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 H7N9 禽流感 中医药诊疗方案( 2014 版)解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 目的要求 1. 掌握妊高征的概述 临床表现及 分类 护理措施 2. 了解妊高征的病因 病理 3. 熟悉妊高征的处理原则.
Advertisements

胎 儿 窘 迫 ( fetal distress) 林其德. 定义 fetal distress : 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 儿健康和生命者. 是一种综合症 状,是剖宫产的适应证之一.
危重病人安全转运 桐乡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 室 王利芬. 一、简介 危重病患者定义:指一个或多个系统功能障碍或器官功能 衰竭的,生存依赖于先进的仪器,需要监测和治疗 生命体征不稳定 昏迷、躁动 抽搐 气管内插管 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 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 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方面 药物.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科教研室. 泌尿男生殖器的任何部位有致病菌繁殖引起炎症 正常菌丛对致病菌的抑制平衡作用(宿 主防御) 正常菌丛对致病菌的抑制平衡作用(宿 主防御) 肾内皮细胞的吞噬作用 肾内皮细胞的吞噬作用 其他: 其他: 酸性尿 (PH
病患,男, 55 岁。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多年。一周前 左手发麻、无力发作两次,自愈。 3 小时前左下肢突感 乏力,继之逐渐出现左侧上下肢偏瘫,说话不清,并逐 渐加重,但神志尚清,送急诊。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清,说话不清,颈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 -) , 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血压 165/100.
PS: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MALT )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 的诊断与治疗 太和医院呼吸内科 刘先军.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 有甲、乙、丙三型,其中 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人类 流感流行最为重要的病原 体 概念.
中医中药对面部皮肤 疾患的治疗及美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 张明. 一、概述 二、面部常见皮肤病的中医治疗 三、中医对面部皮肤的美容.
甲型 H1N1 流感的诊断和治疗 卫生部 2009 年试行版第一版 二〇〇九年五月八日 夏国豪. 疫情  2009 年 3 月墨西哥暴发 “ 人感染猪流感 ” 疫情, 造成人员死亡。 4 月 30 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 简称 WHO )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 为 5 级。全球共在 24 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甲.
探讨重度( >40mg/kg )百草枯中毒 患者的程序化、目标化治疗 武警浙江总队医院重症监护室 杨彦楠.
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咳嗽 喘证 内伤发热 心悸. 咳 嗽 一、定义: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出咳 声或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咳:有声无痰。 嗽:有痰无声。 病位:肺。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死亡病例讨论 急诊病区 - 厉娜. 基本信息 姓名:孙汉斌 性别:男 年龄: 78 岁 住院号:
人感染H7N9禽流感筛查及病原学治疗 黄镇 ( )
依达拉奉保守治疗脑出血1例 医院: 莒县中医医院 参赛医生: 戚慧敏 科室:脑病科 职称: 副主任医师.
女 性 生 殖系 统 炎 症 致病的不利因素 易受肛门污染 邻近尿道 性交、分娩、宫腔操作易致 损伤及感染病原体 体内环境变化可菌群失调.
甲型H1N1流感的诊治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科 陈余清.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断标准 及抗病毒治疗指症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二 课 时.
蛋白质与维生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神经外科.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腰部劳损.
病例讨论.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
非典型肺炎的常见问题解答 上海市青浦区财政局 报告人:朱 蕾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的预防   眉 山 市 人 民 医 院 干尧鳘.
病历书写规范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医 务 部 刘 忠.
人感染H7N9禽流感共识解读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呼吸科 孙 耕 耘.
王 付 制作.
僵、麻、晕、瘫、流口水,首先脑塞通丸 脑血管疾病典型病例介绍及常见问题解答 编写:李旭勇等 编审:韩勤学.
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要点 及注意事项解读 (管理组)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年级专业 06护理 实习护士 梁素华 临床指导教师 区敏珊 专业负责人 胡宪法.
依达拉奉治疗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1例 医院: 广州市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参赛医生: 郭炜 科室: 神经外科 职称: 副主任医师.
肺结核.
必存用于脑干出血的优秀病例 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参赛医生: 卢秀芳 科室: 神经内科2组 职称: 主治医师.
必存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医院: 北京世纪坛医院 参赛医生: 冯亚平 科室: 血管外科 职称: 主治医师.
支气管扩张 Bronchiectasis 长沙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经行感冒.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高血脂 CHENDEFANG
一例用药错误 护理不良事件汇报 肾移植病区—王雪静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蝌蚪能够变成青蛙,刚出生的婴儿会吮吸乳汁,还有人遇到寒冷的刺激会打哆嗦,引起上述行为的是一种物质——激素。 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一些物质。
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 护理查房 妇科一病区.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学校冬春季传染病防控 椒江区疾控中心
必存在脑出血的应用 医院 忻州市中医医院 参赛医生: 高旭清 科室: 神经内科 职称: 副主任医师.
H1N1新型流感介绍及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院感科 陈婷婷 TEL:
预防及纠正低钠血症 在治疗重症 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阜外医院急症抢救科.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糖尿病流行病学.
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护理系 景云梅 .
第四节肾小球肾炎.
H7N9禽流感的防控 仙桥初中 二零一四年二月.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重症肺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急诊教研室 李际强.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解读 (2009年第三版) 蒋 贤 高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
围手术期胆囊切除的护理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二组.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治 呼吸内科 刘为舜.
Imaging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综合性实验 李立伟
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2018年流感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高磁豫率磁共振对比剂临床应用体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 中医药诊疗方案( 2014 版)解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概述  2013 年,中医药在 7 省市参与救治的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病例达 36 例。 36 例患者的诊治揭示了的本 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和其核心病机。  201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部署,在广东、 北京、上海等地,中医药均早期、全程参与了救治 。  实践证明,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 强重症病例救治,注意中西医并重,是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36 例病例来源 来源例数 北京市 1 上海市 17 江苏省 10 浙江省 1 河南省 2 安徽省 2 福建省 3

