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戰爭時期的台灣社會 第一節 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
學習重點 近代日本向外軍事擴張的野心 日本軍國主義的崛起 日本走向軍國主義之路 大東亞共榮圈 太平洋戰爭(珍珠港事變) 戰時體制下的台灣(皇民化、工業化、南 進基地化)
近代日本向外軍事擴張的野心 (一)背景:日本自推動明治 維新後,從清末到民國初 期,一直有計畫性地積極 圖謀中國。 (二)天皇理想:明治天皇以 武力「開拓萬里波濤」、 「布國威於四方」,要把 世界置於其統治下。 明治天皇(1852-1912)
近代日本向外軍事擴張的野心 (三)制定大陸政策: 1.第一期:征服台灣 (1)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事件 (2)光緒二十一年(1895):1894年甲午戰爭後簽定 《馬關條約》,台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2.第二期:征服朝鮮 1910年朝鮮成為日本在亞洲第二個殖民地。
近代日本向外軍事擴張的野心 (三)制定大陸政策: 3.第三期:征服中國東北 (1) 1914年(民國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派兵占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殖民地和鐵路。 (2) 1915年(民國4年):日本欲乘歐美各國無暇東顧,秘密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條款,而袁世凱亦因想藉條件要求日本支持中國重新實現君主制(或把國號改為「中華帝國」),要求中國承認日本取代德國的特權,進一步擴大日本在滿蒙的權益,並聘用日本人為行政顧問等職位。(史稱「五九國恥」)。
近代日本向外軍事擴張的野心 (三)制定大陸政策: 3.第三期:征服中國東北 (3) 1919年(民國8年):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完結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之後引發中國的五四運動,最後中國並沒有在和約上簽字) 至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才由美國調停下簽訂《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日本將山東及膠濟鐵路歸還中國,中國則開放當地為商埠,並提供日本僑民在當地的一些權益。 (4) 1931年(民國20年):發動「九一八事變」,占領中國東北全境,次年並成立偽滿洲國。 (5)1933年(民國22年):日軍進攻熱河、河北,最後日軍與中國政府在河北省塘沽縣簽定《塘沽協定》,劃定北平、天津以北至長城的一大片地區為非軍事區,中國不得駐軍。
近代日本向外軍事擴張的野心 (三)制定大陸政策: 4.第四期:征服全中國 (1)1932年(民國21年):發動「一二八事變」(松滬會 戰) (a)理由:日軍以保護僑民為藉口。 (b)結果:駐上海的國軍第十九路軍奮起抵抗,日軍 一再增兵,三次易帥,傷亡萬餘人後仍不能得逞。 (2) 1937年(民國26年)~1945年(民國34年):全面侵華。 5.第五期:征服全世界
日本軍國主義的崛起 (一)發展背景 日本為一島國,本土資源不足,因此欲效法歐美國家 向外擴張的殖民政策。(脫亞入歐論) 日本自從幕府末期以來,由於歐美列強的交侵以及國 內社會經濟情勢的劇變,為在危機中求得生存,乃衍 生出一種強調「富國強兵」、「日本至上」與「海外 擴張」的觀念,企圖以通過征服朝鮮來擴展其國防線, 並以中國為假想敵發展軍國主義。 近代日本對外軍事擴張,始自光緒二十年(1894)為爭 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與中國爆發的甲午戰爭。光緒三 十至三十一年(1904~1905)的日俄戰爭日本再度獲勝, 躋身為國際軍事強權。海外戰爭的節節勝利,讓日本 軍方逐漸囂張跋扈。
