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課 典論.論文 曹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吳敬梓 記敘王冕失學 、孝親與自學 成功的過程 以第三人稱順敘人 物經歷,藉對話、 行為展現人物特質 ★題目含義:本文故事集中在王冕的少年時 代 ── 王冕孝敬母親、努力向學;善於把 握環境、興趣學習。 主角 + 時期.
Advertisements

第三課 絕句選 ( 一 ) 登鸛雀樓 ( 二 ) 黃鶴樓送孟浩然 之廣陵 ( 三 ) 楓橋夜泊. 第三課 絕句選 作者詩體主旨 文章作法 唐 王之渙 五言 絕句 勉人積極向上 在描繪景 物中寄託 情意 唐 李白 七言 絕句 抒發依依不捨的 離情 唐 張繼 七言 絕句 抒寫濃濃的鄉愁 ( 一 ) 登鸛.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東晉 陶淵明 任真自得的 人物性情 模仿史書傳記的 形式,描述人物 性情 ★文意說明:本文為陶淵明辭官後,模仿史 書傳記形式寫成,是陶淵明稟性志趣的 自我剖析,也是他的自傳。 ( 人物 ── 主角 )( 體裁 )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學生作文的寫作方法 童詩的寫作技巧. 一、童詩的寫作型式 1 .童詩要分行(一句一行) 2 .童詩可以分段.
六年級 中國語文科 簡介 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 課程 十一個單元 一、古典小說 二、以理服人 ( 說明文 ─ 道理 ) 三、記敘文 ( 記事 ) 四、說明文 ( 事物 ) 五、議論文 六、人物傳記 七、記敘文 ( 遊記 ) 八、應用文 ( 書信 ) 九、描寫文 十、故事 ( 記事抒情 ) 十一、古文.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第一課 大樹之歌. 第一課 大樹之歌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劉克襄 親近自然、 尊重生命 以父親的口吻,依 時間、地點、對象 、事件的順序,敘 述拜訪雀榕的經過 ★題目含義: 1. 作者對大樹的讚頌。 2. 大樹本身的歌唱。 ★補注:*口吻:說話的語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沈復 回憶孩童時代 由觀察、想像 所得到的物外 之趣 先總寫「物外之 趣」,再就不同 事物,分段記敘 ,以回應首段 ★文意:主旨在記敘作者兒時所獲得的物 外之趣。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洪醒夫 回憶童年 、懷念母 愛 從一般人的記憶,談到 自己童年的「紙船印象 」,最後以期望作結 ★補注: *印象:記憶中留下的痕跡。 ★文意: *紙船:象徵偉大的母愛,代表母親對子女 的疼愛之情。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中文科延伸活動 文化問題. 規則  有 20 條題目  每題有 2 個選擇,只有一個是正確答案  答中 15 題或以上,可得獎品一份.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五課 典論論文 曹 丕.
典論論文目錄 課文 注釋 問題與討論.
典論論文.
典論論文 曹丕.
第五單元 英打小博士 ABC精靈 大家一起來唱英文歌(小星星的曲調)。 ABCD EFG HIJK LMNO P
中國人壽 徐真真.
《春曉》.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第三課 典論論文 曹丕 曹丕像《歷代帝王圖卷》(原作現收藏美國波斯頓博物館).
典論論文 美瑤整理 參閱方舟.
第三課 典論論文 曹丕 曹丕像《歷代帝王圖卷》(原作現收藏美國波斯頓博物館).
WWE巨人 Big show.
第三課 典論論文 曹丕 曹丕像《歷代帝王圖卷》(原作現收藏美國波斯頓博物館).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詞語的 褒貶色彩 語文學習基礎知識.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作者 : 彭冠偉 ★班級 : 601 ★指導老師 : 潘政宏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HTML – 超連結與圖片 資訊教育.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1. 三姑六婆計算機 2. 流動FAX機 3. Card Talk 4. 搜尋引擎
11 從我活出你的自己 ﹝聖徒詩歌314首﹞ 34|5‧56‧5|53 33|5‧2#12|3-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統計學應用~~ 學生心目中的老師.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為何周天子無法控制這個局面? 24小國 吳國與楚國 36小國 楚國吞併 19小國 晉國吞併 35小個 齊國吞併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第二編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 第三章 魏晉文學批評 一、文章價值:不朽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在羅馬的日子.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歸納法(1):歸納法的類別.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試行計畫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黃笑冰.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經文:約翰一書 5:1-12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 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經文:提摩太前書 1:12-17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 ,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 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
L3 Dialogue Linda: Hey! What are you guys doing? 嘿!你們倆個傢伙在做什麼?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一課 典論.論文 曹丕

目次 一、聚焦文心─課題解析 二、品茗人物─作者介紹 三、一窺堂奧─課文探究 四、妙筆生花─寫作修辭 五、諸子論壇─各家集評 六、閱讀多分─補充資料

聚焦文心─課題解析 題解

題解 《典論》一書,屬論辯類文體,曹丕精心撰著。文選典引李善注:「典者,常也,法也。」故「典論」原意是指討論各種事物的法則。 也有人說「典論」就是正論,據清朝孫馮翼典論輯佚本的內容推測,曹丕著作此書的用意,乃在「端正天下之論」。

