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 论 西罗马帝国因内部的衰落和外族的入侵,于公元 476 年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进 人了封建社会,史称中世纪。中世纪文学不限于 希腊、罗马,而包括整个欧洲。 欧洲中世纪一个突出特征是,基督教在社会生活 各个方面 ( 政治、经济、文化 ) 占据统治地位。中 世纪欧洲文论的主流就是神学的文艺观,否定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单元 小结 西方 人文 精神 的起 源及 其发 展 单元 小结 西方 人文 精神 的起 源及 其发 展 一、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历程 二、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 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二、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 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重庆市九龙坡区玉清寺小学 徐顺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一切从头开始.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欢乐颂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胡巧巧.
Module 6 Section Ⅳ 课文预览 · 阅读提能 词汇集释板块 句型解构板块 综合演练板块 高分写作指导.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陈树林 教授.
  你知道这幅画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由谁创作的吗?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上古希伯来文学 《圣经》 《次经》 《伪经》 《死海古卷》 《塔木德》 《希伯来圣经》(旧约)(39卷) 希伯来神话与犹太教规、民族伦理规范 1、律法书(托拉、摩西五经) : 希伯来神话与犹太教规、民族伦理规范 《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 《民数记》《申命记》 2、历史书: 出埃及回迦南后的复国历史.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Salem, Good Morning 大家早上平安
Geophysical Laboratory
Salem, Good Morning 大家早上平安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如云彩的见证人. 希伯来书 11:39-40 当代译本 这些人都因信心而获得赞许,但他们并未得到 上帝的应许,因为上帝为我们预备了更美的, 要叫他们与我们一同得到才算完美。
Salem, Good Morning 大家早上平安
RCCC 2012 Summer Special Retreat at Bass Lake.
ANYTHING,ANY TIME, ANYWHERE 无论何事,何时,何地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姓名XXX.
什么是恩典? 不配得到而得到.
2011 SCRIPTURE READING 每周读经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Hello.
普通话学人之家 信仰与科学 冯秉诚 2003年11月1日.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2011 SCRIPTURE READING 每周读经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上帝爱世人 出埃及记 21:4-9 约翰福音 3: /3/2018.
Salem, Good Morning 大家早上平安
2011 SCRIPTURE READING 每周读经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Salem, Good Morning 大家早上平安
Salem, Good Morning 大家早上平安
Salem, Good Morning 大家早上平安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愚人节快乐 April Fool's Day.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中世纪文明之二: 西欧的政治、社会与文化.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普天下当向耶和华欢呼! 诗篇 100.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校园之路.
读经 马 太 福 音 28:16-2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 论 西罗马帝国因内部的衰落和外族的入侵,于公元 476 年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进 人了封建社会,史称中世纪。中世纪文学不限于 希腊、罗马,而包括整个欧洲。 欧洲中世纪一个突出特征是,基督教在社会生活 各个方面 ( 政治、经济、文化 ) 占据统治地位。中 世纪欧洲文论的主流就是神学的文艺观,否定世 俗文艺,坚持文艺脱离现实世界,去为上帝服务, 如圣 奥古斯丁和托马斯 阿奎那。

第一节 概 论 总之,在中世纪的欧洲包括文学艺术在内 的一切意识形态 ( 法律、道德、科学、哲学 观点、政治学说 ) 基本上都有宗教的色彩。 中世纪文学的共同特征有 : 1) 发展缓慢 文学的题材、主题、形象和形式很少变化, 常常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文学作品重 复着同一的创作题材、同一的主题思想、 同一的人物形象和同一的艺术形式。

第一节 概 论 2) 深受宗教的影响和束缚,散发着浓重的宗 教气味的作品占有相当的比重 3) 在艺术方法上,多采用象征和梦幻的手法

第二节 基督教与《圣经》 一、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 基督教作为犹太教的一个教派,最初在犹 太人中出现。公元 l 世纪至 2 世纪,罗马帝国 残酷压迫和掠夺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强烈 反抗。屡遭残酷镇压,苦难更甚。此间, 基督教日益发展,逐渐脱离犹太教而成为 独立宗教,有了自己独立的经典和教义 ( 承 《旧约》,再创《新约》 ) 。

第二节 基督教与《圣经》 基督教起初奉行世界末日论 ( 否定现存秩序 ) , 对罗马帝国的统一是一个威胁,故遭到镇 压。至 3 世纪和 4 世纪初,罗马帝国由镇压 基督教转为扶持基督教。 进入中世纪 (5 世纪 ) ,基督教与封建制度融 为一体,成为封建社会文明的一大支柱。 16 世纪,天主教会内部发生宗教改革。

第二节 基督教与《圣经》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使基督教受到严重 的冲击。 20 世纪,二次世界大战,接连不断的社会 危机,各种哲学思潮尤其是非理性主义的 涌现,使作为一种全社会的传统信仰的基 督教彻底崩溃了。

