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与中国外交 金灿荣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10年6月14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当前形势和 国际静安建设 静安党校 王小林. 国际 —— 问题很大、霸权犹在。 1 、国际产业分工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 高失业率 老龄化 -- 高福利 -- 高负债 权威缺失 -- 民主治理的危机 再平衡战略 -- 保护主义抬头。
Advertisements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二、北京水资源现状 三、北京水资源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 北京市行政区 域面积 1.6 4万平 方公里,西北部 为山区,约占总 面积的三分之二, 东南部为平原区, 约占总面积的三 分之一。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7 年有 1100 万新增劳 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420 万人,比 2007 年增加 58 万人,增幅 20.71% 。 2007 年年底 830.
2 你会唱这首歌吗 ?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 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
學習目標 指指出中國地理區的劃分方式 了了解中國七大地理區的區域特色 了了解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特徵 分分析中國區域政策對三大經濟地帶 的影響.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党的会议 全国代表大会 1 全国代表大会每 5 年召开一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 “ 党的十八大 ”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2 简称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简称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
公共管理 0701 班.  3 月 1 日,在酝酿了一年之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 疗实施办法 ( 试行 ) 》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 “ 开 国内先河 ” 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 体神木人民真正体会到了 “ 看得起病 ” 的前所未有的 实惠,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到了一个.
《关注经济发展》 知识复习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它的基本要求是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 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研究院 黄璜
人口再生产.
学科:思想品德 九年级 教科版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单位:覃塘区东龙初中 周志宾.

煤铁之城 枫叶之都 山城本溪.
——高考政治选择题命题思路分析及备考启示
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2014年 “两会”学习解读 2017/2/28.
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主讲:付丁丁.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策略.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中國的區域劃分 第三節 三大經濟地帶 中國基本資料簡介
明确党员先进性要求 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商贸管理系党总支 张志华 党课教案.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李国义.
2014届高三九月调考 质量分析 武汉市第19中学 雷 逸.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毕业年级中考专题复习
第七讲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保护与建设.
第四章 日本 闭关自守的日本 明治维新 涩泽荣一、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 金融、贸易、工业 《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20年.
公 共 政 策 学.
飞扬青春 需要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知识讲座 高一(3)唐蕾
微山县干部学习会讲课提纲 区域经济 转型发展与全民创业 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 顾 品 教授.
考 纲 点 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 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 续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 规划就业 规划人生.
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个正面人物, 李鸿章这一生的写照,李鸿章临死的时候的诗最能概括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1994年,94岁的冰心毅然说:“我要写一部甲午战争大作。”老人多次提笔,可是,竟然一字没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读书、思想与学校发展 程红兵.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内容简 介.
習作1-6 題目+解答 習作1-6 解答.
改革开放30年的画卷.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大国内外政策调整与 大国关系新发展 10月份形势与政策.
第一编 以冷战为特征的全球格局的演变 第四章 世界力量的分化与组合.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 监督检查的领导责任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曾昌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时政热点专题 授 课 时 间 :8 课 时.
坦桑尼亚.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章 低碳产业体系.
By 燒完.
对中学教育的思考 太原师院附中
(1)性质(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和宗旨(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 (2)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徐金海 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扬州大学商学院农经系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本章共有三节,其内容是: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新疆长治久安 新疆社会科学院:高建龙.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章 客观分析环境.
读图辨史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给图片、材料出一个标题 通用汽车的生产 等待领取食物的非洲儿童 发展中国家反经济全球化示威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卫生部日前发文, 为“三好一满意”活动 定出了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
2.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 事物的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正确履行职责 强化安全管理 红土乡安全生产办公室 谭 金.
模块三 企业物流成本分析.
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承前启后,求实创新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 (2002-2007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时间:2011年6月
《造福人民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案课件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一中 林云飞.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造福人民的基本经济制度》.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 主讲:姜丽华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与中国外交 金灿荣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10年6月14日

2010年中国外交的第一个挑战: 中美关系的恶化 2009年12月美国欧亚集团的悲观预测:中美关系恶化 已发生的问题:贸易制裁、气候问题、武器售台、达赖、谷哥事件(已经发生过了) 未来问题:伊朗、人民币汇率(正在继续着) 这一轮中美博弈的特点是:事件密集;中方坚决 从良好起点到急剧恶化的原因:危机离去;好起点带来的高期待;美方问题(失望、不满、失落、奥巴马地位下降);中方原因(力量和信心、对核心利益的认定、国内政治复杂化)

