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没 上海40种 特色小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如何學好數學? 黃駿耀老師
Advertisements

辅助核算 3.5.
10 郑和远航.
三个偶像的故事和功绩 ——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董飞燕.
捣蛋鬼历险记 初一四班 孙嘉佑小组.
中國歷史 明代之患禍及民變.
10 郑和远航 郑和 郑和,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昆明晋宁县)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原名马和,小字三宝,十一岁时在明太祖朱元璋发动的统一云南的战争中被俘进宫,后当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1403年朱棣登基,史称明成祖。次年正月初一,朱棣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便赐姓“郑”,改称郑和,并提拔为内宫太监,于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自1405年到1433年,漫长的28年间,郑和船队历经亚非三十余国,涉十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
明清 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雅克萨反击战(俄) 戚继光抗倭(日) 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 荷兰 俄 罗 斯 日 本 台湾 沙 俄 入 侵
戚继光抗倭.
刑事訴訟法 授課人:林俊益副教授 時間:95.9.~96.6..
妩媚人生 云 计 算 与 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技术 黄 宜 华 南 京 大 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妩媚人生 妩媚人生
第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授课人:鲍婷.
历史上的中日关系.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赵田甜.
第四章 清代臺灣的社會文化變遷 第一節 移墾社會的形成
認識食品中毒 一、什麼是食品中毒? 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並且自可疑的食餘檢體及患者糞便、嘔吐物、血液等人體檢體,或者其它有關環境檢體(如空氣、水、土壤等)中分離出相同類型(如血清型、噬菌 體型)的致病原因,則稱為一件“食品中毒”。 但如因攝食肉毒桿菌毒素或急性化學性中毒而引起死亡,即使只有一人,也視為一件“食品中毒”。
題目:四大古文明 班級:六年八 班 組員:賴宣光.游家齊.陳羿文 吳佳芬.許淑婷.許芳瑜..
食 物 中 毒.
琦君 《髻》 S 康倩瑜.
眼乾乾唔使慌.
滑膜皱襞综合征.
“公平”是最热的关键词 1、胡锦涛首次进行“总动员”,提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
贵州省公务员面试 备考指导 中公教育 面试讲师 刘运龙.
外 套 各式領型與變化 武 玫 莉 製 作.
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陈冤之魅,心鬼之泪 ——雾里探花 《东方快车谋杀案》 By第二小组.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发展等级1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①透过现象 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 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 启发作用
文明礼仪在我心 文明礼仪在我心.
第10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故事会 盘古开天劈地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可不象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天高高的在上面,地在我们的脚下,中间隔着几千几万米远。那个时候的天地就象是一个包在大黑壳里的鸡蛋,混混沌沌的,什么也看不清。人们走路都得弯着腰,耕田打猎都很不方便,因为一不小心抬个头,就会碰到天,惹它生气,接着就会招来狂风暴雨。因此所有的植物也都长不高,所以结的粮食和果实都很少,根本就不够大家吃。还经常会发生饿死人的事情。
面向三农,拓宽信息渠道 辐射千村,服务百万农民
三招 让孩子爱上阅读 主讲人:芝莺妈妈 2012年10月19日.
FUZHUANGZHITUYANGBANZHIZUO
如何挑選吳郭魚 嗨~ 餐旅二乙 4a2m0105 白妤潔 4a2m0122 何姿瑩.
学校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服裝整理概論.
印染纺织类艺术.
创业计划书的编写.
创业计划书撰写.
第九章 进行充分调研 选择自主创业.
香溢饺子馆创业计划书.
第三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汉族 第三节 满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回族 朝鲜族 第四节 壮族 土家族 苗族 黎族
第 4 章 投资银行: 基于资本市场的主业架构.
创业数字图书馆.
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探索 成思危 2006年8月18日于上海复旦大学.
“四文”交融,虚实并举,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汇报
103年度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計畫申辦及輔導訪視說明會
“十二五”科技发展思路 与科技计划管理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刘敏 2012年9月.
社区妇幼保健工作 江东区妇幼保健院 胡波瑛.
人生不要太圓滿 ◎ 張忠謀.
导致羊水过少的五大因素.
胎教.
怎样进行一次宣讲 何惠玲.
第三课 中国共产党的历程.
[聚會時,請將傳呼機和手提電話關掉,多謝合作]
规范母婴保健服务 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市卫生局基妇科 朱静.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财务报账培训
白天的月亮 想與日爭輝 人生不要太圓滿 文字取自於:張忠謀 攝於陽明山 阿道的攝影工作坊.
第十章(上)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营养要均衡.
ㄩ.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Ⅰ) 教材比较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陈 辉 教育部2009普通高中历史课改远程研修资料.
十年职业生涯规划 —— 年 姓名:刘娟 学号:.
主考官眼中的面试 ——面试主考官教你备战2016年国考面试 主讲老师:李海鹏.
国内知名高校 医学院(部、中心) 院系及附属医院设置情况 调研报告
財務報表分析 授課教師:陳依婷.
第六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主讲人:刘文波 (四会国税 政策法规股) 2014年4月
智慧宁波 智慧财税 . 宁波市地方税务局.
第六模块礼仪文书写作 第一节求职信、应聘信 QIUZHIXINYINGPINXI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你吃过没 上海40种 特色小吃

