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文化符号 组员: 201113212 吴占举 201113213 张凌霄 201113214 张新淼 201113216 张开举 组员: 201113212 吴占举 201113213 张凌霄 201113214 张新淼 201113216 张开举 组长: 201113215 张华华 指导老师:崔楷
目录: 巴西简介 国家象征 国家历史简介 地理 自然景观 人文 习俗 饮食 教育 体育 宗教 建筑 张华华 吴占举 张凌霄 张新淼 张开举
巴西简介 巴西即巴西联邦共和国,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 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总人口2.01亿。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国接壤。 历史上巴西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独立。 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国名源于巴西红木。 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是金砖国家之一,也是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是里约集团创始国之一,南方共同市场、20国集团成员国,不结盟运动观察员。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民族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运动,是2014年世界杯举办国。
国家象征 国旗 巴西国旗呈绿色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0∶7,中央为黄色菱形,菱形中央是深蓝色圆形天球仪。圆形白色绶带上,书以葡萄牙文“秩序与进步”。圆形上有白色五角星,象征国家的26个行政区,而且那些星星的位置是1889年11月15日8点50分,新政府当天,里约热内卢星星排列的位置(巴西的首都原是里约热内卢,后来迁到巴西利亚)。绿色和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森林,黄色象征矿藏和资源。
国徽 巴西国徽图案中间突出一颗大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独立和团结。大五角星内的蓝色圆面上有五个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圆环中有27个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联邦区。大五角星周围环绕着用咖啡叶和烟草叶编织的花环,背后竖立一把剑,剑柄在五角星下端。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巴西联邦共和国”,“1889年11月15日” (共和国成立日)。
国歌 巴西独立后的第一首国歌,是由佩德罗一世亲自创作的。在1822年9月7日宣告巴西独立的当天,创作了《啊祖国,啊皇帝,啊人民》的歌曲,并亲自在当晚圣保罗的爱国集会上演唱,由合唱队伴唱,这首歌成为巴西的第一首国歌。佩德罗一世退位后,里约热内卢国立音乐学院的创办者,著名音乐家弗朗西斯科·达席尔瓦谱写出一首后来成为巴西国歌的歌曲。1909年著名诗人奥里索·杜克·埃斯特拉达重新填词,经专家委员会审查,1922年被定为巴西国歌。国歌《听伊皮兰加的呼声》回顾了1822年9月7日佩德罗一世在圣保罗郊外伊皮兰加河畔发出“不独立,毋宁死!”呼声的情景,歌颂祖国获得了独立,充满着巴西人民对祖国爱国的情感。
国花 毛蟹爪兰,是原产巴西、墨西哥热带雨林中的一种附生植物,是巴西国花。体色鲜绿,茎多分枝,常成簇而悬垂,一根枝条由若干节组成,每节呈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数节连贯,似蟹爪,因而得名。其根紧紧攀附在巨树高枝或悬崖峭壁上,不为风雨所动摇。它自1818年被人们发现以来,至今已在世界各国广泛栽培,经园艺家的选育,已培养出200多个优良品种。花期从头年10月到次年3月,花色有白、红、紫等,一株开花数朵,且无枝无叶,十分奇妙。毛蟹爪兰以其株形优美、花色艳丽。巴西曾经将此花馈赠中国,丰富了中国兰花珍品。
国家历史简介 古代巴西为印第安人居住地。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由于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红木”(Brasil)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巴西国名,并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译为“巴西”。 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其后整个殖民地在葡萄牙统治下,顺着大西洋沿岸结成一体。1555年法国入侵,占领了相当于今天的里约热内卢的地方,打算在南美设立一个法属殖民地的据点。然而由于法国人无法自欧洲吸引殖民者前来,所以终于在1565年被葡萄牙人逐出里约。两年之后,葡萄牙人创建了里约城。葡萄牙人在巴西殖民地的上统治权直到1630年,才再度又面临挑战。
