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当前形势和 国际静安建设 静安党校 王小林. 国际 —— 问题很大、霸权犹在。 1 、国际产业分工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 高失业率 老龄化 -- 高福利 -- 高负债 权威缺失 -- 民主治理的危机 再平衡战略 -- 保护主义抬头。
Advertisements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二、北京水资源现状 三、北京水资源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 北京市行政区 域面积 1.6 4万平 方公里,西北部 为山区,约占总 面积的三分之二, 东南部为平原区, 约占总面积的三 分之一。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金融票据协会 2014 年二季度河北省金融票据市场 运行情况分析会. 目录 全国货币信贷及金融票据市场情况 河北省货币信贷及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4 年二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票据业务发展概况 票据市场走势分析及票据业务发展建议.
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7 年有 1100 万新增劳 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420 万人,比 2007 年增加 58 万人,增幅 20.71% 。 2007 年年底 830.
2 你会唱这首歌吗 ?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 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
道德讲堂 第一讲 放眼改革开放 上海市泾南中学 杨丽萍 第一章:放眼 -- 《邓小平时代》
學習目標 指指出中國地理區的劃分方式 了了解中國七大地理區的區域特色 了了解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特徵 分分析中國區域政策對三大經濟地帶 的影響.
长沙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与分析 长沙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长沙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李 跃 教授. 一、长沙市的基本情况 二、 2000 年来长沙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长沙发展的长板和短板.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党的会议 全国代表大会 1 全国代表大会每 5 年召开一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 “ 党的十八大 ”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2 简称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简称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
公共管理 0701 班.  3 月 1 日,在酝酿了一年之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 疗实施办法 ( 试行 ) 》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 “ 开 国内先河 ” 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 体神木人民真正体会到了 “ 看得起病 ” 的前所未有的 实惠,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到了一个.
《关注经济发展》 知识复习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它的基本要求是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 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研究院 黄璜
人口再生产.
学科:思想品德 九年级 教科版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单位:覃塘区东龙初中 周志宾.

C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考真题回放
煤铁之城 枫叶之都 山城本溪.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高考政治选择题命题思路分析及备考启示
城投及园区类企业评级方法.
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2014年 “两会”学习解读 2017/2/28.
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主讲:付丁丁.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策略.
申论时政.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中國的區域劃分 第三節 三大經濟地帶 中國基本資料簡介
2014年高考政治 二轮系统复习.
明确党员先进性要求 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商贸管理系党总支 张志华 党课教案.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李国义.
2014届高三九月调考 质量分析 武汉市第19中学 雷 逸.
对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认识 乌苏市委党校 沈海龙.
严格水资源管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王亚红 二○一二年十一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毕业年级中考专题复习
齐鲁大地 人杰地灵 2011能力备考 2011年基本能力备考.
第七讲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保护与建设.
第七课 收入与分配.
第四章 日本 闭关自守的日本 明治维新 涩泽荣一、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 金融、贸易、工业 《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20年.
公 共 政 策 学.
飞扬青春 需要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知识讲座 高一(3)唐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论中日经济、文化差异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吴汉森 大门为照片.
微山县干部学习会讲课提纲 区域经济 转型发展与全民创业 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 顾 品 教授.
考 纲 点 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 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 续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 规划就业 规划人生.
经济成长和差距平等化 东京学艺大学 铃木亘.
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个正面人物, 李鸿章这一生的写照,李鸿章临死的时候的诗最能概括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1994年,94岁的冰心毅然说:“我要写一部甲午战争大作。”老人多次提笔,可是,竟然一字没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读书、思想与学校发展 程红兵.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内容简 介.
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发展对策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 李薇 赵家仪.
弘扬宣南文化 促进创意产业 —对发展宣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宣武少年宫 马尧.
2015年镇模试卷评讲 盛英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一,创造经济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4%的高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纪录。 2007年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根据美联社2008年4月10日报道,中国2007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61万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达到11.9%。
習作1-6 題目+解答 習作1-6 解答.
改革开放30年的画卷.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编 以冷战为特征的全球格局的演变 第四章 世界力量的分化与组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思辨 —学习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 监督检查的领导责任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曾昌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时政热点专题 授 课 时 间 :8 课 时.
复习: 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坦桑尼亚.
第三章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章 低碳产业体系.
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加快推进伊春转型发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李善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对中国经济转型的观察 李善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注:本报告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2009年12月17日

主要内容 我国由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 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将接近拐点 经济增长率的变化 经济结构的变化 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 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 财政能力与债务风险

我国由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

1978-2010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9. 9%,GDP占世界份额的比重由1977年的0. 7%上升到2001年的4 自2010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0年,按汇率法计算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GNI)4270为美元,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47%,居121位,按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中国的人均GNI为7640美元,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69%,居120位 十二五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提高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实力仍是重要任务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增长快速增长 1978-2010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9.9%, 是同期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占世界份额%)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1-2009)

