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社交礼仪 基本知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如何學好數學? 黃駿耀老師
Advertisements

辅助核算 3.5.
10 郑和远航.
三个偶像的故事和功绩 ——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董飞燕.
捣蛋鬼历险记 初一四班 孙嘉佑小组.
中國歷史 明代之患禍及民變.
10 郑和远航 郑和 郑和,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昆明晋宁县)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原名马和,小字三宝,十一岁时在明太祖朱元璋发动的统一云南的战争中被俘进宫,后当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1403年朱棣登基,史称明成祖。次年正月初一,朱棣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便赐姓“郑”,改称郑和,并提拔为内宫太监,于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自1405年到1433年,漫长的28年间,郑和船队历经亚非三十余国,涉十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
明清 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雅克萨反击战(俄) 戚继光抗倭(日) 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 荷兰 俄 罗 斯 日 本 台湾 沙 俄 入 侵
戚继光抗倭.
刑事訴訟法 授課人:林俊益副教授 時間:95.9.~96.6..
妩媚人生 云 计 算 与 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技术 黄 宜 华 南 京 大 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妩媚人生 妩媚人生
第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授课人:鲍婷.
历史上的中日关系.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赵田甜.
第四章 清代臺灣的社會文化變遷 第一節 移墾社會的形成
認識食品中毒 一、什麼是食品中毒? 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並且自可疑的食餘檢體及患者糞便、嘔吐物、血液等人體檢體,或者其它有關環境檢體(如空氣、水、土壤等)中分離出相同類型(如血清型、噬菌 體型)的致病原因,則稱為一件“食品中毒”。 但如因攝食肉毒桿菌毒素或急性化學性中毒而引起死亡,即使只有一人,也視為一件“食品中毒”。
題目:四大古文明 班級:六年八 班 組員:賴宣光.游家齊.陳羿文 吳佳芬.許淑婷.許芳瑜..
食 物 中 毒.
琦君 《髻》 S 康倩瑜.
眼乾乾唔使慌.
滑膜皱襞综合征.
“公平”是最热的关键词 1、胡锦涛首次进行“总动员”,提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
贵州省公务员面试 备考指导 中公教育 面试讲师 刘运龙.
外 套 各式領型與變化 武 玫 莉 製 作.
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陈冤之魅,心鬼之泪 ——雾里探花 《东方快车谋杀案》 By第二小组.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发展等级1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①透过现象 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 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 启发作用
文明礼仪在我心 文明礼仪在我心.
第10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故事会 盘古开天劈地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可不象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天高高的在上面,地在我们的脚下,中间隔着几千几万米远。那个时候的天地就象是一个包在大黑壳里的鸡蛋,混混沌沌的,什么也看不清。人们走路都得弯着腰,耕田打猎都很不方便,因为一不小心抬个头,就会碰到天,惹它生气,接着就会招来狂风暴雨。因此所有的植物也都长不高,所以结的粮食和果实都很少,根本就不够大家吃。还经常会发生饿死人的事情。
面向三农,拓宽信息渠道 辐射千村,服务百万农民
三招 让孩子爱上阅读 主讲人:芝莺妈妈 2012年10月19日.
FUZHUANGZHITUYANGBANZHIZUO
如何挑選吳郭魚 嗨~ 餐旅二乙 4a2m0105 白妤潔 4a2m0122 何姿瑩.
学校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服裝整理概論.
印染纺织类艺术.
创业计划书的编写.
创业计划书撰写.
第九章 进行充分调研 选择自主创业.
香溢饺子馆创业计划书.
第三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汉族 第三节 满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回族 朝鲜族 第四节 壮族 土家族 苗族 黎族
第 4 章 投资银行: 基于资本市场的主业架构.
创业数字图书馆.
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探索 成思危 2006年8月18日于上海复旦大学.
“四文”交融,虚实并举,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汇报
103年度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計畫申辦及輔導訪視說明會
“十二五”科技发展思路 与科技计划管理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刘敏 2012年9月.
社区妇幼保健工作 江东区妇幼保健院 胡波瑛.
人生不要太圓滿 ◎ 張忠謀.
导致羊水过少的五大因素.
胎教.
怎样进行一次宣讲 何惠玲.
第三课 中国共产党的历程.
[聚會時,請將傳呼機和手提電話關掉,多謝合作]
规范母婴保健服务 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市卫生局基妇科 朱静.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财务报账培训
白天的月亮 想與日爭輝 人生不要太圓滿 文字取自於:張忠謀 攝於陽明山 阿道的攝影工作坊.
第十章(上)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营养要均衡.
ㄩ.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Ⅰ) 教材比较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陈 辉 教育部2009普通高中历史课改远程研修资料.
十年职业生涯规划 —— 年 姓名:刘娟 学号:.
主考官眼中的面试 ——面试主考官教你备战2016年国考面试 主讲老师:李海鹏.
国内知名高校 医学院(部、中心) 院系及附属医院设置情况 调研报告
財務報表分析 授課教師:陳依婷.
第六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主讲人:刘文波 (四会国税 政策法规股) 2014年4月
智慧宁波 智慧财税 . 宁波市地方税务局.
第六模块礼仪文书写作 第一节求职信、应聘信 QIUZHIXINYINGPINXI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3章 社交礼仪 基本知识