脫亞入歐論 明治18年(1885),福澤諭吉首提 「脫亞入歐論」,其認為若不能採納 西洋文明,便不能保持國家的獨立, 日本不能等待鄰國的開明來共同振興 亞洲時,「不如脫其伍而與西洋文明 國家共進退」。
福澤諭吉(1835-1901)
日本軍國主義的崛起 (二)政策 北進:經由朝鮮進入中國東北(滿州), 再圖謀蒙古與華北。 南進:先台灣,後中南半島、東南亞 地區。
日本走向軍國主義之路 (一)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右翼分子、軍部對 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強迫日本限制軍備) 所建構的世界秩序深為不滿,認為它實以美、 英白種人為中心,日本利益遭受歧視,於是 不願再屈從歐美列強。他們認為日本身為有 色人種唯一的獨立國家,應承擔起抵抗白人、 保衛亞洲的天職,乃趁機發展國家主義運動。
日本走向軍國主義之路 (一)背景: 2.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問題嚴重: (1)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美國家忙於戰爭,無暇顧 及遠東市場,日本經濟因此空前繁榮。戰後歐美勢力 重返東亞,日本景氣不再,經濟發展停滯。 (2)大正12年(1923)日本遭逢關東大地震,1/2房屋震毀 成瓦礫場,死者達十餘萬人,財務損失超過55億日圓。 (3)昭和4年(1929)經濟大恐慌爆發後,歐美列強紛紛採 行保護關稅,各種「經濟圈」逐漸形成,造成失業人 口大增,人民生活困苦。不安的日本軍方提出「滿蒙 是日本生命線」的口號,鼓勵農民移往滿蒙拓墾,以 解決危機。
關東大地震(東京大地震) 時間:於大正12年(1923年)在日本時間9月1日 早上11:58分時,發生在日本關東平原的地震災害, 高達芮氏規模7.6。 受害人數 死亡人數、失蹤人數:約14萬2千8百人(官方統計 死亡者約105,385人) 避難人數:至少190萬人以上 倒塌建築物:約12萬8千棟 因火災燒毀之建築物:約44萬7千棟 關東大地震死亡人數在日本從明治時期以來排名為 第1位,在世界排名第9位
關東大地震(東京大地震)
日本走向軍國主義之路 (二)結果: 1.日本關東軍在昭和6年(1931)發動「九一八事變」,強佔 中國東北,昭和7年(1932)扶植滿清遜帝溥儀成立「滿洲 國」,企圖建立「日滿一體」的經濟圈,以抗衡歐美列強。 (1)「九一八事變」: (a)時間:民國20年(1931)9月18日 (b)導火線:日本以保護鐵路和租借地為名,駐紮在中國東 北的日本關東軍發動戰爭。 (c)經過: 日本並未終止覬覦東北的野心,發動「九一八事變」 蔣中正本希望透過國際聯盟的壓力來迫使日本撤軍。 日本對於國聯所做出的撤兵決議相應不理,事變發生不 到半年,日軍以完全佔領整個東北。
日本走向軍國主義之路 (二)結果: 1.日本關東軍在昭和6年(1931)發動「九一八事變」,強佔 中國東北,昭和7年(1932)扶植滿清遜帝溥儀成立「滿洲 國」,企圖建立「日滿一體」的經濟圈,以抗衡歐美列強。 (2)偽滿洲國:國際聯盟強烈譴責,不承認滿洲國合法 性,日本表示抗議並退出國聯。 1932年 日軍確立滿洲國計畫,滿洲國獨立,首都為長春 1932年3月1日 發表「滿洲國建國宣言」,宣布成立,溥儀出任執政(9日就任) 1932年9月15日 日本承認滿洲國,雙方簽訂「日滿議定書」 1933年 所轄區域加入熱河(原本包括奉天、吉林、黑龍江) 1934年3月1日 溥儀稱滿洲國皇帝 1945年8月17日 日本投降,隨後溥儀宣讀「滿洲國解散詔書」,滿洲國結束
日本走向軍國主義之路 (二)結果: 2.但佔領中國東北並不能解決日本右翼份子的焦 慮,此時日本國內政黨惡鬥,財閥謀求暴利, 農民日益窮困,共黨勢力興盛,不安氣氛瀰漫 ,自許愛國的右翼分子多次進行暗殺政變,從 此日本政黨噤若含蟬,軍部乘機掌政。 (1)1932年少壯派軍人發動「五一五事件」,殺 害首相犬養毅。 (2)1936年又發動「二二六事件」,殺害多名內 閣部長。