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金花菜,马兰头”……这些回荡在老上海弄堂的吆喝声已几乎销声匿迹,一起消失的,还有老虎脚爪、梅花糕、香脆饼、桂花糖粥等上海传统小吃。其实,这些东西,口味究竟好在哪里?您不一定知道,但是,就是其中的一些“情节”,让我们对他“难以割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下,上海究竟有哪些传统小吃

1、南翔小笼【上海第一小吃】 上海对鲜极其讲究,就好比小笼,选取猪腿精肉为馅,而最独特的是要用隔年老母鸡炖汤,再和猪肉皮煮在一起,然后做成皮冻,拌入馅内。戳破面皮,蘸上香醋,就着姜丝,咬一口南翔小笼,然后细细品味,品味上海传统的饮食文化。

2、三鲜小馄饨【吃啥都不能少了你】 上海人对馄饨的大小分的特别清楚。大馄饨、中馄饨、小馄饨。顶顶欢喜还是小馄饨。薄如纱的皮,挑进一点点肉末,水里一汆,放进蛋皮、虾皮、紫菜调出的三鲜汤里,口感咸香爽滑,哧溜一几溜进嘴巴,味道令人难忘

3、生煎馒头【独领小吃风骚多少年】 生煎馒头,用半发酵面包馅,排放平底锅内,用油煎,喷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软而松,肉馅鲜嫩稍带卤汁,咬嚼时还有芝麻或葱的香味。 底酥、皮薄、肉香。一口咬上去,肉汁裹着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喷薄而出,味道一级

4、锅贴【油煎馄饨】 生煎和锅贴是相辅相成的两个东西,欢喜厚皮的吃生煎,欢喜薄皮的吃锅贴,撕开薄薄一层皮,竟然还有像小笼一样的汤水流出,嗲的没话说了。

5、猪油菜饭【妈妈做的“咸酸饭”】 小时候,最期待就是妈妈做咸酸饭了,菜场里买来的咸肉,洗净,切成一片片肥瘦兼有的肉片。唯有这样浓缩时光的精华的咸肉,才能够吊出菜饭的鲜味。炒好新鲜的青菜,和米饭一拌,加入一点点的猪油,和饭一起烘熟,那个香啊,连吃3大碗都没问题。 吃着这样的饭,打着响亮的满足的饱嗝,生活还有什么忧愁不能过去呢?

