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 术 概 论 第九章 艺术作品 主讲教师:胡晓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传统经典作品 ---- 工笔重彩人物 画》 精品课程 工笔人物画佳作欣赏( 2 ) 西汉 《 “ T ” 形旌幡帛画》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欢乐颂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胡巧巧.
终极理论梦之社 宣传PPT 终极理论梦之社 来到高中,在全新的平台上,我们广泛交友.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UI(用户界面)集训班 Illustrator 高级班.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宝洁的品牌战略.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基础知识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色彩 · 对比.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第十章 方差分析.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九章 艺术表演的生产 表演艺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以及人体动作、肢体语言来表现生活的艺术。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姓名XXX.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Hello.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电子软件互联网 扁平化创意手绘模板 专业PPT定制 封面和内页的所有素材均可自由配色分层编辑.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用计算器开方.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S + Vt. + O (主语+谓语+宾语 句型).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_08文件操作 本节课讲师——void*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第一单元第一课 造型的表现力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陈刚.
班级:五(2) 小组名称:樱花源 作者:钱淑沅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使用Fragment 本讲大纲: 1、创建Fragment 2、在Activity中添加Fragment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艺 术 概 论 第九章 艺术作品 主讲教师:胡晓东

学习目标和学习建议: 1.理解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但在分析时又可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研究。 2.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了解典型与意境。 3.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学习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艺术意蕴。 2.典型和意境。 3.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 4.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学习任务指派: 任务一: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来分析典型和意境,并将二者加以比较,以便于帮助加深对典型和意境, 并将二者加以比较,以便于帮助加深对典型和意境的认识。

任务二:通过对唐代三位著名诗人的比较,了解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家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 任务三:通过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课程导入: 艺术作品作为整个艺术活动的核心和载体,自然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思想感情和人生感悟表达的特殊手段,艺术作品与一般的作品不一样,她有自己独特的意蕴和情趣。

艺术家们将自己的感悟和良知注入到艺术作品之中,以艺术化的语言和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感人至深的艺术意境感动受众,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的熏陶,而不是枯燥的说教。 艺术作品独有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意蕴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层层剥揭开艺术作品的神秘面纱。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1.艺术语言。 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 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作艺术语言。

莫奈·睡莲池塘 1905年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齐白石 对虾图

各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例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 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 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这些艺术语言,不但是创造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段,并且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

人们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不但欣赏它们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同时也在欣赏经过精心构思、富有创造性的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更重要的作用还是创造艺术形象。 正是艺术语言,使艺术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形象。

浅绛山水画

清-郎世宁《百骏图》

孙位-高士图

艺术语言的运用,对创造艺术形象起着直接的作用。 如,电影镜头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不同的镜头画面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 艺术语言不但可以创造艺术形象,而且自身也具有审美价值,所以,各门艺术的艺术家们都致力于艺术语言的创新与探索。 从这种意义上讲,艺术的创新也必然包括艺术语言的创新。

中外美学家、艺术家们早就注意到艺术语言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尤其是 20 世纪,随着各门艺术的发展,艺术语言更是越来越引起人文学者和艺术理论家们的注意。

尤其是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之父的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1916),提出了语言的结构主义模式。 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其中包括 20 世纪 60 年代诞生的电影符号学。 电影符号学诞生于法国,其标志便是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电影:语言还是言语》 (1964) 。

任何艺术作品的形成,任何艺术形象的创造,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传达手段客观化、对象化的过程。 正是由于艺术语言或艺术符号的作用,艺术创作才得以完成,艺术家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构思才得以从意识状态物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人类才可能在相互之间进行艺术交流。

艺术语言或艺术符号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首先接触的就是线条、色彩、声音、画面等,这样一些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感知的艺术作品的外部特征。 当然,艺术语言或艺术符号的主要作用不是创造艺术形象,在物质的、感性的外壳中蕴藏着意识的、精神的内涵。

