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热 Fever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郑青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 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正常体温 : 37 o C (set point ,体温调定点 ) 正常体温 : 37 o C (set point ,体温调定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发 热 fever 体温升高 调节性体温升高 被动性体温升高 中暑、鱼鳞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体温调节中枢损伤 发热 过热.
Advertisements

发 热 ( Fever ). 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成人口腔温度相对恒定 36.3 ~ 37.2 ℃, 肠温较口温高 0.3 ~ 0.5 ℃,腋温较口温低 0.2 ~ 0.4 ℃。 一、概念.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李涛 《急诊医学》 发热、心悸、少尿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李涛
固有免疫细胞及固有免疫 一、固有免疫系统及组成 ( 重点介绍固有免疫细胞 ) 二、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三、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吴庆华. 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CVI )是血管外科常见病 和多发病,其发病率为 15 % ~20 %,占全部下肢静 脉疾病的 70% 。  因持续性的静脉高压,可导致下肢水肿、疼痛、 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改变甚至溃疡形成,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S.1 封面 S.2 目錄 S.3 個案一 S.4 個案二 S.5 感想 S.6 社會的行動 S.7 政府的行動 S.8 活到老 學到老 S.9 總結 S.10 老?!
化疗知识讲座 台州博爱肿瘤医院 陈国卿. 一、化疗药物的抗癌机制 1 、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的生长是其主要作 用机理。 2 、对于新陈代谢旺盛的正常组织同样具有 毒性,如骨髓细胞,粘膜细胞。 3 、理想的药物 — 最大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 最小程度的影响正常细胞。 4 、基因药物是发展方向。
发 热 (Fever). 定 义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 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 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 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 常范围,称为发热。
炎症细胞因子与兔创伤性颅脑损 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所在院系:临床医学院 项目成员:吴祖创 吴龙 陈晓武 指导教师:吴明灿.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八章 临 床 免 疫 学. 一、教学目的 熟悉:超敏反应、变应原的概念; II 型、 III 型、 IV 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应用: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发生机制及 常见疾病;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教学互动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青蘋果的代價 參考資料 : 國中性教育教學輔助媒體 (Power Point) 教師手冊. 影片欣賞 -- 愛的晚霞 單純的阿霞人生第一次的愛情,卻是帶來身心嚴重 的傷害,阿霞要如何面對感染愛滋後的生活 …
物理诊断技术 孙玉敏 精品课系列 NO-1 jpkc.czmc.cn.
第六章 发 热.
发热性疾病的诊断思路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 刘国珍 教授.
第19章 支原体 Mycoplasma 南华大学医学院 吴移谋 教授.
新高中中國語文 選修單元一︰名著及改編影視作品
1920 年開始發展及用於現代心理學及精神學 希臘文 Ennea( 九 ) gram (圖形)
Welcome.
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李志强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第八章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情境3.3(4)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疗护理.
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
黄芪多糖粉 ----控制细菌病毒复合感染的传染性疾病药物
小組課業 電腦在教學上的應用 Power Point 導師: 黎耀志先生.
肿瘤的药物治疗及新进展 主讲人:潘静.
中西文學中的園林題材 山居歲月 Peter Mayer 組員:謝偉耀 曾耀瑩 陳奕伃 林維德 林秘生 翁毓菁 林昀萱.
发 热 fever 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肠道杆菌有哪些种类以及它们的共同特性?为什么容易产生耐药性?
牙周病病因学 第三版.
307暑假作業 自選部份,各項的範例!.
发 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病理生理学系.
校園登革熱防疫實務分享 永康勝利國小 李季穎.
学习目标 肾综合症出血热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和护理措施。 掌握 肾综合症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处理要点。
发 热 Fever.
抗菌肽及新基因工程药物研究.
Th17细胞与银屑病关系的 研究进展 扬州大学医学院 殷筱舒 冯永山.
传染病学总论 中山三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高志良.
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 细胞和效应分子
免疫系统 陈保国 学号
登革熱 防治 香山衛生所 江國彬醫師.
C06觀課、備課新體驗 元朗朗屏邨東莞學校 (上午及全日制) 2007年3月3日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說明文寫作.
家庭與婚姻 組員名單:鄭會成(2) 吳天雄(7) 鄭曉娜(10) 黃海瑩(34) 葉頌秋(41).
強直性脊椎炎.
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第四章 调研资料的处理和数据分析 数据的准备 资料的初步分析——列表 资料的统计推断.
登 革 热 Dengue Fever.
李明远 教授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银屑病关节炎诊治进展 医学百事通转载.
護理理論期末報告(99上學期) 指導老師:謝春滿 老師 護理系進修部1-3組 第三組
第一节 真细菌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一)个体形态和排列 (二)大小 (三)细胞的结构 1. 细胞壁 2. 细胞膜 3. 细胞质和内含物
小儿高热惊厥.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Vital Signs
发 热 Fever.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 九 章 传染与免疫.
第十四章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恐龍 Dinosaurs.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为跨膜糖蛋白: 膜外区(细胞因子结合区) 跨膜区(富含疏水性氨基酸区) 胞质区(信号转导区)
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基督教 宣道會 南港堂 主日服事注意要項 ◆ 聚會程序與時間 ◆ 講員 ◆ 領會同工 ◆ 領敬拜同工 ◆ 司琴同工 ◆ 放投影片同工
如: TNF-α、IL-1、IL-6、IL-8 等细胞子。 2. 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 如:TGF-β、IL-10 、IL-6等细胞因子。
4 天然免疫应答和炎症.
实验 细菌的染色 细菌的单染色法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芽孢染色 荚膜的染色.
曾 蔚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吸毒的禍害 華德學校 5A 陳家韻 (3).
校園登革熱防治.
免疫学概述.
非洲猪瘟的免疫学剖析 禾丰牧业董事长 兽医 金卫东 2019年4月26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发 热 Fever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郑青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 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正常体温 : 37 o C (set point ,体温调定点 ) 正常体温 : 37 o C (set point ,体温调定点 ) 昼夜波动 <1 o C : o C 上午,运动、进餐、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可稍升高老年人稍低于年轻人 肛温 0.5 o C > 口温 0. 5 o C > 腋温