6、粢饭糕【80后放学路上的记忆】 小时候,放学回家,总归要买块粢饭糕“垫垫肚皮”,烹香的糯米,外面被炸的金黄金黄,不但好看,也十分香脆,特别欢喜吃炸的焦透焦透的皮,脆是脆的来,好吃。 推荐店:摊头

7、油墩子【80后,你还记得我吗?】 油墩子,最早可追溯到潮州一种叫做“猪脚圈”的小食。师傅用勺子舀一勺稀薄的面糊,浇进圆槽形的铁容器里,放上萝卜丝,最后用箸挟上一条溪虾,再浇上一层面糊,放进油锅里炸,出锅的油墩子搁在油锅上端的铁丝网里“嘀溜溜”地沥着残油,香味早已让百米之内的人折服。 演变后的油墩子省去了虾的原料,馅料就是清香的萝卜丝,从当年的5毛钱一个,吃到现在1块钱一个,诱人的酥香还是让人留恋忘返。 推荐店:摊头

8、蒸拌冷面【三丝浇头+花生酱+醋】做冷面是着技术生活,要将面条先蒸后煮,晾干拌油,再用冷风吹凉,最后加调味拌匀,面条经过这几个步骤后,更加韧,更加弹牙。大夏天的,拌点花生酱,淋点醋,加上茭白、绿豆芽、肉丝炒出来的三丝浇头,混在一起,囫囵吞枣般下肚,老惬意了。 推荐店:家里

9、 烂糊面【名字难听,味道好吃】 烂糊面是上海人的叫法,通俗一点说--就是把面煮得烂烂的,带有一定的糊状,但却又要烂而不黏,糊而不焦,简单却非常“吃功夫”。 考究点的烂糊面,里面有青菜,肉丝、虾仁,鸭肫干碎粒,茭白碎粒等不少辅料,味道鲜美,鲜的落眉毛。 推荐店:家里

10、开洋葱油拌面【开洋+焦葱】 以熬出香的葱油和烧透的开洋,和面条一起拌着吃。焦香的葱干和极鲜的开洋,拌出喷香。一碗好拌面在手,如果桌上再来几份好味道的小菜,人生的一大享受啊!

11、两面黄【两面黄其实是面,不是点心】 “两面黄”又是一种什么点心?不少年轻人把它错认为是两面煎黄的饼类点心。其实它是把条状的面条炸制后的一种小吃。传统的两面黄,口味有两种,虾仁浇头和肉丝浇头。一般是生日宴的晚餐吃两面黄,中午吃排骨面。

12、蟹壳黄【近乎失传的美食】 蟹壳黄其实和蟹浑身不搭界,用的是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的酥饼。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成品呈褐黄色,吃口酥、松、香。 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开水专营店)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蟹壳黄,只是到如今,会做蟹壳黄的师傅越来越少。目前,王家沙还有卖,每次去,都得买点尝尝。

13、老虎脚爪【失传的经典美食】 年轻一代的上海人,对“老虎脚爪”几乎闻所未闻。它是老上海一道很寻常的点心,主要用料是面粉,捏成有点像老虎脚爪的形状,然后放在特别的器具里烘烤而成。虽然用料、做法都很普通,但其色泽金黄,香脆酥松,价廉味美,老上海人对它可是情有独钟。

14、糯米烧麦【上海本地的口味】 各地有各地烧麦的做法,上海人吃的,是极具本土口味的糯米烧麦,糯米和肉糜做的馅料,加入吊鲜的香菇,淋上点酱油,包在皮子里,吃下去,肚皮有点涨涨的,早饭吃2个,混到中午也不会饿

15、麻球【小小麻球,竟有百年历史?】 麻球是上海最著名的大众化传统名点。最早始于清代,近100年来,在上海极为盛行。 最喜欢吃里面是豆沙馅的大麻球,一口咬下去,糯米带着外层的白色芝麻嚼起来特别有劲,伴着不多的豆沙馅,甜度也是刚刚好,基本上只要路过看到麻球都会买上一个!

