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倫理與社會 授課老師:楊劍豐 100學年度
課程目標 本課程由現代科技應用所產生的生態環境困境問題做為課程設計主軸,使學生了解科學與科技發展的本質與限制,及科技發展對地球生態環境的影響,並培養學生現代公民應有的科學、倫理、民主與媒體等素養。課程目標: 1.反省科學的本質和科技的應用:主要希望學生了解科學技術是由有限的人所設計、操作技術的是有限的人與自然力量的不可預測,因而科學技術是絕對會帶來正面的結果或能保證絕對的安全。藉由核能技術、石化工業、電腦產業、農藥化肥等等技術產生危害的例子,探討科技應用的兩面性,讓學生未來在研發及所生產的產品上,能謹慎考量可能導致的後果(風險評估)。
2. 探討媒體在環境災害與產業投資問題上,所應扮演的角色及公民參與形式的討論,讓學生對媒體的報導具有查證、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3 2.探討媒體在環境災害與產業投資問題上,所應扮演的角色及公民參與形式的討論,讓學生對媒體的報導具有查證、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3.反省科技工業與浪費的消費習慣,導致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與溫室效應的產生,人類與地球所有生命所面臨的生存困境與美感的消失。藉由環境倫裡學家各理論及相關國際公約的探討,讓學生反思人類社會發展模式,記取傳統發展模式的經驗與教訓,從實際生活中落實環境保護活動,過著較少消費的簡單生活,也能負起世代間的責任,體現人與自然環境關係的和諧,回復自然生態之美,回復有情有義的世界,而非只是冰冷的技術世界。
環境爭議or災難的在場或媒體報導之觀察心得報告 成績考核 小組討論表現 平時課堂表現 參與課程網頁討論區 教學回饋表 出席率 50% 期中報告 25% 環境爭議or災難的在場或媒體報導之觀察心得報告 期末報告 25% 鹽水溪之水質調查及服務學習心得書面報告 圖片取自:ICON Studio http://finalchien.blogspot.com
代序: 相互渴望的科技與社會
科技與人文平衡發展的人們,做出兩項亟 待檢視的預設: 斷裂論 科技決定論 人們常預設科技與社會是截然的兩種文化,基本上沒有太大關係。 預設科技會獨立自足的邏輯發展而對社會造成巨大的衝擊。
為了突破以上兩項預設的局限,歐美學界自1960年來發展出一個極有活力的學術領域-科技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STS又稱為科技研究。 為了能更了解科技與社會深刻的互動關係。 是一個具有政治意涵的實踐策略
基於學術與政治雙方面的理由,我們反對一個過度簡化的技術決定論。 《科技的社會形塑》一書: 基於學術與政治雙方面的理由,我們反對一個過度簡化的技術決定論。 上述理論留給我們以下不具吸引力的選擇: 全盤擁抱科技變遷 驅使自己適應新科技 抗拒科技變遷
為了深入了解科技與社會的相互形塑,學者需要同時深入行動中的科技實作與社會形成的過程。 所有的人文社會學科中,STS累積許多個案研究與理論工具,開闢了一系列全新的研究領域與議題,例如:性別與科技、科技與民主、後殖民與非西方科技研究、殖民醫療史…等等。
透過STS… 科技不再隔離於社會之外;反而成為現代社會中形塑性別、國族、階級、民主、日常生活、親密關係、與自我認同的權力中心。 科技的歷史不再只是科技英雄的光榮史詩,而是與所有活在科技社會中的人們切身相關的動人故事。
《科技渴望社會》一書說明: STS最重要的洞察 科技與社會不是互不相干的兩個領域;它們兩者共同構成一個相互形塑的演化過程。 以『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歷史為例,湯瑪斯‧休斯(Thomas Hughes)的研究: 使我們了解產業競爭的經濟考量,如何形塑科技產物的核心特性,如何引導愛迪生尋找適合高電阻燈絲的特殊材質。
基因改造作物(Genetic Modified Food) 布萊恩‧懷恩找出人民對GMO懷疑的真正原因,他們發現: (一)人民不能接受有些科學家否認風險的存 在,拒絕承擔伴隨著風險而生的社會責任 (二)人民願意接受合理的風險,但承受這個風險必須有助於社會公義。
生技公司宣稱GMO可以解決第三世界的飢荒,卻同時在GMO內植入使種子自動失效的裝置,GMO使全球農業更進一步被少數跨國公司掌控。如果生技公司取消此裝置人民比較願意為減少飢荒而承擔GMO的未知風險。
STS基於『科技與社會相互形塑』的洞察: (一)可幫助社會大眾對科技產生一種超越工具價值的欣賞與期待。 (二)更促使科技界對社會產生不容逃避的新認識、責任與渴望。
《科技與社會》譯本的誕生 本書的編輯工作是一個集體努力的成果,反映了台灣STS社群目前多元的風貌與取向,例如: 大眾如何使用這些創新的科技? 生活受到什麼樣的具體影響? 使用經驗是否曾回饋到該科技的後續演化,進而催生出具有良好社會效應的新發展?