内容包括 社交礼仪基本知识 不同国家风俗习惯概况 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待客礼仪

第一节 社交礼仪常识

一、礼貌、礼节、礼仪 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语言、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的规范,它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和素养。 具体有那些方面的表现?试举一些生活当中的例子来说明。

礼貌可以分为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两个部分。 足球比赛场上的“省骂” 公共场所禁烟区“抽烟” 打电话中的礼仪

打电话开始时,打电话的人常常听到一声直愣愣的问话:“你是谁呀?”这使很多人感到太直了。 而比较有礼貌的方式应是提供对方所要得到的信息,继而是文雅的问话,如:"我可以知道你的姓名吧?" 有时候要找的人不在,接电话的人常常是只说一句"他不在"或者"她不在,过会儿再打!"不等发话人这边说什么,立刻就挂上了电话。这样突然而且是单方面地结束了对话――即没有给发话人机会来对所转达的信息表示听到了――很多人认为这是很粗鲁的。

而处理相同事情温和得多的方式则是进一步告诉打电话的人要找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并且问:"你可以留下姓名和电话号码吗?有什么事我可以转告吗?"打电话的人肯定会感谢这种答复,也许会留下口信,或者决定过会儿再打。不管怎么说,双方都愿意怀着愉快的心情结束电话。

礼节通常指人们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问候、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照料的惯用形式,它实际上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 礼仪 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是指在人际交往之中,自始至终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礼貌、礼节、礼仪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礼貌是表示尊重的言行规范;礼节是表示尊重的惯用形式和具体要求;礼仪则是为表示敬意而举行的隆重仪式和程序。 礼貌礼节是构成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是适应大多数人需要的伦理道德规范,是文明行为的最基本要求。 礼貌礼节的核心是尊重人。

二、接待礼节 ㈠问候与致意 问候就是向对方说一些良好祝愿或欢迎的话,如“您好”、“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欢迎光临”等。 致意包括招手、微笑、点头示意等。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喜欢问“你吃了吗?”“你去哪呀?”而西方人对此都感到很怪异。

一天中午,一个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有个约会。他刚要骑上自行车,一位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问他:“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外国人听起来就很怪。 美国人会以为,这种打招呼似乎是说:“我也没有吃。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或者说:“如果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总之,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

有一次,一个刚到中国不久的外国留学生结结巴巴地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饭没有?我有钱。”他以为人们总问他“吃饭了吗”是因为怕他没钱吃饭。他显然对这种问法感到生气。 再如,汉语中的“上哪儿去啊?”和“到哪儿去啦?” 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你管得着吗!

㈡介绍 介绍时态度要诚恳,一般双方要起立,长者、身份高者和女性可例外。 递名片是社交场合一种重要的自我介绍方式。 与西方人交往时要注意,他们一般不随意交换名片。

交际中互递名片的礼仪 首先,给人递名片态度应该庄重,较好的做法是用双手递上。 其次,要准备好适量的名片。 其三,收受别人的名片时态度也要庄重,而且还应该做到尊重对方的名片。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递送名片给对方时,应把名片上的内容正朝向收受方,以便于对方阅读名片上的内容。

㈢见面礼节 ⒈握手礼。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现在以成为大多数国家相互见面和离别时最常见的礼节。 据握手最早产生于人类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年代。那时,当人们进行狩猎和打仗时,手上常常拿着石块或棍棒以防不测。如果碰见陌生人,双方为了表示均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武器,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以示手中没有武器。这种表示友好的简单做法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握手”礼节。

