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脉冲星的发现和搜寻 王 伟 国家天文台 2013年脉冲星暑期讲习班 8月13日- 8月23日 北京.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ulsar Workshop , NAOC1. Timing irregularities Timing noise: random fluctuation in pulse frequency with δν/ν < Glitch: pulse frequency.
Advertisements

FAST: Millisecond Pulsars and Binary Pulsars Chengmin Zhang FAST -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2015 – Guiyang/China.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太阳系是怎样形 成的?太阳等各 种恒星诞生后, 还会发生变化吗? 恒星真的永恒不 灭吗?
关于HXMT巡天计划的一些建议 袁为民 AGN 科学工作组.
X射线双星与恒星级黑洞 李向东
周建锋 (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 黑洞天体物理前沿问题年度研讨会 上海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超 新 星 与 中 子 星 彭秋和 (南京大学天文系).
系外行星之旅 寻找另一个地球 主讲人:高一(1)班张一发.
2009年脉冲星天文学暑期讲习班 高能宇宙线观测与 银河宇宙线起源 张 力 云南大学 2009年7月30日,国家天文台.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答 辩 人:徐 倩 指导老师:李向东 教授 专业方向:天体物理
康普顿散射的偏振研究 姜云国 山东大学(威海) 合作者:常哲 , 林海南.
高雄市101學年度高級中學生物科野外研習學習歷程報告
名以清修 利以义制 绩以勤勉 汇通天下 新晋商理念 李安平
恭祝王先生九十华诞
HXMT用户与科学数据中心 (在集成化天体物理研究平台下的协同开发)
研究型物理实验 验证快速电子的动量与动能的相对论关系 制作:白建平.
脉冲双星测时:双星系统、引力波、PPTA 项目简介
Origin of pulsar orthogonal polarization modes
脉冲轮廓、偏振和辐射束 脉冲轮廓的多种形态 射电辐射束几何模型 射电辐射束大小和形状 脉冲轮廓的拟合与成分间隔 脉冲轮廓随频率的变化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教材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中子星及其内部超导、超流(涡旋)状态效应
超新星遗迹和脉冲星成协系统 田文武 2009年7月于北京脉冲星夏校.
北京盈科“企业用工风险防范”系列讲座 员工入职法律风险防范技巧.
Runaway stars from the surviving companions of type Ia supernovae
__冬季的星空__. __冬季的星空__ 冬季的星空 寒冷的冬季夜晚,我們會發現滿天的亮星,的確冬天的夜空擁有許多的一等亮星,所以星空非常燦爛。對一個認識星空的初學者來說,冬天是一個入門的最好季節吧!
活动星系核与黑洞 模拟工作进展 袁为民 1 袁业飞 2 苟利军 1 周新霖 1 王建民 刘元 3 刘柱 潘海武1 1)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R in Enterprise Environment 企业环境中的R
Best observations in TeV----shell-type SNRs give us more know about CRs acceleration----diffusive shock acceleration But electron or hadron?
啟示錄 人 子 七 教 會 寶 座 七 印 七 號 龍 與 獸 七 碗 巴 比 倫 千 禧 年 前 後 新 耶 路 撒 冷 第9章(第5號)
Study on gamma-ray emission of S with long-term observation
X射线闪、低光度伽玛暴 及相关X射线暂现源的研究
NaI(TI)单晶伽马能谱仪实验验证 朱佩宇 2008年1月3日.
乌鲁木齐天文站 袁建平 刘志勇 闫文明 陈建玲 朱翠 胡会东 导师: 王娜
Μ子寿命测量 王纬臻 合作者 吴泽文 指导老师:乐永康.
脉冲星自转不稳定性 ----周期跃变与时间噪声 (Pulsar Astronomy: 4ed. Chap. 7)
双星系统与吸积 李向东 ,北京.
Si-PIN探测器的ASIC读出技术研究
碳汇资本在旅游融资中的应用研究 阚如良 梅雪 孔婷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用ARGO实验的Shower数据 寻找射线暴的高能辐射 周勋秀 张宇 高兰兰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卢海平1,张凯元1,袁祥岩1,Jessica Zheng2 1.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光所 2.AAO
恭贺王先生九十华诞! 脉冲星时间标准及应用研究进展 杨廷高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王仲翔 (合作者: 邢祎, J. Takata,周佳能,童思敏) 上海天文台 威海, 2017/09/21
光子能量线性_不同灵敏层厚度 photon,Cell Size 5x5mm
GeV excess in the Galactic center and the Dwarf Galaxies
高红移耀变体的GeV-TeV能谱 闫大海 云南天文台 张鹏飞 紫金山天文台.
§5.3万有引力定律 一.历史的回顾 1.地心说和本轮理论(C.Ptolemy,约前150)
M31晕中一个著名的球状星团G1的多色测光研究
用LAMOST数据研究褐矮星~L矮星 王有芬,杜长德,罗阿理 国家天文台 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数据部 5/21/2015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王新-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LHAASO-威海
夸克集团星的冷却:理解SN1987A中微子暴 未探测到的致密星——夸克集团星? SN1987A中微子暴 夸克集团星的中微子能量损失问题
脉冲星在银河系中的运动 孙晓辉 国家天文台
闫文明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19/08/2013 NAOC, Beijing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Modeling Multi-wavelength Pulse Profiles for PSR B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 射频干扰信号消除方法 昆明理工大学 计算机系 尚振宏 2018年11月23日.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使用塑膠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六年級專題研習報告
超强磁场下电子气体性质 和 磁星的X-射线光度
星座.
Timing & charge yield of Surface and Bulk event
LCS之自由电子激光方案 吴钢
LHAASO实验观测银心的灵敏度初步研究
ULF波和能量电子之间的波粒相互作用的示意图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中子星强磁场的物理本质 —超相对论强简并电子气体Pauli顺磁现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高能脉冲星的发现和搜寻 王 伟 国家天文台 2013年脉冲星暑期讲习班 8月13日- 8月23日 北京

