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与发热 游 运 辉 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一、 病 因  感染因素  细菌感染  寄生虫感染  病毒感染  食物因素  鱼、虾、蟹、鸡、蛋、牛奶等  药物因素  其它因素.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生命体征: Vital signs 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 一 )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曹 颖.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The vital signs( 生命体征 )are body temperature, pulse, respiration and blood pressure.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PS: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MALT )
张佳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 AURI.
常见症状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心血管内科 雷 红. 症状 (symptome) 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异常感 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 症状学 (symptomatology) 是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 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的一门科学。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发 热 第二临床医学院诊断学科. 定 义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 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 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 源作用下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 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血管炎病总论.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不明原因发热” 病因诊断经验谈 缪 晓 辉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上海
败血症 SEPTICEMIA.
发 热 fever 广东医学院病生教研室.
发热性疾病的诊断思路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 刘国珍 教授.
发热的鉴别诊断思路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 封启明.
21世纪健康理念与风湿病 淮安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徐广顺副主任医师.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 和合理治疗.
疑难病例讨论(发热待查) 侯睿宏
发热的诊断思路 刘金旭.
发 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陈建斌(Tel: ).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蛋 白 尿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钟 清.
风湿病现状和CTD特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免科 陈永涛.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发 热 (Fever) 成都医学院 临床技能中心 代吕霞.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Welcome.
炎症.
1201.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2017/3/19.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常见症状.
病人的护理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病人的护理.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Wen hua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私立學校教職員 退休撫卹離職資遣儲金管理委員會 主講人 財務組 李美華 組長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结缔组织病与发热 游 运 辉 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

发热的概念 当机体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引起机体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的范围,称为发热 正常液温≤37℃,低于口温0.3℃,口温低于肛温0.3℃,24小时内 体温波动<1℃ 一般认为测量口温,晨起口温>37.2℃,其他时间随机体温>37.8℃

发热的机制及分期 发热的机制 外源性致热原 内源性致热原 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 发 热

发热的分期与分度 低热:≤38℃ 中度发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 高热期 体温下降期 体温上升期

不明原因发热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 1961年,Petersderf指出: ①发热三周以上②体温>38.3℃③入院一周无法确诊 1992年,Petersderf将“入院一周无法确诊”修改为:“经一周细检查后无法确诊” 1999年,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定义为: ①发热持续三周以上 ②体温≥38.5℃ ③经仔细询问病史、详细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 能明确诊断

FUO四种亚型 1991年Durrack DT和Street AC提出FUO四种亚型 经典型 体温>38℃ 3周,3次以上门诊或住院3天不能确诊 病人来源:社区、诊所或医院 主要病因:感染、恶性肝病、结缔组织病和性血管疾病 院内型 体温>38℃ 3天,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 病人来源:医院 主要病因:院内感染,术后并发症,药物热 免疫缺 陷型 体温>38℃,3天,培养阴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000/mm3 病人来源:诊所或医院 主要病因:感染 HIV相关性 体温>38℃,住院超过3天,HIV感染诊断明确 病人来源:社区,诊所或医院 主要病因:HIV原发性感染,典型及非典型分枝杆菌,CMV感染,淋巴瘤、弓形虫病。隐球菌病。

热 程 1 短程发热: 1月以内 2 中程发热: 1-3月 3 长程发热: >3月

血象变化 感染性疾病: 大多数感染性疾病WBC升高 非感染性疾病: WBC不高的感染性疾病:伤寒, 结核,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原虫感染 WBC升高的有:AOSD,Sweet综合征,白血病,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

诊断步骤 1 2 3 4 详细问诊, 细致体格 检查 一般检查 初步拟诊 进一步检查

病 因 感染性疾病 肿 瘤 结缔组织病 诊断不明的发热 其他:如组织坏死, 甲亢,体温调节异常等

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发热的鉴别 流行病学资料 有无中毒症状 有无寒战 有无感染灶及病原体 抗感染治疗有无疗效

