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止血药 一、含义 : 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 药,称为止血药。 二、功效 : 止血 。 三、分类 : 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四、适应证:出血证。 五、配伍: 凉血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常配活血化瘀药,防止止血留瘀。 六、使用注意: 1 .因证选药。 2 .关于炒炭止血的问题。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月经过多. 诊断要点 症状妇科检查其他检查 妇科检查 盆腔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或子宫体稍增大 盆腔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或子宫体稍增大.
Advertisements

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 定义:凡以通利小便,排泄水湿为主要 作用,常用以治疗水湿病证的药物,称 为利水渗湿药。 适应证:主治水湿病证,水湿同为阴邪, 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常见的病症有: 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泄泻、 痰饮、带下、湿痹、湿温、暑湿、湿疹、 湿疮等。
妊娠期药物的应用 广东省中医院妇科 梁雪芳. 中药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 十八反:干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 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 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 用。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 效,常用于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 药或活血祛瘀药。活血化瘀作用较强者,称为 破血药或逐瘀药。 一. 含义: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 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于 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一. 含义 :
理血药对. 桃仁 — 红花 桃仁 红花 组成 桃仁:苦甘而平,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 血 1. 配对机理 红花: 味辛而温,破血、行血、和血、调血.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定义 凡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 能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二、分类、功效及适应证 化痰药-痰多咳嗽或痰饮气喘,咯痰不爽等。亦可用 于瘿瘤瘰疬,阴疽流注、癫痫惊厥、中风等。 温化寒痰药-温燥-温肺祛寒-寒痰、湿痰证 清化热痰药-寒凉-清化热痰-热痰、燥痰证.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1 .特点:味甘淡或苦,性寒,主入肝胆。 2 .功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3 .主治:湿热黄疸(阳黄): 目黄、身黄、小便黄。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饮食五行与食疗养生 第六课肝、胆食疗方法分析 病因分析 肝炎、胆囊炎 高血压 头痛、失眠、黑眼圈.
第八章 解 表 药解 表 药. 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表证的 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一. 含义 :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桂枝茯苓丸 组 成 桂枝 桃仁 芍药 茯苓 丹皮 各等分(各 12g )
药 物 ―― 理血药 作 用 ―― 活血祛瘀、止血 病 证 ―― 血瘀证、出血证 定 义 血证血证 血虚 出血 血瘀 — 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 — 血行不畅,瘀蓄内停 — 离经妄行 补血 止血 活血祛瘀 分类分类.
第十节 止血药 定义: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 常用以治疗出血证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适应证: 出血证可由多种原因造成,主要表现 为咯血、咳血、鼻出血、吐血、便血、 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 可分为:血热妄行所致出血;虚寒性 出血;出血兼有瘀滞。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痰证 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 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 止咳平喘药。 一. 含义:
止血药.
第十一章 二、止血药 (一)、含义:凡以制止机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止血药。
理血剂 【概念】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  
理血剂 概念: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 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 理血剂。 立法依据: “血实者直决之”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月经病.
第八章 理气药.
开窍药 一、含义: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药。 二、功效: 开窍醒神(通关开窍、启闭回苏、醒脑复神)
第十八章 止 血 药.
教学目标 第八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熟悉:中医寒、热、湿邪的 性质和致病特点;肾 肝脾功能失常导致妇 科疾病的主要机制。
第二十二章 平肝熄风药.
平肝息风药 一、含义: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治 二、功效:平肝潜阳,息风止痉。 三、主治: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温经散寒话艾叶.
第十五单元 补血药.
蓼 科Polygonaceae.
中药学 铁岭市卫生学校 中医药教研室 赵立彦.
中药学总论 董振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
中 药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第九章 清 热 药.
清热药 二、功效:清里热(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虚热)。 三、适应证:里热证。 四、使用注意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第八节 理气药 定义:凡以舒畅气机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第三节 补血药.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主题活动三春天的聚会 ——神奇的中草药 大班(下) 文昌湖区萌水镇希望幼儿园 黎萌.
1.特点:多为辛苦寒(辛能发散、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入肝脾肾经。 2.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 3.主治:风湿热痹。
第二十一章 安 神 药.
清热药 定义: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第 十 章 泻 下 药.
第三节 补血药 1.特点:药性多甘温或甘平,质地滋润,能补肝养心 或益脾,而以滋生血液为主,部分药兼能滋养
第七章 温里药.
实 证 定义: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 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 表现的 病理概括。 包括气滞、血瘀、湿阻、痰、
第十六节 息风止痉药 定义:凡以平息肝风,制止痉挛抽搐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肝风内动证的药物,称为息风止痉药。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1.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主要功效,治疗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清热药.
安神药 一、含义:以宁心安神为主要功效, 治疗心神不宁病证为主的药物,叫安神药。 二、功效:宁心安神。 三、分类:重镇安神,养心安神。
益气活血解毒是冠心病治疗大法.
消食药.
第十五章 理 气 药.
第七节 温里药 定义:凡是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适应证: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 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 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
大血藤(红藤) 苦平 大肠肝 藤茎
第 八 章 固涩剂.
利水渗湿药.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中药学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白云小学 一(5)班 陶官森.
活血化瘀药.
易××,女,12周岁,1975年3月2日初诊。 主诉:近三月来月经过频过多,时间延长。2月28日月经来潮,势如泉涌。昨天曾服凉血止血中药,药后流血更多(一天用卫生纸一包多,并用很多棉花),不能坐立。经色鲜红夹有血块,腹微痛,汗多,疲乏,腰痠,自觉烦热口干,小便微黄。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舌淡红略胖,苔薄白润,脉细滑略弦。
第二十章 活血化瘀药.
第五章 化湿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止血药 一、含义 : 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 药,称为止血药。 二、功效 : 止血 。 三、分类 : 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四、适应证:出血证。 五、配伍: 凉血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常配活血化瘀药,防止止血留瘀。 六、使用注意: 1 .因证选药。 2 .关于炒炭止血的问题。