中美关系走向:回到正常状态, 合作与竞争并存,斗而不破 对2009年中美关系开局良好的评价:对解决金融危机有利,但问题没解决 新一轮博弈:斗争,但留有余地 中美关系的常态:合作与竞争并存,斗而不破 原因:对抗代价太大;共同利益;沟通机制 年内走向:斗到4月(胡主席访美),转折在5、6月,恢复在下半年 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意义

未来中美关系中的新老问题 老问题——三“T”(台湾,西藏,贸易) 中国崛起 新兴国家群体崛起于西方主导体系的问题 美国相对衰落与力量真空问题、局部混乱问题 日本回归亚洲、东亚一体化与中美关系

2009年国际形势中的三件大事 金融危机 美国政策调整 中国加速崛起

2009年国际形势中的主要内容 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有所削弱 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出现重大变化: G20 传统大国内部政治的变化 (日、俄、欧) 全球反恐形势依然迷茫,甚至有所恶化 其他地区安全热点问题处于胶着状态 全球性问题突出 气候变化和新能源

新的形势对中国外交的新要求 中国责任(崩溃论,机遇论,威胁论,责任论,内外压力) 战略疑虑 国家利益超出了国家边界 热点问题上的压力增加 气候等新议题与对中国的软遏制

2010年中国外交的任务 2010年中国外交任务:峰会外交与世界博览会外交;后金融危机的战略与规则竞争;应对“中国责任论”挑战;消除或控制战略疑虑 2009年初中国外交的任务: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中美关系开好局,应对周边不稳定

对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总体判断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时代特征:全球化与信息化 从国际政治到世界政治:从国家中心主义到国际社会(非国家行为体);全球治理的出现 大变动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三类国家:前现代、现代、后现代 四种主义:文明主义、民族主义、地区主义、部落主义

冷战后的格局 一超(美国)多强(中、日、俄、印、英、德、法) 大国关系的性质是既竞争又合作 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是基础(非意识形态和军备竞赛) 全球和地区国际组织的作用 对大国战争的制约:核武器,民族主义,市民社会,商业价值观,国际制度 大和平与小战争

当前的中国与世界关系 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结果——高度相互依存: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世界是拥有中国的世界 高度的内外关联性:国际制度国内化,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社会对中国关注上升,国内民众(特别是网民)对世界关注上升——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观提出的背景

中国对当前国际体制的基本态度 中国对当前国际体制的基本态度: (1)受益于全球化,对当前国际体制是接受的,在现体制内部崛起; (2)现体制对中国有歧视,国际环境中有大量挑战; (3)经济,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战略,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

中国的国际定位 双重特性大国:文明古国与年轻的现代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上的四个层次);迅速发展的强国与内部挑战严重的大国,等等 内向化大国:外交服务于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家统一 国际定位的两个指标:国内治理与国际相对力量,国内治理是软肋,国际相对力量上升很快,但仍不够强大 基本定位:走社会主义道路、处于发展中阶段、有一定世界影响的、东亚地区大国

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发展理论与实践 和谐世界理论与实践 大安全观 大周边观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地缘战略影响 缘起:美国房屋次级贷款危机;雷曼兄弟公司(2008年9月15日) 过程:金融到经济;美国到世界 历史定位:低于1929年大危机,高于战后历次危机 危机的多重影响:经济、地缘、政策思想、制度、国际安全 地缘战略影响:中国地位加速上升(5年?);美国地位有所下降;一超多强到多强一超

对中国应对举措的评价 国内自救:财政政策(投资、减税、促进消费、产业升级等),金融政策 国际合作:(1)国际政策协调(会议);(2)稳定周边:中俄信贷协议,亚洲稳定基金,货币互换协议,与中亚和东盟的合作基金;(3)与美国合作:美元债劵,改革国际金融体系 中国地位上升的标志:G2,两国集团论; Chimerica,中美国论 保八实现后的三个后果:中国将第一个走出危机;GDP超过日本;反思奥运 三个挑战:热钱涌入;国际社会对中国心态复杂;国内治理挑战 可能的收获:国际经济和金融决策权,人民币国际化,投资大国地位,内需外需平衡的发展战略,产业升级,社会保障体系