日本走向軍國主義之路 (二)結果: 3.日本軍部首腦主張為了國家生存,必須對華侵 略,日軍乃在昭和12年(1937),挑起「蘆溝 橋事變」。 (1)戰爭爆發:1937年7月7日。 (2)原因:日軍在蘆溝橋附近進行演習,到了夜 間竟謊稱有一名士兵失蹤,隨後即報轟宛平鎮 ,此即「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
日本走向軍國主義之路 (二)結果: 3.日本軍部首腦主張為了國家生存,必須對華侵略,日軍乃在昭和12年(1937),挑起「蘆溝橋事變」。 (3)經過: (a)日軍原計畫速戰速決,在短時間內攻占首都南京,迫使國民政府投降,然而國民政府在上海(中國軍隊傷亡二十五萬人之後,被迫撤退)、南京戰役(南京大屠殺)付出慘重傷亡代價,決定向內陸撤退。 (b)日軍逐步占領華東半壁,卻也無力征服全中國。 (c)日本侵華戰爭深深地掀起中國人的民族意識。 (d)1941年(民國30年)12月7日,日本突然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總部夏威夷珍珠港,引發太平洋戰爭,中日戰爭一夕之間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 (4)結果:1945年(民國34年)8月15日在戰中瀕臨毀滅邊緣的日本,終於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贏得了對日抗戰的勝利。
日本走向軍國主義之路 (三)對台灣的衝擊: 1.總督府打擊台灣政治社會運動,1931年解散台 灣民眾黨,1934年「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自動停止。 2.九一八事變前後,經濟大恐慌波及日本,出身 農村的少壯派軍人與政治人物為了維護日本米 價,從1931年開始便積極地主張限制台灣米輸 往日本,確定台灣農產的角色,只是補充日本 本土生產的不足。
大東亞共榮圈 (一)背景: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國內 團體不斷鼓吹對英美作戰並將白人趕出亞洲 的言論。 (二)1938年11月日本政府發表建立大東亞新秩 序的宣言,欲樹立「中、日、滿三國相互提 攜,建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互助連環 的關係」,鼓吹日、華等亞人合作,共同防 衛俄共入侵及對抗美、英列強宰制東亞。 (三)1940年7月正式喊出「大東亞共榮圈」,宣 稱將援助東南亞人民反抗殖民帝國統治,為 其南侵布局。
大東亞共榮圈 (四)範圍: 大東亞共榮圈即指中、日、滿、法屬中南半島、 荷屬印尼、新幾內亞等大洋洲,及澳洲、紐西蘭 、印度及西伯利亞東部等地為大東亞之範圍。大 東亞新秩序乃以日本天皇為中心,對內形成國防 國家的協同體制,再以日本為核心,形成以日本 為盟主的中日滿協同體制,其他各國又次於中國 與滿洲。 以皇國為核心,中、日、滿堅實結合為根幹的大 東亞新秩序,承認圈內各民族獨立的意向,建立 以國防為中心的協同體制,完成亞洲真正的解放 ,台灣成為大東亞共榮圈的核心。
大東亞共榮圈
大東亞共榮圈 (五)行動:1941年日軍突襲珍珠港,以及隨後 對東南亞的占領,日本稱之為大東亞戰爭(東 亞聖戰)。 (六)變質:1942年日軍在中途島戰役失利,日 本急於榨取東南亞資源以支應戰局,大東亞 共榮圈成為合理化其侵略本質的藉口,原以 解放者自居的日軍,頓時變成壓迫者。「大 東亞共榮圈」真面目揭曉後,各地反日運動 前仆後繼。
太平洋戰爭(珍珠港事變) (一)背景 1939年美國開始對日本經濟制裁,其後日本的南侵 ,又促使美國宣布凍結日本資產和石油禁運,英、 荷亦紛紛跟進,日本因此面臨「ABCD(美、英、中 、荷)包圍」的局面,急需印尼石油資源。 1939年德國在歐洲發動閃電戰,英國等國忙於抵禦 納粹軍隊,日本認為可以趁機奪取歐美列強在東南 亞的殖民地。1940年日本內閣正式喊出「大東亞共 榮圈」,宣稱將援助東南亞人民反抗殖民帝國統治 ,為其南侵布局。 1941年《日蘇互不侵犯條約》簽定後,南進論成為 日本軍部的主流思想。