16、崇明糕【过年吃糕,年年高】 每年过年,崇明糕是上海人必吃的食品之一,做得像小圆桌面那么大的崇明糕,需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崇明糕不仅好吃,还代表着团圆、美满、幸福和甜蜜。 崇明糕有硬糕和松糕两种,松糕一般吃冷的,硬糕一般都是热过了以后再吃,有时候是蒸热,有时候是放些酒酿做成酒酿糕丝汤,很好吃。

17、肉丝汤年糕 年糕种类很多,但上海人鼎鼎欢喜的,只有一种,就是长条的年糕,买回来,放在水里泡一泡,泡软了,切成小片;再烧一锅高汤,放入黄芽菜或是青菜,挑点肉丝,和年糕一起烧,烧至年糕和凝脂一般,白白嫩嫩引人食欲大开。

18、春卷 上海人对于春卷的记忆,或起源于街头巷尾摊春卷皮的小摊,小时候,买回春卷皮回家,总要帮妈妈一张张分开,然后拌馅,包起来,炸到金黄金黄,蹦脆蹦脆的,才好吃

19、八宝饭【过年吃,甜甜蜜蜜】 八宝饭也是上海知名小吃之一,八种馅料,拌上猪油,和糯米敲在一起, 19、八宝饭【过年吃,甜甜蜜蜜】 八宝饭也是上海知名小吃之一,八种馅料,拌上猪油,和糯米敲在一起,*实了,吃时在火上一蒸,香喷喷的油就留出来了,虽说有些甜,亦是有些腻,但是,过年,不就追求这种甜蜜幸福的感觉吗?

20、豆浆(咸浆)【正宗上海味道】 上海人所说的豆浆,其实指的是咸浆。咸浆,是豆浆里花头最浓的一种,一般里面都会有油条片+榨菜末+虾皮+葱花+紫菜+鲜酱油+辣油,实实足足的一碗,配着花卷馒头,一顿早饭营养又好吃

21、豆腐花【幸福的一天,从豆花开始】 无论春夏秋冬,上海都能见到一个大保温桶,满满当当一桶豆花,不消2-3小时,肯定卖完。 盛一碗豆花,中间的豆腐脑像小馒头似的,加入紫菜、虾皮、酱油、辣油,一般还要搭配大饼油条或者粢饭,总价也不超过3元

22、水扑蛋【美味就是这么简单】 查了很多资料,还是弄不清,水扑蛋的扑字究竟该怎么说,知道的朋友可以一起纠正。 上海人的水扑蛋做法很简单,一过水就好,考究点的做法可以加入牛奶,或是桂圆。 有时候,美味就是这么简单。

23、龙虾片【最讨孩子欢心】 喜欢吃龙虾片,缘于一种情结,从前过年的时候,爷爷总是会炸一大碗龙虾片,在晚饭还没有开始前,给小孩子垫肚子用,白白脆脆的,有一股子鱼虾鲜味,最讨小孩子喜欢。 以前的龙虾片还有小动物,小螃蟹的造型,油炸起来,更可爱

24、锅巴【渐渐变味的美食】 小时候的锅巴,是没有咸味、没有辣味、没有奶油味的。柴爿烧的大锅饭,锅底必留下厚厚的锅巴,底层是焦黑的,中间是黄色的,一股醇厚的米香从中散发开来,不需要任何调料,也能吃很多。

25、油氽排骨年糕 猪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炸过的年糕,一定要淋上甜蜜酱,炸过的猪排,一定要淋上泰康的辣酱油,这样,味道才正宗。 不过,现在的排骨年糕里的排骨,用锤子锤的实在太狠,真的是价比天高,肉比纸薄

26、油豆腐线粉汤 干点配湿点,这是平常上海人习惯的饮食方法。而湿点中油豆腐线粉汤则是保留节目。虽然它看上去有点清汤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腻的点心,则是绝配。而且看它的烧制过程也是一个享受:锅内汤汁翻滚,煮着铁丝网勺里的线粉,闻一闻,香气四溢