2008美国大选的意义和影响 奥巴马当选的意义:政策、政治和文化 奥巴马当选的的原因:形势;竞选策略(个人条件、班子、战略、因特网、年轻人参与、高投票率) 奥巴马当选后的挑战:政策现实;历史现实;过高期待 政策走向:内政;外交 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奥巴马执政后的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唯一综合国力全面超过中国的国家 (一般强国奈何不了今天的中国,以中日对比为例:文明差、政治统一性、物理差距、军事) 执政百天的评价:内政、外交、中美 可能的问题:政策争议(贸易、人权——西藏、气候变化、军备控制等全球问题);政策波动;责任分担问题(中国责任论);第三方问题;中国模式问题 基本稳定的框架:双方主观上的重视(美国“次级政府”的干扰);共同利益;中美关系的成熟性(经济、社会、政府间对话机制);新的力量平衡;台湾问题的可控性;新的关系结构(在美国的问题清单上中国排在后面,在求助者清单上中国排在前面) 战略信任问题与关系的局限

2008年的四件国际大事 2008年的四件大事:国际金融危机,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北京奥运与中国崛起,美国大选 金融危机的发展:经济影响;金融格局;思想(新自由主义的终结?);美国软力量;其他 俄美关系的发展:俄罗斯与叙利亚、伊朗关系及其含义(俄与泛伊斯兰主义的结盟),与委内瑞拉关系及其含义(俄与反美国家的结盟) 中国:北京奥运与中国现代化;外界看法的变化;中国崛起是亚洲崛起的本质

当今世界格局的另类描述 西方:10亿人的“少数”集团,15%的世界人口,领导层,既得利益者,相对团结,掌握60-80%的军事、金融、经济、科技知识、意识形态、媒体和非政府力量,但人口少且趋于老龄化——合法性与人口问题 非西方:58亿人的“多数”集团,5种类型——新兴市场经济国家(20左右的国家,55%的人口,未来世界的关键力量,中国居于其中),俄罗斯(孤独而愤怒的大国),泛伊斯兰国家(泛伊斯兰主义),反美国家(流氓国家?),失败国家 大和解:15%+55%=“大和解”, 中美关系是关键

国际格局新的四大变化趋势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BRICs—金砖四国,VISTA—展望五国,N11—新钻11国)的兴起,“8国集团+5”新机制的出现 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俄罗斯、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长期化 美国地位下降与西方内部的凝聚力下降 民主浪潮的低落:有效公共权威论(亨廷顿),非自由民主国家论(扎哥里亚),哈马斯现象

2007年以来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 大国关系出现变化(1)俄美、俄欧关系下降;(2)欧美关系回暖;(3)中国成为国际形势变动的牵动因素(中欧关系,特别是中德关系,有所下降,但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稳定)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作用上升 世界格局仍是一超多强,美国仍是唯一超级大国,同时是矛盾焦点,做世界老大的代价上升 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剧(发生在美国的次贷、房市、美元贬值问题,世界市场的油价、粮食、通胀) 意外事件的增加:巴基斯坦、缅甸、土耳其与库尔德、科索沃 新的全球议题:气候变化、南北极、太空竞争

2005年以来国际形势特点总结 冷战后的一超多强结构(冷战时为两极结构),美国的中心地位,分析国际形势的美国视角; 美国的矛盾现象:美国的力量优势与上升势头,但是,外部处境(六大问题:伊拉克、朝鲜和伊朗的核扩散问题、俄罗斯重新出山、哈马斯困境、反美主义、欧元)和内部心态恶化; 中国因素进一步凸显; 大国关系复杂(表面一致与对美看笑话心理和对华防范心理); 经济看好,但不平衡性加深; 热点问题突出:政变、局部战争、核问题、意外事件增加