世界银行历年按收入分类的标准 2009年12月17日 9

2010年人均GNI(官方汇率和购买力平价) 2009年12月17日 10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较为正式地见诸世界银行2007年发表的《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报告:危机10年后的状况》两份报告。 报告指出,“历史表明,许多经济体常常都能迅速地达到中等收入的发展阶段,但是只有很少的国家能够跨越这个阶段,因为实现这一跨越所必需的那些政策和制度变化,在技术、政治和社会方面更复杂、更具挑战性”,“许多拉美、中东和前苏东经济体数十年都停留在中等收入水平”。 报告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打破最初的贫困陷阱、实现起飞,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国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发展机制,与实现起飞的机制有着根本的区别”,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可以遵循最初的发展战略和增长机制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但却难以再依靠这套战略和机制继续从中等收入跨向高收入。

中等收入陷阱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当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会产生缩小收入差距的要求。但在缺乏有效的扭转收入差距的制度安排和实现机制的情况下,一些国家采取“福利赶超”等模式,结果不仅对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而且最终没能改变收入差距扩大的格局,因此经济增长陷入停滞。 城市化进程出现问题.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攀升的过程中会出现快速城市化,如果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就业机会不能跟进,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贫民窟,影响城市的发展,并限制城市功能的发挥 金融体系开放的挑战。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资本账户就要开放,货币就会逐渐的可自由兑换,金融体系受到外部冲击的风险加大。在某种意义上说,大部分长期在中等收入徘徊的国家都多次经历过外部冲击造成的金融危机,进而造成了经济增长的停滞。 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双重产业竞争压力。一 人力资本的培育。

中国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将接近拐点

我国劳动力竞争优势正缓慢削弱 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在2015年左右达到峰值,劳动力总量的增长放缓乃至减少,将削弱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 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上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增长,以及新劳动法的实施,都会提高劳动力的总成本 随着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我国产品低成本优势将逐步减弱,迫切需要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促进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向更多依靠效率提高转变 2009年12月17日 15

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

2007年按户主年龄分城镇家庭消费结构情况

食品

衣着

居住

交通通讯

医疗保障

教育文化娱乐

家庭设备及用品

其它

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及结构的影响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将对居民储蓄率和消费结构产生影响 人口结构变化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人口结构变化对收入分配、公共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支出等公共支出规模与人口年龄分布密切相关,人口老龄化将导致财政资源中养老支出的比例不断扩大

经济增长率的变化

中国经济历年增长情况

27个国家5年平均GDP增长速度与发展水平关系

泰国( 1985-2008 ) 、秘鲁( 1965-2008 )、智利( 1925-2008 ) 韩国( 1975-2008 ) 、日本(1960-2008)、台湾( 1975-2008) 波兰( 1960-2008 ) 、捷克( 1990-2008 )、荷兰( 1880-2008 ) 德国( 1905-2008 ) 、法国( 1920-2008 )、南非( 1960-2008) 美国( 1880-2008 ) 、英国( 1865-2008 )、巴西(1970-2008) 哥伦比亚( 1970-2008 )、墨西哥( 1960-2008 ) 委内瑞拉( 1930-2008 )、阿根廷( 1905-2008) 哈萨克斯坦( 1995-2008 ) 、捷克和斯洛伐克( 1950-1990 ) 匈牙利( 1955-2008 ) 、 前苏联( 1955-1990 ) 葡萄牙( 1965-2008 ) 、 西班牙( 1960-2008) 意大利( 1935-2008 ) 、 马来西亚( 1980-2008 )

各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水平经验总结 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很难长期维持较高增长速度,具体来说,人均GDP超过1万国际元左右以后,GDP增长速度很少超过5% 可能的原因: 1.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化基本完成,服务业 比重显著提高 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很难保持高储蓄率 3.后发优势减弱,技术创新更为困难。 4.劳动力增长速度减缓,资本边际产出递减 5.资源和环境约束进一步显现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 资本和要素投入量 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劳动力供给减少 储蓄率下降 部门间要素的转移 不同所有制企业间要素的转移 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从1980年的68.7:18.2:13.1到2011年的34.8:29.5:35.7

基于国际数据的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Maddison(1995,2007)、Jorgenson(2007)等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TFP增长率也有小幅度降低的趋势 各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有收敛的趋势 随着人均产出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增加 制造业TFP增长率显著快于服务业 2009年12月17日 34

各国TFP增长率变化的一般趋势 时间 1951—1960 1961—970 1971—1980 1981—990 1991—1995 泰国 — 2.61 % 2.13 % 2.62 % 2.05 % 新加坡 3.88 % 2.74 % 3.35 % 4.81 % 韩国 3.22 % 2.46 % 5.01 % 3.18 % 日本 2.80 % 2.64 % 0.58 % 0.63 % -0.13 % 德国 4.43 % 1.53 % 0.82 % 0.71 % -2.05 % 美国 1.52 % 1.78 % 0.26 % 0.51 % 0.53 %