见面行握手礼时,主人。身份高者、年长者和女士一般应先伸手,以免对方尴尬  ;朋友平辈间以先伸手为有礼;祝贺、谅解、宽慰对方时以主动伸手为有礼。    行握手礼时,上身稍前倾,立正,目视对方,微笑,说问候语或敬语气缺乏要摘帽、脱手套,女士和身份高者可例外;握手时不要左手插在裤袋里,不要边握手边拍人家肩头,不要眼看着别人或与他人打招呼,更不要低头哈腰;无特殊原因不用左手握手;多人在一起时避免交叉握手;长时间握手表示亲热,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但一般是双方伸手握一下即可,尤其是异性之间。

⒉鞠躬礼。源自中国,现盛行于日本、朝鲜、韩国等东方国家,欧美国家较少采用。 一般在下列情况下施握手礼:对方伸出手来请求握手时;被介绍时(女士不一定必须握手);遇到久别的友人时;迎客或告别时;祝贺或原谅、饶恕对方时。 ⒉鞠躬礼。源自中国,现盛行于日本、朝鲜、韩国等东方国家,欧美国家较少采用。

鞠躬礼。源自中国,现在作为日常见面礼节已不多见,但盛行于日本、韩国和朝鲜,是那里的常礼。   行鞠躬礼时应立正,脱帽,微笑,目光正视,上身前倾15-30度(赔礼、请罪时外)。平辈应还礼,长辈和上级欠身点头即算还礼。

⒊合掌礼。盛行于信奉佛教的南亚、东南亚国家,泰国尤盛。

⒋拥抱礼。是欧美、中东及南美洲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常见的熟人和朋友见的一种亲密礼节,有时与接吻同时进行。

㈣称谓 ⒈称谓习惯 在我国,称谓一般可以分为: 职务称:即以其所担任的职务相称,如总经理。 姓名称:即在“先生”、“小姐”、“同志”之前冠以姓。

一般称:即泛称某人为“先生”、 “小姐”、“太太”等。 职业称:如“司机先生”、“秘书小姐”。 代词称:如“您”、“他”等。 亲昵称:即亲属、友好间的称呼。

通常情况下,称男士为“先生”,称女士为“夫人”“太太”、“女士”和“小姐”。一般称前可冠以“姓”,如林先生、莫利太太;“职务称”,如院长先生、导游小姐;“衔称”,如博士先生等。   对教授。医生、法官、律师,可直接称其为“教授”、“医生”等;或冠以“姓”,如杜邦教授、张律师等;或加上“先生”,如法官先生等。   对军人,要称其“军衔”并加“一般称”,如上校先生、将军阁下等。   对有荣誉爵位的人,要称他们的爵位,或称“阁下”。   

对地位高的人,可称他们为“阁下”,如“部长阁下”或“部长先生阁下”。   对王室成员,要尊称其为“女王陛下”或“陛下”,“亲王殿下”、“公主殿下”或“殿下”。   对标志不明的女士,年长者称“夫人”、“太太”,年轻者则称“小姐”,如有错误,她一般会提出纠正。   了解他们的身份,并能在日常交往中正确称呼他们,定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按照国际惯例,在交际场合,一般称男子为“先生”,称已婚女子为“夫人”,称未婚女子为“小姐”,如无法判断女方婚否,用“小姐”比贸然称之为“太太”更安全。

⒉姓名的称呼 一是姓前名后,在中国、朝鲜、越南、日本、蒙古、阿富汗、匈牙利等国通行。 二是名前姓后,多在欧美国家通行。 三是有名无姓,此类中缅甸、印度尼西亚人最有代表性。

三、交谈时的礼节和语言 ㈠交谈艺术 六要诙谐幽默,避开矛盾的锋芒。 五要照顾全局。 四要大方自然。 三要坦率诚恳,切记过分客气。 二要善于倾听,给别人以说话的机会。 一要委婉含蓄,表达巧妙。 ⒈基本规范

⒉忌谈话题 一要注意非特殊场合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话题。 二要注意回避对方的私隐。 三要注意对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要刨根问底,对方反感的问题一旦提出则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

四要注意不要批评长辈和身份高 的人,不要讥笑讽刺他人,对宗 教问题也应持慎重态度。 五要注意不能用词尖酸刻薄,恶语伤人。 六要注意不能用傲慢失礼的话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七要注意对外国旅游者交谈不得胡言乱语,泄露国家机密。