结缔组织病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简称结缔组织病(CTD) 是指一类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相关,主要累及皮肤、关节、肌肉、血管等结缔组织的一类疾病。 SSc MCTD UCTD 血管炎 SLE RA SS DM/ PM

CTD疾病特点 临床表现多样,多系统受累 长程不规则发热 病情缓解复发交替 血沉增快,免疫球蛋白增高 自身抗体阳性 抗生素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CTD发热的原因 结缔组织病导致的发热(未治疗患者占大多数) 合并感染(治疗过程中多见) 合并肿瘤 治疗的药物偶可引起药物热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发热特点 与疾病活动有关 多在起病初或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时 发热形式多样,可持续高热、低热、间歇发热,时间可长可短,可首发、也可在疾病过程中出现 易出现发热的CTD有ASOD、SLE、RA、系统性血管炎、DM/PM等

SLE与发热 80%的患者可发热,50%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多为中高热,持续或者间歇性发热,体温可持续在39℃,少数患者低热 抗生素无效,糖皮质激素可迅速退热

SLE与发热 发热多发生在疾病活动期 除发热外,还存在 新发皮疹 活动性神经精神病变 尿蛋白、血尿出现或增加 抗dsDNA抗体滴度增高 补体下降 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 口腔溃疡或大量脱发

成人Still病 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临床以高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炎(痛)和白细胞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通常是突然高热,一天一个高峰,偶尔两个高峰 热型以弛张热多见,也可为不规则热和稽留热等 超高热和持续性高热具有特征性 一般情况好,无明显中毒症状,热退后如同常人

RA 以缓慢而隐匿的方式起病,在出现明显关节症状前可有数周的低热 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 发热同时多伴有关节外症状如类风湿结节、肺间质病变、类风湿血管炎等

系统性血管炎 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的炎症与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异质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因受累血管的类型、大小、部位及病理特点不同而不同,但都常伴有发热

系统性血管炎 大血管的血管炎 巨细胞动脉炎与风湿性多肌痛 大动脉炎 中等大小血管的血管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 川崎病

小血管的血管炎: 韦格纳肉芽肿 Churg-Strauss综合征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过敏性紫癜 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 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巨细胞动脉炎(GCA) 和风湿性多肌痛(PMR) 是导致老年人不明原因发热的常见疾病 两者都可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偶可达40℃,部分患者可以有盗汗 Zenone T. Scand J Infect Dis,2006,38(8):632-638. Chen Y. J Am Geriatr Soc,2008,56(1):182-184.

巨细胞动脉炎

血管炎小结 在发热性疾病中如出现无法解释的下列情况时,应考虑血管炎的可能: 紫癜性皮疹或网状青斑 多系统损害 结节性坏死性皮疹 无脉或血压升高 不明原因的耳鼻喉或眼部病变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 多系统损害 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或血肌苷和尿素氮进行性升高 肺部多变阴影或固定的阴影/空洞 多发性单神经根炎或多神经根炎 缺血性或淤血性症状

CTD合并感染导致的发热

合并感染是导致CTD发热的常见原因 各结缔组织病感染发生率 SLE:40%~57.5% RA :20%~64% PM/DM:33% 韦格纳肉芽肿:26%~46% Khalifa M,Med Mal Infect,2007,37(12):792-795. Doran MF,Arthritis Rheum,2002,46(9):2294-2300. Marie I,Arthritis Rheum,2005,53(2):155-165 Reinhold-Keller E,Arthritis Rheum,2000,43(5):1021-1032.

感染部位 咽喉 肺部 尿路 皮肤 中枢神经系统 脓毒血症 Zandman-Goddard G, Autoimmunity. 2005,38(7):473-85

常见的致病菌 普通细菌(90%以上) 病毒 结核菌 真菌 其它(梅毒、非结核分支杆菌) Alarcón GS,Infect Dis Clin North Am. 2006,20(4):849-75. Falagas ME, Clin Rheumatol. 2007 ,26(5):663-70.