除此之外,艺术语言或艺术符号还是人类艺术思维的工具,因而各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或艺术符号体系,画家用线条、色彩来构思创作,音乐家用旋律、和声来构思创作,电影艺术家用画面、声音、蒙太奇来构思创作等等。 从这种意义上讲,对于艺术语言和艺术符号的研究,应当成为美学和艺术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2.艺术形象。 从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来看,人们在欣赏艺术品时,首先接触到的自然是色彩、线条、声音、文字、画面等外部特征, 但它们仅仅是艺术表现的手段,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

或者换句话讲,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将艺术家头脑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可见,艺术形象构成了艺术作品的第二个层次。 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看,艺术形象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 它们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唐-阎立本-步辇图

宋徽宗的瘦金体

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郑板桥·风竹图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希阿岛的屠杀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视觉形象, 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视觉形象的构成材料都是空间性的。 例如,一幅绘画,一件雕塑,一幅书法作品,一座建筑物,一幅摄影作品,或者一件实用工艺品,这些艺术作品中的形象都是视觉形象。

艺术中的视觉形象直接付诸欣赏者的视觉感官,因而特别富有直观性和生动性。 这类艺术形象常常带有明显的再现性,如摄影艺术最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便是纪实性或再现性,它表现的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摄取的影像与被摄对象的外貌形态几乎完全一致,给人以逼真的感觉。

王亚彬《扇舞丹青》 《四小天鹅舞》 祖海《好一个花鼓灯》

听觉形象, 是指由人的耳朵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听觉形象的构成材料是时间性的。 艺术中的听觉形象主要是指音乐作品的形象。 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有着自己的特点,它通过音响在时间上的流动,再通过有规律的变化与组合,最后构成使人们的听觉感官能够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

斯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茅沅:小提琴曲《新春乐》 帕瓦罗蒂《女人善变》

由于听觉形象具有空灵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主要依靠情感的直观体验来把握音乐形象,也使得音乐形象具有不确定性、多义性和朦胧性, 这既是音乐的局限,也是音乐的长处,为欣赏者的联想想象与情感体验留下了更多自由的空间。

文学形象, 是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依靠语言作为媒介来塑造的形象。 文学形象最鲜明的特征是间接性。 它不像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那样可以看得见、听得着,直接感受到,而是要通过语言的引导,凭借想象来把握艺术形象。

绘画、雕塑、建筑、舞蹈、音乐、戏剧、电影、电视等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可以直接感受到, 但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却是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受的,它需要读者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才会在脑海中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这就是文学形象的间接性。

综合形象, 是指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综合艺术,其中既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还有文学形象。 它们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些门类中的艺术形象,可以统称为综合形象。

综合形象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它往往是通过演员在舞台、银幕或荧屏上同观众见面, 因此,表演艺术在综合形象的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因为这样,中外许许多多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以及他们在舞台上或银幕上所饰演的角色,在广大观众心目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充分体现出综合艺术感人的艺术魅力。

与此同时,综合形象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就是它常常是集体创作的结晶,虽然戏剧影视演员在综合形象的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离不开各个部门的配合。

艺术形象虽然或以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和综合形象,但它们的基本特征却是相同的。 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

在艺术作品中,艺术语言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而艺术意蕴也是蕴藏在艺术形象之中。 从这种意义上讲,没有艺术形象就没有艺术作品。 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而且具有概括性,它把广泛的生活内容概括在形象之中。

艺术形象又具有情感性和思想性,在艺术形象中融进了艺术家爱憎悲欢的情感,处处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评价。 艺术形象还具有审美意义,它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闪耀着艺术创造的光辉,能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

3.艺术意蕴 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 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 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为了加深对艺术意蕴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第一,从一定意义上讲,艺术意蕴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中外古今优秀的艺术作品,正是因为具有深刻的艺术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创造,从而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品格和艺术价值,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显然,艺术意蕴作为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积淀,凝聚着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