據《文選》六臣注,《典論》有二十篇,可惜全本已佚,只有〈自敘〉一篇為裴松之注三國志所引錄,〈論文〉一篇為《昭明文選》所錄,兩篇原貌遂得以保存。 清孫馮翼有典論的輯本,刊入問經堂叢書中,黃奭漢學堂叢書亦有輯本。 從輯本中可以看出,典論的內容十分廣泛,其中有論帝王的:如論周成漢昭、論孝武;有論為人處世的,如內誡、交友論、姦讒、酒誨;有論古今愚誨者,如論郤倫等事;又有斥神仙為妄者,共十二篇。可見典論所討論的範圍十分廣闊,是一本綜合性的論著。

論文是典論中的一篇,它是中國第一篇評論文學的專著。 中國的文學作品一向與經、史作品混淆;至曹丕典論論文出,強調文學的價值,始給予文學以獨立的生命,開中國文學批評的先河。 文中除批評文人相輕之病外,對於文體、風格、才性,以及著述的重要等命題,均有精闢的論述,發前人之所未發。

論文之撰作意旨,可分就兩層看: 表層意旨:以寫作追求永恆的文學生命。如曹丕《與王郎書》所云:「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揚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 深層意旨:以作品成就個人的政治野心。曹丕想藉此拉攏文士,造成聲勢,以提高自己的政治行情,以徹底打垮曹植,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本文多處針對曹植與楊德祖書而發。曹植自炫其才,妄詆時人,且輕鄙文學,自謂不「以翰墨為勳績,辭賦為君子」,丕則強調文人不必相輕,並以文章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植譏陳琳「畫虎不成反為狗」,丕則反譏植「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植暗示要放棄「建永世之業,留金石之功」,丕則以「唯幹著論,成一家言」回應。凡此種種,皆可看出與曹植針鋒相對,互別苗頭的用心。

品茗人物─作者介紹 允文允武 太子與世子之稱 太子位之爭 矯情自飾、城府深沉 軼事:甄妃與洛神賦 軼事:七步詩 文學成就 ─ 詩歌 散文

允文允武 魏文帝 曹丕,字子桓,沛國譙(今安徽省亳縣)人。曹操次子,生於東漢靈帝中平四年(西元一八七年),死後諡號為文,史稱魏文帝。 他雖不像曹操橫槊賦詩,允文允武,也未如弟弟曹彰勇猛,但也是文武雙全。 魏文帝

曹丕出生前後,正值天下動亂。先有黃巾起義,又有連年不斷的軍閥混戰。 當時曹操勢力尚弱,其家室不得不常常隨他轉戰各地,所以曹丕說自己是「生於中平之季,長於戎旅之間,是以少好弓馬,於今不衰,逐禽輒十里,馳射常百步。」

曹丕幼讀詩書,多有文才,《三國志.魏書.文帝紀》:「年八歲,能屬文,有逸才,遂博貫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 《典論.自敍》:「及長而備歷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靡不畢覽」。 《三國志.魏書.文帝紀》:「天資文藻,下筆成章」,「以著述爲務」。 此外,曹操為增長曹丕的實際才幹,時常讓他隨軍出征。

如上述,曹丕和那些「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皇家貴族子弟不同,他幼年的習武學文,隨軍出征等經歷,使他在文武兩方面都有很好的根基,並因此很早接觸社會,為他日後的登帝位,及在文學方面的成就立下堅實的基礎。

太子與世子之稱 太子:按《辭源》的解釋,太子是封建時代嗣君之稱。周時,天子及諸侯的嫡長子,或稱太子,或稱世子。諸侯之子稱庶子。但其初尚不甚嚴,列國稱王,子亦稱太子。 漢初,吳王濞之子稱吳太子。東漢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立曹丕為魏太子,亦稱太子。 漢以後,皇帝立為嗣主的嫡子始稱太子。金、元時,皇帝的庶子亦稱太子,如金四太子兀朮。

太子位之爭 曹操有二十五子,夫人劉氏生長子曹昂,於建安二年征張綉之役中死難。曹昂死,次子曹丕即為長。 封建傳統「立嫡以長」,本無疑義,但曹操遲遲未立太子。建安十八年封魏公、建立魏國社稷宗廟、置尚書、侍中、六卿,二十一年又進位魏王,儲君之位仍舊虛懸,其因在於曹沖、曹植亦深獲賞識。

曹沖為環夫人所生,小曹丕九歲。聰慧異常,五、六歲時,即有「成人之智」,著名的稱象故事就發生在他幼時。加上他寬仁大度,故特見寵愛。曹操曾多次對群臣稱述,有傳位之意。 建安十三年曹沖病卒,曹操悲甚,曹丕上前勸慰,曹操卻說:「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畢痛哭。故曹丕日後為帝,常云:「若使倉舒(曹沖字)在,我亦無天下。」曹沖早亡,並未對曹丕構成實際威脅,真正的危險來自曹植。

曹植是曹丕同母弟,小丕五歲。文思明敏、才華英發,曹丕儘管文學才力也不弱,終究不是弟弟的對手,所以在許多顯露才華的場合,都讓曹植占先。 建安十七年銅雀臺新落成,曹操率領諸子登臺,並命他們各賦一篇,就是曹植寫得最快最好。曹操有好幾次就想立曹植為太子。

但是,曹植浪漫氣質很重,缺少政治家應有的精明幹練,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屢次違犯法記,以致漸失父寵。 曹丕則比較深沉老練,能夠矯情自飾,運用一些權術手段,在父親面前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而且他還頗善於爭取一些大臣、宮人的輿論支持,並充分利用長子的方便,終於使形勢漸利於己。