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1820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独立,建立巴西帝国。接着加冕称帝,称佩德罗一世。1824年巴西颁布宪法。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 帝国时期(1822~1889)巴西帝国成立后,布拉干萨王朝的体制和葡萄牙贵族势力原封未动,大庄园制和奴隶制依然存在,巴西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依附于英国。佩德罗一世实行专制统治,1823年强行解散议会,接着又用武力镇压了东北部伯南布哥等省的共和派起义。 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新政府打着“秩序和进步”的口号,并以总统制为基础来加强巴西的近代化,除了生产全世界四分之三产量的咖啡之外,在经济上也缔造了佳绩。后来在19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恐慌下,“咖啡经济”受到了沉痛的打击,随之而来的政变、独裁统治和君主立宪等体制使得政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1964年巴军人政变上台,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1985年3月军政府还政于民。1989年11月15日,巴举行了近30年来第一次全民直接选举,费尔南多·科洛尔当选总统。1992年12月29日,科洛尔总统因涉嫌受贿被迫宣布辞职,副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即日接任总统。1994年10月3日,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全国大选中获胜, 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总统。1998年10月4日,卡多佐再次当选。1999年1月1日,卡多佐就任巴第39任总统,任期至2002年12月31日。 2002年10月,以劳工党为首的左翼政党联盟候选人卢拉赢得大选,成为巴历史上首位直选左翼总统。2006年10月,卢拉战胜社会民主党候选人阿尔克敏,获得连任。2010年10月迪尔玛·罗塞芙作为劳工党候选人赢得大选。
地理 地理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全国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境内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巴西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
自然景观 伊瓜苏大瀑布
亚马逊河局部
人文 人文 巴西总人口总人口为2.01亿(具体数字201032714人)[2] 。白种人占53.74%,黑白混血种人占38.45%,黑种人占6.21%,黄种人和印第安人等占1.6%。 巴西种族和文化差异显著。南部居民多有欧洲血统,可溯源到19世纪初来自意大利、德国、波兰、西班牙、乌克兰和葡萄牙等国的移民。而北部和东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欧洲或非洲血统。东南地区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该地区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后裔和意大利后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亚洲和印第安人后代。
习俗 提起巴西的民俗风情,人们总是首先想到桑巴舞和狂欢节,其实除了这些,巴西还有独具魅力的印第安文化,还有形形色色的礼仪习俗,多样而精美的音乐、引人注目雕塑建筑……走进巴西,一切都会呈现在你眼前。 巴西的风俗习惯与欧洲差不多。巴西人有时较拘礼,有时又十分随和。初见面时,人们以握手为礼,然而亲戚朋友彼此问候,也习惯拥抱、亲颊。不仅如此,就是对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可以拥抱、亲颊。“社交”礼仪的亲颊,是在两颊各亲一下。男女彼此亲颊问候,女人与女人也习惯如此,然而在大多数社交圈中,黑人彼此不兴这一套,而习惯握手,同时用左手在对方肩上拍一拍。比较亲近的男士彼此习惯拥抱,在对方背上重重拍打。不过,由于社会地位有高低,究竟谁该亲谁,其中有微妙的区别。 巴西人毫不在乎在大众面前表露情感,他们慷慨好客,到他们家里做客,酒杯里永远有酒,盘子与咖啡杯里永远不空。 现在人们推崇依靠自己的勤劳和努力发家致富,赞扬贫穷的天主教会正在不断失去信徒。巴西民族勤劳、严肃、认真、自信,人们的观念正在日益加强,他们自知生活不容易,但对前途充满自信和乐观,相信巴西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和强国。
狂欢节,激情狂欢 巴西狂欢节是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每年二月中旬或下旬举行三天
舞动一曲,热辣桑巴
桑巴现已被公认为巴西和巴西狂欢节的象征,是最大众化的巴西文化表达形式之一。其中,巴伊亚的圆圈桑巴舞(一种里约热内卢的桑巴)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饮食 巴西是欧亚非三洲移民集聚之地,因此饮食上深受移民国的影响。融合了各个移民国的饮食习惯,又带有浓浓的巴西风味,使巴西美食成为独一无二的奇迹。巴西南部土地肥沃,草木生长繁盛,有众多的牧场安置在这里,由此,烤肉就成为该国最常见的大菜;而东北地区则主要以木薯粉和黑豆为食;其他地区也分别已大米豆类为主食。美食分区明显也成为巴西美食的一大特色。 巴西烤肉是巴西的国家招牌菜,在巴西的每个角落,烤肉都是能登大雅之堂的风味菜之一。这主要得益于巴西发达的畜牧业,肉多菜少,也是巴西饮食的一大特色。巴西人民惯常喜爱猪牛肉。一般富有的人家更多喜爱牛肉,反之,则以猪肉为主。烤肉是巴西著名的风味菜,每逢家宴、野餐都是必备的食物。
