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Advertisements

调查表 你知道哪些疾病 ? 能传染的请打勾. 禽流感 患禽流感死去的鸟类 思考 : 1 、你们知道禽流感是由什 么引起的吗? 2 2 、人们为什么谈禽色变呢? (病毒)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Tetracyclines and chloramphenicols 制作:田汉文.
支原体科 无胆甾原体科 螺原体科 支原体属 脲原体属 支原体目 支原体目的类别 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结构 二、培养特性 三、抗原结构 四、抵抗力.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与防制 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洪福 2014 年11月
预防猪流感.
流 行 性 出 血 热 慈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胡 云 挺.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Medical Arthropods 医学节肢动物 (Medical Entomology).
传染病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传染病学总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谢冬英 2008年03月.
肾综合征出血热.
非典型肺炎的常见问题解答 上海市青浦区财政局 报告人:朱 蕾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出血热病毒.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传染病.
税收新政 -2008年度.
◆高中生物课件(人教课标版) 万晓军生物工作室(安义中学)
第18章 疾病与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 合肥38中 黄菲.
肺结核.
第一章 疾病概论.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其他原核微生物.
第二十一章 衣原体 要求掌握:   1、衣原体的概念   2、沙眼衣原体亚种和所致疾病   3、衣原体的独特繁殖周期.
医学寄生虫总论 (三).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21章 衣原体 (Chlamydiae).
钩端螺旋体病 ___崇雨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概述 病原学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后期并发症.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糖尿病流行病学.
恙虫病.
立克次体(Rickettsia) 一.概念 立克次体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引起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等传染病的病原体。 为纪念发现并在研究斑疹伤寒时不幸感染而献身的美国青年医生Howard. Ricketts而命名。
恙虫病 中山三院 高志良.
严格细胞内寄生 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 引起人畜共患病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三.支原体 一类无细胞壁,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侵染植物者称类支原体/植原体.
340 水痘.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麻疹的院内感染控制 敦煌市医院院感科 梁荣.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免疫程序说明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特点 1.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 感染阶段: 寄生虫感染 : 带虫者: 寄生虫病 : 2. 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慢性感染
微生物检验 1.标本直接检查 (1)抗原检查 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和 ELlSA法检测发病初期患者血液 及脑脊液中乙脑病毒抗原,结 果阳性有早期诊断意义。
第二十章 虫媒病毒 arbovirus 共同特点 (1)直径20~60nm。单股RNA。20面体立 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第三章 眼睑病 disease of the eyelid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防蚊灭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恙虫病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在我国东南、西南地区的沿海岛屿发病率较高。鼠类是主要传染源,通过恙J叮咬而传播给人。 1948年广州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 日本人于1810年首先描述本病,1927年日本学者绪方规雄等用病人血液注射家兔睾丸内,经5~6次传代后,阴囊红肿,取其涂片染色发现立克次体,命名为东方立克次体(Rickettsia orteintalis)。1931年定名为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 tsutsugamushi)。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1日06:40 安徽发现罕见恙虫病58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1日06:40   记者昨日从安徽省卫生厅获悉,10月份以来,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县、区报告200多例不明原因发热待查病例。安徽省卫生厅专家组近日赴阜阳调查后,确诊部分病例为恙虫病。目前,确诊恙虫病病例58例,目前尚未发生死亡病例。   据介绍,安徽已有20多年没有恙虫病疫情报道。但近期在安徽部分地区零散发生恙虫病,给当地农民群众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报告的58例病例,均在安徽北部地区,阜阳市47例,蚌埠市8例、亳州市3例。目前,所有病人都得到及时治疗,部分病人已出院,未发生死亡病例。                                                                                                                                                                                                                                                                               

病 原 恙虫病立克次体(R.tsutsugamushi)是恙虫病的病原体。恙虫病立克次体 Rickettsia orientalis 日本的一种地方病恙虫病的病原体,分布于秋田、山形、新泻县河川流域。是由寄生于鼠耳壳部的恙虫(亦称恙螨)为媒介。可引起高热、发疹等症状,常常可以致死。恙虫病亦称为“日本河川热”(Japanese-river-fever)。

短杆状,平均长度1.2um,常见成双排列,在细胞质近核处聚集生长。 易感细胞有大鼠肺和猴肾细胞以及鸡胚卵黄囊等。 抵抗力低。 种内有不同型,不同型的毒力亦有差异。 一般对豚鼠不敏感,而对幼鼠致病力强,常用小白鼠腹腔接种,作病原体分离。

所致疾病:恙虫病 传染源:鼠等 传播媒介:恙螨 传播方式: 恙虫病立克次体 第二代幼虫 恙螨幼虫 卵 成虫 稚虫 鼠类 人 稚虫 成虫 卵 恙虫病传播方式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啮齿动物内能长期保存病原体且多无症状,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恙虫病立克次体寄居于恙螨,并可经卵传代。 恙螨幼虫需吸取人或动物的淋巴液或血液才能完成从幼虫到稚虫的发育过程。

人被恙螨叮咬感染。 叮咬部位出现溃疡,周围红晕,上盖黑色痂皮(焦痂),为恙虫病特征表现之一。另外,本病还可有皮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肝、脾、肺等脏器损害症状。 病死率随毒株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病后对同型同株有持久免疫力。

流行病学 传染源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和贮存宿主,如沟鼠、黄胸鼠、家鼠、田鼠等。野兔、家兔、家禽及某些鸟类也能感染本病。鼠类感染后多隐性感染,传染期较长。 传播途径 恙螨幼虫是本病传播媒介。恙螨种类近3000多种,但能传播本病者主要为地里恙螨,红恙螨与高湖恙螨。

流行特征 由于鼠类及恙虫的滋生、繁殖受气候与地理因素影响较大,本病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与地区性。 北方10、11月高发季节,南方则以6~8月为流行高峰,11月明显减少、而台湾、海南、云南因气候温暖,全年均可发病。 本病多为散发,偶见局部流行。恙螨多生活在温暖、潮湿、灌木丛边缘、草莽平坦地带及江湖两岸。

 临床表现 起病急,有畏寒或寒战、高热、全身酸痛、疲乏、食欲减退等急性感染症状。 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等。 在病程的第2周,病情常会加重,可有表情淡漠、重听、谵妄甚至抽搐或昏迷,并可有脑膜刺激征或心肌炎症状,或有咳嗽、胸痛、气促等肺炎症状。

诊断 病原体分离,涂片染色、镜检。 血清学试验有外斐氏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以及ELISA法等。

防治 尚无理想的预防接种疫苗。 治疗可用氯霉素和四环素。

(一)消灭传染源 措施以灭鼠为主,消灭恙螨孳生地。 (二)切断传播途径 铲除杂草、改造环境、消灭恙螨孳生地是最根本措施。铲除或焚烧杂草,然后喷洒1~2%敌敌畏。 (三)个人防护避免 以防恙螨幼虫叮咬。如发现恙螨幼虫叮咬,可立即用针挑去,涂以酒精或其他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