感染性疾病 仍然是FUO的最主要原因 1.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热程一般1-3周,少数可2-4月或更长,伴淋巴结肿大,咽痛,肝脾肿大,皮疹,WBC升高,可出现异淋,肝功能损害较为常见。 巨细胞病毒感染:热程数周或数月,表现为无力,肌痛,肝功能异常,淋巴细胞增高,并出现大量异型淋巴细胞,多为机会性感染,也可发生于正常人群。 AIDS:发热,WBC降低,CD4细胞减少,机会性感染。

感染性疾病 2.细菌感染 败血症:起病较急,常有高热,寒战,中毒症状较重,革兰阳性细菌易出现转移性脓肿,革兰阴性细菌易并发低血压或感染性休克,血培养、骨髓培养是诊断的直接证据。反复多次培养为统一属更有意义。

伤寒:发热,消化道症状,肝脾肿大,肥达氏反应阳性,WBC不高,血培养,骨髓培养可有伤寒杆菌。 局灶性感染:注意寻找感染灶 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热,贫血,心脏杂音,心内膜病变,血培养阳性

感染性疾病 结核: ①长程发热的重要原因 ②一般为低热或中等程度发热 ③血行播散,支气管播散,干酪性肺炎,大量胸水时可高热 2.细菌感染 结核: ①长程发热的重要原因 ②一般为低热或中等程度发热 ③血行播散,支气管播散,干酪性肺炎,大量胸水时可高热 ④80%伴有肺结核 ⑤粟粒性肺结核胸片异常多在三周后出现,可一直无肺部影像学改变,尸检才能证实 ⑥无反应性结核: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结核病灶周围缺乏细胞反应的一种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全身症状重,病情凶险,预后差。

以下情况需警惕结核 在治疗过程中的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体重下降 肺部浸润灶、淋巴结肿大、胸水、腹水 皮肤局限性炎性包块 一次阴性胸片报告不能排除粟粒性肺结核 PPD皮试阴性不能排除结核

结核 近年来结核感染呈增长趋势 肺结核 肺外结核(不典型部位:皮肤软组织结核) 全身播散性结核 Hou CL,Clin Rheumatol. 2008 ,27(5):557-63

感染性疾病 3.真菌性感染:念珠菌、隐球菌、细胞菌病、曲霉菌及肺孢 子虫病 单独感染或与普通细菌感染混合存在 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后发热,且抗生素无效者, 常见致病菌为念珠菌和曲霉菌 肺部真菌感染进展快

4、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 5、螺旋体感染:钩体,梅毒,回归热 6、原虫感染:弓形虫、疟疾、阿米巴病、黑热病 7、其他寄生虫感染:急性血吸虫病

当出现下述情况应考虑合并感染 发热难以用原发病解释 治疗过程中出现新的症状、体征或相关化验异常,特别是外周血WBC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白细胞可能不高

肿 瘤 淋巴瘤 恶组 实体瘤等

RA、SLE、SS、SSc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比率显著增加 以淋巴系统肿瘤较为多见 SLE发生非何杰金淋巴瘤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40倍 硬皮病病人患肿瘤的相对风险比是1.5-5.1 大约4%~10%的原发性SS患者出现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Chambers S, J Rheumatol,2005,32(10):1866-1867. Voulgarelis M,Arthritis Rheum,1999,42(8):1765-1772.

诊断思维:灵活运用辩证法 个性与共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 常见病与少见病,常见表现与少见表现 既全而又有重点 动态观察 正确认识辅助检查

处理 1、降温:物理降温为主,尽量不打乱热型 2、对症处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慎用糖皮质激素 4、动态观察 5、诊断不明时,优先考虑感染性疾病

总结 对不明原因的发热、多关节疼痛、多脏器累及的患者,应注意是否存在结缔组织病。 及时行免疫学、自身抗体检查及病理学活检,注意病史询问,检查四肢脉搏、血管杂音。 治疗中出现的发热要警惕感染的发生,积极寻找感染灶及病原学依据,动态观察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改变。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