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 第一讲 应用写作概说 讲授人: 安学珍 西北大学写作学硕士 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 课程主讲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教学建议 主持、主讲应用写作的教学实践和认识,现就本门课程的教学提出若干建议,供各位教师参考。 一、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的 主持、主讲应用写作的教学实践和认识,现就本门课程的教学提出若干建议,供各位教师参考。 一、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的 应用写作课程是学习和研究应用写作理论知识, 突出应用写作思维训练,让学生既掌握“应该怎样 写”,又明确“不应该怎样写”,促进写作技能的提 高,以写出规范的应用文书为目的的一门高职高专的 公共课程或专业课程。应用写作课程具有鲜明的技能 性、实用性和实践性。 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对象, 一是应用写 作的理论知识;二是常用文种的写作知识和结构写法。
二、课程应突出的教学特色 注重写作思维训练 本课程的教学,从文书的内容到格式,都需注重足量的循序渐进的系列实训;注重课堂讨论、范文借鉴、病文析改,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一条培养、训练乃至强化学生写作思维训练的主线: (1)对常用公文,利用公文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实行套写; (2)注重应用文书段落展开方式的运用,激活学生写作的思维、提高成文能力; (3)注重例文“点评”,引导学生体味例文的写作运思。冲击学生的思维习惯,促使写作思维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应该怎样写”的教学和“不应该怎样写”的教学并重 “应该怎样写”的教学是正面教学,犹同使学生明确 “ 道路在哪里,应该怎样走 ”;而明确不“不应该怎样写”的教学,则属反面教学,通过大量的“病文分析”和“病文修改”训练,旨在使学生明白何处是不能走的“路侧悬崖 ”。 让学生通过明确“不应该怎样写”而更好地掌握“应该怎样写”。
注重课堂内、外教学的结合 本课程应注重与适量的课外写作实训相结合。尽可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内有关处、室、系、部实习,利用寒、暑假,深入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扩大应用写作训练领域,增加应用写作经验,达到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课程,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目的。 本课程还可将学生公务员考试和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有关文书写作的备考,纳入训练计划。
注重“三动”( 动口、动手、动脑)教学 本课程教学有必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形式以感知和掌握写作技能。 所谓“动口”,首先是指重视大声朗读优秀例文,以感受其行文特点,建立和培养应用文的语言感觉;其次,要求学生在课堂积极踊跃发言,以语言带动思维,以思维促进语言,强化思维训练;再次,尽可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请学生站起来“口写”,即练习“出口成文”。
所谓“动脑”,即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积极思考,比如,通过写作情景模拟、案例写作、病文评改等,启发学生思考。面对一个题材,可选用哪些文种?对题材应如何处理?内容该如何排列?揣摩优秀文章的作者何以如此写?总之,面对具体的写作问题,教师如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动手”,就是进行应用文书写作训练。动手写作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有情景模拟写作、案例写作、病文分析与修改,一个题材多种写法的写作和写成若干个文种的写作,整理课堂讨论结果的写作,课外社会实践的写作,等等。
注重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授课内容的直观性,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增强感官刺激,增大信息量,加深学习印象,激发学习热情,便于营造“教学场”和扩展教学空间,对实现教学目的具有很大的便捷性,为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围绕主教材配套开发了电子教案、网络课程、考试系统、自测系统。
建议本课程的第一次课的教学内容依次为: 三、注重讲授课程的预备知识 建议本课程的第一次课的教学内容依次为: 教材《前言》、《目录》 →“应用写作”的涵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附录一)→《文章修改符号及其用法》 其中,《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重点阅读“第二章 公文种类”的内容,以求初步认识应用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 13种公文的适用范围。 《文章修改符号及其用法》重点掌握改正号、删除号、增补号、对调号、转移号、接排号、另起号、位移号的用法。 本课程的教学,尤其是病文修改教学,文章修改符号必不可少。 可将抄写、熟记《文章修改符号及其用法》作为课后作业。
四、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界定 本课程的实训教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完成〖习题〗的“复习与训练”,另一部分为课堂“例文析评”与“病文析评”。对有些文种的“例文析评”和“病文析评”,教师可要求学生参与,以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完成。
五、课程的教学时数和选学文种 1.本课程的教学时数在36—108学时之间,要求一个学期完成教学。 其中工科类专业,一般开设36—54学时,即开设18周,每周2—3学时。 经管类专业,一般开设72学时,即开设18周,每周4学时。 文秘类专业,一般开设90—108学时,即开设18周,每周5—6学时。 以上各类专业的教学时数含复习与考试时间。
2.本课程各专业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训教学时数要求为4:6。 在电子教案各界内容中标示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训教学的建议时数。学生课外完成作业的实训时数未计入,由教师另行掌握。 3.本课程的第一章至第四章的教学时数占总教学学时的20%左右。 4.本教材共编入应用文种46个。考虑到不同专业对文书的需求不同,教学要求也不同,因而,不必也不可能46个文种皆讲授,不同的专业只能选学一部分与专业贴近的文种,相应地,各专业的教学总时数也根据需要而确定。
六、适当选讲电子教案中新增的例文 为增大教师案例教学的空间,在电子教案中增加了49个精选例文,分布在30个常用文种的例文之后。新增例文均以“[例文](增)”作标示。 七、课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训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训教学大纲已分散写入电子教案各节的“教学目的”之中。 作这样的处理,是出于能更好地适应不同专业选学不同文种的考虑。
九、课程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提供的考试系统、自测系统含738 道试题。各类试题类型分布情况请见考试系统中的《高职应用写作课程“试题库”题目分布表》。 本课程一般采取笔试形式, 测试学生对应用写作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文书写作水平。 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30%和7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讨论成绩及表现、社会实践写作成果。
对某些专业的学生也可探索试行口试作文的考核方式。 口试的具体做法是: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写作材料口头作文,即“口写”。口试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的口头成文能力,以及快捷思维能力。 如果在平时的实训教学中,教师能够注重示范口头作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口头作文,或者引导课堂集体讨论式作文,那么,学生便较能适应口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