巴西烤肉 巴西烤肉是巴西的国家招牌菜,在巴西的每个角落,烤肉都是能登大雅之堂的风味菜之一。这主要得益于巴西发达的畜牧业,肉多菜少,也是巴西饮食的一大特色。巴西人民惯常喜爱猪牛肉。一般富有的人家更多喜爱牛肉,反之,则以猪肉为主。烤肉是巴西著名的风味菜,每逢家宴、野餐都是必备的食物。 巴西烤肉主要以烤牛肉、火腿肠等为主。刷过酱汁的原材料被串在一个特制的器具上,放到火上翻烤,期间随着火势翻转,并刷上油,直至金黄,扑鼻的香气将会使你胃口大开。
巴西烤肉最有特色的是它的吃法,一般是餐厅中央会放一些西式的自助餐,在烤肉没上之前客人会先吃一点这些东西。烤肉一般在开餐后15分钟就可以上了,伺者左手拿烤肉棍和一把明晃晃的锋利长刀,右手拿个小圆盘托住烤肉棍,防止油滴到顾客身上。如果你想要吃烤牛肉,在拿了这个烤肉的服务人员经过你身边时,桌上有一个牌子,翻到绿色面他就会来到你身边,麻利的用刀片下表面烤的焦黄的牛肉用托烤肉棍的盘子接住放在你的餐盘中,你还可以挤点鲜柠檬汁在上面,很是爽口。巴西烤肉烤的时候只要7分熟就可以了,所以吃烤牛肉的时候往往还带有血丝。 第一次吃这样的牛肉还不是很习惯,特别是吃的时候,服务员要手拎利刀在你头上晃来晃去,让人感觉有点恐怖,所以吃过巴西烤肉的人都对这一幕特别印象深刻。
豆子炖肉: 豆子炖肉,顾名思义是以豆类和肉烹煮而成。巴西除南部外,大都以豆类为主食,这直接决定了人们的食材取材范围,也使豆类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巴西菜系。豆子炖肉是巴西的全民大菜,是人们日常食用的家常菜之一。
黑豆饭: 其实严格来说巴西的黑豆饭并不是饭。黑豆原产于中美和南美,黑豆饭可以和猪蹄、猪耳朵、猪尾巴、腊肠、腌肉等材料炖制而成。在巴西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美食,多数餐厅和饭馆每星期三、六供应。吃法是将黑豆浓汤泡饭与上述各炖制的材料一起吃,还配菜与橘片食用。原为巴西在葡属殖民地时期黑奴将农场主丢弃不吃的猪的部位混在一起,现为名菜,用的料都是上乘食料。而且营养非常丰富。具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豆蛋白。
拉美大国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传入巴西。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咖啡,加之劳动力廉价,咖啡种植业迅速兴起。19世纪,巴西的咖啡种植几乎遍及全国,随后又形成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咖啡大面积种植,给巴西带来了财富和繁荣。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而赢得了“咖啡王国”的美称。巴西咖啡用它优秀的品质、浓郁的香味、绝佳的口感而备受世界人民青睐。其中,罗百氏咖啡是出口贸易中最受欢迎的。巴西咖啡因含有较低的酸味,因而别具风味。淡淡的青草香,糅合着这酸味和咖啡的甘甜苦味,使巴西咖啡口感顺滑。
巴西教育 教育发展史 巴西原是印第安人居住地地方,16世纪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独立,20世纪20年代以后,经济得到发展,现已成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大国。 1962年,巴西成立联邦教育委员会,将1930年建立的文化教育部作为联邦教育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建立起巴西教育体制,这样也加强了中央对全国教育的领导。全国教育行政分联邦、州和市三级管理。 巴西教育制度历经许多年,终于在60年代和70年代由政府颁行了一系列教育法规,确立了现行学制。巴西教育的宗旨是:(1)使全体公民都能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科学水平,使教育与巴西经济大国的地位相一致。
巴西教育制度中长期忽视学前教育,直至70年代中期起,为了适应初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才注意到学前教育这个基础准备阶段,这时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才在巴西学制中突显出来。政府规定4-6岁儿童为学前教育阶段,并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经费1,000万克鲁塞罗,学前教育在短期内有较大发展。幼儿学校寓教育于娱乐、游戏中,让儿童自由活动,为他们的活动提供游戏材料、动植物园地等,目的是发展儿童的智慧想、想象能力、创造性和主动精神。
现行学制 现行学制是根据《1971年基础教育法》制定的。 ①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法对学前教育仅作一般规定,要求州、市为 7岁以下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1971年以前,小学办理幼儿园班,1971年以后注意了5~8年级的教育,对学前教育有所忽视。据1975年统计,全国5~6岁儿童,受学前教育的占7%。 ②普通教育。 基础教育法规定普通教育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育包括旧学制的小学和初中共8年(7~14岁)。普通教育课程,一至八年级设葡萄牙文、社会和科学三类核心课程。五至八年级加设职业课程。五、六年级设工业、商业、农业和家事4门。七、八年级学生可选择最适合的一门职业课程,集中学习。第一阶段学校毕业,一部分学生升学,大部分学生在八年级经少量职业训练后就业。教育和文化部计划在城市实现普及8年制教育,在乡镇和边远地区实现普及4年教育。1979年,全国7~14岁儿童入学率达93%。 流生问题是第一阶段学校的一个严重问题,据巴伊亚州1973年的一个调查,第一阶段学校学生只有6%读完八年级。流生的主要原因是贫穷。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通过供应午餐使流生率从1970年的84%降至1975年的48%。