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

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由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不但欣赏者意见纷纷、各说不一,有时甚至连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明白。 第四,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

齐白石作品

徐悲鸿·三骏图

比起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来,艺术意蕴是一种更加形而上的东西,它是一种哲理或诗情,是这样一种艺术境界, 即“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只有通过整个作品的领悟和体味才能把握内在的意蕴。 许多情况下,对作品的艺术意蕴的阐释,都只能接近它,而无法穷尽它。

第五,在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 作为第三个层次的艺术意蕴,并不是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某些偏重于娱乐性、功利性或纪实性的作品,常常就不存在这一层次。

菲狄亚斯《命运三女神》

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

但是,从总体上讲,正是这三个层次的完美结合,形成了流传后世的优秀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这三个层次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其中每一个层次都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都会感受到。

有的艺术作品或许只有其中某一个层次比较突出,或者有独创的艺术语言,或者有感人的艺术形象,或者有发人深思的艺术意蕴。 但是,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这三个方面都卓有成就,并且将这三个层次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作品才是传世不朽的艺术作品。

国粹中国-川剧变脸吐火 昆曲《牡丹亭_游园》 晋剧现代戏《丁果仙》

第二节 典型和意境 (1)典型。 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典型和意境 (1)典型。 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典型人物形象,确实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 我们只要稍微浏览一下,就会发现艺术画廊中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典型。

《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国演义》第18集[关羽千里走单骑] 《水浒传》11集《智取生辰纲》

《水浒传》中勇猛鲁莽、见义勇为的鲁智深,秉性刚烈、性格倔强的武松,脾气暴躁、心地善良的李逵; 《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狡猾奸诈、欺世盗名的曹操,粗豪威猛、急躁暴烈的张飞;

莫里哀讽刺喜剧《伪君子》中伪善卑劣、灵魂丑恶的达尔丢夫,司汤达长篇小说《红与黑》中,性格复杂、不择手段往上爬的于连; 巴尔扎克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贪婪成性、狡诈吝啬的老葛朗台,冈察洛夫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中懒惰成性、不可救药的奥勃洛摩夫……

正是这些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使得这些优秀作品长期受到人们的喜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 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艺术典型的个性,是指作品中人物形象非常独特,不仅有独特的外表、独特的行为,独特的生活习惯, 而且有独特的性格、独特的感情、独特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这个人物形象应当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

艺术典型不仅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普遍性,而且也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在偶然中体现出必然性。 典型性格或典型人物,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内在的矛盾性,真正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人物深邃的灵魂与内心世界,才能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

艺术作品要想塑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首先需要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出发,对客观现实生活加以艺术概括, 在大量的生活素材中发掘出典型人物的原型,再经过艺术加工和艺术虚构,创作出具有较高典型性的艺术形象来。

(2)意境。 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 中国古典诗、画、文、赋、书法、音乐、建筑、戏剧都十分重视意境。 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马远《寒江独钓图》

齐白石作品

齐白石作品

青绿山水画(兼金碧山水)

沈周-庐山高图

水彩画

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这种“情”和“境”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意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 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孕育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诞生于唐代。 还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直接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意境在景物中也有人物,意境的产生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结果, 它一方面以自然景物的意象描述为主,另一方面也必然熔铸进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美学情趣。

简言之,如果说典型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客体,那么意境却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主体; 前者侧重于塑造人物形象,后者侧重于抒发艺术家自己的情感。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典型与意境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二者至少在一点上是共同的或一致的-- 它们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

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有限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 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人物形象身上体现出共性、普遍性和本质必然性, 艺术意境则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乃至于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层意蕴。或许,从有限中把握无限,正是艺术的极致境界。

第三节 “意境”的特点 “意境”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第三节 “意境”的特点 “意境”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意境首先是作为文学艺术中一种空灵境界出现的。 在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思想中,理性与感性、精神与物质、形而上与形而下,从来都是彼此依存、相互联系的,二者总是在不同层次上处于高度的统一之中。