主要内容 高能脉冲星: 如何定义? 高能脉冲星的发现 高能脉冲星的搜寻和研究 1、X射线脉冲星 2、伽玛射线脉冲星 高能脉冲星搜寻的最新突破也是重大突破 – Fermi卫星发现大量伽玛射线脉冲星 总结与展望

如何定义高能脉冲星 天文学的电磁波观测窗口 观测海平面高度 伽玛射线 X射线 紫外 可见光 红外 射电 高能天体物理观测窗口

脉冲星多波段辐射能谱特征(总体): 伽玛射线 辐射流量 射电 X射线 辐射最强的2个波段:射电 - 我们熟知的射电脉冲星 光学 光子能量 辐射最强的2个波段:射电 - 我们熟知的射电脉冲星 高能,主要是伽玛射线波段 ,峰 值能量在GeV 因此高能波段也可以发现许多新脉冲星,研究脉冲星物理,开展脉冲星应用研究(导航)。 高能脉冲星是脉冲星家族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能脉冲星的发现 第一颗高能脉冲星:Crab脉冲星 1964年通过气球试验,发现了Crab脉冲星和其星风云的X射线辐射(10-60 keV)。 后续气球/火箭观测(1970)探测到X射线脉冲(1968年Arecibo发现射电脉冲) 。 Crab脉冲星和其星风云是全天最亮的稳定X射线源,并作为X射线天文的标准烛光。 1970s, SAS-2高能卫星发现其伽玛射线脉冲辐射(>10MeV)!

两颗高能脉冲星的时代 1970s : SAS-2卫星(美国) 发现了Crab和Vela 脉冲星的伽玛射线脉冲辐射 1970s – 1982 : COS-B卫星(欧洲) 探测到Crab和Vela 的脉冲辐射(>50MeV) 探测到二十颗新的伽玛射线点源 – 一些源后来被证认是脉冲星。

高能脉冲星的搜寻和研究 如何搜寻高能脉冲星: 1、已知射电脉冲星(周期、位置),高能卫星跟踪观测,发现X射线或伽玛射线脉冲; 2、高能探测器通过盲扫(blind-search)观测,独立发现新的脉冲星(新的位置、新的周期)它们甚至没有射电辐射。 我们这里只讨论快速自转的中子星通过转动能损产生的高能脉冲星。中子星在双星系统可以通过吸积物质到表面产生吸积X射线脉冲星,这类天体其他老师将会讨论(17号李向东老师和下午其他老师的报告)。