第二阶段教育,即旧学制的高级中学阶段,分学术、师范、商业、工业和农业5科,学校的课程设准备升学的核心课程和准备就业的职业课程。学生可任意选择职业。但是实际上90%的高中毕业生志在升学。针对这一情况,第二阶段教育实行强迫的职业化。为推行教育职业化,采取两种办法: a.由若干学校联合设立"校际职业教育中心",开设职业课程。b.由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际训练。职业教育课程的计划,由州教育委员会根据当地劳动市场的需求决定,毕业时由学校发给“职业证书”。里约热内卢的一个"教育联合中心"1973年共颁发30个工种的职业证书。
③高等教育。 大学学制3~6年。医科6年,法科和工科5年,新闻、图书馆和体育专业3年。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学生年增长率为19%。巴西高等学校有3种类型:大学、单科学院和联合大学。据1976年统计,巴西有大学63所(其中联邦大学30所,州立大学8所,市立大学3所,私立大学22所),此外有联合大学3所,单科学院786所(其中私立608所,联邦办的17所,州立76所,市立85所)。大学推广工作是巴西高等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的一个新措施。其目的是:a.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实际,参加国家建设;b.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掌握工作技能;c.开发大学与国家发展有关的资源;d.给巴西内地技术援助。大学推广工作的主要组织形式有二:一是农村训练和社会行动中心,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和农村社会教育工作,全国共有22个这样的中心;二是组织志愿服务队,到农村协助识字教育运动等,为期30天。1977年有10万人参加这种活动。
④非正规教育。 非正规教育是巴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补习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识字教育运动三种形式。补习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都是为未能受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教育的青少年准备同等学力考试,使他们有机会升学。1975年有2625121人参加同等学力考试。1970年巴西开展大规模的识字教育运动。1970~1975年,有1900万人参加学习,扫除了约800万文盲。做法是先进行5个月的识字教育,继之以职业训练课程,使9~14岁的流生经过教育能再进正规学校学习。1980年巴西成人文盲率已降至10%以下。 识字教育运动是巴西取得很大成效的教育运动,他们的经验为塞内加尔、牙买加、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等国所效法。
体育 由于举国上下对足球的喜爱和及其男女国家队在世界大赛中取得的成绩,巴西有“足球王国”之美誉。 1950年,巴西队首次举办世界杯,在这届比赛中,巴西队一路顺风打入决赛,但在决赛中却意外地以1:2负 于乌拉圭队。1958年,巴西在瑞典首次 得世界杯,当时年仅17岁的贝利以及 加林查为巴西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 劳。 1962年,在智利举办的世界杯上, 巴西队卫冕成功。1970年,巴西队在 墨西哥第3次夺冠。球员迪迪、瓦瓦、 加林查、亚伊辛尼奥和贝利已经成为传奇 式的人物。 1994年世界杯在美国举行,巴西 在击败意大利后第4次夺冠,成为第一个4次夺 得世界杯的国家。巴西还获得这届世界杯的公平竞赛奖和赏心悦目奖。
巴西宗教 巴西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来自世界各地,因而集中了东西方多种宗教信仰。在巴西的各种宗教中天主教是最大的宗教,其信徒占90%以上,人数比例多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第二大宗教是坎东市莱教,该教名称主要通行于巴伊亚州,而在里约热内卢则称马昆巴,在圣保罗叫温班达。该教原为非洲尼日利亚、贝宁等地流行的一种原始宗教,供奉祖先和信仰自然神。随着黑奴被贩卖到巴西,原始宗教在巴西广为流传,但后来该教信徒遭遇天主教而逐渐减少并与天主教、印第安宗教相互渗透,形成了坎东布莱教。
建筑 巴西的建筑风格发展至今,已经完美的将艺术美与顶尖建筑技术结合起来。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曲线美。 尼泰罗伊当代艺术博物馆(MAC)由巴西着名建筑师Oscar Niemeyer设计,并于1996年完成。这个标志性的飞碟形结构位于尼泰罗伊瓜纳巴拉海湾一个悬崖边上,一览约热内卢城市全景。 说到MAC的岩石悬崖边场地,Niemeyer称“领域是窄的,四周被大海包围,因此解决方案自然就来了,”这“自然,”直观的解决方案,是一个优雅、弯曲的结构,从一个水盆地上升,创建一种环境的轻盈感,并可欣赏瓜纳巴拉湾(Guanabara Bay)、休格洛夫山(Sugarloaf Mountain)全景。虽然经常被描述为飞碟状的MAC, Niemeyer的诗意意图表现“从地面”和“不断增长和蔓延”形式出现,像一朵从岩石升起的花。
代表性建筑欣赏 三权广场 耶稣山 国会大厦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