【发热定义】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 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 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发生机制】 致热原 (Pyrogens ) 能引起发热的物质 能引起发热的物质 分为外源性致热原和内源性致热原 分为外源性致热原和内源性致热原 1 、致热源性发热 1 、致热源性发热

外源性致热源 来源于宿主体外 来源于宿主体外 大多数为大分子物质 大多数为大分子物质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激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 巨噬细胞,促使 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外源性致热源 微生物病原体 Gram - : 内毒素 endotoxin Gram - : 内毒素 endotoxin 脂多糖 LPS 脂多糖 LPS Gram + : 脂磷壁酸 lipoteichoic acid Gram + : 脂磷壁酸 lipoteichoic acid 肽聚糖 peptidoglycan 肽聚糖 peptidoglycan 外毒素 exotoxins 肠毒素 enterotoxins 外毒素 exotoxins 肠毒素 enterotoxins 炎症渗出物、无菌坏死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某些类固醇物质代谢产物 多糖体成分、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

内源性致热源 在外来刺激下产生 : 在外来刺激下产生 : 外源性致热源 外源性致热源 化学药物 ( 如两性霉素 B 等 ) 化学药物 ( 如两性霉素 B 等 ) 由宿主免疫系统释放 由宿主免疫系统释放 (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 (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 主要为某些细胞因子: 主要为某些细胞因子: IL-1  IL-1  TNF  TNF  IFN  IL-6

内源性致热源的产生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体温调定点  下丘脑 散热  产热  发热 ExP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EnP 发热的机制

2 、非致热源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 产热过多的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产热过多的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病因与临床分类】 1. 感染性发热 2. 非感染性发热

1. 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最常见的发热原因(占 50%~60%) : 最常见的发热原因(占 50%~60%) : 细菌源性( 43% );病毒源性( 6% ) 细菌源性( 43% );病毒源性( 6% )

2. 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术后、烧伤、出血、内脏梗死等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术后、烧伤、出血、内脏梗死等 抗原抗体反应: 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 抗原抗体反应: 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甲亢、重度脱水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甲亢、重度脱水 皮肤散热减少: 广泛性皮炎 皮肤散热减少: 广泛性皮炎

2. 非感染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中枢性发热( centris fever ) 中枢性发热( centris fever ) 致热因素直接上调体温调定点,机体产热大于散热, T 升高。 致热因素直接上调体温调定点,机体产热大于散热, T 升高。 特点:高热无汗 特点:高热无汗 物理性:中暑; 物理性:中暑; 化学性:重度安眠药中毒; 化学性:重度安眠药中毒; 机械性:脑出血、颅骨骨折等 机械性:脑出血、颅骨骨折等