第二节 基督教与《圣经》 二、基督教教义、教规、礼仪、节日 基督教教规和戒律主要有《旧约 出埃及记》和 《旧约 甲命记》中的摩西十诫。耶和华召见摩西 于西奈山山顶告之十诫,让他告知百姓 :○1 除了我 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2 不可雕刻、跪拜和侍奉任 何偶像,凡恨上帝者,由父及子罪究三代,凡爱 上帝守诫命者,必得上帝慈爱,直至千代 ;○3 不可 妄称耶和华上帝之名,妄称者,罪责难逃 ;

第二节 基督教与《圣经》 ○4 你要劳碌六天,第七天是安息日。你要 安息 ;○5 要孝敬父母 ;○6 不可杀人 ;○7 不可奸 淫 ;○8 不可偷盗 ;○9 不作伪证陷害他人 ;○10 不 贪别人的一切东西。天主教在十诫外又定 " 四规 ": 凡主日及诸瞻礼之日耍参与弥撒 ; 遵守 所定斋朔 ; 告解、领圣体至少每年一次 ; 帮助 教会筹集经费。

第二节 基督教与《圣经》 三、《圣经》与圣经文学 《圣经》是基督教经典,由《旧约全书》 和《新约全书》两大部分组成。 《旧约全书》共分 39 卷,约在公元前 12 世 纪至前 1 世纪陆续写成,后经人编纂,其主 要部分在公元前 5 世纪形成,用的是希伯来 文。《旧约》记叙了犹太民族的神话传说、 历史、律法、哲理作品、寓言、格言、诗 歌等。

第二节 基督教与《圣经》 《新约全书》随基督教的传播形成,基本 由希腊文写成。约成书于公元 1 世纪末至 2 世纪初。共 27 卷,分福音书 ( 马太、马可、 路加、约翰四大福音书,写耶稣的出生、 布道 ) 、使徒行传 ( 路加写,从耶稣升天后写 起,到保罗在罗马传教止,历 30 余年,主 角是保罗 ) 、书信 ( 保罗及其他人的信,共 21 封 ) 、启示录 ( 约翰写 ) 四类。

第二节 基督教与《圣经》 《圣经》对欧洲文学发展的巨大而深刻的 影响。 其一,《圣经》,主要是《旧约》中的许 多内容,是民间通俗文学,采用了英雄叙 事、诗歌、寓言、演讲等文学形式,运用 了拟人化、比喻、讽刺等艺术手法。其二, 《圣经》的作者、编纂者们对它进行了艺 术性加工。

第二节 基督教与《圣经》 《圣经》的文学价值还在其具有丰实的原型内容, 我们可以在大量的欧美文学作品中发现来自《圣 经》的各种原型。 从宏观上讲,整个欧美文学,其叙事结构可以归 纳为这样一种模式 : 浪漫主义作品 悲剧 喜剧 非浪漫主义作品 从微观上讲,欧美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原型模式都 来自《圣经》。

第三节 世俗文学 世俗文学是指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 一、英雄史诗 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流传下来的很少,大致分为 两类 : 一类是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生活的有盎格鲁 撒 克逊人的《贝奥武夫》等 ; 一类是欧洲各民族封建 化以后的产物,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 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俄 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第三节 世俗文学 1. 《贝奥武夫》 《贝奥武夫》是第一部英语长诗,约 3000 余行。 贝奥武夫是理想化的民族英雄。这一形象与荷马 史诗中歌颂的部落贵族英雄有相似之处。他力大 超人,勇武非凡,见义勇为,不畏艰险,体现出 一种昂扬的战斗精神。作为国王,他关心民族社 稷,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统治杰特达 50 年,国泰 民安。为了铲除给民众造成重大伤害的毒龙,他 明知可能失败,仍忘我地与毒龙搏斗。

第三节 世俗文学 2 、《罗兰之歌》 法国的英雄史诗是法国最古老的文学,其 中最著名的便是《罗兰之歌》。 《罗兰之歌》反映了要求法兰西统一、建 立一个封建等级制的君主专制王国的愿望。 诗篇所极力赞扬的查理大帝是新兴封建阶 级统一国家的象征和理想。

第三节 世俗文学 罗兰是一个理想的骑士形象,他热爱祖国, 而他的爱国与忠君联系在一起。这一特征 决定了这一形象的根本性质 —— 他对查理 大帝的绝对忠诚。他为国王而战,为国王 而死,是一个忠臣。 《罗兰之歌》在艺术上有一定的成就,几 个主要人物形象性格很鲜明。查理大帝文 武双全 ; 罗兰英勇而又固执 ; 奥利维英勇而又 机智。

第三节 世俗文学 二、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分两种 : 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前者的 中心是法国南方,后者则主要在法国北部流行。 骑士文学是封建的世俗文学,虽然受基督教的影 响很大 ( 如圣母崇拜 ) ,但其表现出来的主要精神 和风格与基督教相悼。表现在 : 讴歌骑士之爱,这 爱是婚姻之外的 ; 爱护和尊重个人的人格 ; 否定禁欲 主义道德,肯定了人们享受爱情、享受人世生活 幸福的权利。