此編輯者選擇翻譯這篇文章,不僅著眼於他在國際STS學界的學術價值,更看重他對本土STS研究的可能『用途』,『科技使用』的問題意識有助於使我們的科技史變得更為豐富而有意義。
技術物有政治性嗎?
技術是透過人們在生活遇到問題而發展出的技能,它是知識、器物、系統、價值觀與行為模式等的綜合體。 技術是種對外展現的控制型力量,也可以控制人們,如:某購物廣告可以促使某部分的人去進行購買,如:汽車,解決人們的交通運輸的技術,帶給人們便利與效率,因而是進步的表徵。
國家認為汽車是必需,因而國土規劃、交通規劃、工業政策等就以『汽車』會主軸;人們認為汽車是必須,因而工作、購物、旅遊都以汽車行程、可及性、與停車方便性為考量。 社會認為汽車是必需,因而觀光景點、活動舉辦、建築設計等都以汽車為主要思考對象。
結果導致… 台灣有著蜘蛛網般的公路網,而大眾運輸少之又少;人 都為便利而開車上街,使街道塞滿汽車而交通打結, 因此社會被汽車此技術物與交通系統所形塑。 若今天沒有汽車,生活各層面便寸步難行,難道沒有 別種生活方式嗎?
技術為對內控制性力量,讓人們覺得〝只有〞一 種生活方式,因為技術就為一種生活方式。 權力存在於生活方式中而無法察覺,也因生活方式而成為價值觀而為其辯護與效命,而促使權力的再生產。權力的社會運作在於使人們無法思考『另類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例如:在台灣的汽車視為一種生活方式,因此無法思考為何荷蘭與丹麥能夠以大眾運輸系統與自行車的並行配套、健康生活的提倡、及縮短城鄉差距等來減少汽車的需求量。
更深入探討→大資本家控制汽車廠所生產的制式汽車,要整個社會、環境與消費者來適應制式汽車。制式汽車廠牌、款式眾多,實質上只有『一種』制式汽車,而消費者的『選擇』是由廣告式的迷幻,只能選擇制式汽車,結果導致看不到能夠『一個人工廠』依照消費者的使用脈絡與環境脈絡打造屬於自己的個性汽車─拼裝車,因為在法令的限制、驅離、取締、污名化之下,只能沉默。 技術的權力秘密在於它的表現為對外部環境的控制力量;它表現為一種進步與解放的力量,實則卻同時與政治或經濟的權力與權威密切契合;它表現為一種中性的工具,實則卻同時將社會導向某種特定的方向。技術做為一種生活方式,已經內化為我們的思考宇行為,權力的秘密就在於我們無法察覺。
技術與社會互動的爭議:主張各種技術事物具有多樣的政治性質。此認為當我們評價現代物質文化中的各種機器、構造物、與系統時,不應僅僅計較其效率、生產力、及是否衝擊環境,更應關注它們如何使某些特定形式的權力與權威得以成立。 孟福(Lewis Mumford) 『現代文明一直有著兩種技術形式交互出現: 1.威權:系統性的運作有著巨大的力量,但其內在卻不穩定。 2.民主,以人為本,看似較為孱弱,但是卻是能量豐沛且能持久。』
核能極權 1970年代,歐美的反核運動與支持太陽能運動採取類似上述的主張做為他們的論證。 海耶斯(Denis Hayes)主張: 增加核能設施終將社會導向獨裁主義;唯有極權國家才會相信核能並以核能為主能源。 分散式的太陽能比集中式的能源技術更能與社會公平、自由、與多元文化的價值觀相契合。
技術民主化 許多人堅稱科學與工業對文明社會最大與最好的貢獻是確保了民主、自由與社會政義。 李連索(David Lillienthal)在《T.A.V.:發展種的民主》一書說道:磷酸鹽肥料與電力在1940年代帶給美國農村技術進步,同時促進農村社會的民主化。 布爾斯丁(Daniel Boorstin)的《技術共和國》 讚揚電視的力量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民主的世界。
以對的看法技術無關政治 社會決定論:技術相嵌在社會或經濟體制決定的一切,技術本身無法決定什麼。 技術決定論:技術發展有其內在動力,而且無需透過任何其他力量作用,技術將主導整個社會的發展。
社會決定論:矯正技術決定論的問題,卻也有自身的盲點,它認為技術的種種根本就無關緊要。它致力於挖掘決定各種事物的社會因素,用社會權力模式解釋一切。 技術政治的理論: 它的議題包括社會技術系統的運作、現代社會對於某種技術規範的反應、以及人們因接受某個技術的方案而徹底改變生活樣貌。
