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授课人:鲍婷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 2、条件 3、过程 4、影响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的含义 2、戚继光抗倭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 交 往 明朝的对外关系 目的、条件、过程、影响 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 冲 突 民族英雄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
练一练 C 1、郑和下西洋最远达到(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郑和下西洋最远达到(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练一练 2、派遣郑和成功下西洋的皇帝是 ( )。 明成祖 3、领导抗倭斗争胜利的民族英雄是( )。 戚继光 2、派遣郑和成功下西洋的皇帝是 ( )。 明成祖 3、领导抗倭斗争胜利的民族英雄是( )。 戚继光 4、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 ) 的居住权。 澳门 5、明代的中外关系中,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
谢谢
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
你知道吗?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郑和本人是一个伊斯兰教徒。家庭的原因使得郑和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后入宫当太监在燕王府当差。在“靖难之役”期间,郑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他率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加强了明朝同周边各国的交流,扩大了明朝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那时的西洋,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考考你! 西洋是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目的: ①永乐皇帝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 ②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 ③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皇帝。
条件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造船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 规模 填一填 时间 1405~1433年 次数 先后7次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 规模 人数 每次出海2.7~2.8万人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比一比 请对郑和下西洋进行评价。 郑和 哥伦布 首航时间 1405年 1492年 船数 200多艘 3艘 航船大小 长151.8米 长24.5米 随航人数 27800人 88人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航海家,他率领的船队规模庞大,人数众多,技术先进,时间早。在当时具有很高的水平,比欧洲的航海家要领先很多。
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 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但是郑和七次大规模的远航,耗费了大量的国力,成为人民的沉重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明成祖好大喜功的具体例证。
明代抗倭图 倭寇是指当时经常流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他们与当地的奸商共同抢劫分赃,他们烧杀抢掠,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戚继光,明朝中期著名的抗倭将领。自幼刻苦好学,练就一身高强武艺。17岁承袭父职,后又考中武举,负责山东防倭事务。他训练“戚家军”,在台州之战中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后与福建抗倭名将俞大猷密切配合,剿灭了福建、广东的倭寇。戚继光的抗倭业绩,至今为人们所称颂。
台州九捷 抗倭形势图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让我想一想? 1、戚家军类似于我们前面讲过的哪支军队? 2、对戚继光和岳飞两者的评价有何区别 ? 岳飞、岳家军 2、对戚继光和岳飞两者的评价有何区别 ? 戚继光领导的是中国人民与外来民族侵略的斗争,而岳飞领导的仅是反抗国内其他民族的斗争,他只能被称为抗金名将,而非民族英雄。 只有在与外来民族作斗争的过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能称为民族英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是内部矛盾,而非敌我矛盾。
你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么?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 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1999年12月20日,我国重新对澳门恢 复行使主权,澳门重新回到 祖国母亲的怀抱。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你知道最早侵略澳门的侵略者是谁吗? 葡萄牙侵略者 他们是怎样侵略澳门地区的?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