中国外交:2005和2006 中外关系的变化:2005年进入相互影响阶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变化,中国机遇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 2005年的中国外交:和谐世界论 2006年的中国外交(近年来最活跃的年份)(1)常规活动(2)非常规活动: ------外事工作会议:新思想、新议题、新角色; ------论坛外交或集团外交; ------四次投票与中国的国际身份选择(当今国际制度合法性问题); ------陈冯富珍的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参与规则制定)

中国外交:2007和2008 2007年的中国外交:17大 2008年的中国外交:防守“三八线”——3月,台湾问题;8月,北京奥运(08年中国的任务:经济、政治、台湾、奥运) 新出现的问题:西藏、大地震、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社会资本理论)

中国外交的七个组成部分 大国外交(关键):一超多强 周边外交(首要):四个次区域——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发展中国家外交(基础):非洲、拉美、中东 多边国际组织外交(重要舞台):全球和区域(六方会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 软力量建构问题(防止安全困境)——实践中的中国外交第五部分 议题外交:气候变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等 部门外交:军事、文化等等

中国外交面临的问题 内部挑战(政治稳定或政治现代化问题,经济发展,民族问题,身份认同或新意识形态建构问题)——网民 台湾问题 与发展阶段相关的问题:将起未起,外界的心理调整问题 政策自身问题:(1)结构问题,中等强国的位置?(2)速度问题,欲速则不达------欧洲、东亚合作、发展中世界、能源、军事透明度;(3)部门协调问题,打卫星;(4)突发事件预研和应对问题;(5)与国内民众和利益集团沟通问题(6)应对西方非政府组织问题

观察国际政治形势的视角 综合国力上升是中国外交成功的基本原因 中国改革的特点:动力强劲(文革反弹);市场取向;改革与开放同行;改革的多主体性;增量改革;与国际社会关系良好 2005年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变化——走向相互影响;2006年中国因素的进一步上升;2008年,“中国影响世界元年?” 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权力与市场;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和谐世界论 提出的过程 背景:国内(和谐社会)、国际(矛盾加剧、文明冲突)——三类国家问题(前现代、现代、后现代) 内涵:政治、安全、经济、文明、环境 特点:中国传统——容忍矛盾、和合文化 影响:国内、国际

大国动向:美国 客观处境:一超多强;软硬力量突出;内外困境;超级大国困境;霸权成本(公共产品成本、安全成本);霸权依赖症(政治两极化、社会两层化——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并存、种族关系的变化与国家认同问题、经济虚拟化);中期选举的影响 政策动向:军事;经济;外交;政治

中美关系 9/11以来中美关系的四特点:(1)共同利益扩大;(2)美国对中国需求上升;(3)台湾问题上的有限合作;(4)美国对中国力量上升的战略戒备加剧 两种战略对话的意义 “利益攸关方” 未来中美关系:重要性上升;复杂性空前;相互影响;时间在中国一边 中期选举和2008大选的影响

大国动向:欧盟 客观处境:客观地位;力量;问题 政策动向:中欧战略关系良好;欧洲中国威胁论的隐忧

大国动向:俄罗斯 客观处境:政治威权化(民主倒退);财政好转与能源依赖;社会问题(人口出生率下降、种族主义);美俄矛盾突出 政策动向:政治;经济;外交

大国动向:日本 客观处境:政治和社会保守化;经济走出谷底;外交上的“积极主义”;亚洲外交的困境 中日关系问题:现状、问题、原因和前景 政策动向:?

大国动向:印度 客观处境:经济发展强劲;政治稳定;外交左右逢源;种族和宗教问题;社会结构问题 西方现代化三部曲:三“R”阶段;工业化阶段;西方模式主导世界阶段 由此来看中印比较问题 政策动向:?

周边形势 东北亚:朝鲜核问题 东南亚 南亚 中亚

发展中世界 中等强国的作用 拉美的左倾化 非洲 西亚或中东

国际秩序的中长期走向 1、“一超多强”的格局不变。但国内外都开始有人将中国定义为另外一超。(目前,关于如何认识中国,国内外出现了心理差距,这是需要注意的重要事实)中国的影响持续上升。 2、美国霸权的内在问题(政治和社会的“极化”,经济虚拟化,以及国际矛盾聚焦于美国而使得霸权成本上升),导致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3、欧盟未来的不确定性是整个未来国际格局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根源。 4、日本“正常国家化”趋势不变,但此过程会导致很多问题。

