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病
概述 丝虫病(filariasis)是指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心血管等部位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目前已知对人致病的丝虫共有8种。我国仅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而引起疾病,又称淋巴丝虫病(lymphatic filariasis)。 本病通过蚊虫传播。 主要临床特征有早期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反复发作,慢性期因淋巴管阻塞常发生象皮肿、乳糜尿等。 丝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流行极广,在我国遍及沿海地区及长江流域的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台湾省)。近年来,由于有效的防治,发病人数已明显减少。
病原学 丝虫属线虫纲,丝虫目,盖头虫科。体细长如丝。以除鱼类以外的脊椎动物为终寄主,节肢动物为中间寄主,节肢动物叮咬终寄主时将感染性幼虫传入后者体内。寄生于人体的丝虫共有八种:班氏武赫雷尔氏线虫(班氏丝虫,旧译班氏吴策线虫)、马来布鲁格氏线虫(马来丝虫)、旋盘尾线虫(盘尾丝虫)、罗阿罗阿线虫(罗阿丝虫)、常现棘唇线虫(常现盖头丝虫)、链尾棘唇线虫(链尾丝虫)、欧氏曼森线虫(欧氏丝虫)及帝汶布鲁格氏线虫(帝汶丝虫)。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故称淋巴型;微丝蚴均有鞘膜,流行地区广。其余各种丝虫寄生于结缔组织(罗阿、盘尾及链尾丝虫寄生皮肤,形成肿块,余见于体腔),故称组织型;除罗阿丝虫外,微丝蚴无鞘膜。丝虫成虫及幼虫均细长如丝,卵胎生,雌虫产出微丝蚴,循行于血液中或留于组织液内,若为吸血昆虫──蚊、蚋、虻等吸入胃中,即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于昆虫再叮人时自喙逸出经吸血伤口侵入人体。
班氏丝虫的形态:成虫细长如丝线,乳白色,表面光滑。雄虫大小可达42mm×0. 15mm。雌虫较大,105mm×0 班氏丝虫的形态:成虫细长如丝线,乳白色,表面光滑。雄虫大小可达42mm×0.15mm。雌虫较大,105mm×0.3mm。雌雄互相缠绕,定居于大淋巴管及淋巴结内。卵胎生,雌虫交配后产出细长的幼虫──微丝蚴
丝虫生活史 分蚊体内和人体内两个阶段。蚊吸血时将人血中的微丝蚴吸入其胃内。微丝蚴脱去鞘膜,穿过胃壁经体腔进入胸肌,活动减弱,虫体伸直,然后缩短,变粗,形似腊肠,称腊肠状蚴。脱皮2次后腊肠状蚴逐渐变长,发育为感染性幼虫──丝状蚴。蚊体内的发育需10~14天。丝状蚴离开蚊的胸肌,经血腔达喙部,于蚊吸血时逸出,从叮刺伤口进入人体,迅速进入附近的皮下小淋巴管,再移行到较深部位(如下肢、阴囊、精索、腹股沟、肾盂等)的淋巴管、淋巴结,在此发育。脱皮2次,于侵染人体4个月后发育为成虫,成虫以淋巴液为食,寿命可达12年。微丝蚴产出后经胸导管移行至血循环。它在人体内的寿命约2~3个月。班氏微丝蚴多数白天聚集在肺部微血管,傍晚后出现于外周血液,高峰为晚10时至次日凌晨2时。这称为夜现周期性,最早在中国厦门发现。其机理不详,可能与氧气吸入量、肺部微血管的舒缩状态等有关。南太平洋一些地区的班氏微丝蚴呈昼现周期性,或许认为这是另一个种的丝虫。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血中含微丝蚴的早期患者及无症状的带虫者(微丝蚴血症者)。 二、传播途径:蚊叮咬,4属30余种蚊如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 。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四、流行特征:丝虫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地方性与季节性。在中国感染季节一般在5~10月,这时的温度、湿度利于蚊虫孳生及微丝蚴在蚊体内的发育。人口密度和环境卫生亦与流行有关。 我国流行的只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马来丝虫主要寄生在上、下肢的浅表淋巴系统,尤以下肢为多,故以四肢症状多见;班氏丝虫除寄生在浅表淋巴系统外,多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中,如下肢、阴囊、精索、肾盂等部位,常出现泌尿系统症状。