27、鸡鸭血汤【小汤水也能有大味道】 浓浓的汤,豆丁大小的血块,伴着少许的鸡胗、鸡肝、鸡肠子,吊出浓浓的鲜味。 鸡鸭血汤一直是作为点心的配角,并不为大众所待见,但细细想来,不管是叫小笼、生煎、春卷等小吃,配一碗鸡鸭血汤却是必须的。 看来小汤水也能有大味道啊。

28、千张包 千张包和我们经常地百叶包其实是不同的,千张包更细致,里面的“花头”也更丰富,开洋、火腿、猪腿肉泥,好食材加上极品的吊鲜辅料,这千张包能不好吃吗?

29、鸡粥【米香+鸡汤+鲜酱油】 鸡粥是地道的上海风味小吃,是用鸡汤原汁烧煮成的梗米粥,配以鸡肉和各种作料的一种小吃。吃鸡粥时,将煮熟的鸡切成3厘米长0.6厘米宽的块,装盘,鸡粥盛入碗内,加上葱、姜末和鸡油,一同上桌

30、酒酿圆子 酒酿圆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那时的酒酿圆子,都是放在小推车里,由小贩一路吆喝一路买的,酒酿圆子在上一世纪20年代,终于被固定收编,成为城隍庙固定的小吃品种。甜而醇的酒酿,配上糯而Q的小圆子,考究点的圆子还有各种味道的馅料,上桌前撒一圈桂花,飘香四溢,未尝心已醉。

31、海棠糕【点心中的“老革命”】 海棠糕可是点心中的老一辈了,年轻人恐怕有很多都没吃过。它的外层是粉皮,里面是豆沙馅,在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由于模子的形状象海棠花,故得名

32、 烘山芋【冬天必吃的美食】 每年冬天,上海街头总会出现一部部板车,上面装着用柏油桶改装的炉子,炉子上摆放着一些正冒着热气的烘山芋,老远就能闻到那股甜甜的香味。 烫手的山芋,拨开烤焦的外皮,露出黄红的内心,咬一口,很糯很甜,大鱼大肉可以不吃,但烘山芋,却不能不食。天越冷,越爱!

33、青团【可能是上海最古老的小吃】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

34、 擂沙圆【你一定认识,但不一定叫的出名字】 糯米汤团煮熟后滚上一层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里三牌楼附近的雷妪以设摊卖汤团为生。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设法弥补汤团存放和携带不便的缺陷。开始,她把汤团表面滚了一层糯米干粉,后又试制了各类干粉,结果采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欢迎

35、条头糕【男女老少都喜欢的美食】 条头糕,上海人最喜欢的点心之一。吃上去甜甜糯糯,中间还夹着豆沙,所以老人喜欢、小孩也喜欢。因为是传统食品,上海的老字号里都可以找到

36、定胜糕【逢年过节、乔迁奠基必备之选】 定胜糕倒是真正的上海小吃,但是上海人却离不开他,就好像逢年过节,新婚乔迁,都是买上几百块馈赠亲友。 定胜糕倒也真是好吃又耐饥,红色的糕,颗粒很粗,带一点点甜味,入口不腻,而内藏的夹心馅料,则带厚重甜味,两者一结合,完美

37、枣泥酥饼【全国大赛银牌奖】枣泥酥饼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枣泥为馅,经油炸成熟的面食。其色泽金黄,小巧玲珑,外皮酥松,馅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游者欢迎。1988年第二届全国烹饪比赛获银牌奖

38、 奶油五香豆【上海话“擦屁豆”】 真宗的上海奶油五香豆是以嘉定“三白蚕豆”为原料,添加茴香、陈皮、桂皮、食糖、香精等配料烧制,使蚕豆口感软中带硬,咸中带甜。这也是上海较早使用食用香精的食品,未尝味已闻到一股清淡的奶油香味,遂称“奶油五香豆”。 上海现在的五香豆中,当属城隍庙的最为正宗。