技術安排與社會秩序 紐約州長島:公園大道上的高架橋,這些高架橋的高度格外的低,這些低架橋是某人精心設計來達到一個特定的社會意圖。 摩西斯(Robert Moses):活躍於1920~1970年代的紐約。他是重量級的建築師,他的低架橋的設計反應了社會階級偏見與種族歧視立場。例如:他為確保其種族階級謀略,否決了把長島鐵路延伸到瓊霓絲海灘的提議。
摩西斯所建造的地標性鋼筋混泥土建築物,象徵了一種系統性的社會不平等關係,這原是操弄社會關係的一種方式,若干時日之後,卻順理成章地成為都市景觀的一部分。 在建築史、都市計畫史、與公共建設史中,有許多案例的設計規劃具有政治目的。 例如:1.路易‧拿破崙建造的巴黎大道,是 以防止街頭式戰鬥再度發生為考量。 2.美國大學校園中,許多風格怪異的建 築是為了消弭學生示威而設計。
技術變革的多樣動機,使用新技術的理由是為了支配別人,因而增加成本支出並損及收益也在所不惜,例如: 1880年代的喜瑞斯‧麥克寇爾密科,採收機製造工廠,花了約50萬美元引進一款新式但效能不穩定的氣壓式鑄模機器。經濟學會說:新機器的引入是為了使工廠現代化,並以機械化來提高生產效率。當時鑄模工會內部鬥爭中,他看到新機器具有除掉工會中的害群之馬,雖然三年後此機器因產品不良而停產,但在停產前工會已經解散的目的。
在摩西斯與麥克寇爾密科案例中,我們觀察到技術配置的考量,先於事物的使用考量。明顯的技術常用於強化權力、權威與特權。 我們習以為常地認為技術是個中性的工具,可能用得好、用得差,可能為善、為惡、或介於之間。但,我們好少探究技術設置的設計與建造方式是為了在邏輯上與時間上造成一系列效果,而不是考量專業上的使用。上述兩種技術的真正意圖遠比直接使用重要。若我們用道德與政治面向來評價技術時,僅看其工具性與使用性部分,而忽略了設計的意義性與技術物的配製性等面向,就會看到許多思想與實務上的關鍵。
例如:近年來的具爭議的食品添加劑、殺蟲劑、高速公路、核能、水壩等,選擇贊成或反對某項技術,就像是否接受一條重大的心法律一樣重要。 關鍵決策是個簡單的『贊成 or 反對』選擇 例如:近年來的具爭議的食品添加劑、殺蟲劑、高速公路、核能、水壩等,選擇贊成或反對某項技術,就像是否接受一條重大的心法律一樣重要。 選擇另個層面,關於決定接受既有技術系統後,其中的設計或配置將會有不同的面貌。 『技術』詮釋『生活的方式』,也是建構我們生活秩序的種種方式,許多重要的技術設計、設施、系統都可能以各種方式規範著人們的生活行為。社會因技術而形成的結構長期以來形塑著人們如何上班、通訊、旅遊、消費等等。
形成結構的種種決策中,人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程度的權力與自覺。在某個特別的儀器、系統與技術被引進時,人們還具有最大自由度(與有形設備、經濟投資與社會習慣等相依相隨),因此,決定採用某種技術後,原有可能的使用彈性也就逐漸消失。 在此意義下,技術創新下與新法案或新正黨的成立相類似,都為社會秩序建立起一套將延續許多世代的架構。
天生的政治性技術 某些技術在某個特定面向是具有內在的政治性格。因此,當採用某個技術系統時,必然帶來某種特別政治意涵下的社會關係,例如:集權或分權、平權或歧視、壓抑或自由等。 種種技術在設計與使用上都有相當的彈性,且其結果亦有多樣性;我們需去檢視與評估哪些技術不允許如此的彈性以致於選擇了這些技術也就選擇某種特性形式的政治生活樣態。
1872年,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從當時的棉花場、鐵路與海船等三種社會技術系統來論說,他發現權威與服從關係的形成『與所有社會體制無關,且連同物質條件強加在我們身上,而我們只能在此物質條件下生產及流通』這些都與資本主義無關。 恩格斯認為,威權主義之不可避免乃因人們不可避免地從事科學與技術。『假如人類憑藉他的知識與發明才能訓服大自然的力量,那麼大自然就會以相同的程度來反撲,使人類臣服,這大自然物質條件的專制統治,是與所有的社會體制無干』
當一個社會以愈益複雜的技術系統做為其物質基礎時,則預料威權式的生活方式將越益增強。知識菁英位居社會階層的金字塔頂端所進行的中央統治將逐步增強。 恩格斯《論權威》與馬克思《資本論》立場不一致:依馬克思觀點認為,現代工業化初期需有的階層分工與從屬關係將隨著持續進行的機械化而淘汰;最後能夠終結資本主義的勞動分工,並促進無產階級革命的條件是內在於工業技術本身。 馬克思的觀點帶給社會一個問題: 在政治生活中,現代技術將促成什麼成立或成為必要?