X射线脉冲星搜寻 ROSAT卫星X射线全天巡天观测(德国) 波段:0.1-2.4 keV 历时10年 1990-1999

ROSAT巡天: 发现了超过10万个X射线源。 天文学家可以利用ROSAT数据第一次开展系统的X射线脉冲星搜寻。 发现了27颗X射线脉冲星(Becker & Truemper 1997)! 脉冲星研究主要发现 : 1、第一次发现毫秒脉冲星的X射线脉冲(Becker & Truemper 1993); 2、探测到射电宁静伽玛射线脉冲星Geminga的X射线脉冲( Halpern & Holt 1992 ); 3、年老脉冲星(Myr)表面热辐射的脉冲信号,测量中子星表面温度( Ogelman 1995 )。

第一颗X射线毫秒脉冲星 PSR J0437-4715 PSR J0437-4715 双星系统,伴星0.2M⊙ P=5.75 ms Porb=5.74 day 1993年被Parkes发现 (Johnston et al. 1993 Nature 361 613 ) X射线单脉冲辐射 热辐射,温度1.7x106K (Becker & Truemper 1993 Nature 365 528)

X射线脉冲星的性质 年轻脉冲星 年老脉冲星 毫秒脉冲星

X 射线光度与脉冲星自转能损率的关系 Lx ≈ 0.001 dE/dt Becker & Truemper 1997

中子星冷却曲线 中子星诞生于超新星爆发,诞生时温度很高(>108 K),然后慢慢冷却至(106 K)。 这个冷却过程细节直接反映中子星内部结构(超流)。 X射线脉冲星热辐射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子星内部的未知世界。

ROSAT后,ASCA(日本),BeppoSAX(意大利),Chandra(美国),XMM-Newton(欧洲)继续发现了许多X射线脉冲星。现在大约超过80颗X射线脉冲星,其中有20多颗X射线毫秒脉冲星。还包括近20颗磁星(2-12秒,磁场>1014G)的特殊脉冲星(17号仝号老师将专门介绍)。 Chandra具有高角分辨率 (0.5”),第一次把X射线脉冲星和脉冲星星风云从图象上分辨出来: Crab Vela

伽玛射线脉冲星的搜寻 开始于Compton天文台时代 (1991 – 2000) 两个主要伽玛射线望远镜: EGRET:>30 MeV 探测到6颗伽玛射线脉冲星(Crab, Vela, PSR B1706-44, PSR B1951+32, PSR B1055-52, Geminga ),其中发现了没有射电辐射新的一类脉冲星 – 射电宁静伽玛射线脉冲星Geminga。 COMPTEL: 0.5 -20 MeV 探测到PSR B1509-58的伽玛射线脉冲。

COMPTON时代的伽玛射线脉冲星 射电、光学、X射线、伽玛射线脉冲轮廓

高能/伽玛射线脉冲星搜寻的高潮 FERMI卫星时代的来临 发射时间:2008年6月 两个主要望远镜: GBM: 8 keV – 40 MeV GRBs和爆发源 LAT:20 MeV to > 300 GeV 伽玛射线源 (PSRs) 面积:8000 cm2 at 1 GeV 角分辨率:0.8o at 1 GeV 大视场 - cover all sky in two orbits 3 hr

FERMI/LAT - 最强大的伽玛射线望远镜 1st generation: SAS, COS-B 2nd generation: EGRET 3rd generation: LAT 9年 1年

2年的伽玛射线观测: 100 MeV - 10 GeV

发现了1873个伽玛射线源 (EGRET 9年 才探测到270个)

FERMI/LAT伽玛射线脉冲星的搜寻 (三个途径) 已知的射电脉冲星的伽玛射线脉冲搜寻 2200多个脉冲星(来自澳大利亚 ATNF Pulsar Catalog)都是伽玛射线脉冲星候选体。 射电脉冲星的位置 脉冲星时间观测的数据(周期及变化) 利用LAT的数据寻找伽玛射线脉冲信号 此方法发现了42颗年轻的伽玛 射线脉冲星。同时第一次探测 到毫秒脉冲星的伽玛射线脉冲。