太平洋戰爭(珍珠港事變) (二)爆發:1941年日美之間的利益衝突終於爆 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攻擊美國夏威 夷軍港,造成了所謂的「珍珠港事變」,成 為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線。 (三)結果:日軍迅速佔領香港、菲律賓、馬來 西亞、新加坡、緬甸、印尼等地。1942年中 途島戰役,日本海軍主要航空母艦損失慘重 ,戰局逆轉,美國轉守為攻。
太平洋戰爭(珍珠港事變) (四)對台灣的衝擊 珍珠港事變後,太平洋戰爭展開,當時的臺 灣總督長谷川清說:「當前本島已由以往的 補給基地一躍而成為第一線之防衛、戰鬥基 地。」台灣被喻為「不沉的航空母艦」。這 表示日本的主戰場,逐漸由中國大陸轉移到 太平洋地區,戰略目標逐漸由擴大占領變為 突破英、美的海上封鎖,而台灣的戰略地位 也由「後勤基地」逐漸轉變為「前進據點」 。
太平洋戰爭(珍珠港事變) (四)對台灣的衝擊 1942年9月,日本內閣提出了「內外地行政一 體化」的決議,擴大東京高層介入殖民地行政的 權責,殖民地總督的權限相對地大幅縮小。台灣 總督府的業務在內務大臣「監督」下,歸內務省 管轄。內務省因而透過總督府對台灣進行軍事、 社會動員及物資統制(配給制)。 徵調台灣人充當志願兵、軍伕,誘騙婦女充當 「慰安婦」,其後台灣又遭受盟軍猛烈轟炸,志 願兵死亡二千一百人,軍伕死亡二萬八千人。
軍夫: 當時日軍有所謂「軍人、軍馬、軍犬、軍夫」的歧視 性說法,可見軍夫地位極低,比軍馬、軍犬還不如 。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青年約有20萬人以上擔任軍夫, 陣亡者多達三萬餘人。 慰安婦: 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為鼓舞日軍士氣,並防止 性病蔓延,影響戰力,乃在朝鮮、臺灣徵調女子赴 日本軍營供士兵縱慾,這些女子被稱為「慰安婦」 。
卡車運送的慰安婦
慰安婦的裸體照
上海慰安所
日本慰安所
圖為日軍安全套:“突擊一號”
戰時體制下的台灣 (一)時間:昭和11-20年(1937~1945) (二)總督:小林躋造、長谷川清、安藤利吉等 後期武官總督 (三)背景:中國對日戰爭開始,日本急需臺人 全面協助
長谷川清 小林躋造 安藤利吉
戰時體制下的台灣 (四)殖民政府三項政策:(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 1.皇民化運動 (1)措施 (a)以「內臺如一」為口號 (b)國語(日語)運動、改姓氏、拜日本神祇、行志願軍 (c)太平洋戰爭(1941)爆發後,成立「皇民奉公會」,此 外還有各種「產業奉公團」、「文學奉公團」、「 愛國婦人會」。展開全面性掠奪,強徵臺籍軍伕入 伍,婦女成為慰安婦。
學校教育鼓吹「皇運扶翼」思想,即是戰爭時期倡導全民一心,為皇國奉獻的國民精神教育之一。
昭和12年(1937)臺灣的 愛國婦人會會員合照
皇民奉公會台中大雅庄分會成立照片
皇民奉公會 成立時間1941年(昭和16年)成立 口號:「台灣一家」、「內台如一」。 性質:皇民化運動以改變殖民地人民的認 同,使其成為日本皇民為目標;皇民奉公 會運動則是假借殖民地人民(包括定居於 台灣的日本人)也是皇民為口號,達成戰 爭動員的目標。
皇民奉公會 4.組織: (1)皇民奉公會利用從總督府至地方各級行政體系,在總督 府設置中央本部,由總督出任會長。州、廳設支部,市、 郡設支會,街、庄設分會,最基層的是奉公班,每一個奉 公班大約是由十戶組成。 (2)另有以職業為區分的團體,如產業奉公團、文學奉公團 。 (3)網羅台灣社會菁英擔任皇民奉公會幹部。 5.實例: (1)在總督府情報部的策劃下,由「台灣文學奉公會」派遣13 位作家到島內各地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戰地報導文學撰寫工 作。 (2)各地組織「勞務奉公隊」,投入軍事工程,從事義務性質 的「奉仕作業」。