在中国传统艺术境界里,更多地将其分为虚与实两个部分。 虚与实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学对构成审美对象的两大要素的区分,心与物、情与景、意与象、神与形等等,大体上讲,前者为虚,后者为实。

意境的实部分存在于画面、文字、乐曲及想象的意象之中; 虚的部分,即意境之重要或本质的部分存在于想象和感悟之中。 第二,“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 中国传统关系与艺术理论,从来就是追求一种“韵外之致”或“味外之旨”。

第三,“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中国美学史上,历来有两种不同的审美理想, 一种是“错采镂金,雕缋满眼”的美,另一种是“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后者更被看重。

“意境”追求天然之美,追求纯真之美,追求素朴之美,归结为一种自然天真的审美趣味,对于中国传统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郑板桥画竹的特点,是以文人画中“四君子”之一的竹子,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理想追求,托物寓意,借物抒情,以竹的自然特性来象征高风亮节、正直坚贞的美德。

典型与意境是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刻画艺术形象时,都应当努力达到典型或意境的艺术高度。

第四节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 第四节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 如果说,中国哲学代表着中华民族理性认识的最高形式,中国艺术代表着中华民族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两座高峰,而它们之间的桥梁便是中国美学。

中国哲学正是通过中国美学这一中介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的艺术哲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通过中西美学体系的比较,就会看得更加清楚。 尽管学术界对于中西美学比较的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目前仍处于讨论之中,尚无明确的定论,但不少人认为,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

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 我们从中西美学史上可以发现,“模仿说”是古希腊美学的普遍原则,亚里士多德以模仿为基础建立起《诗学》的体系,这种理论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

而“表现说”则成为中国先秦美学的核心,“言志”、“缘情”是我国诗论重视表现的最早见解,在情与理的统一中,将“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作为最高境界。 当然,中西美学体系的这种区分只能从相对意义上来理解,何况,中西美学在古代与近现代之间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博大精深、难以尽述。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为巨大的主要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 正是这三者的不断冲撞和融汇,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

(1)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天人合一”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它不仅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而且也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 人生价值的学说。

“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具有普遍规律,人也应当服从这种规律。 此外,“天人合一”还强调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最高理想应当是天人协调,包括人与万物的一体性,还包括人与人的一体性。

李 白

杜 甫

王 维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强调“天人合一”,而后者强调“主客分立”。 “道”体现了天、人的统一,也就是“天人合一”。 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呢?儒家与道家对此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老庄道家学派注重于“天道”方面的探索。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是宇宙天地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本原。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2)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物质的气被精神化、生命化,这可以说是中国“气论”的本质特征。 “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但中医讲“气”,气功讲“气”,戏曲表演讲“气”,绘画书法也要首先运“气”。

中国传统美学用“气”来说明美的本原,提倡艺术描写和表现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元气流动的韵律与和谐。 一方面,中国美学十分重视养气,主张艺术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与学识水平,“气”是对艺术家生理心理因素与创造能力的总概括。

另一方面,又要求将艺术家主观之“气”与客观宇宙之“气”结合起来,使得“气”成为艺术作品内在精神与艺术生命的标志。 尤其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气韵”,极富民族特色,指的是审美对象的内在生命力显现出来的具有韵律美的形态。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荆浩《匡庐图》五代

“气韵”范畴,孕育于哲学中重视“气”和音乐中讲究“韵”的汉代,成熟于各门类艺术推崇生动表现事物气韵之美的魏晋南北朝。 “气韵生动”已经成为中国画创作的总原则,相当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色。

(3)心——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 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一开始就十分重视人的主体性,认为艺为心之表、心为物之君,主张心乐一元、心物一元。 因此,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一贯强调审美主客体的相融合一,一贯认为文学艺术之美在于情与景的交融合一、心与物的交融合一、人与自然的交融合一。