⒊控制音调 在与人交谈时要注意控制音调,尤其当众讲话时尖而响的声音容易引起旁人的反感。试着把自己的声音降低,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音量适宜、清晰可辨的声音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博得信任和尊敬。

㈡礼貌用语 “谢谢你”、“对不起”和“请”这些礼貌用语,如使用恰当,对调和及融洽人际关系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无论别人给予你的帮助是多么微不足道,都应该诚恳地说声“谢谢”。 社交场合学会向人道歉,是缓和双方可能产生的紧张关系的一帖灵药。 几乎在任何需要麻烦他人的时候, “请”都是必须挂在嘴边的礼貌语。

㈢交谈的最佳距离和角度 在社交场合,要注意保持交谈的最佳距离和角度。不同的国家对此有不同的习惯。 据有关研究,从卫生角度考虑,交谈最佳距离应为1.3米,这样就不至于因交谈而感染上由飞沫传染的疾病,保证卫生。 交谈时最好有一定的角度,两人可斜站对方侧面,形成30度角为最佳,避免面对面。

四、不同场合的 着装礼仪 穿着整洁 着装要与身份、年龄相符 注意衣着与场合的协调

五、日常交往及 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㈠日常交往中应注意的基本点 禁烟场所不抽烟。 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举止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情自然诚恳、亲切。 尊重老人和妇女。 遵守时间,非特殊情况不得失约。

㈡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乘坐交通工具时,应自觉遵守秩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乘电梯时,如看到有人赶来时,要用手挡住电梯门,防止它关上。 入住宾馆时,对待所住客房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基本素质。

六、赴宴时的 礼节、礼仪 ㈠宴请的形式 ⒈冷餐会 ⒉酒会 ⒊茶会 ⒋晚宴

㈡赴宴的一般礼节 ⒈回复请柬 ⒉赴宴要准时 ⒊向主任致意 ⒋席见礼节及注意事项 ⒌宴会告别

第二节 不同国家 风俗习惯概况

一位中国青年妇女在美国,身上穿着一件漂亮的服装。当别人对她说“你这件衣服真雅致,颜色美极了”。这位中国青年妇女很高兴,但有些不好意思,就按中国习惯回答说:“这是件普通的衣服,我在中国国内买的”。

一位中国学者刚到美国,到一所大学去参加招待会。女主人是他的老朋友。两个人正在谈话,女主人的一个熟人走过来。她对那个人说:“罗恩,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陈先生,他是杰出的物理学家,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陈先生同刚走过来的人握手,看看女主人,笑着说:叫我脸红呢,还是跟他说您只是开个玩笑呢?”

在这两个例子里,两位中国人的回答都可能被人误解。别人也许以为青年妇女的回答是说对方不识货,对一件普通衣服如此大惊小怪,可见美国妇女鉴赏能力有问题。那位姓陈的物理学家的回答,如果不是带着笑,别人可以认为他的意思是:“你这么说,不过是表示客气,不是真心话。”第一例中说对方鉴别能力差,第二例中说女主人言不由衷。二者都有责备赞扬者的意味,说话人的意图和所传达的信息之间有很大差距。

一、英语主要国家的 风俗习惯 ㈠信仰禁忌 英语国家主要的信仰是广义上的基督教(即新教和天主教) 一忌“13”和“星期五” 二忌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点3支烟 三忌同性跳舞 四忌在别人面前打喷嚏或咳嗽 五忌打听别人私隐

㈡礼仪习俗 英国人:不喜欢被统称为“英国人”,而喜欢被称为“不列颠人”。习惯握手礼,女子一般施屈膝礼。在社交场合坚持“女士第一”的原则。 美国人:性格开朗,喜欢社交,善于攀谈。与人交往时讲究礼仪,但没有过多的客套。社交场合一般行握手礼,熟人则施亲吻礼。 ㈡礼仪习俗

㈢饮食习惯 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通常一日三餐加茶点。喜爱甜酸味,不喜太咸,注重营养,讲究新鲜,健康食品很受欢迎。平时以英法菜为主。进餐前习惯先喝啤酒或威士忌。 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一日三餐。喜欢咸中带甜的菜肴,口味清淡。重视营养,爱吃海味和蔬菜。早、午餐从简,晚餐较丰富。