矯情自飾、城府深沉 《三國志》卷十九《陳思王植傳》:「植任性而行,不自彫勵,飲酒不節,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並為之說,故遂定為嗣。」 《三國志》卷二十一《吳質傳》:「魏王嘗出征,世子及臨菑侯植並送路側。植稱述功德,發言有章,左右屬目,王亦悅焉。世子悵然自失,吳質耳曰:『王當行,流涕可也。』及辭,世子泣而拜,王及左右咸歔欷,於是皆以植辭多華而誠心不及也。」 形象經營的成果:植辭藻雖麗,而孝心不及丕。 這段記述說的是,有一次曹操帶兵出征,曹丕和曹植共同送到路旁,曹植稱頌曹操的功德,出口成章,旁邊的人都矚目讚賞,曹操聽了也很高興。但曹丕則感到很不舒服,顯得有些無所適從。曹操手下有個大臣吳質在曹丕耳邊說道:『魏王即將上路的時候,流淚哭泣就可以了。』及至辭行時,曹丕哭著下拜,曹操和部屬們都很傷感,認為曹植華麗的辭藻多而誠心不及曹丕。

《三國志》卷十《賈詡傳》:「文帝(曹丕)為五官將,而臨菑侯植才名方盛,各有黨與,有奪宗之議。文帝使人問詡自固之術,詡曰:『原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文帝從之,深自砥礪。太祖又嘗屏除左右問詡,詡嘿然不對。太祖曰:『與卿言而不答,何也?』詡曰:『屬適有所思,故不即對耳。』太祖曰:『何思?』詡曰:『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於是太子遂定。」   這段記述說的是因為愛才,曹操打破了立嫡立長的“陳規”,想立曹植為太子,曹丕感到了威脅,於是向太中大夫賈詡詢問鞏固自己地位的方法。賈詡給他出主意說:“願將軍您能發揚德性和氣度,親身去做普通人的事情,早晚孜孜不倦,不違背做兒子應該遵守的規矩,這樣就可以了。”曹丕聽從了賈詡的話,暗自深深地磨煉自己。一次,就太子的人選問題,曹操徵求賈詡的意見,賈詡默然不答。曹操說:“我與你說話,你卻不回答,這是為什麼?”賈詡說:“我正在考慮,所以沒有立即回答您。”曹操說:“你考慮什麼?”賈詡回答說:“我是在想袁紹、劉表兩對父子啊。”曹操大笑,最終確立了曹丕為太子。

曹丕聽了賈詡的話,發揚德性和氣度,早晚孜孜不倦,不違背做兒子的規矩,暗自深深地磨鍊自己。等到曹操動問,賈詡再以袁紹、劉表父子為諷,暗示他:「舍長立幼,結果骨肉相殘,叫外人撿了便宜。」雖然沒說出口,卻什麼都說明白了。 建安二十二年十月,曹操正式立曹丕為太子,當時離曹操去世只有兩年多。

軼事:甄妃與洛神賦 據《文昭甄皇后傳載》:甄氏乃中山無極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間,嫁給袁紹的兒子袁熙。東漢獻帝七年,官渡之戰,袁紹兵敗病死。曹操乘機出兵攻克鄴城,甄氏為曹軍所俘,繼而嫁與曹丕。 當時曹丕十八歲,甄氏二十三歲。甄氏婚後頗受曹丕寵幸,不久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東鄉公主。

曹丕稱帝後,欲冊立甄氏為后。但年輕的郭氏與其爭寵,以曹叡早產,誣稱甄氏懷孕兩個月乃適曹丕,曹叡是否為曹家骨肉可疑。曹丕以此事詢之,甄氏對曹丕寵愛新歡本已生妒,知此事為郭氏挑撥,憤而大罵曹丕。 甄氏本長於曹丕大五歲,此時曹丕三十三歲,甄氏三十八歲,已年老珠黃,於是在黃初二年(西元二二一年)曹丕賜甄氏自盡,時年四十歲。據說死時以糠塞口,以髮遮面,十分凄慘。

後曹植有《感鄄賦》,《昭明文選》中李善為「曹植」作註,認為《感鄄賦》就是《感甄賦》:「魏東阿王,漢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與五官中郎將。植殊不平,晝思夜想,廢寢與食。黃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後玉鏤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時已為郭后讒死。帝意亦尋悟,因令太子留宴飲,仍以枕賚植。植還,度轘轅,少許時,將息洛水上,思甄後。忽見女來,自云:我本託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今與君王。

遂用薦枕席,懽情交集,豈常辭能具。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髮,羞將此形貌重睹君王爾!言訖,遂不復見所在。遣人獻珠於王,王答以玉珮,悲喜不能自勝,遂作感甄賦。後明帝見之,改為洛神賦。」 甄氏賜死,時在黃初二年,甄氏年四十歲,當時曹植三十歲,並不在京城,卻因監國謁者灌均上奏其醉酒劫脅使者而被貶為安鄉侯,同一年又改封鄄城侯,翌年才入朝晉見魏文帝。