皇民奉公會將台灣所有的戲劇都納入管制,帶有中國文化色彩的表演均不得演出,並推出「皇民化劇」作為宣傳的工具。
自皇民奉公會成立後,包括布袋戲、歌仔戲 等戲劇表演團體,皆須依各項規定方能演出 。根據李天祿的回憶指出:「當時的『時代 布袋戲』,就是將尪仔穿上日本服,講日本 話,配樂則用唱片放西樂,尪仔拿著武士刀 在台上砍來砍去的『皇民劇』。我們臺灣的 地方戲『支那戲』完全被禁演。有時大家還 是偷演,看到警察來檢查才趕快換上日本服 的尪仔,改成軍歌的配樂。」 (資料來源:李天祿口述,曾郁雯撰錄,《戲 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遠流,1991)
戰時體制下的台灣 (四)殖民政府三項政策:(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 1.皇民化運動 (2)目的:期將台灣人「煉成皇國民」,為日本帝國效忠 。→要使臺灣人完全日本化 (3)主要內容: (a)國語運動 (b)改姓名 (c)改變風俗 (d)改變宗教信仰 (e)人力動員
皇民化—國語運動 背景:1937年(昭和12年)台灣日語普及率只有37.8% 國語:日語 措施: 廢除報紙的漢文版、公學校的漢文科 大量增設「國語講習所」 推動「國語常用運動」 獎勵「常用國語者」、「國語家庭」、「國語模範部落( 社區)」。 成果:使台人接受日語教育者大為增加,至日本投降前 夕,台人已有將近八成是所謂「國語解者」(了解日語的 人)。
皇民化的國語運動 --標示“用日語買賣”的牌子 皇民化的國語運動 --標示“用日語買賣”的牌子 皇民化運動強制臺灣 人民放棄台語,逼迫 使用日語。圖為商店 門前標示:“用日語 買賣”的牌子。
國語(日語)運動 臺北州最早實施國語家庭制度。右為國語 家庭的門牌。成為國語家庭者,可以享有 優厚的教育、工作機會等。
皇民化的臺灣模範家庭
1932~1942年日語普及率
皇民化—改姓名 採取許可制。 條件:必須是「國語常用家庭」,同時具備 皇國民素質者,始得由戶長提出申請,全家改 姓。 昭和15年(1940,皇紀2600年),宣布「恩 准」台人改用日本式姓名,但申請者不踴躍。 後改採利誘及壓力兼施政策,並放寬條件。 至昭和18年(1943),約有12萬6千多人更改 為日本姓名,約佔當時台人人口2%。 李登輝曾改名為「岩里政男」(いわさとまさお)
皇民化—改變風俗 改穿日式的和服,改用陽曆。 禁止台灣傳統戲曲,如:歌仔戲、布袋戲等。 鼓勵養成日式生活禮儀。
皇民化運動內容之一 皇民化風潮所及,連吃飯也要「精神動員」,圖為1940 年代新竹芎林青年團在用餐前跪坐合掌,感謝天地與日本 天皇。
皇民化—改變宗教信仰 目標在於以日本國家神道教取代台灣固有宗教信仰 提倡日本神道教,廣設神社,並強迫學校學生參拜 。估計神社數從1939年(昭和14年)到1942年(昭和17 年)間幾乎增加一倍。並鼓勵台灣人採取「神前結婚 」的神道婚禮。 透過對地方寺廟的整理與裁併,達到消滅民間信仰 的目的,估計台灣的寺廟與齋堂數目減少了1/3。 實施「正廳改善運動」:撤去正廳牌位,禁止祖先 崇拜,改奉日本「天照大神」,強制奉祀神宮大麻( 神符,是以白紙紮成的神臺位),但真正祭拜的臺灣 家庭非常少。
皇民化運動下的小學生拜日本神祇
天照大神
實地指導正廳改善運動
皇民化—人力動員 中日戰爭(1937)爆發後:徵調台籍青年充當「軍 伕」,擔負軍中雜役。 太平洋戰爭(1941)爆發前:不准台灣人當兵 太平洋戰爭(1941)爆發後:昭和17-18年(1942- 1943)實施陸軍、海軍志願兵制度。 昭和19年(1944):全面徵兵制。 高砂義勇隊:召募原住民加入 勞務動員訓練機構:拓南工業戰士訓練所、拓 南農業戰士訓練所。
臺灣少年工 臺灣志願兵讀本 1943-1944年間,日本招募八千多名 加強思想教育,推動皇民化,企圖使臺灣人認同日本,效忠日本 12~18歲的臺灣少年遠赴日本,從事 海軍航空機的製造工作 加強思想教育,推動皇民化,企圖使臺灣人認同日本,效忠日本
海軍志願兵自願招生海報
戰爭時期的家庭為志願兵、 徵兵送別的紀念照