症状学分布 症状发生频数发生时间(天)★ 1 恶寒 40.00± 全身乏力 80.13± 倦怠乏力 ± 咳嗽 ± 纳差 ± 咽痛 21.00± 咯痰 ± 寒战 52.80± 痰中带血 ± 胸闷 ± 喘息气促 ± 活动气短 25.50± 神昏谵语 17.00± 呼之不应 28.00± 红色皮疹 18.00± 粉红色痰 210.5± 皮肤花斑 ±0.00

症状学分布及持续时间 频次顺序症状百分比出现时间消失时间 1 发热 100% 2.1±4.2 ( 36 ) 10.6±6.9 ( 11 ) 2 咳嗽 92% 3.1±4.1 ( 27 ) 15.7±4.0 ( 3 ) 3 咯痰 64% 3.3±2.8 ( 19 ) 12.3±6.7 ( 3 ) 4 胸闷气促 47% 7.1±3.7 ( 14 ) 5 痰中带血 47% 7.0±4.6 ( 13 ) 12.2±4.7 ( 5 ) 6 乏力 26% 1.1±0.4 ( 8 ) 7 恶寒 25% 2.4±1.7 ( 5 ) 8 肌肉酸痛 17% 4.0±8.1 ( 8 ) 9 呕吐 14% 3.4±3.4 ( 5 ) 10 呼吸困难 14% 7.2±3.3 ( 4 ) 11 腹泻 7% 1.0±0.0 ( 2 )

中医证候学阶段性演变特征  发病第 1~3 天,发热,无汗,咳嗽,恶寒、鼻塞、流涕、咽 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  发病第 3~5 天,高热,无汗,咳嗽,痰中带血多见,痰血量 由少渐多,舌质淡红或红,舌苔厚浊,浊苔罩黄,脉滑数  发病第 5~7 天,发热,气短,呼吸窘迫,舌红,苔黄厚浊。  发病第 7~14 天,低热,咳嗽,气促,痰多,痰黄,舌淡红, 苔薄或少苔。

中医核心病机 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病例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 疾病发展的不同时间段表现为不同的中医证候  核心病机:毒热壅肺、闭肺,肺失宣降,毒瘀互结,肺气 壅闭,毒损肺络,肺不主气,化源竭绝。  证侯演变规律 毒热壅肺 → 毒热闭肺 → 毒损肺络 → 喘脱厥脱 → 气阴两伤 疾病的传变符合温病卫气营血规律,以肺胃气分病变为核心