二、拉丁语族国家的 风俗习惯 ㈠信仰禁忌 忌食狗肉,更忌杀狗 机会13,但把3、7看作是吉祥数字 握手忌讳交叉握手,也忌讳一只手插在口袋里,另一只手和别人相握 谈话忌询问对方私隐 拉丁语族的国家主要信仰天主教。

㈡礼仪习俗 见面礼节有握手、亲吻、拥抱三种方式。初次见面一般行握手礼,并互致问候。在交谈的过程中,语调不高,自然、和蔼,听别人的谈话非常专注。做客时习惯迟到一刻钟左右,一般不会准时,但通常不会迟到太旧。做客时一般带一点小礼物。

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是善饮、善食、讲究烹饪的民族,尤其是法国大餐被誉为欧洲之冠,是西餐的代表性流派。几个国家都酷爱葡萄酒。他们的第二个共性是喜欢喝咖啡。共同喜爱的食品是奶酪、生火腿、鸡蛋土豆煎饼。 ㈢饮食习惯

三、日耳曼语族国家 的风俗习惯 ㈠信仰禁忌 日耳曼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基督教的两大派流——新教和天主教。 德国人:对烟囱清洁工有一种特殊的迷信,认为在路上遇到烟囱清洁工会有好运。

奥地利人:把马、龙、蛇、猫、狗视为吉祥之物,喜欢用它们作装饰图案。 瑞士人:忌背后议论其他民族;忌谈金钱,一般不向别人借钱借物。 比利时人:忌蓝色,忌谈论政治、宗教话题。 荷兰人:在星期六、日禁止弹奏乐器,星期日要绝对休息,商店等都要停止营业。

丹麦人:有一种高度的趋同心理, 不喜欢与众不同。 瑞典:是个半禁酒的国家,到瑞典人家做客不要送酒。 挪威:爱红色,赴宴时喜欢用带点红色包装的小礼物。 芬兰:是桑拿浴的故乡,酷爱桑拿,并认为是圣洁之事。

日耳曼各民族的见面礼与英语民族大同小异,以行握手礼最为普遍,拥抱和接吻礼不多用。日耳曼各民族以时间观念强而闻名,迟到被视为极为失礼的行为。认为送礼物是表达对他人的祝福,因此选择物美价廉、既有特色又有纪念意义的礼物。登门访客必先预约。 ㈡礼仪习俗

㈢饮食习惯 德国人三餐中国很看重早饭,饮料、主食、肉类一应俱全。爱喝酒,香肠和面包种类繁多。瑞士以法式烹调为主,以生产巧克力闻名。比利时人的饮食习惯与法国人和荷兰人相近。瑞典、丹麦、挪威人多喜爱吃生冷蔬菜和食品,瑞典人尤甚。

四、日本、韩国、泰国的风俗习惯 ㈠日本 ⒈信仰禁忌:日本人多信仰神道和佛教,也有的信仰基督教等宗教。不喜欢紫色,认为它代表悲哀;最忌讳绿色,认为是不详之物。喜欢红、黄色,也喜欢红白相间的色彩。忌3人一块合影。

⒉礼仪习俗: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在与日本人交谈时,不要边说边指手画脚,别人讲话时切忌插话打断。日本人给老人祝寿,是选一些有特定意义的年岁。日本人对坐姿很有研究。 ⒊饮食特点:“日本料理”的特点是以鱼、虾、贝等海鲜为烹调原料,可热吃、冷吃、生吃或熟吃。主食为大米,逢年节和生日喜欢吃红豆饭,喜欢吃酱和酱汤。餐前餐后一杯茶。

㈡韩国 ⒈信仰禁忌:多信仰基督教、佛教和天主教。忌将“李”姓解释为“十八子李”。喜欢穿白色衣料。 ⒉礼仪习俗:男子见面时习惯微微鞠躬后握手,并彼此问候。妇女很少握手。妇女的穿着较保守。 ⒊饮食特点:以大米为主食,喜欢中国的川菜,口味偏辣,爱吃牛肉、瘦猪肉、狗肉、海味和卷心菜等。

㈢泰国 ⒈信仰禁忌:泰国信仰佛教,其禁忌多与佛教有关。男女之间讲究授受不亲。忌讳狗的图案。 ⒉礼仪习俗:见面行合掌礼。男女之间、僧人和俗人之间不握手。递东西时,一定用右手。 ⒊饮食特点:主要食物是大米,副食以蔬菜和鱼类为主,不爱吃红烧菜肴,忌吃牛肉。喜欢辣食和甜食。

