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頁數: P.9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圖A1 醫管局增添醫療儀器開支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圖A2 醫管局投放醫療物品及設備開支
資料B 磁力共振掃描機是常用的重要醫療儀器,能讓醫生準確分析和診斷病人病情,以提供適當的治療。然而,不少公立醫院非緊急的病人輪候時間很長,平均需輪候70 至80 日,屯門醫院更要需輪候5 至6 年。醫管局解釋因資源所限,必須分流處理急症和非急症。為提升服務質素,醫管局已添置新器材,以縮減輪候時間。然而,添置醫療儀器前,當局需確保有足夠的專業醫護和技術人員配合實際運作需要,也需評估當前的科技應用水平,以及新技術的優點、風險及成熟程度。
參考資料,政府添置醫療設備對公共衛生有何影響?(6 分) 正面影響 增添醫療設備後,醫院可服務更多病人,縮短病人的輪候時間,並避免因延誤治療而令病情惡化。參考資料B,不少公立醫院非緊急的病人輪候時間長達數十天甚至數年,添置醫療設備能增加服務量,縮減病人的輪候時間,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提升醫療 服務質素 (續)
參考資料,政府添置醫療設備對公共衛生有何影響?(6 分) 正面影響 新的醫療配備的效能比原有的好,在檢查和治療方面的表現更佳,能作更準確的診斷和更高效的治療,可提升醫療的效率和效果。 提升醫療 服務質素 (續)
參考資料,政府添置醫療設備對公共衛生有何影響?(6 分) 正面影響 添置醫療設備可提升治癒和存活率,長遠可減輕病人對醫療系統構成的負擔。參考資料B,磁力共振掃描機能讓醫生準確分析和診斷病人病情,以提供適當治療。可見,添置醫療設備能提升治療成效,長遠能減少治療需求,舒緩醫療系統的負擔。 減輕本港醫療系統的負擔 (續)
參考資料,政府添置醫療設備對公共衛生有何影響?(6 分) 負面影響 添置醫療設備大幅增加政府的開支,技術愈新、愈高效的儀器,售價也愈高。此外,更多的儀器代表需要聘用更多人手操作,或為現有醫護提供培訓,以便他們可掌握設備的使用方法,這也會增加醫療開支。 增加醫療開支 (續)
參考資料,政府添置醫療設備對公共衛生有何影響?(6 分) 負面影響 根據圖A1,醫管局於2008年至2011年間,投放在購買醫療儀器的開支大增,而根據圖A2,2013年醫管局用於購買醫療物品和設備的開支已是2006年的逾兩倍,可見,政府的醫療開支已十分龐大,如添置更多醫療設備,將令政府的財政負擔百上加斤。 增加醫療開支
(b) 政府引入新的醫療技術時應考慮甚麼因素?試加以解釋。(8 分) 引入新的醫療技術會增加醫療開支,因此,引入前,政府需先評估技術的安全程度、效能、副作用等,以總結技術的得益和風險,確保技術能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符合經濟效益。例如,新的吞服式大腸鏡頭使用方便又安全,有助推廣大腸癌普查,及早找出患者加以治療,提高治療成效,所以不妨引入;相反,若醫療技術的使用風險高,市民不欲使用,引入這類技術,除了可能增加醫療事故,也會浪費政府資源。 技術的 貢獻 和風險 (續)
(b) 政府引入新的醫療技術時應考慮甚麼因素?試加以解釋。(8 分) 政府引入新的醫療技術前,需考慮醫護人員是否有能力操作,以及人手是否能配合因增加儀器而大增的工作量。如人手和資源能配合,新技術固然可發揮所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否則,空有設備而人手和資源未能配合,則得物無所用,未能改善服務。因此,引入新技術前,政府應考慮配套資源的配合程度。 資源 配合 程度 (續)
(b) 政府引入新的醫療技術時應考慮甚麼因素?試加以解釋。(8 分) 市民的健康意識提高,以及疾病模式轉變,改變市民對醫療技術的需求。引入技術前,政府應先評估市民的需要,優先引入使用率最高的儀器和技術。由於資金有限,政府必須按需求來衡量引入新技術的優次,使公帑用得其所。 市民的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