国际秩序的中长期走向(续) 5、世界经济循环出现问题,世界生产力过剩,市场的边界日益明显。在新增20亿生产者的同时,新的消费者在哪里? 6、BRICs的崛起打破了原来的世界力量格局,包括东西力量对比。其中,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更引人瞩目,因为这意味着亚洲的崛起和全球地缘政治地图的改变。 7、技术创新导致力量集中,技术扩散导致力量平衡。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加速主要导致了技术扩散。有规模,同时又有学习能力的国家地位上升。 8、非传统安全问题,特别是恐怖主义、环境恶化、能源危机、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威胁继续上升。随之,联合国在应对非传统安全的功能得到加强。各国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加强。

新现象的理论挑战 全球化的代价?反全球化运动的根源? 经济利益融合与认同感疏远并存问题?(以两岸关系、中日关系为例) 民主化是否必然导致政治不稳定?经济上是否存在“民主化衰退”、“私 有化衰退”现象?“民主浪漫主义”的消退对世界民主进程和中国的含义? 是否存在另一种世界意识形态图景:文明主义、地区主义、民族主义、部落主义并存现象? 东亚民族主义和前苏联地区民族主义再兴的原因?

与中国外交相关的几个学术问题 身份定位困境:经济利益上与发达国家趋同,政治利益要求认同发展中国家。 发展阶段困境:中国处在将起未起的时期,其发展已经引起警觉,但未得到敬佩和接受。 继续融入国际与在现有国际秩序中维护自己利益的问题。哪种倾向为主? 国内社会利益多元化导致内部压力上升,如何平衡内外矛盾?

与中国外交相关的几个学术问题(续) 民族主义再兴,如何处理? 中国的国家认同(建构)问题解决了吗?台独与整个中国国家认同(建构)的关系? 中国的地理事实决定了中国是一个海陆复合型国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又决定了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但是,随着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完成,中国将走向其地理事实本位,成为海陆复合型大国。这对中国的国家利益结构有何影响?对国家战略有何影响?

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外交目标 国家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又是主观界定的,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如何界定国家利益历来是争论焦点,而如何实现国家利益更是争论的焦点。 中国的三大目标是:政权稳定、现代化和国家统一。各种利益依据与三大目标的关联度或远近而分别成为核心利益、重大利益、一般利益。 中国面临的威胁,近期有:金融隐患,台湾问题。中期有:政治现代化挑战,中日关系。

台湾问题的性质 台湾的地缘战略性质:海权与陆权的交叉点(第四次台湾问题) 近代中国身份的失落与台湾问题 战略机遇期的最麻烦挑战(中国三类挑战中的独特一类) 问题的直接来源:内战的产物(这是我们主权主张的直接来源,其他还有历史依据、国际法依据) 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的由来(美国对内战的参与、朝鲜战争、中美搏弈、最大的国际因素) 三阶段:1949-1972;1972-1989;1989-迄今

冷战后台湾问题的演变 台湾问题重新突出的原因:天安门事件;冷战的结束;台湾民主化;中国大陆崛起 台湾岛内政治的演变:民主化、本土化、台独化——认同问题 台独化后两岸问题性质的演变:从治权之争到主权之争 冷战后的阶段:1989-1992;1992-1996;1996-2004;2004-2008;2008-迄今

2004年以来的变化 2004年以来两国(中、美)三方(大陆、台湾)的态势变化:美,警惕台独;台,激进化;大陆,开始争取主动权,出台系统的政策 2004年5月17日两办声明后的对台政策特点:主动性;灵活性;强制性(反分法、军事现代化);目标明确性(防独优先);有选择利用国际资源 2008年大选的挑战及其结果:扁的个人冒险性;绿的集体焦虑;社会认同问题——高危期、反台独关键年、多种手段——激进台独路线的失败:大选与公投

对策分析和前景分析 十七大报告分析:防止台独、和平发展、和平统一 几个观察点:马的行动;大陆的行动 决定底线的三种考虑:军事、政治、战略 近期前景:3/22、5/20以来的积极发展(两岸的表态);相对的稳定期 未来前景:大陆强势发展与台湾人的务实;美放弃台湾;大陆民主化;大陆海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