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教育技术科学研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面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特点。 2。知道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科研素质。 3。掌握教育技术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4。能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处理。 5。会馔写研究报告。
过程与方法: 以自学为主,辅之以讲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并积极投入教育技术研究活动,把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主动推广和应用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10.1 教育技术研究概述 10.1.1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 是以教育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1。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和人的学习。 2。教育科学研究更多地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3。教育现象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它的偶然性和独特性也很大。
10.1.2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及其特点 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 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是对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
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特点: 1.问题即课题。 2.课堂即研究室。 3.教学即研究。 4.教师群体即研究共同体。 5.成果即成长。
10.1.3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的分类 1.新的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试点研究 2.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研究 3.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对教育系统的影响研究 4.信息技术支持的新型学习环境研究 5.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研究
10.1.4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应具备的素质 1。强烈的研究意识。 2。积极实践和善于反思。 3。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4。掌握教育技术科学研究方法。 5。奉献精神。
10.2 中小学教育技术课题的选题和研究方案的撰写 10.2.1中小学教育技术课题的选题 1.课题的来源 (1)。发现的新问题。 (2)。没解决的老问题。 2.选题的原则 (1)科学性。(2)需要性 。 (3)可行性。 (4)创新性 。
10.2.2中小学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 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 课题题目 一、问题的提出(引言)——回答为什么要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三)关键概念的界定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课题的设计——回答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研究的结果是什么?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实施对象和实施范围 (四)研究方法 (五)检测项目及方法 (六)研究周期和步骤 (七)最终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三、研究条件和保障措施——回答如何保障研究? (一)研究组织及人员分工 (二)研究条件 (三)保障措施 (四)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课题题目 研究题目通常是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探究,并用一个陈述句把它表示出来。要求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其表述应准确、简练、富有特点。 例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性思维的研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制作初中物理学科网络课件”。
2.问题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2)关键概念的界定 (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例如:行动案例\中期报告.doc
3.课题的设计 (1)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即课题研究将要达到的目标,它是对研究结果的规定,设计研究目标主要是确定所研究问题的解决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的相关效益。应客观而合理地确定研究目标,做到目标具体、明确、可行、且可供操作和可验证。
(2)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回答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它把课题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 例如:行动案例\行动方案.doc
(3)实施对象和实施范围 实施对象常常是学生或教师 . 实施范围常常是学校范围或学科领域。
(4)研究方法 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很多,在研究中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并强调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兼顾。
(5)检测项目及方法 课题研究须要在中期阶段和总结阶段对研究结果进行检测,评价课题研究目标的达成度(信度和效度)。可依据课题研究各个目标达成的结果来分项设计(或借用)检测项目、检测标准以及适当的检测方法。
(6)研究步骤 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备阶段,方案实施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
4.研究条件和保障措施 (1)研究组织及人员分工 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 (2)研究条件 包括物质条件、人力资源和前期成果等 . (3)研究经费. (4)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0.3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中小学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10.3.1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就是在具体的行动中开展研究,它是一种融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于一体的科研方法 。 教育中的行动研究是教育工作者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下,为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而对教育中的行动进行分析、评估和纠正的过程。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的探索性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解决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
1.行动研究的特征 (1)为行动而研究。 (2)在行动中研究。 (3)由行动者研究。
2.行动研究的环节 (1)计划(行动研究方案):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法和步骤。 (2)行动(实施计划):行动就是要把计划中设计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付诸于实施,这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
(3)观察(对行动的审视):观察就是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对行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资料,为计划调整和结论提供依据。
(4)反思: 反思是对观察到、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与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形成修订计划的基本设想。 反思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
3、行动研究方案的撰写步骤 (1)、研究课题 (2)、选题意义 (3)、研究目标 (4)、理论依据 (5)、研究内容 (6)、研究方法
(7)、行动研究人员 研究者:(主研人) 行动者:(教师) 研究对象:(学生) (8)、观察与记录 (9)、反思 (10)、步骤与时间 (11)、结论 (12)、保障 行动案例\行动方案.doc
10.3.4实验法 实验法就是在可控的教育情景中,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目的地改变一些教育因素(自变量),控制无关因素,观察记录另一类教育因素(因变量)的变化,到了一定时间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两类教育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验证理论假设的方法。