宋人劉克莊認為這是好事之人「造甄后之事以實之」。明人王世貞說:「令洛神見之,未免笑子建傖父耳。」清代又有何焯、朱乾、潘德輿、丁晏等人,群起而鞭撻之。 其實,丕植兄弟之間的政治鬥爭,本已緊張,若《感甄賦》是在寫叔嫂之戀,未免自取其死;何況圖謀兄妻,在古代被視為「禽獸之惡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況身為帝王者乎?」

李善注引《記》所說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後之枕,並把此枕賜給曹植,「里老所不為」,何況帝王? 再以年歲而言,十四歲的曹植,居然向曹操求娶已經廿四歲的已婚女子,未免悖乎常理。 這樁曹植與甄氏的戀愛悲劇,雖不能盡信,卻使人們深受感動,加上曹植此賦,憑空添上幾許想像,故老相傳,就把甄后認定成洛神了。

《感甄賦》確有其文,但「甄」並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與「甄」通,因此是「感鄄」。曹植在寫這篇賦前一年,任鄄城王。《洛神賦》一文,是「託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純是愛君戀闕之詞」,就是說賦中所說的「長寄心於君王」。 若說曹植同情甄氏失寵,口出怨言而竟被賜死,於是假託夢見洛神而作洛神賦,此情或許有之。

軼事:七步詩 曹丕篡漢,即位後,即將曹植黨羽丁儀、丁廙兄弟全家男口盡誅,並令曹氏兄弟諸侯各回封地。曹植先被遣去鄄城,不久受讒拘禁於洛陽南宮。後因母后卞氏向曹丕乞保曹植,才得以放歸。 《世說新語.文學》:「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 不成者行大法。 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文學成就 曹丕著作,隋書經籍志著錄集二十三卷,又有典論五卷,列異傳三卷等。明代張溥輯有魏文帝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關曹丕作品的注釋本,有黃節魏文帝魏武帝詩注。 晉、宋以來,文人每揚植抑丕,詩品沿襲舊說,故曹植列上品,而曹丕居中品,且謂曹丕詩「率皆鄙直如偶語」。

唯《文心雕龍.才略》有較公正客觀之評論:「魏文之才,洋洋清綺,舊談抑之,謂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儁,詩麗而表逸;子桓慮詳而力緩,故不競於先鳴。而樂府清越,典論辯要,迭用短長,亦無懵焉。但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未為篤論也。」 曹丕的作品,現今留存不多,辭賦約三十篇,詩歌近四十首,散文主要是一些詔、令、書、論。其中以詩歌及散文兩方面較為突出:

詩歌 曹丕詩的形式特點是體裁多樣,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皆有。其中五、七言成就最高。 其燕歌行二首尤其重要,在曹丕之前,只有東漢張衡的四愁詩是七言形式,但第一句夾有「兮」字,還未完全擺脫楚辭的影響。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詩,此詩雖句句押韻,形式上還不成熟,但已初步形成了七言詩的體製。

曹丕詩內容多涉情愛,語言淺顯清麗,情致委婉悱惻,因此風格流於纖弱細膩。 沈德潛《古詩源說》: 「子桓詩有文士氣,一變乃 父悲壯之習矣。要其便娟婉 約,能移人情。」

散文 曹丕的散文以〈與吳質書〉、〈又與吳質書〉兩篇為著名,信中表現對亡友的思念之情,淒楚感人,對魏、晉、六朝作家的尺牘有相當的影響。他的文章通暢自然,文筆清綺,既有建安新風,又有個人特色。 典論論文為中國文學批評之祖,突破了儒家的傳統觀念,強調文學的價值和作用,闡述文章的體裁和特徵,探討作家的氣質才性和作品風格的關係,指出文學批評應持的正確態度。

曹丕的觀點反映了建安時期文學觀念的重大變化,表明文學已經開始走向自覺,對後世的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的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 (參考資料:三國志文帝紀;朱迪章編中國歷代帝王祕史,北京藍天出版社;劉衍文編中國文壇掌故事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一窺堂奧─課文探究 課文總析─課文 各段解析─一 各段解析─二 各段解析─三 各段解析─四 各段解析─五

課文總析 有關於文學批評的問題,如文學的價值、作家的個性與作品的風格、文體、文學的批評態度等,本文均有所探討。 曹丕以獨到的解,突破兩漢以來輕視文學的觀點,指出文學的獨立地位,提示文學的寶貴主張。雖然他對這些問題,僅僅是略引端緒,但對後代的影響十分重要。

各段解析─一 段落要旨 傅毅與班固 下筆不能自休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相」字用法

段落要旨 第一段,作者首先以班固藐視傅毅為例,批評「文人相輕」的惡習。 自漢末以來,士大夫之間品評人物的風氣漸盛,尤其注重才性。士人往往看重自己和與自己才性相同者的優點,而輕視他人的長處。 文人相輕之習,其原因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補救之道是「審己以度人」:先正確地、全面地評估自己的優缺點,再拿同樣態度公正地衡量別人。

傅毅與班固 漢章帝建初中,封傅毅為蘭台令史,拜郎中,和班固、賈逵一起校勘禁中書籍。 傅毅模仿《周頌.清廟》的筆法,完成十篇《顯宗頌》,讚揚漢明帝的功德,文名大噪。故《後漢書.傅毅傳》稱:「由是文雅顯於朝廷。」 班固作《漢書》為四史之一,歷代評價頗高,故《後漢書.班彪列傳》稱:「當世甚重其書,學者莫不諷誦焉。」