致病 微丝蚴周期性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有以下几种猜想:①人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肺部微血管扩张,微丝蚴大量从肺进入周围血液;②肺和周围血液中氧分压的变化可改变微丝蚴的周期性。夜间给患者吸入O2,提高血的氧分压,则周围血中微丝蚴数量减少;③与微丝蚴体内的自发萤光颗粒有关。凡微丝蚴体内含有萤光颗粒多的,其夜现周期性明显,反之则不明显。
致病 丝虫病的病变在淋巴管和淋巴结,由成虫的机械刺激或死后虫体分解产物的化学刺激,引起一系列反应性病变。 (1)急性期表现为渗出性炎症,淋巴结充血、淋巴管壁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沉积。淋巴管和淋巴结内逐渐出现增生性肉芽肿反应,肉芽中心为变性的成虫和嗜酸性粒细胞,周围有纤维组织和上皮样细胞围绕,并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聚集,形成类结核结节。 (2)慢性期突出表现为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虫体钙化,淋巴结变硬,淋巴管纤维化,形成闭塞性淋巴管内膜炎。淋巴管的阻塞可致远端淋巴管内压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张和破裂,淋巴液郁滞,淋巴管内蛋白成分增加。阻塞位于皮下,淋巴液不断刺激组织,使纤维组织大量增生,皮下组织增厚、变粗、皱褶,变硬形成象皮肿。阻塞位于深部淋巴系统,则出现阴囊象皮肿、淋巴腹水、乳糜腹泻、乳糜尿等。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引起继发感染使象皮肿加重及恶化,甚至形成溃疡。
临床表现(急性期1) 一、急性期 1、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1、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不定时周期发作,可能每月或数月发作一次。发作时患者畏寒发热,全身乏力。淋巴结炎可单独发生,而淋巴管炎一般都伴有淋巴结炎。局部淋巴结肿大痛疼并有压痛,持续3~5天后,即自行消失。继发感染,可形成脓肿,淋巴管炎以下肢为多,常一侧发生,也可两腿同时或先后发生,其症状是沿大腿内侧淋巴管有一红线,自上而下蔓延发展,称为“离心性淋巴管炎”。炎症波及毛细淋巴管时,局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肿、发亮,有灼热烧感及压痛,类似丹毒,称“丹毒样性皮炎”俗称流火,持续2~3天消退。
临床表现(急性期2、3) 2、丝虫热 周期性打寒战,高热,持续2天至1周消退。部分患者仅低热但无寒战,在屡次发作后,局部症状才渐渐显露,出现腹痛者,多数是因为腹膜后淋巴结炎所致。 3、精囊炎、附睾炎、睾丸炎 常见于斑氏丝虫病。患者自觉由腹股沟向下蔓延的阴囊疼痛,可向大腿内侧放射。睾丸及附睾肿大,阴囊红肿压痛,一侧或二侧精索可摸及1个或数个结节性肿块,有压痛,炎症消退后缩小变硬。可伴有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临床表现(急性期4) 4、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综合征(肺型丝虫病) 由发育移行的未成熟幼虫引起的过敏反应所致。表现畏寒、发热、咳嗽、哮喘、肺部有炎症阴影,痰中有嗜酸性粒细胞和夏科一登雷登结晶,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0~80%),血中微丝蚴多阴性。