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说,大众传播属于单项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人类历史上对人进行引导的几种类型: 1、传统引导类型——“火炉旁的引导” 现代启蒙前的社会为传统社会,人们生活在以传统引导的社会环境中。传统的引导通常是在冬日家庭的火炉旁,夏日庭院的大树下,以老人们讲述故事的形式进行的。 “火炉旁”仅仅是地点的借用。讲故事的人可以是酋长、族长、元老、外公外婆等。对老人将故事的尊崇、信奉,是传统社会的一种舆论观的体现。 面对面的“讲”直接传达信息,并带有亲情色彩。
2、内部引导型 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时,书籍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字对人思想的影响,不同于老人讲故事。读者需要自己思考之后才能接受,于是这种引导被称为“内部引导”。 美国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通过印刷物了解道理,建立新型的性格结构。” 书刊对公众的引导是通过读者的选择、阅读、理解、认同而产生心灵撞击的引导方式。
3、他人引导类型——大众媒介的引导 人们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变化,得不到他人的引导,几乎无法生存和发展。 社会工业化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普及,人们与外界的关系要以大众传播的流通为媒介。 公众总是需要从大众媒介或其他信息渠道来获得心理平衡和生存需要的信息。不论传播者主观意义上是否在引导,大众媒介已经深深地深入到公众的生活中,尤其是对新一代人的影响。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环境监视功能; 社会协调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 解释与规定; 社会化功能; 提供娱乐。
(三)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一般社会功能。 施拉姆的重要贡献:明确地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了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四)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我们认为,大众传播的两种最重要的功能是: 1、传播信息:大众传播媒介持续不断、大量地向受众提供各种事件发展变化的信息,对周围环境进行监视。
2、引导舆论:比起古代舆论,当今社会的公共舆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更为巨大。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我们生活在一种神奇的时空之中。 舆论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代表一种强烈的倾向、愿望和要求,可以自发形成,也可以经外力引导而起。
大众传播媒介是一种能够引导受众的有力工具。研究表明,大众传媒对某些问题的强调和这些议题在受众中重视的程度成正比。媒介的责任就是要将社会舆论引导到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轨道上,一定要承担区分真理和谬误的责任。
作者说:“在阴暗的背景和漫天飞舞的雪花的衬托下,儿子稚嫩红润的小脸与父亲饱经沧桑的脸形成对比,父子俩面对生活的艰辛相依为命,特别是父亲使劲发出叫卖声时,使人看后心灵为之震颤,这就是贫困山区的父子。也许一辈子他们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当我们肆意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和金钱,当我们在风花雪月里无病呻吟的时候,当我们在闲暇的时候高呼无聊的时候,有谁想起了他们呢?
我只想要回我一年的工钱而已
我们就这样存在这个世界,站在那里,走过那里,冷眼旁观着周围的与我无关的人与事。
某女明星在这里做秀卖烤肉串,结果她烤出来的还带着焦糊味的五串烤肉串被一个老板以17888元的天价买走。
爹娘,我好着呢,吃的好睡的好,穿的也好。大城市真漂亮……
一对卖艺的姐弟:再收紧!!!暂时的窒息,只为一顿不太美味的早餐。
不是我影响市容, 我很饿。
论坛骂声最高的图 你的历史良知在哪里?
安徽省临泉县城关镇刘老家村11岁的刘小环为了能上学,每天去给一家窑厂背砖坯,她每次背16块,重40公斤,走140米,只得3分3厘工钱。
我们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日日夜夜,为了自己认为别人对自己的不公平对待,我们画地为牢,囚禁自己的心!某天当你的视线真正的转向周围时,当真正的怀着无限的平静、怜悯之心,我们才真的能体会到,世界不只是工作的摩擦,恋爱的失意!
《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天堂里不需要暂住证》 案例:2003年初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案”,充分显示了国内媒体舆论监督的功效,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被收容致死者孙志刚是湖北黄冈人,2001年从武汉科技学院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公司工作,2003年2月份应聘来到广州一家服装公司。3月17日晚上10点,孙志刚离开与朋友合租的住房外出上网,由于到广州才20多天,所以孙尚未办理暂住证,出门时也没携带身份证。当他从网吧出来后,因无暂住证而被带到了广州市天河区公安分局黄村街派出所,接着又被送往广州收容人员遣送中转站,期间遭人拳打脚踩,最终因伤势过重死亡。孙志刚的尸检结果表明:事主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 《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天堂里不需要暂住证》
《南方都市报》首先报道了孙志刚被迫致死事件,一批记者随后也对事件进行了揭露,痛斥有关部门隐瞒事实、拒绝各报记者申请旁听的行径。媒体的报道遂引起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重视。 经过几个月的周折,孙志刚的家属最终得以讨回公道。主要罪犯被判死刑,23名政府官员或被撤职或受记过处分。6月22日,政府宣布取消国内所有的收容站,实施了21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在短短的五十天内被废止。
孙志刚的死促成收容制度的改革,媒体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没有记者的协助,孙家的上访之路将遥遥无期——此前孙家曾多次上访,但均被拒之门外或被相关部门以各种方式推诿。事件中,媒体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功能。 可见要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仅靠法院或司法机关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新闻界的共同参与。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铁肩担道义”,义不容辞地履行职责。
众所周知,在电视和网络未普及前,报纸是主要的舆论工具,报告文学和杂文曾一度成为批评性报道的重要武器,遇有冤假错案,上访者白天跑机关部门,下班前到报社门口堵记者,显然媒体因其特有的性质,成了老百姓申诉的渠道。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一、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 廉价报纸(大众报纸)特点: (1)内容以新闻、信息和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 (2)发行量大,一般为几万乃至几十万份。 (3)读者不限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而是面向“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 (4)广告收入成了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报纸的两个转变:一是由“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二是由政党经费运营向市场化运营和企业化经营的转变。 二、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 1844年,电报;1895年,电影;1920年,广播
三、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 媒介特性(电视的优势):P119; 电视媒介的发展:P119;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一、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 二、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乐观主义; 怀疑主义 三、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一)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变化 传统社会中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客观环境 环境认知 人的行为 信息环境 环境认知 人的行为 客观环境 传统社会中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信息环境 环境认知 人的行为 客观环境 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二)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信息环境在传统社会中也是存在的。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三)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李普曼:拟态环境; 藤竹晓:“信息环境的环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