五、斯拉夫语族国家的 风俗习惯 ⒈信仰禁忌:白俄罗斯人大多信仰东正教,少量信仰新教和天主教。 ⒉礼仪习俗:斯拉夫民族十分好客,都有向客人敬献盐和面包的习俗。 ⒊饮食特点:饮食上喜欢土豆、黑面包、生冷蔬菜、肉类、牛奶。喜欢喝酒。

六、阿拉伯—伊斯兰教 国家的风俗习惯 ⒈信仰禁忌:严格禁食猪肉;禁止饮酒;禁止女性暴露躯体肌肤。 ⒉礼仪习俗:穆斯林相遇要互致问候或施见面礼。 ⒊饮食特点:以牛、羊、骆驼肉和鸡、鹅等家禽为主,以烧烤为多见,平时多以玉米、大饼和抓饭为主食。

第三节 我国部分少数民族 待客礼仪

一、蒙古族 蒙古族牧民对来客,无论是熟人还是生人,一见面先是热情问候:“它、塞吉、百势!”是问好的意思。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的敬意,回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到牧民家里做客,接近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主人端来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普遍的一种礼节。此外,还有磕头、鞠躬。磕头主要对活佛,有时也对长者。鞠躬是对长辈或尊者。藏族的禁忌较多:进寺庙,须经主事喇嘛同意,进庙时不准戴眼镜,禁止在庙内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等。不能在酥油灯上点烟抽。对于狗,不准乱打乱赶。 二、藏族

三、满族 满族敬重宾客,有客人到来,是由父兄接待,上菜以双手为上礼。每逢大宴,主人家必跳“空齐舞”。过去客人就餐,由族中长辈陪同,晚辈一般不同席,年轻媳妇在旁边站立待候。进餐时,先由主人向客人斟第一杯酒,酒盅用小盅,没有干杯、碰杯的习惯,客人喝酒必须留点底子,俗称“福底”。

四、朝鲜族 朝鲜族人文雅、礼貌、好客,十分重视礼节。儒家“孝”的思想对朝鲜族影响深远。讲话时,晚辈对长辈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用敬语,以示敬意。饮酒、吸烟父子不同席,晚辈不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无法回避时,晚辈背席而饮,以示敬意。陪客人吃饭时,如果主人先把匙子放下,就是失礼。

五、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敬重长者,走路、说话长者为先。问候致礼时,要说“撒拉木”(你好)或“雅克西姆塞斯”(您好),男子手摸须,躬身后退一步,右手抚胸,再问对方家属平安,女子双手抚膝躬身后退。在迎宾待客时,“给洗手水”是不可缺少的礼仪。吃饭或交谈时,吐痰、放屁是很大的失礼。

新疆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质朴、诚挚、大方。他们把客人看作是吉祥和幸运的使者。只要有客人,他们都会竭诚款待。哈萨克的禁忌很多:客人进房,切忌坐床要坐在地毯上;若需调换坐的位置,不得跨过或踏上已经铺上的餐布,要绕道而行;不准乱丢食物,不能用手背擦食物。 六、哈萨克民族

七、壮族 壮家人不论男女老少,和别人交谈时,从不用“我”,而是以自己的名字代替。壮家人待客惟以槟榔为礼,客人一来,一边咀嚼槟榔,一边聊天,就像喝茶抽烟一样。壮族人把彩虹看作挂在东方的龙,禁止用手指;忌踩踏门槛;送礼忌送单数;两家喜事不能互贺等。

八、黎族 黎族人热情好客。有宾客来,主人先取出炭火、烟叶、烟筒或槟榔盒,在门口接待。接着,把客人的行李收放屋内并安排好客人休息,然后准备饭菜。主人不陪客吃饭,担心客人不好意思吃饱。客人吃完饭后应自己洗碗筷,并放回原来的位置。

九、苗族 苗族同胞热情好客,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方来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候。苗族人有不少禁忌:不吃羊肉,忌狗肉上灶,忌在屋内煮蛇肉,忌刀口向上,忌凶器指人,忌在家里或夜间打口哨等。

土家族十分好客。若是逢年过节到土家族家里做客,主人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土家人禁食狗肉;忌随意移动火坑中的三脚架,忌用脚踩灶,灶上忌放衣裤、鞋袜、脏物。 十、土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