少数尚可出现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临床表现(慢性期1、2) 二、慢性期 1、淋巴结肿大 1、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是由于炎症及淋巴结内淋巴窦扩张所致,且常伴淋巴结周围向心性淋巴管曲张。见于一侧或两侧腹股沟和股部,局部呈囊性肿块,中央发硬,穿刺可抽出淋巴液,有时可找到微丝蚴,易误诊为疝。 2、淋巴管曲张 淋巴管曲张常见于精索、阴囊及大腿内侧。精索淋巴管曲张可互相粘连成条索状,易与精索静脉曲张混淆。阴囊淋巴管曲张可与阴囊淋巴肿同进存在。
临床表现(慢性期3、4) 3、阴囊淋巴肿 由于腹股沟表浅淋巴结和淋巴管阻塞,致阴囊肿大、表皮增厚似桔柑皮状,可见有透明或乳白色小水泡,破裂后有淋巴渗出或乳糜液渗出,有时可查到微丝蚴。 4、鞘膜腔积液 多见于斑氏丝虫病。可发生一侧或两侧。轻者无明显症状,积液多时,阴囊体积增大,呈卵园形,皮肤皱折消失,透光试验阳性,穿刺液离心沉淀可找到微丝蚴。
临床表现(慢性期5、6) 5、乳糜尿 此症状为斑氏丝虫病常见症状。病人淋巴管破裂部位多在肾孟及输尿管。临床呈间歇性发作,隔数周、数月或数年再发。发作前可无症状或有畏寒、发热、腰部、盆腔及腹痛股沟处疼痛,继之出现乳糜尿。乳糜尿易凝固,可堵塞尿道,致排尿困难其他甚或出现肾绞痛。 6、象皮肿 多见于马来及斑氏丝虫病晚期。感染后10年左右发生。常发生于下肢,少数见于阴囊、阴茎、阴唇、上肢和乳房。开始呈凹限性坚实性水肿,久之皮肤变粗增厚、皮皱加深,皮肤上有苔藓样变,疠状突起等变化,易继发细菌感染形成慢性溃疡。
并发症 急性期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为淋巴水肿和象皮肿,严重者可出现心肌炎、下肢或阴囊水肿、精神症状甚至衰竭。
检查 分为病原诊断和免疫诊断。前者包括从外周血液、乳糜尿、抽出液中查微丝蚴和成虫;后者为检测血清中的丝虫抗体和抗原。 1.病原诊断 1.病原诊断 ⑴血检微丝蚴:由于微丝蚴具有夜现周期性,取血时间以晚上9时至次晨2时为宜。 1)厚血膜法:取末梢血60μl(3大滴)涂成厚片,干后溶血镜检。如经染色可减少遗漏并可鉴别虫种。 2)新鲜血滴法:取末梢血1大滴于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加盖片后立即镜检,观察微丝蚴的活动情况。本法适用于教学及卫生宣传活动。 3)浓集法:取静脉血1~2ml,经溶血后离心沉淀,取沉渣镜检。此法可提高检出率,但需取静脉血,且手续较复杂。
检查 ⑵体液和尿液检查微丝蚴:微丝蚴亦可见于各种体液和尿液,故可于鞘膜积液、淋巴液、腹水、乳糜尿和尿液等查到微丝蚴。可取上列体液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或采用离心浓集法、薄膜过滤浓集法等检查。含乳糜的液体可加乙醚使脂肪充分溶解,去除上面的脂肪层,加水稀释10倍后,以1500~2000rpm离心3~5分钟,取沉渣镜检。 ⑶成虫检查法: 1)直接查虫法:对淋巴系统炎症正在发作的患者,或在治疗后出现淋巴结节的患者,可用注射器从可疑的结节中抽取成虫,或切除可疑结节,在解剖镜下或肉眼下剥离组织检查成虫。取得的虫体,按常规线虫成虫标本制作技术,杀死固定,然后置线虫透明液中,镜检、定种。 2)病理切片检查:将取下的可疑结节,按常规法制成病理切片镜检。若为丝虫性结节,可见结节中心有成虫,其周围为典型的丝虫性病变。
检查 2.免疫诊断可用作辅助诊断。 ⑴皮内试验:不能用作确诊病人的依据,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⑴皮内试验:不能用作确诊病人的依据,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⑵检测抗体:试验方法很多,目前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成虫冰冻切片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及马来丝虫成虫或微丝蚴的可溶性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⑶检测抗原:近年来国内制备抗丝虫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ELISA双抗体法和斑点ELISA法分别检测班氏和马来丝虫循环抗原的实验研究已获初步进展。