2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1 .性能特点:药性寒凉,味多苦甘。 2 .功效:凉血止血 (以止血为主,又能清泄血分之热)。 3 .主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病证。 4 .配伍: 因其寒凉易于凉遏留瘀,故配活血化瘀药。 栀子、大黄、生地、黄芩、贯众 —— 凉血止血。

3 小蓟 ( 刺儿菜 ) 甘苦凉 心肝 地上部分或根

4 大蓟 甘苦凉 心肝 地上部分或根

5 小蓟 大蓟 一、凉血止血 : 血热出血证。 如十灰散。 善治尿血、血淋 用于全身出血 二、 二、散瘀解毒消痈 : 热毒痈肿 大蓟力强 大蓟 全身出血 凉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痈 小蓟 尿血、血淋多用

6 地榆 苦酸涩微寒 肝大肠 根

7 地榆

8 地榆 苦涩微寒肝大肠 一、凉血止血 —— 血热出血证。 长于凉血止血;味涩,又收敛止血,尤宜于下焦血热之便血、痔血。 二、解毒敛疮 —— 水火烫伤、湿疹、疮疡痈肿。 苦寒泻火解毒,味涩敛疮,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多外用。 止血炒炭用(炒炭后收敛止血作用增强),解毒敛疮生用。

9 槐花 苦微寒 肝大肠 花蕾

10 槐花 槐角

11 槐花 苦微寒肝大肠 一、凉血止血 —— 血热出血证。 善清泄大肠之火热而止血,故对痔血、便血等下部 出血最为适宜。 二、清泻肝火 —— 肝火上炎证。 降血压。槐花茶。 止血炒炭用,清肝泻火生用。 槐角:药用槐树的果实。凉血止血,兼润肠 通便,尤宜用于痔疮出血。如槐角丸。

12 地榆 收敛止血,解毒敛疮 凉血止血 主治 便血、痔血 槐花 清肝泻火

13 侧柏叶 苦涩寒 肺肝脾 嫩枝叶

14 侧柏叶 苦涩寒肺肝脾 一、凉血止血 —— 血热出血证。 苦涩性寒,既凉血止血,又收敛止血,治各种出血 病证之要药。尤宜于血热出血证。 二、清肺化痰止咳 —— 肺热咳嗽痰多。 三、生发乌发 —— 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为治脱发要药,取其凉血祛风之功。 止血炒炭用(炒炭后收敛止血作用加强); 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生用。

15 地 榆 解毒敛疮 凉血止血 收敛止血 侧柏叶 清肺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16 白茅根 甘寒 肺胃膀胱 根茎

17 白茅根 甘寒肺胃膀胱 一、凉血止血 —— 血热出血证。 其性寒降,主治尿血、血淋尤为适宜。 二、清热利尿 —— 热淋、水肿、黄疸。 三、清肺胃热 —— 胃热呕吐、肺热咳喘。 【四】清热生津止渴 —— 热病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煎服 15 ~ 30g ,鲜品加倍。 多生用,止血亦生用;炒炭后止血作用降低。

18 芦 根 生津除烦 清热利尿、清肺热、清胃热 白茅根 凉血止血

19 苎麻根

20 苎麻根 甘寒心肝 一、凉血止血 —— 血热出血证。 二、安胎 —— 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既能止血,又能清热安胎,为安胎要药。用治血 热胎动不安及胎漏下血之证。 三、清热解毒 —— 热毒痈肿。 因含粘液质。

21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1 .性能特点:既止血,又化瘀,止血不留瘀。 2 .功效:化瘀止血。 3 .主治:血瘀出血证。 4 .使用注意:出血而无瘀者及孕妇慎用。

22 三七 甘微苦温 肝胃 根

23 三七粉

24 三七 甘微苦温 肝胃 一、化瘀止血 —— 内外各种出血证。 止血第一要药。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 二、活血定痛 ——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金疮圣药,伤科要药。 此外,补虚(补气血)强壮,治虚损劳伤。 研末冲服, 1 ~ 3g ;煎服, 3 ~ 10g ,亦入丸散。孕妇慎用。