海軍志願兵出征前紀念照
第一回軍夫送別攝影紀念1937.12.18
望你早歸 (1947年所創作的歌曲) 詞:那卡諾 曲:楊三郎 每日思念你一人,昧得通相見, 親像鴛鴦水鴨不時相隨,無疑會來拆分離。 牛阮孤單一個,若是黃昏月娘欲出來的時,加添阮心內悲哀, 你欲佮院離開彼一,也是月欲出來的時。 阮只好來拜託月,替阮講給伊知, 講阮每日悲傷流目屎,希望你早一日返來。 牛郎織女二個,每年有相會, 怎樣你那一去全然無批,放捨會來拆分離。 你欲佮院離開彼一日,也是月欲出來的時。 阮只好來拜託月娘,替阮講給伊知,
高砂義勇隊 原住民為即將出征的族人飲酒送別。
右邊的旗幟上清晰可見「出征高砂族挺身國」字樣。
戰時體制下的台灣 (四)殖民政府三項政策:(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 2.南進基地化與工業化 (1)展開工業化:1930年(昭和5年)總督府曾召開「臨時產 業調查會」,討論如何配合建設臺灣為「南進基地」 。 (2)正式提出:小林躋造總督 (3)目的: (a)與「皇民化運動」作為「治臺三方針」(皇民化、工業 化、南進基地化) (b)建設臺灣成為戰爭體制時的「南進基地」
昭和年間發行的紀念明信片,顯示日本將台灣當成南進的跳板
臨時產業調查會 昭和5年(1930) 總督府曾召開「臨 時產業調查會」, 討論如何配合建設 臺灣為「南進基地 」。
戰時體制下的台灣 (四)殖民政府三項政策:(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 化) 2.南進基地化與工業化 (4)工業化內容: (a)1934年(昭和9年),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工程竣工, 是台灣工業化重要的里程碑,水泥、金屬、肥料 得到廉價的電費優惠,有更佳的發展契機。其後 機械、造船、石化等新工廠紛紛設立,也引進纖 維業及大規模的水泥業。原本從日本本土輸入的 日用品,也逐漸由在台灣開辦的相關輕工業所取 代。
戰時體制下的台灣 (四)殖民政府三項政策:(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 2.南進基地化與工業化 (4)工業化內容: (b)1935年(昭和10年),總督府召開「熱帶產業調查會 」,調查華南、南洋各種產業、交通、貿易及文化 狀況,藉以促進台灣與華南、南洋的經濟關係,並 開始從事「工業台灣,農業南洋、華南」的計畫。 (c)1935年(昭和10年),台灣總督府為了宣揚治台政績 ,在台北舉行了一個為期五十天的「始政四十週年 紀念台灣博覽會」。這場紀念博覽會可說是針對日 本的「南進」政策,向海內外宣示台灣已完成一切 的準備工作,蓄勢待發。
始政四十年紀念博覽會 (一)舉行博覽會的意義 1.展示本國的科技與產業實力 (1)1851年,英國在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辦人類史 上首次的萬國博覽會之後,不僅讓英國民眾 對國家的實力充滿信心,也讓全世界注意到 英國航海殖民與工業革命的成就。 (2)列強相繼透過舉辦類似的博覽會,以向世界 各國展示本國的科技與產業實力。
始政四十年紀念博覽會 (一)舉行博覽會的意義 2.台灣總督府為了宣揚治台政績 (1)經過第一次大戰後政經局勢的挑戰,台灣社會在 1920年代後期, 無論金融、食糧、工業、能源與人 才等各方面,都已步上軌道且穩定發展。 (2) 1935年(昭和10年)台灣總督府為了宣揚治台政績 ,於是耗資百萬日圓,在台北舉行為期50天的「始 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 。 (3)透過展示品的呈現,讓海內外人士了解總督府在 台灣的經營成果,同時介紹台灣社會特有的風土民 情。
始政四十年紀念博覽會 (二)台灣博覽會的開辦 1.時間:昭和10年(1935)(展示期間為10月10日到11 月28日,為期50天) 2.地點:台北市公會堂(今中山堂)、台北市公園( 今二二八公園)、大稻埕分場與草山溫泉池(今陽 明山溫泉)等四大展示區,同步進行。 3.展示內容 (1)直營館:包括產業館、林業館、交通土木館、南 方館。 (2)特設館:包括滿州館、日本製鐵館、三井館、東 京館、專賣館。