实验法的三个要素 作为一种特定的研究方式,实验法有着三对基本要素。分别是: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与后测;自变量与因变量。
1、实验研究方案撰写的方法与步骤: (1)课题选择 (2)制定实验方案 ①课题 ②课题的陈述 ③确定反应变量和控制干扰变量的方法 ④建立假设 ⑤实验目标和成果
⑥确定样本和实验的模式 实验模式 单组实验 Y0-X0-Y C=Y-Y0
单组实验就是对单个实验组,比如说一个地区、一个学校、一个年级或者一个班的学生,分期实施不同的实验因素,每次对一个实验因素的效果加以测量和分析。通过对单个实验组前后行为变化的数据 比较,得出结论。
等组实验: Y10-X10实-Y1 C1=Y1-Y10 Y20-X20控-Y2 C2=Y2-Y20 C=C1-C2
等组实验是选择两个条件相同或相似的组进行实验,一组施加实验因素(实验组),另一组不施加这种实验因素(对照组或者控制组),通过两组间的实验数据比较,来看实验因素的效果。
⑦收集资料的种类和方法 ⑧实验的步骤和时间安排 ⑨研究人员 ⑩研究条件
10.3.3调查法 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一种方法。它包括书面的问卷调查和实地的访谈、座谈等具体方法。
调查法的实施步骤是: 选择课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开展调查→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1.调查法的分类 按照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依据的工具不同,分为访问调查法、调查表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等。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偶遇调查和专家调查。
访问调查: 又称访谈调查,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又称书面调查。是用书面提出问题,请被调查者用书面回答问题的一种搜集调查资料方法。 (1)写好问卷导语 简要写明问卷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2)设计问卷题目 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既能明确地反映出调查者的意图,又能让答卷者真实、准确地进行回答。可有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问答题等。
(3)做好被调查者的工作提高回收率和准确性。 (4)做好统计和分析。
10.4资料的收集和统计处理 教育科学研究是探究问题的答案或论证预期的假说,而支持答案和假说的重要依据是论据,真实可靠的论据来源于对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的统计处理。所以,资料收集是教育科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时,就要依据研究的课题和研究方法认真确定应该收集资料的种类、途径和统计处理方法。
下面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为例,具体介绍资料的收集和统计处理。
10.4.1资料收集 1.学生方面的资料 实验前、后有关,学习兴趣、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理解力、动手、动口能力、合作能力等计数资料,调查表。个人学习成绩,集体学习成绩,非实验班学习成绩、试卷。 表格设计(1、2、3、4、5、6、7、8、9) 第十章教育技术科学研究.doc
2.教师方面的资料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专家点评 3.媒体 (1)不同学科、不同课型运用的媒体组合 (2)主题资源库及相关网站;文字、图片、影视资料; (3)自制课件、投影片。
10.4.2资料的统计处理 1.计数资料要统计检验,确定差异程度。 如、卡方检验 2.数量资料也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统计检验,确定差异程度。 如、T检验 3.每堂实验课后的达标测评成绩都要进行X—S分析,确定教学效果
下面介绍对数量资料的统计处理方法: 例:实验班在一次实验课后进行达标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试制作出次数分布表和次数分布图 第十章教育技术科学研究.doc
10.5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 一项教育技术课题的研究工作按计划完成后,需要对整个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用文字记载下来,即形成一份课题研究的书面材料。包括,研究报告、研究论文。
10.5.1研究报告的撰写 研究报告是描述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的结果或进展的文件,是报告情况、建议、新发现和新成果的文献。它是教育技术研究工作者广泛使用的一种文体。
1、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环节: (1)草拟详细的写作提纲 撰写者必须先筹划好文章的结构,组织材料,草拟提纲。 (2)撰写初稿 撰写初稿是撰写过程的中心工作。对科研报告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引言、正文、结论)的写作要求分别阐述如下:
①引言 引言是科研报告的开场白。引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
②正文 正文是科研报告的主体,占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是科研报告的关键部分,体现着报告的质量和水平。 要写好正文部分,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并以观点为轴心,贯穿全文,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
③结论 科研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归宿。结论必须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
(3)注释 (4)修改定稿 鲁迅先生说过,写作时不要十步九回头,写完后不要一去不回头。任何文章,只要仔细审阅,都会发现或大或小的问题。文章写完后必须回头认真修改。
2、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一)、题目形式 关于“×××”的结题报告 (二)、序言 简述研究的时间、经过和结果 (一)、题目形式 关于“×××”的结题报告 (二)、序言 简述研究的时间、经过和结果 (三)摘要研究方案中的部分内容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2、假设 3、研究方法 4、预期的结果
(四)、研究过程 1、准备工作 2、研究人员机构 3、研究的硬、软件环境 4、人员培训 5、研究对象的确定
(五)、各阶段的研究情况 1、研究的内容、方法、活动。 2、收集资料的种类、数量、统计处理结果 3、阶段性成果:如试验课数、教学设计数、论文数、设计制作的课件数以及发表和获奖情况。 4、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统计概括研究的全过程
(六)、研究得出的结论及评价 (七)、获得的经验体会 例如:《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实验报告 峰峰实验小学 行动案例\中期报告.doc
研究报告结构分析 一、简介学校信息教育环境 二、正文 (一)、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 科研促发展(学校、教改、信息化) 四方面 (一)、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 科研促发展(学校、教改、信息化) 四方面 (二)、内容和界定 一部二省 六个概念
(三)、实验假设 条件 过程 目标 (四)、理论和方法 建构主义、人本主义。 行动研究法、准实验研究法。 (五)、研究过程 1、组织培训 2、分项实施
六)、资料分析和检验 1、问卷(兴趣、自测) 2、观察(注意力、预习) 3、测量(识字、阅读、综合) (七)、成果和问题 三、参考文献
六、论文的撰写 (一)意义: 1、使研究成果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将论文纳入科学宝库。 2、使研究成果得到广泛传播,发挥其在教学改革中的效益。 3、通过撰写研究论文,提高研究人员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的能力。
(二)结构和要求 1、题目 确切,精练,新颖。即要准确地表达论文内容,又要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2、摘要 阐述文章最重要的内容,力求做到短少精焊和完整。以几百字为宜。其作用是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文章重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导言 说明这项研究工作的绿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项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在学术上有何意义。 要求简单扼要,客观务实。
4、正文 是表达研究成果的部分 以收集到的研究资料为依据,在统计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得出结论。
常用的有三种写作方法: (1)纵深式 各论据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应用的顺序不能互换,论证时层层深入直至论点。 (2)平列式 各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应用时可围绕中心论点,逐一说明。 (3)综合式 纵深式和平列式的综合运用。 注意二种倾向,只有论点没有强有力的论据支持式只罗列论据而论点不清晰。
5、结论 做出总结,提出展望,阐述作者独到的见解,是文章的精髓。 6、参考资料 指出引用的参考文献,包括文献题目、作者、发表的书刊名、出版社、出版的时间、地点。 加注方式:(1)夹注;(2)脚注:(3)尾注
例如:《网络环境下基子专题内容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的研究》 行动案例\行动论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