25 茜草 苦寒 肝 根

26 茜草 苦寒肝 一、凉血化瘀止血 —— 出血证。 专入肝经血分,既凉血,又化瘀,对于血热夹瘀各 种出血证,尤为适宜,多用于崩漏。 二、【活血】通经 —— 瘀血证 (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尤多用于妇科,为妇科调经要药。 止血炒炭用,活血酒炒用,凉血生用。

27 蒲黄 甘平 肝心包 花粉

28 蒲黄 甘平肝心包 一、止血 —— 体内外各种出血证。 长于收敛止血,兼活血化瘀,为止血化瘀之良药,止血不留瘀。 二、化瘀止痛 —— 瘀滞痛证。 如失笑散,治一切心腹之痛。 三、利尿 —— 血淋。 包煎 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29 花蕊石 既(化瘀)止血, 又收敛止血, 用于各种出血证, 研末吞服效佳。

30 降香

31 降香 辛温 肝脾 一、化瘀止血 —— 瘀滞性出血证。尤宜于跌打损伤 内外出血证。 二、行气止痛 —— 血瘀气滞之胸胁心腹疼痛及跌损 瘀肿疼痛。 三、降气辟秽,和中止呕 —— 秽浊内阻脾胃之呕吐 腹痛。

32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1 .特点: 性平或偏寒凉;味涩,或质粘,或为炭类。 2 .功效:收敛止血。 3 .主治:各种出血证。 4 .使用注意: 有留瘀恋邪之弊,出血无明显邪气和血瘀者为 宜。且多配化瘀止血药或活血祛瘀药同用。

33 白及 苦甘涩寒 肺胃肝 块茎

34 白及 苦甘涩寒 肺胃肝 一、收敛止血 —— 出血证。 质粘味涩,收敛止血要药。多用于肺、胃出血证。 二、消肿生肌 —— 痈肿疮疡、水火烫伤、手足 皲裂、肛裂。 反乌头

35 仙鹤草 苦涩平 心肝 全草

36 仙鹤草 苦涩平心肝 一、收敛止血 —— 各种出血证。 味涩收敛,收敛止血,广泛用于全身各部的出血之证。 二、止痢 —— 腹泻、痢疾。 此外,还有补虚、杀虫、解毒消肿作用。 又名龙牙草、脱力草。

37 棕榈炭 苦涩平 肝肺大肠 棕毛

38 棕榈炭 苦涩平肝肺大肠 收敛止血 —— 出血证。 药性平和,味苦而涩,为收敛止血要药,用于多 种出血证,尤多用于崩漏。

39 血余炭 苦平肝胃

40 血余炭 苦平 肝胃 一、收敛止血 —— 出血证。 既收敛又化瘀止血,用于各种出血证,止血不留瘀。 二、化瘀利尿 —— 小便不利。

41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1 .特点: 性温热,温内脏,益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 2 .功效:温经止血。 3 .主治: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病证。 4 .使用注意:性温热,热盛及阴虚火旺之出血证忌用。

42 艾叶 辛苦温 小毒 肝脾肾 叶

43 艾叶 辛苦温 小毒 肝脾肾 一、温经止血 —— 出血证。 温经止血要药,尤善治疗下元虚冷,冲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 二、散寒调经 —— 月经不调、痛经。 为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的要药 。 三、【温经止血】安胎 —— 胎动不安。 为妇科安胎要药,宜用于有寒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此外,还有 杀虫止痒 之功。 艾条、艾炷。 温经止血宜炒炭用,其余生用。

44 炮姜 苦涩温 脾肝 黑姜

45 炮姜 苦涩温 脾肝 一、温经止血 —— 虚寒性出血证。 性温,主入脾经,宜用于脾胃虚寒,脾不统血之吐血、 便血等多种虚寒性出血证。 二、温中止痛止泻 —— 腹痛、腹泻。 生姜(辛温) 走而不守,长于散表寒,为呕家圣药,温肺止咳,解毒 干姜(辛热)温中散寒 守而不走,长于温里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炮姜(苦温) 守而不走,长于温经止血,温中止痛止泻(一温三止) 煨姜(偏于止泻);生姜汁(偏止呕);生姜皮(长于利水消肿)。

46 止血药学习要点 1 .掌握止血药的含义、功效、分类和主治。 2 .配伍:凉血止血(收敛止血)药配伍活血化瘀药。 3 .止血特点: ①性质: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 ②双重止血作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地榆、侧柏叶);凉 血止血、化瘀止血(茜草);收敛止血、化瘀止血(蒲黄、 血余炭)。 ③部位:肺胃出血(白及);尿血(小蓟、白茅根);便血痔 血(地榆、槐花、槐角);崩漏下血(艾叶、茜草);中焦 出血(炮姜);体内外各种出血(三七、白及、仙鹤草、蒲 黄、侧柏叶、大蓟、苎麻根)。 4 .功效比较: 地榆侧柏叶;芦根白茅根;生姜干姜炮姜。 5 .配伍禁忌:白及反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