LAT搜寻射电毫秒脉冲星的伽玛射线脉冲发现了13颗伽玛射线毫秒脉冲星。之前却认为毫秒脉冲星可能不能辐射伽玛射线。

直接利用LAT数据搜寻未知的脉冲星(blind periodicity search) FERMI时代之前,Geminga是唯一通过伽玛射线发现(EGRET)的射电宁静脉冲星。 LAT具有强大的收集伽玛光子的能力,具有直接搜寻脉冲星的潜力。主要集中超新星遗迹、脉冲星星风云、未知的高能辐射源。 已经发现36颗射电宁静伽玛射线脉冲星(35新脉冲星)。 Geminga再也不孤独了,已知的伽玛射线脉冲星,1/4是Geminga 类型的。 周期0.05 – 0.4 s, 年龄104-106 yr

直接利用LAT伽玛射线光子到达时间寻找脉冲周期 新脉冲星 : PSR J1957+5033 P=0.375 s

FERMI/LAT通过伽玛射线发现的第一颗射电宁静脉冲星 脉冲星位于超新星遗迹CTA 1中 P = 0.316 s 年龄 = 1.1 x104 yr 自转能损率 = 4.5x1035 erg/s 没有射电对应体,也没有X射线脉冲辐射!

伽玛射线直接发现毫秒脉冲星? 非常困难: (1)信号可能很弱;(2)毫秒脉冲星大部分在双星系统里,双星轨道运动导致的多普勒效应会让脉冲信号消失。如果要搜寻毫秒脉冲星脉冲信号,必须先知道双星轨道参数。 借助其他波段的观测手段是必要的。 第一颗通过伽玛射线发现的新毫秒脉冲星 PSR J1311-3430 (Pletsch et al. 2012 Science):首先利用光学观测确定轨道参数(轨道周期90分钟),得到P=2.56ms。 很快,其射电脉冲也被探测到(Ray et al. 2013)。

射电搜寻未知的伽玛射线源 FERMI/LAT探测到超过1800个伽玛射线源,其中700个是未知的。它们很可能是脉冲星。 全世界所有大型射电望远镜对准这几百个未知的伽玛射线源(特别是高银纬),在0.3, 0.8 和 1.4 GHz三个波段搜寻,开创一个新的伽玛射线脉冲星发现窗口。 通过射电搜寻,发现了49颗新脉冲星,其中46颗毫秒脉冲星,3颗年轻脉冲星。 已知射电脉冲周期后,大部分脉冲星可以得到伽玛射线脉冲轮廓。

射电跟踪观测发现大量的伽玛射线毫秒脉冲星,现在伽玛射线毫秒脉冲星超过60颗,还在不断增加中。 伽玛射线毫秒脉冲星已经是伽玛射线源重要组成部分。 LAT改变对毫秒脉冲星的认识!

FERMI/LAT发现的伽玛射线脉冲星 空间分布

银道面的分布 (距离信息)

伽玛射线脉冲星观测特征 FERMI/LAT的强大观测能力大大推动了我们对伽玛射线脉冲星的认识,特别是脉冲星辐射物理。 100多颗伽玛射线脉冲星,它们的统计性质将帮助我们认识伽玛射线脉冲星的共性和特性,可能帮助揭示伽玛射线辐射的物理起源。

伽玛射线脉冲星在Pdot – P 图上的分布

伽玛射线脉冲星的射电强度

射电脉冲轮廓与伽玛射线脉冲轮廓 相位差 双峰 单峰

Crab脉冲星: 以前认为射电脉冲和伽玛射线脉冲是完全重合的(相位差为零) LAT发现:射电峰比伽玛射线峰 落后 281±33 μs

射电峰与伽玛射线峰之间相位差 射电宁静伽玛射线脉冲星,假设相位差为零 伽玛射线双峰之间的相位间隔

伽玛射线光度与自转能损率的关系 它们可能满足关系: L∝ Edot ½ 弥散较大,可能存在更复杂的关系。 前面说到的X射线脉冲星: L x= 0.001Edot

脉冲星辐射伽玛射线脉冲的辐射效率非常高: 10% 左右! 辐射X 射线脉冲的辐射效率:0.1%。 L/Edot

伽玛射线脉冲星的能谱特征(30MeV – 30 GeV) 脉冲星能谱一般都用一个幂率谱加上一个高能截断形式拟合: 幂率 高能截断

幂率谱指数: 1.6附近 自转能损率越大,谱指数越大,谱形越平。 高能截断:1 – 6 GeV 大部分 2 – 3 GeV 高能截断能量和光速园柱半径处的磁场强度存在弱的相关性。

伽玛射线脉冲星的星风云 两个最强的伽玛射线脉冲星:Vela和Crab Vela pulsar 单一幂律谱 Г~2.4±0.2 Puppis A?

