉家靖 甘濬豪.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實驗 08 轉動慣量測定與角動量守恆 目的、儀器 原理 實驗步驟 實驗報告 大 綱大 綱

P. 2 目的、儀器 目的:  一、測定物體(圓環和圓盤)繞質量中心軸旋轉的轉動慣 量,並與理論值作比較。  二、驗證角動量守恆定律。 儀器:  Xplorer GLX 、轉動慣量測量裝置主體( A 型底座、旋轉 主軸、旋轉感應器、ㄇ形固定架、滑輪組、 3- 階滑輪、 O- ring 各一個)、待測物(圓盤和圓環各一個)、吊盤、砝 碼( 10g 和 20g 各一個)、秤、游標尺、直尺。

P. 3 原理 一、轉動慣量測定 理論上,圓環轉動慣量 I 可以寫成 (1) 其中 M R 、 R 1 和 R 2 分別是圓環的質量、內半徑和外半徑,如圖 8-1 所 示。圓盤的轉動慣量可以表示為 (2) 其中 M 和 R 分別代表圓盤的質量和半徑,如圖 8-2 所示。

P. 4 實驗上,要測量圓環和圓盤的轉動慣量是對圓環和圓盤施以一已知 的力矩 τ ,然後測量所導致的角加速度 α 。 其中 τ 是利用纏繞在 3- 階滑輪的細繩懸吊重物(吊盤加上砝碼)所造 成的。 r 是細繩所纏繞的滑輪半徑,而 T 為裝置在轉動時細繩的張力。又細 繩的線加速度 a=rα ,則運用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如圖 8-3 所示) 得出細繩的張力 T=m(g−a) ,其中 m 是吊盤加上砝碼的質量。一旦吊 盤的的線性加速度確定,則計算轉動慣量所需的力矩和角加速度就 知道了。

P. 5

P. 6 二、角動量守恆 把一個沒有在轉動的圓環自由落下到一個轉動的圓盤上,因為系統 沒有淨力矩作用,因此角動量不會發生改變。亦即系統角動量 L 是 守恆的, L=I i ω i =I f ω f , 其中 I i 是初轉動慣量, ω i 是初角速度, I f 是末轉動慣量, ω f 是末角速度。初轉動慣量就是圓盤的轉動慣量, I i =1/2MR 2 而末轉動慣量是圓盤和圓環組合在一起的轉動慣量為 最後的角速度

P. 7 實驗步驟 一、轉動慣量測定  1. 計算轉動慣量理論值的相關測量 (1) 用秤測量圓盤和圓環的質量。 (2) 用直尺測量圓環內、外和圓盤直徑,分別計算其半徑 R 1 、 R 2 和 R 。 (3) 將以上的測量結果記錄於表一,並計算圓環和圓盤的轉動慣量理論值。

P. 8  2. 儀器組裝與設定 (1) 組裝儀器如圖 8-4 所示。 (2) 將旋轉感應器接頭插入 GLX 。 (3) 設定 GLX :按 回首頁 → 按 F4 選擇 sensors → 設定 Sample Rate 等 於 50→ 設定 “angular position”unvisible→ 設定 “angular velocity”visible→ 按 回首頁 → 按 F1 選擇 graph 。此時,畫面顯示的圖的縱軸和橫軸分別 是 angular velocity (角速度)和 time (時間)。

P. 9  3. 轉動慣量實驗值的測量 (1) 用游標尺測量旋轉台中間滑輪(繞線的滑輪)的直徑並計算其半徑 r , 記錄於表二。 (2) 測量圓盤+圓環+旋轉感應器系統的角加速度: (a) 把圓環和圓盤放在旋轉台上。放置大約 30g 的砝碼於吊盤上,當吊盤下降時按 (開始 / 停止)鍵,記錄砝碼下降期間角速度對時間的圖,以計算此組合之角加速度, 再按 一次就會停止記錄。 (b) 按下工具選單 (F3) ,選擇 Linear Fit ,選擇砝碼下降時的部分的圖,用直線去擬 合這部分的斜率,最佳擬合線的斜率就是旋轉的角加速度(畫面左下角出現的 slope 的值即為角加速度的值)。記錄此角加速度(於表二)。 (c) 重複步驟 (a) 和 (b) 2 次。

P. 10 (3) 測量圓盤+旋轉感應器系統的角加速度。 移除圓環僅剩圓盤在旋轉台上,重複步驟 (2) 。這一次只用 20g 的砝碼。 (4) 測量旋轉感應器本身的角加速度: 移除圓環和圓盤,單獨留下感應器,重複步驟 (2) 即可。這次不用砝碼只 需要使用吊盤本身的重量。 (5) 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圓環和圓盤的轉動慣量實驗值。

P. 11 二、角動量守恆  1. 手持圓環將其保持在圓盤的正上方(高度不可太高,儘量貼近圓盤, 但不可接觸到圓盤)並對準圓盤上的環形溝槽。用手撥動圓盤令其開 始轉動,並啟動 GLX 取數據。在取得 25 個數據後,將手放開,讓圓 環自由落入環形溝槽中。  2. 停止取數據。若圓環未順利落入環形溝槽,則重作步驟 1 。  3. 按下工具選單 (F3) ,選擇 smart tool 並移動游標到碰撞前的數據點, 記錄該點的角速度(此即初角速度)於表三。移動游標到碰撞後的數 據點,記錄該點的角速度(此即末角速度)於表三。  4. 重複步驟 1~3 二次。  5. 根據實驗結果計算系統初角動量和末角動量(此時轉動慣量用表一 中計算的理論值)。

P. 12 實驗報告 一、轉動慣量測定

P. 13

P. 14 二、角動量守恆

P. 15 討論:  一、 計算圓環和圓盤的轉動慣量理論值和實驗值的誤差百 分比。  二、 根據實驗結果驗證角動量守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