技術具有內在的政治性格 第一種說法:採納某個技術系統就需創造並維持一套 特殊的社會條件來作為其運作環境。某 些技術需要在某種特定的方式上建構它 們的社會環境,就像汽車需要輪子才能 移動。除非必要的社會條件與物質相配 合,否則無法有效運作。 第二種說法:認為某種技術應與某種政治社會關係相 契合,但這也並非絕對需要。
若我們檢視技術系統特有的社會環境模式,我們發現一些設施與系統每每與某些特定的組織權力與權威的方式相關連。 上述兩點可用技術系統運作的內在與外在條件區分,他們皆探討著技術創新如何帶來社會生活的改變。 更重要的,他們經常被用來批評或擁護一些使用新技術之行動。由於基於明顯的政治立場來批判或支持一種特定的技術,這類的論點就會與一般常用、易於量化的技術帶來經濟損益、環境衝擊、環境健康風險與安全等提法有所不同。此議題並不是談論可創造多少工作機會、有多少收入、製造多少汙染、或引起多少癌症。 若我們檢視技術系統特有的社會環境模式,我們發現一些設施與系統每每與某些特定的組織權力與權威的方式相關連。
錢德勒(Alfred D.Chandler)所著《看得見的手》書中說道:從19世紀~20世紀許多生產、運輸、通訊等系統的建設與日常運作,需要特定社會形式的發展,由專業管理者掌控的大規模、中央集權式、階層化的組織。(詳文見P20)通篇而言,錢德勒指出,技術使用於電力、化學製品及許多工業產品的生產與配送的種種方式,都『要求』或『需要』這般形式的人群關係。他相信現代的社會技術體系需要各種適切的權力與權威。 錢德勒也承認,在不同國家的不同社會技術制度之間,『文化態度、價值標準、意識形態、政治體制及社會結構等以各種方式影響這些規則。』但,在書中以其豐富的論證與經驗證據認為,任何與此基本模式 的重大背離都是相當不可能的。
有人宣稱應該政治歸政治,技術歸技術,此意味著技術系統內在運作中的人群關係樣態能與所處的大環境的政治氛圍無關。 關於技術系統操作的需要以致於影響公眾生活內涵的議題,一個特別鮮明的案例就是何能風險爭議。 舉例說明: 當核能反應爐所需的鈾燃料使用殆盡後,取而代之的是鈽,此為反應爐心運作時的副產品,對於回收鈽的異議,常被提出的是高昂的成本、環境汙染的風險及國際核武的擴散危險。另一個不為人知的則是公民自由的犧牲。 當鈽成為廣泛使用的燃料後,就會增加有毒物質可能被恐怖分子、犯罪集團貨其他人盜取的可能性;因增加一個非同小可的可能性,因此需採取越來越強的措施免於被盜或找回被盜的鈽。核能工業的員工及尋常百姓都可能因而成為安全查核、暗中監視、竊聽、密告、甚至是下 緊急處置的對象,一切都因保護鈽而被正當化。
羅素‧艾瑞斯(Russell W. Ayres)研究回收鈽的法律歧議而下個結論:『與時俱增的鈽將逼使法庭與立法機關放棄傳說的檢查權力,而交給一個強而有力的控制機構以執行更嚴格的保護工作。』並且,他斷言『一旦相當數量的鈽被盜取,最為了將鈽尋回,勢必將國家搞的天翻地覆』。 以上兩種不同詮釋,指出技術物如何有政治性: (一)我們看到技術器械或系統在設計或配置上的某些特 性,在許多方面都使得某些權力與權威模式在某 種情境中得以建立。 (二)我們審視為什麼某些類型的技術具有不可駕馭得 性質,而強烈地甚至是不可避免地與 某 種特性制度化的權力模式相結合。
上述兩點,對技術物的最初選擇甚具決定性,乃因關係到最後的結果。沒有其他另類的設計或配置能夠造成不同的結果;更進一步,不同的社會體制,不管是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也不可能實質介入去改變技術物的不可駕馭或深刻改變其政治效果。 我們應多正視技術物本身,也需考量其所處的環境脈絡。如同柏拉圖與恩格斯所強調的,航行的海船也許很需要一個船長與一群服從的水手;但停在船鎢的海船就只需一個人看管。對我們而延,何種技術與脈絡是重要的及其理由,就得同了解特性的技術系統及其歷史,也需充分掌握政治理論的觀念與爭議。現代民眾經常願意大幅度改變自己的生活來迎合新技術。
常態科學如何產生 常態科學意指過去的科學成就為基礎的所從事的研究,這些科學成就是某一科學社群的成員在某一段期間內所公認的進一步研究的基礎。現代,重述這些成就的任務是由教科書(不論低階、高階)來承擔,但極少以其原始的形式呈現給讀者。 許多科學家的著作,亞理斯多德《物理學》、托勒密《天文學》、牛頓《原理》與《光學》、富蘭克林《電學》、 拉瓦錫《化學》、萊爾《地質學》…等,出版這些著作後,成為某一時期的學者公認的聖經,因為他們界定合宜的問題與解決的方法,使後人得以遵循。