各国分部门TFP增长率变化的经验研究 年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美国 电子设备生产和邮电通讯业、 1980-1995 5.8 2.1 3.2 4.2 2.5 4.6 1995-2004 7.3 5.2 6.9 4.1 3.6 6.8 除电子设务生产业以外的其他制造业 0.9 1.1 1.2 2.9 1.9 -0.1 1.7 0.6 -1.1 金融和商业服务业 1.0 -1.5 -1. 6 -1.9 -0.3 0.4 -3.4 -1.2 -0.6 -0.2 贸易、零售和交通运输业 2.8 2.0 1.4 1.6 0.5 -1.4 居民和社会服务业 -2.2 0.1 -2.0 -0.7 -1.7 -0.8 0.8 -1.8 -0.0

产业结构的变化

工业化:产业结构升级压力更加紧迫 我国工业化发展成就突出,非农产业比重将达到90% 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服务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23.94%,提高到2010年的43%。但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4%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52%的平均水平 工业行业的技术水平不高,高技术行业增加值比重偏低 产品主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不高 产业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现象 2009年12月17日 38

非农产业比重达到90%

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

中国的收入分配进入了一个转折期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不到0.3,到2001年攀升到0.45左右,至2007年进一步上升到0.48 过去十年收入分配差距仍在扩大,但是扩大的幅度在趋缓,并在最近三四年趋于平稳 “灰色收入”问题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腐败带来的部分人群的巨额“黑色收入”更是不容忽视,这些因素都给总体收入差距的变化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全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世界银行的估计)

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城乡之间相对收入差距在2000年至2003年期间出现了明显扩大,随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小幅度的扩大,这一过程持续了4年。在中后期3年中,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两者收入比率基本上在3.3倍水平,2010年出现了一度下降并持续到2011年

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城乡之间相对收入差距在2000年至2003年期间出现了明显扩大,随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小幅度的扩大,这一过程持续了4年。在中后期3年中,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两者收入比率基本上在3.3倍水平,2010年出现了一度下降并持续到2011年

中国的收入分配进入了一个转折期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主要因素 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 农民工的工资较高幅度的提高 农村的公共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逐渐显现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持续快速扩大,这种扩大主要是由于财产性收入不平等、行业垄断等因素造成

中国的收入分配进入了一个转折期 决定收入分配步入转折期的基本经济因素 这三个方面的转变只是为收入差距缩小提供了潜在的机遇 劳动力供求态势的转变, 城市化步入中后期,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的梯度转移 这三个方面的转变只是为收入差距缩小提供了潜在的机遇 推动收入差距下行的力量在增强,但是拉大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在一段时期内仍持续存在,收入差距将在较高水平持续一段时期,然后才走向下降。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未来的政策选择

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

东,中,西,东北人均GDP增长率的变化

区域差距有所缩小,但发展不平衡性仍比较突出 近年来中国区域差距总体呈现缩小趋势 20世纪80年代现价人均GDP的地区差距显著缩小,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前半期省际间地区差距快速增长的趋势非常明显, Gini系数从1990年的0.276增长到2000年的0.347,增加了25.7%,平均每年增长2.3%。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地区差距开始缩小。从现价人均GDP差距的变化看, Gini系数和Theil指数分别下降了15.6%和18.9%。

用最大最小值之比表示的省际间地区差距 (现价)

用现价人均GDP计算的Gini系数和Theil指数

用1978年不变价人均GDP计算的Gini系数和Theil指数

中西部发展的潜力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支撑 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中西部地区由于能源资源较为丰富,从而与能源相关行业的成本更低; 中西部地区的有效劳动增长速度更快; 中西部地区相对的管理和技术水平较低,可以通过向东部和国外学习而更快地提高生产效率,也即中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后发优势。 其实说这么多,不过就是强调下,要更多关注中西部的重点地区,例如所谓的重庆、成都、西安这样的“西三角”地区。 2009年12月17日

中西部的发展远虑和近忧 中西部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和能源资源相关产业支撑,这决定了中西部的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周期性和波动性,也就是说,这决定了中西部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会明显地大于整体经济的波动幅度,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易遭受不利影响。 按照支出法核算的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率高达59%和67%,分别比东部地区高10和18个百分点。与2007年相比,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部分省份如广西、西藏、青海和宁夏等,其投资率甚至超过了80%。在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下,当经济增速下行时,很容易出现产能的大幅过剩,投资效率和项目盈利能力下降。

中西部的发展远虑和近忧 如果以采掘及能源原材料等产业的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幅度来表示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产业驱动力的变化,可以看出,从2005年到2010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自资源能源相关产业的驱动强度分别增加了53.7%和47.7%,提高的幅度数倍于东部地区。然而,资源和能源类产品的需求和价格很容易受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旦经济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资源和能源产业将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边际利润将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这反映到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上,就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可能突然大幅下降。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政府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 铁路债务 社会保障负担 其它

谢 谢! 2009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