一、疫毒犯肺,肺失宣降证 适用人群: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病情轻者 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舌红苔薄,脉数滑。舌红苔薄,脉滑数。 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一、疫毒犯肺,肺失宣降证  参考处方和剂量:银翘散合白虎汤。 金银花 30g 、连翘 15g 、炒杏仁 15g 、生石膏 30g 知母 10g 、桑叶 15g 、芦根 30g 、青蒿 15g 、黄芩 15g 、 生甘草 6g (水煎服,每日 1-2 剂,每 4-6 小时口服一次。)  加减: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 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金莲清热 泡腾片等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功效的药物。  中药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 液、血必净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二、疫毒壅肺,内闭外脱证 适用人群:临床表现高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 休克等患者  临床表现:高热,咳嗽,痰少难咯,憋气,喘促,咯血, 或见咯吐粉红色泡沫痰,伴四末不温,四肢厥逆,躁扰不 安,甚则神昏谵语。舌暗红,脉沉细数或脉微欲绝  治法:解毒泻肺,益气固脱。

二、疫毒壅肺,内闭外脱证  参考处方和剂量:宣白承气汤合参萸汤。  生大黄 10g 、全瓜蒌 30g 、炒杏仁 10g 、炒葶苈子 30g 、生石 膏 30g 、生栀子 10g 、虎杖 15g 、莱菔子 15g 、山萸肉 15g 、西 洋参 15g (水煎服,每日 1-2 剂)  加减:高热、神志恍惚、甚至神昏谵语者,上方送服安宫牛 黄丸;肢冷、汗出淋漓者加炮附子、煅龙骨、煅牡蛎;  中成药:可选择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 血必净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

注意  以上中药汤剂、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不 作为预防使用,应早期使用中西医结合 疗法。

中医药治疗的作用靶点分析 1. 改善症状:改善患者体温、咳嗽、咯痰等不适。 2. 抗炎抗渗出:改善患者肺部渗出,改善 ARDS 。 3. 对症支持治疗:协助机械通气等抢救措施,帮助患者度过 危险期。

北京确诊病例救治过程  患者姚某某,女, 7 岁,小学一年级学生。河北人。  父母在顺义后沙峪从事屠宰、贩卖活禽业, 4 月 6 日屠宰来自天津和 河南的鸡。  4 月 11 日六时,患儿发热、咳嗽,眼分泌物增加,咳嗽较轻,无流涕, 咽稍痛, 8 点半在地坛医院就诊, 10 时左右体温升至 38.6 度,收治感 染 2 科病房,时测心率 116 次 / 分,呼吸 22 次 / 分,眼结膜充血,咽部 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右肺有局限湿罗音。 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气基本正 常,但吸氧情况下,氧饱和度 95% ,胸片及 CT 右下肺呈磨玻璃影、实 变影  收住院后,检测咽拭子,流感抗原筛查检测阴性。第二次弱阳性。朝 阳甲流通用引物核酸检测阳性,检测 H7N9 核酸阳性,国家 CDC 复测 阳性。

北京确诊病例救治过程  入院后体温持续上升,最高体温 40.2 度。入院后 15 小时, 2013 年 4 月 11 日晚 12 时左右,口服达菲,次日体温仍持续不退。  12 日下午 3 时,中医四诊:发热,周身灼热,不恶寒,无头痛及 周身疼痛,无汗,纳差,大便两日未行。舌红,苔薄白,脉滑数。  中药银翘散和白虎汤。  服药六小时后,汗出热退。  3 月 13 日、 14 日体温正常, CT 磨玻璃影实变影吸收。

舌像 12 日 14 时 12 日 17 时

胸部影像学表现

江苏省中医药救治病例  付某,男, 55 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 5 天,由门诊拟为中医:风温 ;西医:右肺肺炎, 2013 年 4 月 10 日收住入院。  5 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恶寒,咯黄浓痰,痰中带血,来我院急诊, T40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3.28*10^12/L , CRP : 36mg/L 。胸部 CT :右下肺及右中肺片状影,左肺尖肺大泡,两侧胸膜增厚粘连。  入院 T39.2 ℃,呼吸 22 次 / 分, BP:108/70mmHg ,白细胞计数: 2.86*10^12/L ,单核细胞百分比: 9.4% 。  治以:疏风清热,肃肺平喘 麻黄 杏仁 生石膏 生甘 桔梗 大贝母 知母 连翘 金银花 淡竹叶 丹皮 黄芩