徐悲鸿·三骏图

齐白石·虾图

南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

(4)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远古的中华大地上,原始的图腾歌舞与狂热的巫术仪式曾经形成过龙飞凤舞的壮观场面。 因而,在中国古代艺术中,诗、乐、舞最初是三位一体的,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发生了分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艺术门类。

民族舞蹈故事片《丝路花雨》

王羲之·兰亭序

黄庭坚书法

康有为书法作品

李可染书法·行书

(5)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重直觉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之一。 而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的传统艺术思维和审美思维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形成了以“悟”为核心的感性直觉的审美思维方式。

“悟”,作为中国美学与艺术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中国传统艺术创造与艺术鉴赏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衍生出“顿悟”、“妙悟”等一系列相关范畴。 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有“悟性”。 艺术家与艺术匠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以道驭技,而后者是有技无道。

刘小波先生隶书作品

(6)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中国传统美学与传统艺术主张“中和为美”。“和”与“中”这两个概念,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 “和”是指事物的多样统一或对立统一,是矛盾各方统一的实现; “中”则是指处理事物矛盾的一种正确原则和方法,是实现这种统一的途径与标准。 二者水乳交融、浑化一体。

“和”是指多样统一或对立统一。 从多样统一来看,“和”与“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同”只是把同类的、没有差别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而“和”则是由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事物统一为一个整体,也就是追求多样的统一。

苏州园林

天坛和故宫

因此,避免重复雷同,求异求变,不仅不与求和谐的整体思维方式相矛盾,相反,它正是体现出这种“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艺术思维特点。 在发现多样统一而求“和”的同时,中国古代哲人又发现了对立统一而求“和”。 与多样统一相比,对立统一更接近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以对立统一来说明“和”,表明中国古人对“和”的本质认识有了更深入的发展。

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学的许多范畴都是以对立统一的形式出现, 如“刚柔”、“虚实”、“动静”、“形神”、“文质”、“情理”、“情景”、“意象”、“意境”等等, 其中,偏于精神性的一面,更多地在矛盾统一中处于主导地位, 如“形神”中的“神”,“情景”中的“情”,“意象”中的“意”等。

正是这种闪烁着中华民族理性智慧光芒的辩证思维,对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并且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思想中极富有民族特色的辩证和谐观--“和”。

“中”的本意是提倡一种正确的道德,一种正确的理性。 “中”就是要不走极端,求得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一贯把正确的伦理、理性作为前提,把真与善作为前提,追求“质正得中”,中则必正,正则必中。 在情与理的关系上,强调“以中为节”,做到情与理的统一。

因此,中国传统艺术一方面强调表现情感,另一方面又强调以理节情和情理交融; 一方面强调艺术具有感官娱悦功能, 另一方面又强调“温柔敦厚”与感染教化,孔子就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原则。

“中”需要“权衡”。 所谓“权衡”就是一种对“度”的把握,就是要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 这里对“度”的把握,是对矛盾双方各个方面的内外因素的综合考虑,从而找到“恰好”的正确之点。

总而言之,这种“和”的境界,在儒家来说更多地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主张情与理的统一; 在道家来说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心与物的统一; 在禅宗来说更多地强调人与人心的和谐,追求心灵的澄净,“即心即佛”。

这样的“和”,从个人到社会,从人文到艺术,从天地万物到整个宇宙,无不贯通。 也就是说,天、人、文三者相通,都贯穿了一个“和”。 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显然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追求。

中国美学要求美与善的统一,而所谓善的最高境界,儒道两家虽各有不同的说法, 但归结到最后,都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而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正是一种审美的境界,一种真善美统一的境界。

本章小结 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 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 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可大致将其概括为: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

思考与练习 (1)从哪几方面说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2)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来理解典型与意境。 (3)如何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4)解析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之间的不同与联系。 (5)什么是艺术意蕴。 (6)试通过唐代三位著名诗人的比较,了解儒、 道、禅三家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