上述的著作獲致這種地位,源自共同的兩種特徵。第一:作者的成就實屬空前,因此能從科學活動中 的敵對學派中吸引一群忠誠的歸附者。 第二:著作中仍留有許多問題能讓這一群研究者來 解決。 具有以上兩點特徵的科學成就,稱之為〝典範〞。 許多廣被接受的實際科學研究範例-這些範例已包含了定律、理論、應用及儀器的設計、製作、操作等要素-是特定的、連貫的科學研究傳統的模型。
18世紀牛頓-光學的典範 物理光學典範的轉變就是科學革命,而先前的典範在革命後由另一個典範取代,這就是成熟的科學通常的發展模式。 在牛頓的光學著作卻沒有這種模式的存在,這正是本章討論的重點。 在光學領域內,沒有一套公認的標準方法與現像是作者必須利用及解釋的。
18世紀前半的電學研究史,是一個較為具體也較著名的例子,可以呈現一們科學在大家都接受的典範出現以前的發展模式。 此時期從事電學實驗的人有:葛雷、霍克斯必、杜費、德沙古、華特生、富蘭克林,以及其他人對電的本質都有獨特的看法--他們都部分導源於某一形式的機械-粒子哲學。 雖然大家的看法都與電有關,大家也都讀過同行的著作,但他們的看法仍不過是形式而已。
17世紀有個學派,認為異性相吸及摩擦生電是最基本的電學現像。 這一派把同性相斥認為是源自機械反彈所產生的次級效應,因此盡量不去討論葛雷新發現的電導現象。 其他電學家認為相吸及互斥都是電的本質,依這個觀點改變其所承受之理論。 這電導現象反而成為第三派理論的出發點,這一派把電看為“流體”;但這一派又難以妥善解釋許多相吸及互斥的現象。
光學、電學的發展是歷史通利,其他領域的科學知識也有相同的發展模式。 有些學科是例外: 數學和天文學-它們第一個堅強的典範在有 歷史記載以前就已經產生了。 生物化學-是由幾個業已成熟的學科分離出來而組成的。 許多科學早期研究的特徵,例如: 亞里斯多德-運動學研究 阿基米德-靜力學
在1740年代初期,至少有兩個人分別設計出“萊頓瓶”這種儀器。 富蘭克林在研究之初,就特別想設法解釋利用這一奇怪、又有啟發性的儀器所發現的現象。 他成功做到這一點,為他的電學理論提供了一個最有效的論證,成為被接受的典範。 電流理論對於信仰他的一些電學家而言,功能與後來的富蘭克林典範對整個電學界之貢獻完全一樣。
收集事實與精鍊理論這兩件工作都具有明確的方向。 研究的效率與產能因之大增,培根在方法論上有一句睿語:「真理易從錯誤中浮現,而很難從錯誤中獲得」 在1740~1780之間,電學家首次產生共識,不再有人對於什麼是電學的基礎這一問題感到懷疑。 從此,從事電學研究的人形成了一個專業團體,他們已經有一個典範可以指導整個團體的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環境與人的關係
人類社會發展 人類依賴自然、改變自然,但又受自然的制約,因此,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又相互衝突、適應與和諧。 初期:狩獵、採集時期,人類對自然依賴性強,表現出對 環境的依賴與適應,受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的制約。 農業時代:人類生產活動直接作用於自然環境,但規模小, 其破壞自然強度低,人類與自然環境仍能保持 和諧之非對利關係。但於某些地區仍過度開發, 導致文明的衰落,古羅馬、古希臘、古絲綢之路等。
從宇宙進化論觀點,地球出現人類,地球的歷史是自然史,同時也是人類的歷史。 工業化時代:隨著科技進步與生產力的提高,人類對自然 環境的需求逐漸增加,且過分強調以人為中 心的主體思想,在”人定勝天”及”人類中 心主義”的主導下,人類以自然的主人自居, 由此可知人類依片面的主觀意志及需求與價 值衡量進行改造自然,而違背客寬的規律, 使環境惡化、資源枯竭的後果。 從宇宙進化論觀點,地球出現人類,地球的歷史是自然史,同時也是人類的歷史。 人類是自然歷史演化的產物,人類屬於自然;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包含發生學關係、實踐價值關係、心理適應關係、情感道德關係、美學欣賞關係及認識關係等。
第二節 環境與倫理
