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主要流派.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第一章 基本理论.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中小学教师 & 教育研究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宋维红.
《程序设计实践》 孙辉 理工配楼104A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章:课程与课程理论.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CASHL)传递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教育学新论》第七章—— 课程.
自主创业.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第五章 幼儿教师与师幼关系 一、幼儿教师的涵义 (一)幼儿教师与托幼机构教育 (二)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 二、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分析
罗杰斯 Carl Ransom Rogers ( ) 美国心理学家。1902年1月8日生于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早年主修农业和历史。1924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同年进入纽约联合神学院。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临床心理学。1928年获硕士学位,后受聘到罗切斯特市防止虐待儿童协会的儿童研究室工作。1930年任该室主任。
课程泛雅 2017/3/15.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教育硕士课程 课程特色 提供具弹性修课组合 配合不同知识背景的学员 融合个人经验及新知识 促进学员专业提升.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学者专访/何克抗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上交材料说明 2015年1月23日.
行动研究后的再思考 我校机器人教育新标准的重建 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王 宁.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第七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育 第二节 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 第三节 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人工智能技术导论 廉师友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植物资源学 主讲人:王海英 副教授.
北京市外国语学校和外语实验校初中外语 教学改革实验的历程及启示
第四次大作业 登陆学校图书馆网站的电子数据库
教学资源系统简介 主讲人:张耀炎.
第三篇 组织工作.
课程设计与评价.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 孙俊国
教学媒体 朱京曦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 Tel&Fax: Mob: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软件工程系 林 琳.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萧惊鸿 Hsiao, Ching Hung 纽约州立大学Oswego校区 现代语言文学系
微课程教学设计 黎加厚 上海师范大学 微课程教学设计,黎加厚,2013, 2019年2月22日.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第六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创新杯”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2章 JSP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2019年5月7日.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专业必修课程 田永中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不 曾 预 约 的 精 彩” 漫谈教学事件动态生成课程资源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叶显发.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研究 江苏省溧阳中学 王澄
第八讲 评价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讲座1:教学评价的含义 陶保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主要流派

第一节 经验自然主义的课程与教学 (二)认为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经验主体 (三)主张教学反思、附带学习和连续性 一、经验自然主义课程与教学的思想基础 二、经验自然主义课程与教学的主要观点 (一)课程教学的三维统一取向 1、 儿童经验与学科知识的统一。 2、 儿童与社会的统一。 3、 自然学科知识与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统一,学科知识与社会的统一。 (二)认为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经验主体 (三)主张教学反思、附带学习和连续性

第二节 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的课程与教学 永恒主义教育和要素主义教育均属于新传统教育流派,它们的基本特点是重视传统教育,强调知识学习和以教师为中心。

一、永恒主义的课程与教学    永恒主义又被称为“古典主义”、“新经院主义”、“古典人文主义”等。它代表了西方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永恒主义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永恒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钦斯、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等。 (一)永恒主义课程与教学的思想基础 (二)永恒主义课程与教学的主要观点 1、课程与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智的发展 2、课程与教学要为生活做准备 3、以“永恒学科”为核心 4、 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要素主义的课程与教学   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到50—60年代中期成为了一种影响很广的教育思潮。1938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发起成立这一组织的美国教育家有巴格莱、 、德米阿什克维奇、莫里森、坎德尔等人。从那时起,巴格莱一直被看作是要素主义教育的领袖。 (一)要素主义课程与教学的思想基础 (二)要素主义课程与教学的主要观点

1、 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课程教学的核心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中,要素主义者特强 调“新三艺”(即数学、自然学科和外语)。 2、课程设置的三大原则   (1)课程首先要考虑国家的民族的利益。   (2)课程要具有长远的目标。   (3)课程要包含价值标准。 3、教师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权威人物 4、教学即心智的训练

第三节 结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 年代末到60年代末这段特定历史时期的复兴与升华, 从而将要素主义所主张的学科课程发展至顶峰——创 第三节 结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    结构主义教育是要素主义教育在美国20世纪5 年代末到60年代末这段特定历史时期的复兴与升华, 从而将要素主义所主张的学科课程发展至顶峰——创 立了“学术中心课程”。而到后来,结构主义教育的几 个主要倡导者如布鲁纳、、费尼克斯等都成为人本主 义教育的重要代表。

1、强调课程内容应当是学科的基本结构 一、结构主义的课程与教学 (一)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的思想基础 1、皮亚杰的发生学结构主义  2、乔姆斯基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3、莱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 (二)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的主要观点 1、强调课程内容应当是学科的基本结构 2、强调基本结构应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 3、倡导 “发现法”教学

二、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主要思想起源于亚伯拉罕·马斯洛(A H Maslow)与卡尔·罗杰斯(C Rogers)等人的心理学研究。 (一)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的思想基础 (二)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的主要观点 1、课程与教学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强调人的情意发展和认知发展的统一,要求突出课程的情意基础 3、设置并行课程和“整合”课程,着眼于整体人格的发展 4、主张意义学习和自发的经验学习 5、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其适应性 6、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

(一) 建构主义的课程知识观 第四节 建构主义的课程与教学 一、建构主义课程与教学的思想基础 (一)康德、波普尔和维特根斯坦等人的哲学思想 第四节 建构主义的课程与教学 一、建构主义课程与教学的思想基础 (一)康德、波普尔和维特根斯坦等人的哲学思想 (二)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 (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建构主义课程与教学的主要观点 (一) 建构主义的课程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 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 案。知识不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 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这并 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 (二)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他们对于学习的基本解释是: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 (三)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 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 的对象。

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其目的 (四)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建构主义者主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其角色就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真实”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五)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其目的 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以主动地 建构意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 者的作用。   建构主义者主张教学过程包含7个步骤或环节:一是 分析教学目标;二是创设情境;三是设计信息资源;四 是设计自主学习方式;五是设计协作学习环境;六是评 价学习效果;七是强化练习。

本章思考题: 1、 当代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主要流派的课程与教学观点。 2、 简述经验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3、 简述永恒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 4、 简述要素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5、 简述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6、 简述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 7、 结合实例分析建构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主要思想。 8、 简述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实践与活动: 参考文献: 1、 分析当代西方课程理论流派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2、 请结合小学语文、数学的教学内容,查找资料对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丁纲著:《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丛立新著:《课程理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高文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专题》,《全球教育展望》,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