下筆不能自休 落筆時無法自我節制、停止。即文章冗長不知剪裁。這是貶義語。 梁實秋深信「簡短乃機智之靈魂」,並且主張「文章要深,要遠,就是不要長。」 記者曾問海明威:「你的小說為什麼寫得那麼簡潔?」他回答說:「祕訣很簡單,因我是站著寫作,而且只用一隻腳站著。採取這種姿勢,使我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逼得自己把文章寫得簡短、明確,免得讀者費力讀我的文章。」

曹植〈與楊德祖書〉: 「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獨步於漢南,孔璋鷹揚於河朔,偉長擅名於青土,公幹振藻於海隅,德璉發跡於大魏,足下高視於上京。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也。吾王於是設天網以該之,頓八紘以掩之,今盡集茲國矣。然此數子,猶不能飛翰絕跡,一舉千里也。以孔璋之才,不閑辭賦,而多自謂與司馬長卿同風,譬畫虎不成還為狗者也。」

曹植上文對建安七子的五人頗有微詞。曹丕的論文則隱然批評曹植有文人相輕之病。曹植既為辭賦老手,曹操也對其辭賦十分激賞,因此曹植輕視陳琳不擅此道,這正是以其所長,輕人所短。 曹植引用成語譏笑陳琳是「畫虎不成反為狗」,曹丕就用里語「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來譏笑曹植,而且這也是寫給曹操看的,所以這個「家」字,是確有指的。 (文學的御花園—文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比喻東西雖不好,但由於是自家之物,卻看得非常寶貴。 《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吳漢入蜀都,縱兵大掠。上詔讓漢曰:『城降,孩兒老母口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為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劉)禹示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陳大章《送胡卜子南歸》(清詩別裁一七):「空說高臺收駿骨,只應敝帚享千金。」

又作「千金敝帚」。蘇軾《與潘三失解後飲酒》:「千金敝帚人誰買,半額蛾眉世所妍。」 又作「敝帚自珍」。陸游《劍南詩稿》八十三吟:「枯桐已爨寧求職,敝帚當捐卻自珍。」

「相」字用法 放在動詞之上,用以指代動作的對象,可譯作「你」「我」「他」。 例如:本文中「各以所長,相輕所短」,「相輕」即輕視他人。 「相迎」不道遠:迎接你 君何至「相視」如涕唾:視我 互相、彼此。 「文人相輕」:彼此輕視 「以此相服」:相互欽服

各段解析─二 段落要旨 辭賦 王粲 王粲長於辭賦 張衡 蔡邕 張、蔡並稱 陳琳 孔融:雜以嘲戲

段落要旨 第二段,以審己度人的客觀態度評論七子得失。王粲和徐幹擅長辭賦為一組;陳琳和阮瑀擅長章表書記為一組;應瑒和劉楨論之以文章氣勢為一組;孔融獨為一組,論文氣和內容。 本段指出:建安七子在創作上各有所偏而不能備善,都不是通才。 這些評價頗見允當,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批評態度很坦率、持平,好就說好,壞就說壞,於褒揚之中能指出弱點,批評之中又能見到長處。

王粲以辭賦見長,好的作品可敵過前代大家張衡和蔡邕。徐幹的辭賦缺少遒勁之氣,但也可以與王粲媲美。不過,這兩人其他體裁的作品就比較平平。 陳琳和阮瑀的奏章文告在當代最出色。 應瑒的文章氣勢平和而不雄壯,劉楨的文章則雄壯而又欠嚴謹精密。 孔融的氣質才性都很高妙,超過一般人;缺點是不善議論,以至於常夾雜戲謔的詞句,但也不乏佳作,同類文章甚至可比古代名家揚雄、班固。

辭賦 屈原 屈原的《離騷》、荀子的《賦篇》是賦的先河。漢代賦體大盛,因稱「漢賦」,遂將屈原所作名為「楚辭」,而以「辭」「賦」並稱。 其特色是:以抒情為主,講求聲調之美,並注種排比、鋪陳。 屈原

王粲 王粲,字仲宣,漢獻帝初平4年(193年),因避董卓之亂而南下襄陽投靠劉表,但劉表以其貌不揚,並鄙其體弱,不能重用。 後來他勸說劉表之子劉琮歸降曹操,即賜爵關內侯,並擔任了侍中。因此他對曹操懷有知遇之恩,對曹操的事業充滿熱忱。 他在襄陽15年未被重用,鬱鬱不得志,一腔憤懣化為《登樓賦》這一千古絕唱。後人在襄陽城內東南角建「仲宣樓」以為紀念,明代五世貞曾作《仲宣樓記》。原樓早毀,現已恢復。

圖為紀念王粲而建的《仲宣樓》園景一角 http://www.wdsjry.com/files/2006_4_16/20064161829431031088369.asp

王粲長於辭賦 王粲在辭賦上的成就,高於建安時期的其他人物。 南朝梁的劉勰《文心雕龍.才略》謂:「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辭少瑕累,摘其詩賦,則七子之冠冕乎。」 《文心雕龍.詮賦》稱其〈登樓賦〉為:「魏晉之賦首」。 宋代朱熹《楚辭後語》認為〈登樓賦〉「猶過曹植、潘岳、陸機愁詠、閑居、懷舊眾作,蓋魏之賦極此矣。」