羅爾斯頓(Holmes Roston)在《環境論理學》中探討了大自然所承載的價值,如生命支撐價值、經濟價值、消遣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基因多樣性價值、歷史價值、文化象徵價值、塑造性格價值…等。 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與分解者都具有客觀的存在的價值,生物與非生物是生態系統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組成。 隨科學技術的發展,人由自然的奴隸變成自然的主人;人與自然的關係逐漸成了改造與被改造、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 強化人類中心主義,忽視生態系統生存發展的需要及其對人類長遠的價值,因此人類應實踐弱化人類中心論。
人類是地球環境的一部分,只有以全球整體利益為出發點的環境保護,才有較大的安全性與包容性。 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發展離不開人與人關係的正確處理,因而解決環境問題就必須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對話。 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個人自身素質的完善、生活環境質量的良好,是人類社會道德進步的重要指標。 環境倫理的研究和宣傳具有認識和批判功能、教育和激勵功能、調節和規範功能等,對於生態環境的立法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
環境倫理規範體系的特徵: 人類是自然歷史演化的產物,應與自然保持和諧相處、協調進化的關係。 環境倫理的目標: 建立真正平等、公正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倡導和諧發展與共存共榮。 環境倫理要求的平等原則: 包括體現全球共同利益的代內平等和體現未來利益的代際平等。
需有效解決的重大問題 例如: 人口增長與資源有限之間不相適應的矛盾 資源掠奪式開發和經營帶來的衝擊 相對生態平衡的失調 城鄉發展的高度不均衡
保護自然的倫理基礎要點: 世界是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由自然和人類社會組成 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所有人類都必須擔負起生態責任 所有物種具有故有的生存權利 永續性是所有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依據 後代的福祉是我們當代人的一份社會責任 人類必須授權為自己與地球行使責任 以倫理和文化觀點來看,多樣性可從促進尊重和增強生命多樣性的關係而得到鼓勵
第二章 環境倫理的理論背域 第一節 理性的意義
什麼是理性? 「理性」一詞並沒有非常確定的意思,在人們的意識中「理性」等同「邏輯論證」,或許只等同於「講道理」而已,往往連理性是什麼都不清楚。
理性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是認識論的主題 是關於真正的價值學說的主題 是關於實踐善的倫理行為之學說的主題 也是理性批判所建立之各種學說的主題
古希臘的亞理斯多德將人類的理性分三方面: 理論理性 實踐理性 詩意或者創造理性 哲學對世界的總體把握,包括三大問題: 世界如何存有 世界如何認識 世界的意義
哲學體系中有三大理論: 存有論 認識論 價值論 理性為: 是一種思考、認識和批判的能力 是一種態度、一種倫理
第二節 理論的理性
自笛卡爾以來,西方哲學從存有論轉向近代以知識論研究為中,對認知的形式、過程及結果等的研究成為知識論的主要內容。 基於主客二元對立的知識論問題成了哲學的主要問題,知識論上理性與經驗論,它們均把認知的可能性奠基於認知主體的能力,或先天領悟能力或經驗綜合能力。 知識論的主體由認知心理學的可能性問題,變為認知得以可能的邏輯條件問題,哲學所應當關注的是如何可能與所以可能的條件。
知識論對人類認知過程的一般特徵或抽象特徵的研究,是一種一般的、普遍的、抽象的研究,而不是個別的和特殊的。 科學哲學解釋〝科學究竟是什麼〞劃清科學與非科學間的界線為任務之一,科學的科學性的標準一旦確立,就具有了規範意義,因此,科學哲學本質依然是哲學的,是規範性的;另外,科學哲學可使自己成為一門具有科學性的實證科學,於是所揭示出來的科學性需要訴諸實際科學歷史的檢驗。既作為規範性的哲學又作為描述性的科學,這是科學哲學的內在矛盾。