39、 城隍庙梨膏糖【上海1300百年的小吃】 梨膏糖,相传已有1300多年历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庙开设了果膏糖店,疗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之效用。系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红等药材和白砂糖一起经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则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 现由豫园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专卖

40、高桥松饼【浦东人民的美食】用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为高桥四大名点(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目前在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桥食品厂门市部专营

上海各区 好吃的 摊点小吃散布

黄浦区: 广东路浙江路口烤羊肉2元 浙江路福州路口老半斋的肴肉面6块(得过国家金奖的) 云南路宁海路口的伊利 黄浦区: 广东路浙江路口烤羊肉2元 浙江路福州路口老半斋的肴肉面6块(得过国家金奖的) 云南路宁海路口的伊利**菜馆门口的羊肉串 云南南路小吃街鲜得来排骨年糕7块;小绍兴鸡鸭血汤3.5元;三八旅社小龙16个3.5元;云南路上(或者附近?不太认路)汤团是一流(是家很小^_^的店面) 山东路近福州路仁济医院麻辣烫(P:仁济医院对面的那家麻辣烫一点都不好吃,而且态度非常差,蔬菜量少而且感觉不新鲜)

来福士广场地下一层的云南美食林米线 董家渡路中山南二路家佳汤包鲜肉蟹粉汤包16 来福士广场地下一层的云南美食林米线 董家渡路中山南二路家佳汤包鲜肉蟹粉汤包16.5/笼/15只 原董家渡路面料市场边上鸳鸯馄饨;飞龙生煎(个大汤足味美) 董家渡路南昌街路口汤圆0.5圆一只(肉、豆沙、芝麻) 董家渡路蔑竹路麻辣烫 文庙西北狼烧烤鸡心 寿宁路小龙虾(把经去掉的) 人民路(沪南电影院对面)牛肉汤2块(牛就像自己家里养的一样)

复兴东路近光启路三角串 南市区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对面辣肉面(不过时间久矣, 拆没拆不能保证) 。黄河路靠近青岛路那边有一家鸿兴酒家,里面卖砂锅,那个味道好。 福建路广东路14路终点站边上的德兴馆闷肉面加辣肉双交头面,味道一流哦,还有小笼味道也不错。汉口路山东路 过桥米线 就在新旺这里 10元就够了。武进路河南路口,6路终点站,推荐食物:千里香馄饨3元一碗是一定要推荐的罗!特色潮州卤味,味道不错,色味就...价钱嘛就不等了,算比较便宜的。余下就是主题麻辣烫了,我一定要加日本豆腐的!。河南路海宁路口,天桥下,红色的房子;都是一串串的准备好放在冰柜,自己地只篮子去拿吧..辣辣的牛肉串一定要吃!

卢湾区: 蒙自路尤鱼面 肇周路济南路长脚面5块一碗,对面水饺混吞4块(纯手工酿造) 肇周路建国新路咸豆酱+油条(大碗的1 卢湾区: 蒙自路尤鱼面 肇周路济南路长脚面5块一碗,对面水饺混吞4块(纯手工酿造) 肇周路建国新路咸豆酱+油条(大碗的1.2元,小碗8角,油条6角) 复兴路大肠面 人工湖那里的好乐迪富民面馆素交面5块 马当路建国路小辣椒炸猪排4块 建国东路25号(近肇周路,顺昌路之间。新天地步行10分钟)党氏宁夏大碗羊肉面食馆 简介:店不大,但羊肉新鲜,卫生,荞面口感也不错羊肉每天(凌晨银川河东机场——中午上海虹桥机场——下午本店)新鲜运来

雁荡路14号(近淮海路口) 味香斋 推荐:麻酱拌面、小牛汤、大排、排骨年糕、冷面。氛围:路边小店、一个人就餐。嵩山路65号(近淮海中路口)神州豆浆大王 推荐:生煎、渔香肉丝包、韭黄虾仁煎饺、椰汁年糕、小馄饨。 氛围:一个人就餐、路边小店。 卢湾区思南路19号(近淮海路) 阿娘面馆(泰和饮食店) 推荐:雪菜黄鱼面、蟹糊面 氛围:路边小店、一个人就餐、二三人小坐