LAT图像:Crab脉冲星和Crab星风云 0.1 – 0.3 GeV 0.3 – 1 GeV > 1 GeV Pulsed Off-pulsed (0.52 – 0.87)

Crab脉冲星 Crab星风云 Г~ 1.97±0.02 Ecut ~ 5.8 ±0.5 GeV (高于其他脉冲星) 2个辐射成分:

总结与展望 第一颗高能脉冲星: Crab脉冲星 全天最亮的稳定X射线源:Crab 全天最亮的稳定伽玛射线源:Vela 已知的伽玛射线脉冲星约150颗 记住2个对高能脉冲星发现和搜寻做出巨大贡献的天文卫星: ROSAT(X射线),FERMI(伽玛射线)

前面观测发现 Lγ ∝ Edot1/2 Edot1/2/d2 未来高能脉冲星的搜寻 伽玛射线脉冲星的搜寻依然是热点 FERMI/LAT依然在继续工作 数据的增加可以发现更多的射电宁静的新脉冲星 会有更多的未知伽玛射线源,地面的射电望远镜跟踪观测,会发现更多的新脉冲星( 主要是毫秒脉冲星) 搜寻已知射电脉冲星的伽玛射线脉冲 前面观测发现 Lγ ∝ Edot1/2 我们定义一个参数:伽玛射线脉冲星探测率 Edot1/2/d2

Edot1/2/d2 越大,越容易被探测到伽玛脉冲

X射线脉冲星搜寻与研究 现在不是热点,进展较慢 NuStar(美国,2012年底开始):3-79 keV 小镜子,不开展巡天研究 2014年后,有2颗新X射线望远镜开展全天巡天观测,希望推动X射线脉冲星搜寻 eROSAT(德国,ROSAT接班人): 1 – 20 keV HXMT(中国): 2 – 200 keV 科学期望:发现更多年轻X射线脉冲星(银道面);研究脉冲星的演化,探索毫秒脉冲星物理起源的问题。

一个最新的例子 科学目标 毫秒脉冲星的起源问题: 理论家认为年轻脉冲星会死亡,低质量X射线双星系统中脉冲星会通过吸积加速,重生变成毫秒脉冲星。 但观测上没有直接证据! 我们只观测到射电毫秒脉冲星;或者只在低质量X射线双星中探测到X射线毫秒脉冲星,无射电脉冲。 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 年轻脉冲星 毫秒脉冲星

2013年3月,欧洲硬X射线望远镜INTEGRAL发现一个爆发源IGR J18245-2452,后来被证认是球状星团M28中低质量X射线双星,存在一颗X射线毫秒脉冲星。 有趣的是发现它与2006年被美国Green Bank radio telescope (GBT)望远镜发现的一颗射电脉冲星PSR J1824–2452I应该是同一颗脉冲星。 IGR J18245–2452 PSR J1824–2452I Spin period (ms) 3.931852641(2) 3.93185(1) Spin period derivative < 2 x 10-17 Orbital period (hr) 11.025781(2) 11.0258(2) Projected semi-major axis (lt-s) 0.76591(1) 0.7658(1) Pulsar mass function (Msun) 2.2831(1) x10-3 2.282(1) x10-3

2013年4月,它处在X射线爆发期,显示为LMXB中的吸积X射线毫秒脉冲星,无射电脉冲辐射; 2006年 X射线图像 Chandra 2013年4月,它处在X射线爆发期,显示为LMXB中的吸积X射线毫秒脉冲星,无射电脉冲辐射; 2006年,它显示为射电毫秒脉冲星,应处在X射线宁静态。 2013年5月,在X射线爆发峰值后5周, IGR J18245-2452再次变成一颗射电脉冲星!(Parkes, GBT观测) IGR J18245–2452/PSR J1824–2452I让我们第一次看到射电(自转)和X射线(吸积)毫秒脉冲星之间的快速转换;直接证据支持射电毫秒脉冲星通过LMXB重生过程起源的物理图像。

谢谢大家! 欢迎更多问题和建议,并继续讨论: Email: wangwei@bao.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