第三節 價值的理性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對當時的流行價值做了批判: 蘇格拉底對流行價值觀的理性根基的追究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解釋何為最完美的人類生活。 價值學或價值論是對人類生活中的價值判斷及其規範和實踐方式的探討,其任務在於提供追求和理解人類價值活動的理性根據和實賤指導。 價值論研究包含三大領域:價值論(基本原理)、評價論和價值觀念論。 大多數學者認為價值是:立基於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來考察價值,總體上把價值看作是客體對主體的意義。
認知活動是主體對客體的認識活動,以把握客體的本質和規律;評價活動是主體把握主客體之間價值關係的認識活動,以把握客體對於人的意義。 認知活動和評價活動相互交織在一起,完整的人類的認識活動。 『價值』本意是可貴、可珍惜、令人喜愛、值得重視且對人有維護、保護作用的意義;在廣泛意義上有好、有用、真善美、寶貴、重要、有意義…等等意思。
『價值學』所研究的現象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的形成現象是人類普遍現象,價值問題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個基本問題。 中國哲學在先秦時期就從對「天人」關係的理解出發,闡述人世間善惡、美醜、義利的道理,強調自然與人事、實然與應然、客觀與主觀的統一;當時的諸子百家由對「天」(人世價值的根源)的解釋而有不同的價值觀,儒家的道德價值觀、道家的自然價值觀、墨家的兼愛功利價值觀和法家的權勢功利價值觀等。
西方哲學以知識論、真實論探討理性為重心,但是對於價值和實踐的研究仍佔有重要地位如: 蘇格拉底:特別強調對美德的理性認試 柏拉圖:認為善是世界的最高理型,人生的最終 目的在於能進入這個理想世界。 亞理斯多德:開始倫理學的研究,他認為世界萬 物都有自己的目的,而目的總是趨 向於完美、至善,人和物能達到自 己的完美和至善就是最高價值。
理性啟蒙時期: 重視人本的價值觀,反對宗教的禁欲和來世觀念,注重人的現世生活意義,主張追求人世的幸福歡樂,主張自由、平等、博愛為人的基本價值,推崇人的經驗和理性,提倡通過認識自然來造福人生。 充分肯定人的價值主體地位,指明一切價值都是對於人的價值;並通過將知識與信仰區分開來,強調知識和理性對信仰的獨立性及對人類的意義,宏揚科學精神和科學理性的價值。
價值領域的分類,因為分類角度不同和形式不同而表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同時也反映出人類價值生活及認知評價的複雜和多元;將不同的價值類型全面地綜合並描繪人類價值生活與規範。 以下的分類代表人類的一切在世的活動,同時是理性的認知(現實生活世界的問題)與評價(適應生活的各種規範),價值活動分為:道德、宗教、藝術、經濟(物質)、科學、政治、法律與習俗。 對價值學的研究與了解,可促進哲學和社會科學的相互聯繫,並對人類價值生活有更全面性的認識,使人們更有校地適應社會生活的實踐活動,增強人們理解和處理價值問題。
第四節 倫理學與基本倫理 原則
人們理性分為『科學認知理性』與『價值理性』 人們往往是透過「真」「善」「美」三種方式來理解和把握世界。 真:人類認知理性所追尋研究的目標,主要是想了解世界是 「怎麼樣」、「是什麼」的問題,它以許多的客觀規律與 必然性來說明世界的各種真相與樣貌。 善與美:人類價值理性追尋研究的領域,主要說明與解決人類 的世界「應當如何」的問題,人類的世界和自然的世 界完全不同,它有著許多的可能性,需要人類利用理 性智慧去衡量與判斷,並做出符合人類理想的善和美 的明智選擇。
倫理與道德是一種關於人類應當怎麼樣的智慧,是一種社會的理性智慧,它表達並設定一 定社會價值取向和理想的智慧,引導社會的發展方向與發展目標,調整社會各個方面的善及期合理性。 這些價值與取向和理想目標也深深滲透政治、法律與經濟生活等各個領域發生著作用。 倫理學是哲學的傳統分支,它是關於道德價值的理論學科,倫理學對道德的善與惡的研究,包括關於道德價值和善惡的本質、特質和規律的基礎理論研究,和關於現實道德標準和規範系統研究。其目的便是幫助我們做一個正直的人,並幫助我們獲得和確認富人性的、真正的、具有價值的基本善和實踐的真理,此類形倫理學我們稱為規範倫理學,以區別專對道德語詞、倫理學術語之意義和倫理學判斷之可證明性加以研究的後段倫理學。