張衡 張衡字平子,西鄂(今河南省南陽市南)人。東漢著名科學家、文學家。 張衡精通天文、曆算,創造世界上最早用水利轉動的渾天儀和測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著有渾天儀圖注、靈憲兩部天文學著作。 張衡的文學成就包括詩、賦兩方面。其四愁詩為抒情之作,對七言詩的發展有影響。其辭賦承先啟後,現存有思玄賦、二京賦、歸田賦、南都賦、髑髏賦、冢賦等,其中二京賦、歸田賦為代表作。

蔡邕 蔡邕,字伯喈,陳留(今河南省陳留縣)人。東漢末著名文學家、書法家。 熹平四年奏請正定六經文字,蔡邕自書丹於碑,使工匠鐫刻,立於太學門外,世稱「熹平石經」。 《後漢書.蔡邕列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僬尾琴』焉。」 蔡邕曾續作漢史(靈記、列傳)四十二篇,今不存。善碑銘,但多諛墓之作。其中郭泰碑筆調樸素清麗,自謂「無愧色」。

張、蔡並稱 《太平廣記》:「張衡死月,蔡邕母始懷孕。此二人才貌甚相類。時人云:邕是衡之後身。」 說蔡邕是張衡轉世,不過茶餘飯後的閒談,不必當真。但二人才氣相類,則於此可見。兩人都是東漢的辭賦大家。

陳琳 陳琳,字孔璋,廣陵射陽(今江蘇省揚州市)人,為了避亂,投奔占有冀州的袁紹。袁紹派他掌管文章之事,讓他作討伐曹操的檄文,著名的《為袁紹檄豫州文》中,他告訴劉備:「曹公缺德,不可依附,宜歸附袁紹。」並歷數曹操罪狀,詆斥其父祖;官渡之戰,袁紹大敗,陳琳被俘,曹操愛其才,不但沒有殺他,還任為司空軍師祭酒。 《三國演義》第三二回:「祖平鄴,謂陳琳曰:『君昔為本初(袁紹)作檄書,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 琳謝曰:『矢在弦上,不得不發。』太祖愛其才,不咎。」

《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檄文傳至許都,時曹操方患頭風,臥病在床,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覺頭風頓愈,從床上一躍而起。顧謂曹洪曰:『此檄何人所作?』洪曰:『聞是陳琳之筆。』」 文章竟有如此療效,當然頗見誇張,不過《演義》也並非憑空捏造,《三國志.陳琳傳》引曹丕《典略》說:「琳做諸書及檄,草成呈太祖(曹操),太祖先苦頭風,是日疾發,臥讀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

孔融:雜以嘲戲 《後漢書.孔融傳》:「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婦子多見侵略,而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氏。融乃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不悟,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史上本無此事,孔融只不過用這個虛構的故事來諷刺曹操罷了。 《後漢書.孔融傳》:「後操討烏桓,又嘲之曰:『大將軍遠征,蕭條海外。昔肅慎不貢楛矢,丁零盜蘇武牛羊,可併案也。』」嘲笑曹操對烏桓的討伐,師出無名。

當時戰爭連年,民不聊生,曹操下令全國禁酒。 孔融《難曹公表制禁酒書》乃云:「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堯不飲千鍾,無以成其聖。……夏、商亦以婦人失天下,今令不斷婚姻。」除了讚美聖人善飲酒之外,也用女色亡國的例子,反諷酒何嘗可禁?孔融嘲笑曹操禁酒,無非只想節約糧食罷了。 觀其全篇,對何以不能禁酒並沒有正面論及,但充滿對曹操的諷刺挖苦之辭。這就是「雜以嘲戲」。

各段解析─三 段落要旨 貴遠賤近 向聲背實 曹丕之見 文體分類

段落要旨 第三段,先討論文學批評者的態度。 首先指出兩種錯誤觀念:一是「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一是「闇於自見,謂己為賢」。所謂「貴遠賤近」,就是厚古薄今,王充對此早有批評。曹丕不僅在文學上堅持今勝於古的發展觀;在歷史觀方面,他也主張漢勝於周。認為漢文帝、武帝、昭帝比起周初帝王並不遜色。 所謂「向聲背實」,就是崇拜虛名、迷信權威的思想和脫離實際的形式主義。

貴遠賤近 人常有「得不到的終是好的」的心理,但真讓人得到夢寐以求的東西時又如何呢? 《史記》載:韓非書傳至秦國,秦王政感嘆:「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後發兵攻韓,以得韓非,最後卻未加重用,乃至韓非竟為李斯所誣,毒死獄中。 《漢書》載:漢武帝讀子虛賦後感嘆說:「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後來他得知子虛賦是司馬相如所作,立即召見司馬相如;但並未重用他,只把他當作弄臣而已。

向聲背實 梁實秋有個鮮為人知的筆名,叫子佳。他曾寫了篇散文,覺得自己很久沒有用筆名發表,就以子佳的名字投寄某報副刊,沒多久便接到退稿。 不久,該刊主編到他家向他邀稿。梁實秋正忙著寫英國文學史,無法旁顧。但該主編一再拜託,梁實秋靈機一動,就說:「我有篇舊稿,是貴刊退還來的。」不待梁實秋說完,該主編搶嘴說:「哪有這種事,梁先生的文章我們求都求不到,哪會退稿?」於是梁實秋拿出退稿,主編先生打開一看,原來作者子佳,就是梁實秋。