2. 非感染性发热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体温调节,产热 > 散热, T 升高。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体温调节,产热 > 散热, T 升高。 特点: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 性范畴。 特点: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 性范畴。 原发性低热:原发性体温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 原发性低热:原发性体温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 感染后低热:体温调节功能未恢复 感染后低热:体温调节功能未恢复 夏季低热:多见于幼儿发育不良 夏季低热:多见于幼儿发育不良 生理性低热:月经前期、妊娠、剧烈运动 生理性低热:月经前期、妊娠、剧烈运动

37 0 C 39 0 C 产热 散热 产热 散热 寒战 代谢活动 血管收缩 出汗 血管扩张 体温调定点 降温 升温

【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临 床 表 现】 1. 发热的分度 低热 37.3~38 ℃ 低热 37.3~38 ℃ 中等度热 38.1~39 ℃ 中等度热 38.1~39 ℃ 高热 39.1~41 ℃ 高热 39.1~41 ℃ 超高热 41 ℃以上 超高热 41 ℃以上

2. 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 1 )体温上升期:疲乏无力、皮肤苍白、畏寒、寒战 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 39~40Ċ 或以上,伴寒战 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 39~40Ċ 或以上,伴寒战 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等 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等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不伴寒战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不伴寒战 结核、伤寒、布氏杆菌病等 结核、伤寒、布氏杆菌病等

( 2 )高热期 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 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 ( 3 )体温下降期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等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等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 伤寒、风湿热等 伤寒、风湿热等

【热型及临床意义】 热型( fevertype ):在每天不同时间记录体温数值,将 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 热型( fevertype ):在每天不同时间记录体温数值,将 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 病因不同,热型不同 病因不同,热型不同 根据热型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热型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 稽留热( continued fever)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 39~40 ℃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 数周。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 39~40 ℃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 数周。 24 小时内体温波动 <1 ℃ 24 小时内体温波动 <1 ℃ 如大叶性肺炎、伤寒高热期 如大叶性肺炎、伤寒高热期

C 稽留热 天数

2 、驰张热( remittent fever) 体温常在 39Ċ 以上 波动幅度大, 24 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 2 ℃ 如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驰张热 C 天数

3 、间隙热 (intermittent fever)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 无热期可持续 1 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 现,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 无热期可持续 1 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 现, 如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如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间隙热 C 天数

4 、波状热 (undulant fever) 体温渐升至 39 Ċ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体温渐升至 39 Ċ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如布鲁氏杆菌病 如布鲁氏杆菌病

波状热 C 天数

5 、不规则热 (irregular fever)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如结核病、风湿热 如结核病、风湿热

不规则热 天数

可能影响疾病的特征性热型的情况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 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 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可能影响疾病的特征性热型的情况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 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 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

【伴 随 症 状】【伴 随 症 状】【伴 随 症 状】【伴 随 症 状】 畏寒或寒战: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性疾 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畏寒或寒战: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性疾 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结膜充血:流行性出血热、麻疹 结膜充血:流行性出血热、麻疹 单纯疱疹:单纯疱疹、大叶性肺炎 单纯疱疹:单纯疱疹、大叶性肺炎 淋巴结肿大: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 丝虫病等 淋巴结肿大: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 丝虫病等 出血倾向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败血症 出血倾向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败血症

肝脾肿大: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 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 肝脾肿大: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 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 关节肿痛:败血症、猩红热 关节肿痛:败血症、猩红热 皮疹:麻疹、猩红热、水痘 皮疹:麻疹、猩红热、水痘 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问 诊 要 点】【问 诊 要 点】【问 诊 要 点】【问 诊 要 点】 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热度高低、 频度(间隙性或持续性)、诱因; 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热度高低、 频度(间隙性或持续性)、诱因; 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咳嗽、咳痰;腹痛、呕吐、 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关 节痛等。 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咳嗽、咳痰;腹痛、呕吐、 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关 节痛等。

一般情况:精神状态、食欲、睡眠、二便、体重改变 一般情况:精神状态、食欲、睡眠、二便、体重改变 诊治经过 诊治经过 传染病接触史、疫区史、手术史、职业史等 传染病接触史、疫区史、手术史、职业史等

小结 发热定义 : 体温调定点 ( 下丘脑视前区 ) 发热定义 : 体温调定点 ( 下丘脑视前区 ) 发热机制 : 发热机制 : 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 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

小结 病因:感染性、非感染性 病因:感染性、非感染性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 伴随症状 伴随症状 问诊要点 问诊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