徐汇区: 万体馆近龙华龙三新村麻辣烫 龙华的易初超市边烧烤 复兴路襄阳南路(近永嘉路)串串香麻辣烫(加麻酱的很特别)宫爆鸭。永嘉路襄阳南路上的麻辣烫(有花生酱很神奇的)。再往襄阳路走点“老地方”的面馆炸猪排5元;“东方红”奶茶(不知道比避风堂好吃多少来)

弘基广场烤羊肉(个人觉得味道比广东路的那个烤羊肉串还要好一点) 北路上的烧鹅(老板请给我推广费,都帮你找了N多下家了) 木桥路斜土路,金色港湾的红火锅(斜土路清真路之间) 香辣小龙虾和鱼香小龙虾味道浓厚,肉质鲜美,椒盐味和卤味的也不很不错,颇具川味特色。龙华西路天钥桥路路,大脚丫鞋城对面的**小饭店(龙华烈士陵园附近) 一定要吃爆炒羊杂、爆炒黑肺、腊肉面、小盘鸡、风味羊排。**小黑啤也很对味

虹口区: 虹口足球场边西北郎烧烤 虹口公园139车站旁边有家烧烤店叫啥名字忘记了 伊的羊肉串味道也很好的。鲁迅公园万寿斋,山阴路123号(四达路吉祥路间)三鲜馄饨,小笼 广灵二路近广灵一路羊肉、羊排、鸡中翅、烤馒头、土豆、玉米(酱骨小龙虾挺不错)这家店越做越差,羊筋多是肉,玉米拿上来还是冰的

四川北路(靠近多伦路)四新食苑 4.5元4个.一般去吃的话就是一碗汤圆+一碗鲜肉小馄饨 溧阳路上的,油豆腐粉丝汤,加点辣火,还有鸡杂 吴淞路闸桥下(峨嵋路口)19路、55路车站。推荐食物:小笼8个/3元 大肠粉丝堡15元 从来没有吃到过小馄饨,均被告知卖完了!曾经怀疑到底有没有?牛肉粉丝汤之类从来不放盐,都要自己调配 七浦路麻辣烫东宝兴路轻轨站烧烤摊(有好几只,是个四五十岁的老男人)老板自曝曾经了**插队落户时学的手艺 七浦路,铁马菜场路口,店名:广莲香,粥是不能少的拉!红豆糕1元1块,奶香浓郁!还有很多美食,都是广式的,布丁拉,炒粉

塘沽路上,靠近七浦路. 店名:游子,当然是鸡鸭血汤罗,不过环境好多了,女老板也很有头脑,注重品牌观,重新定做了配套的碗,(无论何时天天排队 塘沽路上,靠近七浦路.店名:游子,当然是鸡鸭血汤罗,不过环境好多了,女老板也很有头脑,注重品牌观,重新定做了配套的碗,(无论何时天天排队.不过因为老板控制,出来一个才放一个,一般等个一刻钟就可以了) 四川北路,山阴路的那个东泰广场里,店名:飞龙生煎,可惜不是推荐生煎~我觉得没有以前好吃了!要推荐的是 蟹粉酸辣汤,8元,料很多!!味道很鲜!!而且服务员很多~环境一般般,毕竟吃的人多,一定要记住是那个服务员拿了你的单子,很有可能她会忘记的!千万记住!

静安区: 吴江路小吃街光头的烤中翅5元4只 广州荔苑煲饭15元粥10元 华华饭店麻辣牛肉煲30元(川菜米道蛮好,偏辣!) 留香面馆辣酱面干挑5元 久光对过静安小庭麻辣烫(特别推荐:上海老街四牌楼牌坊下,吃的时候叫他+点麻) 石门二路新闸路口老沪东邮局门口的嘛辣烫很好吃,又便宜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