第三节 世俗文学 三、城市文学 城市文学主要类型有 : 韵文故事、戏剧和抒情诗、 谣曲等。 中世纪城市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是大量的以列那狐 为共同主人公的韵文故事。流传至今的中世纪列 那狐故事诗至少有 4 部 : 《列那狐传奇》、《列那 狐加冕》、《新列那狐》《冒充的列那狐》。它 们产生于 12 一 14 世纪的漫长年代。其中仅《列那 狐传奇》就有 27 组诗,长达 3 万余行。这是部讽 刺作品,其特点在于 : 以兽喻人,即假托写动物世 界的故事,反映人类社会生活。

第三节 世俗文学 其中,狐狸列那可以看做是市民形象的代表,一 方面,它受上层 ( 贵族、封建统治者 ) 的压迫,另 一方面。它又欺压下层弱小者。当时市民阶级在 经济和政治上是软弱的,它往往依靠机智来和强 大的封建势力做斗争,故城市文学把饥智和狡诈 作为好的道德品质加以赞扬,同情骗术高超的人 物。列那狐正是如此,它总是以自己的计谋捉弄 狼和狮子。 中世纪城市文学的共同特征 : 思想上有明显的反封 建、反教会的倾问 ; 与民间创作有密切联系,着重 写日常生活 ; 主要采用讽刺手法,富有讽刺性和喜 剧性。

第四节 过渡人一一但丁 一、简介 但丁的一生有两件事特别值得一提 : 其一,对贝雅特丽齐的爱。 其二,参与政治斗争。

第四节 过渡人一一但丁 二、《神曲》 在放逐过程中,但丁的思想进一步发展, 关注整个意大利和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 意识到自己有一种历史使命,即揭露现实, 唤醒人心,给意大利人民指出政治上、道 德上的复兴之路。 大约于 1307 年开始创作《神曲》,直到 1321 年逝世前不久才完成。

第四节 过渡人一一但丁 此书触及时代的许多重大问题,思想内容 千富,被研究者称为 " 中世纪的史诗 " 和 " 百 科全书 " 。《神曲》政治倾向鲜明,有意识 地对一些学术知识进行大段探讨,这也使 之许多地方读来无味,艰涩难懂。

第四节 过渡人一一但丁 那么,《神曲》何以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 地位而没有被文学史的发展所淘汰 ? ( 一 ) 虚幻的框架与写实的细节的结台 《神曲》写的是一个梦幻旅行故事,地狱、炼狱、 天堂都是非人间的。全诗分 " 地狱 " 、 " 炼狱 " 、 " 天 堂 "3 部,每部 33 篇,加全书序曲一篇,共 100 篇。 地狱 9 圈、炼狱 9 级、天国 9 重,外加一天府,合 为 10 。这不是一般的数字运用,为了结构的匀称, 而是建立在中古关于数字的神秘意义和象征性的 概念上的。 "3" 所谓三位一体, "10" 乃完美之意。

第四节 过渡人一一但丁 《神曲》的总体框架是宗教性的、虚幻的, 然而,一方面,其中表现的内容是真实的, 是现实的人生,或者触及当时的政治和社 会状况,或者有关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情 感问题等等 ; 另一方面,作者大力加强细节 描绘,无论是对人物活动之境 ( 地狱、炼狱、 天堂 ) ,还是境中的活动,都加以精雕细刻 的写实。

第四节 过渡人一一但丁 ( 二 ) 象征意义 《神曲》并不仅仅是运用了象征手法的问 题,它整个来讲,就是一部象征艺术品。 ○1 主题象征性 : 地狱、炼狱、天堂 —— 现实 追求理想。 ○2 人物象征性 : 维吉尔、贝雅特 丽齐。 ○3 结构象征性 :3 部, 33 篇,共 100 篇 等。

第四节 过渡人一一但丁 ( 三 ) 语言 但丁不用拉丁语,而用意大利语言写《神 曲》,文学价值重大,具有重大的社会历 史意义 : ①反映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 ②打破了 拉丁语的一统天下,对于民族文化的统一 和形成,对于把掌握文化知识只是少数特 权阶级的事而扩展到广大民众具有积极的 影响 ;

第四节 过渡人一一但丁 ( 四 ) 思想双重性 恩格斯在谈到但丁时说 :"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 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 就是说, 但丁身上有属于中世纪的东西,又有属于新时代 ( 近代资本主义时代 ) 的东西。 在《神曲》中,前者表现为 : ①指出的道路是精 神道德的完善,而非现实的实践之路 ; ②沉思某想, 诗人在上帝面前完全顺服地沉思着上帝的奥秘。 后者表现为 : ①对古典文化的赞扬 ; ②但丁是宗教 禁欲主义者,但其禁欲主义侧重道德,与来世主 义脱离 ; ③《神曲》的主题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