曹丕之見 曹丕「貴遠賤近,向聲背實」的意見,後來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篇中進一步補充和闡釋。對於「闇於自見」的錯誤指斥,則是作者獨創的新論。 不同的作家作品都各有短長。「闇於自見(看見)」的人,看不到自己的短處,往往也「善於自見(表現)」,只想表現自己的長處,於是「各以所長,相輕所短」,無法產生正確的文學批評。

為解決以上問題,於是首先釐清文體的觀念。 「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 所謂本,指基本的規則,這是一切文章共同的要求。所謂末,是各種文體的不同特點。奏議、書論,即晉以後所謂「無韻之筆」;銘誄、詩賦,即晉以後所謂「有韻之文」。 因文章具體功能殊異,而體裁和表現手法也就有所不同。雅、理、實、麗,各為其特點。

文體分類 在曹丕之前,人們對文章的認識限於本而不及末,本末結合起來的看法,在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由曹丕首先提出,並推進了後來的文體研究。 晉初《陸機》文賦分文體為十類。中國第一部文體論專著:晉摯虞《文章流別誌論》至少論列十一類文體;梁蕭統《昭明文選》依文體編排,共分三十九類;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述三十多類文體。 清代姚鼐《古文辭類纂》選錄自戰國到清代的古文辭賦,依文體歸納為十三類,並在序目中對各類文體的特點進行論述,影響最大。

南北朝時將文章分為文、筆兩大類,文指韻文,筆指無韻之文。文心雕龍中所論的都是有韻之文。 姚鼐編古文辭類纂將文章分為十三類: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記、箴銘、頌贊、辭賦、哀祭。此足以說明散文文體的豐富多樣。 現代的文學分類常採用四分法,則散文與詩歌、小說、戲劇文學各為文學的一種範本體裁。

各段解析─四 段落要旨 文氣說

段落要旨 第四段,曹丕提出「文氣說」。認為「文以氣為主」,而「氣之清濁有體」。清是俊爽超邁的陽剛之氣,濁是凝重沉鬱的陰柔之氣。 後來劉勰文心雕龍體性稱「才有庸儁,氣有剛柔」、「風趣剛柔,寧或改其氣」;沈約在宋書謝靈運傳論稱「剛柔迭用,喜慍分情」;清代桐城派古文家以陽剛陰柔之美分析文章,多少是受了曹丕典論論文的啟發。

曹丕認為有氣有不同,不可力強而致,還以音樂作比喻,非常貼切。 相同的曲調板眼、相同的節奏旋律,用不同的樂器演奏,音色固然不同;而不同的人唱起來,也就有好壞的差異。 這種差異就文章來說,就是才氣。一篇作品的氣勢、聲調、語言,和作家個別的才性、生活、思想,血脈相通,形成各家獨特的風格。

各個作家的才性、生活、思想各不相同,因此,各有所長,難可兼擅。 例如:徐幹「時有齊氣」,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孔融「體氣高妙」。 作者強調氣的「不可力強而致」,「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這種說法頗傾向於「天才決定論」,只強調作家個別的才性,對作家的生活環境和藝術素養,未免忽略。 關於「文氣」,文學史上自此迭有發展。

文氣說 養氣之說,源自孟子。《孟子.公孫丑》:「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但孟子談養氣,談的是一種道德修養,還不是文章的寫作。曹丕首先以「氣」來論文,成為「文氣」說的濫殤,於是引出文學批評史上的熱門話題。 唐代韓愈在《答李翊書》中也探討文氣:「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

韓愈以「水」比喻「氣」,以「浮物」比喻「文字」,認為「水大」則浮物也隨之浮升,「氣盛」則聲音、文章、辭理也隨之暢行無阻、恰到好處。這就是所謂的「氣盛言宜」。 韓愈以言宜的關鍵在氣盛,而「氣」從何而來?除了先天的稟賦,必然包含了後天的學養。因此他雖未明言,實已隱含了「為文在乎養氣」的主張。 至宋,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言之最明:「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

各段解析─五 段落要旨 三不朽

段落要旨 第五段,曹丕高度肯定文學作品的價值。 曹丕不像漢武帝把作家當作倡優,把辭賦比作博弈,而把文章看成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他期待作家們排除一切干擾,努力創作,不要「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 此一號召,無疑地對當時文學的發展有鼓勵作用,表現建安時代作家的創作自覺,同時強調了文學的價值,給予文學以獨立的生命。

三不朽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因此成為「三不朽」。 從順序來看,德行最重要,功業在其次,立言則又其次,這也是儒家傳統的價值觀。 但曹丕強調「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似乎對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中獨標立言。

曹丕強調文學的重要性,除了建立論述,也是有感而發。衡諸當時文壇,七子凋零,而文章尚在,這正是年壽、榮樂有限,而文章無窮之明證。 另一方面恐怕也是針對曹植而發。曹植〈與楊德祖書〉:「辭賦小道,固未足以喻揚大義,彰示來世」,正如揚雄所說的「壯夫不為」;但曹丕卻舉周文王窮厄之時演易,周公顯貴之時制禮來推翻其說,真是針鋒相對。

四、妙筆生花─寫作修辭 寫作特色 (一)排比 (二)映襯 (三)譬喻 (四)借代 (五)轉品 (六)錯綜 (七)對偶

寫作特色 典論論文既有理論,又有批評。 文中既有關於文學外部規律如功用價值的論述,又有對文學內部規律如文氣問題、文體特點的闡發。批評中既有對錯誤態度的批評,又有對多位作家作品的具體評論。可說是一篇名副其實的文學理論批評文章,受到歷代文論家的高度重視。