 入院后 3 天,体温仍在 39.4~40.2 ℃。考虑病毒性肺炎,加用奥司他韦 75mg bid 及抗感染氢化可的松等对症处理。体温持续不降。  4 月 11 日,体温 40.2 ℃。 4 月 12 日, 39.8 ℃。心率 100 次 / 分,白细胞 计数: 1.2*10^9/L 。  高热不退,伴有胸闷气喘窘迫,肺部影像学病变进展,重症肺炎、呼 吸衰竭,病情危重,转入 ICU 。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 予以:清气凉营,清热化痰平喘。 西洋参 葶苈子 紫苏子 桑白皮 炒山栀 薏仁 大贝母 石膏 水牛角 熊胆粉 茅芦根 甘草 复方薤白胶囊 2.1g tid ; 5%GS 250ml+ 热毒宁 20ml

服清气凉营,清化痰平喘中药 3 天及热毒宁输液后,体温 逐渐下降。 T:38.8 ℃、 37.8 ℃、 37.2 ℃、 36.6 ℃

19 日查房:经抗病毒、抗炎、抗感染、严格控 制出入量、营养支持、维护内环境稳定、中医药 等综合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体温正常已有三 天,咳嗽、咯痰、咯血、胸闷气喘等症状较前明 显好转,已能间断脱机,脱机后生命体征稳定。 症状、体征及实验室辅助检查均较前改善,向 省内专家组汇报患者病情后,专家组同意治疗作 相应调整。 1. 停用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 2. 抗炎治疗方面:今日甲强龙由 40mg 静推 q12h 减量 至 40mg 静推 qd ,使用 3 天后,撤去甲强龙抗炎治疗。 3. 继续中医药治疗。

 20 日 7 : 30 查房,患者目前脱机中。昨日已能脱机 3 小时以上,在脱机 情况下,复查动脉血气示: PH7.45 、 PCO2 47cmHg 、 PO2 90mmHg 、 SO2 97% 、 Lac1.4mmol/L 、 HCO3-32.7mmol/L 、 BE7.5mmol/L (鼻导管 吸氧 5L/min 下所测)。  21 日 8 : 00 ,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自凌晨 2 点已脱机 6 小时, SO2 99% , T36.5 ℃,R20 次 / 分,心率 80 次 / 分,BP102/68mmHg 。无发热恶寒,无 气喘咳嗽,咯痰量少,未见血丝,胸中烦热已除,唯仍稍觉乏力,大便 转软。舌质淡紫红,苔黄腻,中间腻苔渐化,苔面津液渐增,脉细滑  继服中药煎剂及复方薤白胶囊,苔仍黄垢腻,湿热之邪氤氲,考虑前 方有效,故清热化湿泄浊治疗不变,复方薤白胶囊宽胸泄浊继服。汤剂 方面,前方加减,复入丹参、白术活血健脾益气。 西洋参 8g 苏子 12g 桑白皮 12g 生苡仁 20g 蔻仁 7g 草果 8g 石菖蒲 12g 槟榔 12g 苍白术各 12g 桔梗皮各 8g 枳壳 12g 茯苓 20g 淡竹叶 15g 芦根 20g 黄芩 12g 丹参 12g 六一散 15g

4 月 24 日查房  已脱机 72 小时,无胸闷气短, SO % ,胸部 CT 左肺阴影明显吸 收,右下浸润性变,肺大泡,两肺胸膜增厚。  核酸 2 次( - )  苔腻前已化,复方薤白胶囊宽胸泄浊继服。  汤剂方面,前方加减,复入桃仁、通草活血利湿。 西洋参 8g 苏子 12g 桑白皮 12g 生苡仁 20g 蔻仁后下 7g 草果 8g 石菖蒲 12g 苍术 12g 桔梗皮各 8g 枳壳 12g 淡竹叶 15g 芦根 20g 黄芩 12g 丹参 12g 桃仁 10 g 六一散包 15g  患者 5 月 11 日出院。

中医疫病理论问题  疫毒性质?  病情的虚实状况  疾病的传变规律  治法:祛邪?扶正?

温病条辨 上焦篇十一条  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其中 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若吐粉红色血水者,死不治,血 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死不治,可用清络育阴法。  注:血从上溢,温邪逼迫血液上走清道,循清窍而出,故以银翘散败温毒,以犀角 地黄汤清血分之伏热,而救水所以救金也。至粉红水非血非液,实血与液交迫而出, 有燎原之势,化源速绝。血从上溢,而脉至七八至,面反黑,火急而似水,反兼胜 己之化也,化源绝,乃温病第一死法也。  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 内闭外脱者死。在中焦者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 极则诸窍为毕,秽浊塞窍者死,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销铄津液,涸尽而死也。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