鉴别诊断 (1)丝虫性乳糜尿是班氏丝虫病患者的泌尿及腹部淋巴管阻塞后所致的病变。需与结核、肿瘤引起者鉴别。 (2)丝虫病的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一般由成虫寄居于淋巴结引起,较多见于腹股沟、腘窝及腋窝等处淋巴结显著肿大。应与细菌性淋巴管炎鉴别。 (3)丝虫性附睾炎和睾丸炎主要见于斑氏丝虫病。患者自觉由腹股沟向下蔓延的阴囊疼痛,可向大腿内侧放射。睾丸及附睾肿大,鞘膜积液指阴囊体积增大,呈卵园形,皮肤皱折消失。这两者应与结核性鉴别。 (4)象皮肿开始呈凹限性坚实性水肿,久之皮肤变粗增厚、皮皱加深,皮肤上有苔藓样变,疠状突起等变化,易继发细菌感染形成慢性溃疡。应与局部损伤、肿瘤压迫、手术切除淋巴组织后引起的象皮肿鉴别。
治疗 治疗药物主要是海群生(hetrazan,又名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DEC)。海群生对两种丝虫均有杀灭作用,对马来丝虫的疗效优于班氏丝虫,对微丝蚴的作用优于成虫。国内海群生的常用疗法为4.2g7日疗法治疗班氏丝虫病;1.5~2.0g3~4日疗法治疗马来丝虫病。患者服药后可因大量微丝蚴的死亡而引起变态反应,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处理。为了减少海群生的副作用,现在防治工作中广泛采用了海群生药盐,按每人每天平均服用海群生50mg计,制成浓度为0.3%的药盐,食用半年,可使中、低度流行区的微丝蚴阳性率至1%以下,且副作用轻微。近年我国研制成功抗丝虫新药呋喃嘧酮(furapyrimidone),对微丝蚴与成虫均有杀灭作用,对两种丝虫均有良好效果。用总剂量140mg/kg体重7日疗法,对班氏丝虫病的疗效优于海群生。 对象皮肿患者除给予海群生杀虫外,还可结合中医中药及桑叶注射液加绑扎疗法或烘绑疗法治疗。对阴囊象皮肿及鞘膜积液患者,可用鞘膜翻转术外科手术治疗。对乳糜尿患者,轻者经休息可自愈;也可用1%硝酸银肾盂冲洗治疗。严重者以显微外科手术作淋巴管-血管吻合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治愈标准 经彻底治疗后,不发生临床症状或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无微丝蚴即为治愈。 丝虫病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丝虫病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丝虫病是指丝虫寄生在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心血管等部位所致的寄生虫病。我国只有班克鲁夫丝虫(班氏)和马来布鲁丝虫(马来丝虫)。 丝虫的幼虫在蚊子体内、成虫在人体内发育。当蚊子叮咬带有微丝蚴的人血液时,便把微丝蚴吸人体内,大约经14天,蚊子再吸血时,微丝蚴迅速侵入人的淋巴管,逐渐移行到淋巴结,并逐步发育为成虫,可存活10~15年。
预防 1普查普治及早发现患者和带虫者,及时治愈,既保证人民健康,又减少和杜绝传染源。普查应以1周岁以上的全体居民为对象,要求95%以上居民接受采血。2.防蚊灭蚊 3.加强对已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指标地区的流行病学监测。在监测工作中应注意:①对原阳性病人复查复治;对以往未检者进行补查补治;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发现病人,及时治疗直至转阴。②加强对血检阳性户的蚊媒监测,发现感染蚊,即以感染蚊户为中心,向周围人群扩大查血和灭蚊,以清除疫点,防止继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