劉勰文心雕龍才略篇稱讚:「典論辯要。」意即典論論文一文立論嚴密、精闢、簡鍊、扼要。 本文雖是理論文字,並不枯燥,作者信筆寫來,自然、真切、熱情、誠懇,娓娓談來,如與朋友道家常,很能引發興味。 清人洪亮吉曾提及讀至典論論文最後一段時,「感此數語,掩卷而悲。」可見,作為文學批評,典論論文相當成功。

(一)排比 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 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 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 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

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 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 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 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 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 (上、下二字屬鑲嵌用法)

(二)映襯 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兼引用) 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 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

(三)譬喻 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 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四)借代 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以「翰墨」代文章) 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以「飛馳」代權貴)

(五)轉品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輕」作動詞用) 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小」作動詞用) 常人貴遠賤近。(「貴」、「賤」作動詞用) 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賤」、「重」作動詞用)

(六)錯綜 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 原句式為:西伯幽而演易,不以隱約而弗務;周旦顯而制禮,不以康樂而加思。(兼類疊)

(七)對偶 貴遠賤近。(句中對) 向聲背實。(句中對)

五、諸子論壇─各家集評 集評

集評 明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魏文帝集:「典論自序,善述生平;論文一篇,直自言所得。」 清阮元四六從話序:「考夫魏文典論,士衡賦文,摯虞析其流別,任昉溯其原起,莫不精嚴體制,評騭才華。」 清浦起龍古文眉詮卷四十:「惟欲自見,故遂相輕,七子非無文士結羽,然各有專能,世未可以輕而輕之也。文皆寓詡于詞。」

六、閱讀多分─補充資料 與楊德祖書 曹植

本文為建安二十一年,曹植二十五歲,被封為臨淄侯時寫給好友楊修的一封信。曹植這封信乃借之抒懷,並用以表達自己在文學創作上的自負情懷。曹丕閲後,乃有《典論論文》的針鋒相對。

與楊德祖書 曹植 植白:數日不見,思子為勞,想同之也。僕少小好學文章,迄至於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獨步於漢南,孔璋鷹揚於河朔,偉長擅名於青土,公幹振藻於海隅,德璉發跡於此魏,足下高視於上京。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吾王於是設天網以該之,頓八紘以掩之,今悉集茲國矣。然此數子,猶復不能飛軒絕跡,一舉千里。以孔璋之才,不閒於辭賦,而多自謂能與司馬長卿同風;譬畫虎不成,反為狗也。前書嘲之,反作論盛道僕讚其文。夫鍾期不失聽,於今稱之。吾亦不能妄嘆者,畏後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無病。僕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者,應時改定。昔丁敬禮嘗作小文,使僕潤飾之。僕自以才不過若人,辭不為也。敬禮謂僕:「卿何所疑難,文之佳惡,吾自得之,後世誰相知定吾文者也邪!」吾常嘆此達言,以為美談! 昔尼父之文辭,與人通流;至於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辭。過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見也。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於淑媛;有龍泉之利,乃可以議於斷割。劉季緒才不能逮於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毀五帝,

罪三王,呰五霸於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魯連一說,使終身杜口。劉生之辯,未若田氏;今之仲連,求之不難,可無息乎?人各有好尚:蘭茝蓀蕙之芳,眾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莖之發,眾人所共樂,而墨翟有非之之論:豈可同哉! 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席揚子雲先朝執戟之臣耳,猶稱壯夫不為也。吾雖德薄,位為蕃侯,猶庶幾戮

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留金石之功;豈徒以翰墨為勳績,辭賦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則將采庶官之實錄,辯時俗之得失,定仁義之衷,成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於名山,將以傳之於同好。此要之皓首,豈今日之論乎?其言之不慚,恃惠子之知我也!明早相迎,書不盡懷!植曰。

【注釋】 振藻:振起文辭的意思。藻,文采。 發跡:興起的意思。 靈蛇之珠:隋侯看見有條大蛇受傷,替牠敷藥,後來蛇在江中,口含大珠作為報答,因此叫隋侯之珠。 荊山之玉:就是和氏璧。 該:包括。 頓:提整的意思。 八紘:八方天網。紘,維、網。

飛軒:鳥飛的樣子。 閒:習的意思,閒與嫻通用。 南威:即南之威,春秋時代的美女。 龍泉:即龍淵,古代寶劍名稱。唐人避高祖李淵名諱,改淵字為泉。 劉季緒:即劉修,字季緒,劉表的兒子。 掎摭:音ㄐ一ˇ ㄓˊ,摘取的意思。 田巴:戰國時齊國的辯者。 咸池六莖:咸池,黃帝所作樂名。六莖,顓頊所作樂名。

往:以物送人。 擊轅之歌:野人之歌。 金石:金,指鐘、鼎、盤之類;石,指碑、碣之類。 要之皓首:期望於老年。要,音一ㄠ,期望。 惠子:即戰國時惠施,莊周的知友,這裡借指楊德祖。

圖片出處 為紀念王粲而建的《仲宣樓》園景一角 http://www.wdsjry.com/files/2006_4_16/20064161829431031088369.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