始政四十年紀念博覽會
台北驛頭(車站)的歡迎門
始政四十年紀念博覽會 (三)南進基地的完成 1.博覽會是南進政策的宣示:昭和8年(1933)日本因為 「滿州國」問題而退出國際聯盟,被國際社會孤立 ,這場博覽會一方面展示日本治台的成就,同時也 有向世界宣示日本將以台灣為基地推動「南進」政 策的意味。 2.中日戰爭前台灣成為日本的「南進」基地:1936年( 昭和11年),總督小林躋造在台灣提出了「皇民化、 工業化、南進基地化」的口號。
戰時體制下的台灣 (四)殖民政府三項政策:(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 2.南進基地化與工業化 (4)工業化內容: (d)昭和11年(1936),總督府再籌設「台灣拓殖株式會社 」,作為負責供應南方拓殖產業資金和指導開發計 畫的機關。 (e)昭和12年(1937)盧溝橋事變之後,南進論逐漸取得上 風,台灣也進入戰時體制。總督府為求軍需物資能 夠自給自足,推動工業化更為積極。 (f)昭和13年(1938),公布「國家總動員法」及經濟警察 →配合各類統制物資、勞力、資金、運輸工具等資 源,優先用於軍需工業的增產。
戰時體制下的台灣 (四)殖民政府三項政策:(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 2.南進基地化與工業化 (4)工業化內容: (g)昭和16-17 年(1941-1942),召開「臺灣經濟審議會 」、「東亞經濟懇談會」→策劃戰時工業動員與物 資統制。 (h)引進日本新興財閥(日產、日曹、日窒),加速發展重 點工業(鋼鐵、鋁錠、煤、水泥、肥料、酒精) 。 (5)日治後其推動的工業化,雖然使台灣社會邁向半工半 農的經濟型態(1940~1942年台灣工業產值超過農業 產值);但整個產業結構,是在戰時體制宰制下, 配合日本戰爭的需要。既忽略了民生工業也漠視了 台灣的主體性,只凸顯了殖民地任人宰制的無奈。
戰時體制下的台灣 (四)殖民政府三項政策:(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 2.南進基地化與工業化 (6)南進基地化內容 (a)昭和12年(1937)蘆溝橋事變後,以「台灣拓殖株式會社」、華南銀行為東南亞開發事業中心。 (b)臺北帝國大學針對南洋進行學術研究 (c)嘉義商業學校及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培養語文與商務人才。 (d)計畫扶持臺商抵制東南亞華僑。 (e)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1),臺灣由後勤基地轉為軍事前線。 (f)臺商進軍東南亞和華南,至戰爭結束前(1945),台灣人在華南約有2萬人,在東南亞亦有三千多人。
推廣愛國神話: 加強台人對皇民化運動中愛國精神 (一)國歌少年(君之代少年) 1935年4月21日新竹州苗栗郡公館庄的詹德坤(當時 就讀於公館公學校三年級),早上向祭祀著「神宮大 麻」的神龕禮拜後出門上學,後因當地發生大地震 ,身負重傷。重傷之際仍堅持使用國語(日語)來說 話。後來重傷不治,過世前,仍堅持跟其父親說要 唱「君之代」(日本國歌)。 故事中揉和了皇民化運動的幾個要項:禮拜大麻、 說國語、唱國歌等。
《君之代少年》課文書影
推廣愛國神話: 加強台人對皇民化運動中愛國精神 (二)莎勇之鐘 故事發生在蘇澳南澳利有亨社。昭和13年(1938),泰 雅族少女莎勇為了替接受國家徵召的當地駐在所柿田 警手搬運行李,不幸跌落高漲的溪流當中。 後來總督長谷川清為表揚莎勇少女的愛國事蹟,特地 贈鐘給利有亨社,希望藉由悠揚的鐘聲,莎勇的行誼 能廣為流傳。 用意:官方極力描述莎勇的「義行」乃本於愛國心與 渴望參與戰時勞動之故。也等同於殖民地人民認同日 本發動侵略戰爭的誠摯表現,而且合理化在殖民地的 軍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