1.著重以仁愛的原則,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基督教和儒家倫理是此種倫觀點的主要代表。 生態倫理學家Aldo Leopold(奧波德)認為規範倫理學的發展經過三個階段: 1.著重以仁愛的原則,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基督教和儒家倫理是此種倫觀點的主要代表。 2.著重用平等、自由等基本人權、功效原則和正義原則,調整人與人、社會、國家的關係。 3.著重將倫理態度推廣到自然的環境和生態,調整人與環境生態的相互關係。 由上述可發現道德的產生是因為人類洛在關係網絡中的 存在者,必然與人、社會、國家和生態環境交織在一起 ,必然需有能調整關係網內各存在者之利益的倫理原則。
由前面說明中,我們了解人類各種社會領域的活動都包含價值的選擇、判斷與倫理的規範,政治、法律、經濟等活動更是與倫理道德密切相關連,例如: 倫理學判斷未與科學判斷的客觀性,但並不代表倫理學是由主觀情感或主觀判斷的,道德倫裡的判斷能夠且應當是建立在合乎理性且具普遍性的道德原則上,其基本倫理原則為:效益原則、正義原則、自律原則、仁愛原則、經權原則(情境原則)。<請參閱P16~P22> 由前面說明中,我們了解人類各種社會領域的活動都包含價值的選擇、判斷與倫理的規範,政治、法律、經濟等活動更是與倫理道德密切相關連,例如: 1.法律的生命力就在於永遠執行在法律制度和法律規 則中的道德命令。 2.一個國家的管理,從組織目標的確立、決策的制定 和實施道管理目標的實現。
上一張的兩個例子,皆離不開道德理性的選擇與取捨; 若讓任何一項制度或決策,和社會的道德理性智慧相衝 突,結果就會施去道德合理性與正當性。 經濟活動是為了合乎人類需要的理性活動,經濟活動不僅為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也表現出人類之合理性、目的性的價值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經濟不僅受經濟規律的控制且也是由人來決定的,在人的意願和選擇裡,總是有一個由期望、標準、觀點以及道德所組成的作用。
人類社會因科技的進步與使用,導致地球環境生態的破壞,又因個體自由和私人利益的追逐,使得人們的價值觀混淆,不擇手段自私自利行為充斥著社會各領域,價值觀不再被看做理解人類生活的內在價值的尺度,因而激發全球有識之士,針對現代社會的倫理危機,鼓吹倫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而產生與各領域相關的各種應用倫理學,其中環境倫理學、生態倫理學、生命倫理學、企業(商業)倫理學、工程倫理學、資訊倫理學、傳播倫理學、諮商倫理學等等一般或專業倫理學。
第五節 結語
世界的結構層次是豐富的,不是僅由一批富於思辨力的哲學家組成,更多的是不同思維層次的人,他們站在自己的層次上,按各自的方式去感受、認識和評價世界,這各自的方式就是不同歷史階段形成並累積下來的哲學。 倫理、美感、神話、宗教、哲學和科學都是人類的文化現象,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神話消退,宗教、倫理與美學都存在著,科學與哲學則與時俱進,當中決定取捨、起根本性作用的是人的理性。 自由的我們每個人做起時,都該心存著尊重的理性態度去行動,所謂『尊重』的理性態度是:(1)尊重是一種態度或新心態;(2)尊重心態的另一個含意是為他者著想;(3)尊重的心態是自我中心的否定;(4)尊重的心態就是一個開放的心靈。 (請參閱P23~P24)
對處在後現代的我們來說,開放心靈來面對流動、破碎和不確定的生活與社會,應是最佳的策略,而教育也應交授培養學生日常生活的能力,例如: 培養與不確定性和矛盾重量和平相處的能力 培養與多樣關點和平相處的能力 培養對差異的忍耐和尊重的差異 提高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能力 增強承擔自己選擇及其後果的勇氣 培養改變框架的潛能 培養潛能以便抵制優柔寡斷 專業倫理教育在國內大專院校的課程規劃中,常被視為通識 教育的一環,因此經常被忽略。在理論與實際道德問題並重 下,有系統的開設專業倫理課程,使學生養成 專業倫理道德分析與判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