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家庭型態與親職教育方案設計及推廣 周裕惠博士 編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協康會 於 1963 年成立 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適切早期訓練, 並為這些兒童的家庭提供支援服務 屬下有 26 個服務單位,為逾 1,600 名 兒童及逾 1,800 個家庭提供服務.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十二節 本章摘要 界定家庭的定義 辨識不同型態的家庭 檢驗家庭的各種功能 說明親職風格 探討父親參與子女教養
主辦單位:管院-應英系 計畫名稱:103學年度教學卓越計畫 -產業實務案例 影片類別:實務案例 主題:兒童美語教師的教學行政工作(上):
不同家庭型態與親職教育方案設計 周裕惠 老師.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焦慮症個案處理及協作 講員:陳琦女士.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製作人:黃玄兆,宋宇宏,賴鎧茵 報告人:王金耀,黃玄兆,宋宇宏 電腦操作人:賴鎧茵 指導老師:陳鴻綸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2014年5月份全院性學術研討會 地點:第二講堂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社員流失 Membership Loss 國際扶輪近年來流失社友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親職教育的意義 目標:學習成為稱職的父母及扮演父母的角色 方法:學習的方式、小團體的方式 廣義的親職教育vs.狹義的親職教育.
-- 從系統觀看見每一個孩子 台灣海寧格機構系統排列師 李悅寧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初接班級時,可實行之輔導活動 1.畫人測驗 2.家庭動力畫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學校圖書館的組織】©版權所有 如要使用請聯絡作者熊銘洽談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如何改善本港保護兒童機制 跨專業研討會 二零零四年七月十三日 葉劍影高級督察 保護兒童政策組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正向輔導管教 (國小案例 分享與座談) 基隆市中和國小張意欣老師.
認識障殘人士. 認識障殘人士 殘疾人士的分類 引用1995年康復白皮書 肢障(肢體傷殘) 聽障(聽覺受損) 視障(視覺受損) 智障 精神病 自閉症 語言障礙 長期病患(器官殘障)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特教宣導月 身心障礙體驗活動 從心出發,讓愛傳遞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管理學作業 Ethics dilemma-SeaWorld trainer killed by killer whale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主題研究架構.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THE MISSION COVENANT CHURCH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多元家庭型態與親職教育方案設計及推廣 周裕惠博士 編寫

不同家庭型態的親職教育 第一節 單親家庭的親職教育 第二節 重組家庭與親職教育 第三節 隔代教養家庭的親職教育 第四節 收養家庭的親職教育 第五節 身心障礙家庭的親職教育 參考資料: 1. 自編寫教材;2. 張美齡等(2013) 。家庭 概論。台北:華格納出版社。

第一節、單親家庭的親職教育 一、易遭遇到的難題 二、親職教育重點與方法 何謂的單親家庭 所謂的單親家庭一般係指因離婚、喪偶、分居、服役、服刑、 長期異地工作或未婚的單一父親或母親,和其十八歲以下未婚 子女所組成的家庭。 單親家庭類型: 喪偶家庭:父母其中一方死亡,孩子與另一方同住。 離婚家庭: 父母因故離婚,孩子與另一方同住。 分居家庭: 父母因感情不睦或工作關係,由父母一方長期獨自撫 養孩子。 未婚家庭: 母親因持不婚主義、或因被強暴、或南方不願負責任, 在沒有婚姻下獨自撫養孩子,或是父母一方透過領養,獨自撫 養孩子。 其它:如父母一方遺棄或是服刑造成的單親家庭。

有關單親家庭的統計數字 行政院單親家庭普查(2010): 1. 約35萬2千戶。 2. 離婚:82.45%, 喪偶: 14.58%。 3. 56.68%的單親家庭之家長以女性居多。 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中的經濟與居住面向 經濟面向: 女性單親家庭落入貧窮得比率遠大於男性單親家庭和雙親 家庭。因為女性單親的薪資平均是男性單親的80%: 1. 原是家庭主婦,成為單親後需要工作養家。女性單親 工作選擇與薪資都受限。 2. 要負擔家計又要兼顧孩子的管教問題。

有關單親家庭的居住面向與社會人際面向: 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中的居住面向 單親父親大多選擇與自己的父母同住,祖父母照顧孩子形成隔代 教養。單親母親得娘家支持相對低。可能與人分租房子或住在較 破舊的房子內,安全與衛生都是考量。居住環境影響子女的身心 健康。 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中的社會人際面向 1.單親父親需「父兼母職」,單親母親需「母兼父職」 2. 年長子女得分擔父母角色,年幼子女被迫早熟照顧自己。 3. 隨著婚姻改變,單親家長(夫家、娘家)人際網絡也改變。 在婆家是外客,在娘家是過客。 事實上,單親家庭需要社會的支持格外重要,如何走出前段婚 姻的陰霾,建立新的社會人際網絡,格外重要: 家務的協助、經 濟的資源、情緒與心理、子女的教養等都需要他人的協助。

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中的情緒行為面向 對單親家庭而言(包括離婚或是喪偶),單親家庭家長 的身心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走過: 寂寞、沮喪、退縮、 無助、怨懟、缺乏安全感等。 單親家庭子女也與家長一樣要面對家庭生活的轉變。 通常大多數的子女在一年內就接受父或母單親的事 實。但,如果父母陷入「受害者」迷思,子女就會 成為代罪羔羊,或成為大人談判的籌碼。長期下來 對於子女在情緒和人格發展上都不利。例如:較低的 自我概念、對人缺乏信任感、產生心理及行為問題 等。

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中的子女教養面向__ 大部分的單親家長覺得成為單親家庭以後對子女不 管在學業、就業、或性格行為上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因單親家長在經濟、工作、社會人際關係以及心 理情緒等難題,在教養子女時較常需面對以下的狀 況: 1.照顧子女與工作難兩全: 工作與家庭兩頭燒,子女 年幼較難找到較好的工作,牽掛孩子在家沒大人照 顧。 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中的管教嚴格與寬鬆的兩難: 在經濟弱勢的家庭,父或母可能忙於工作無暇管教 子女,管教傾向於寬鬆及放任;在經濟較許可的家 庭因管教一肩挑,陷於管教嚴格與寬鬆的兩難。

正向的單親親子關係: 子女對於單親家長而言是一股支持與依附力量。因 為親子關係,讓單親家長能堅強走過生命幽谷。因 單親家庭較無傳統性別角色的束縛,且子女得負擔 較多的家庭職務,單親家庭子女可能會有角色較中 性化、思想較成熟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較佳的表現。

負向的單親親子關係: 一些單親子女面對父母離婚、爭吵或施虐情形,常 有逃避、失落與憤怒的情緒,如不適時疏導,則很 可能走入歧途。有些單親家長將孩子寵過頭,日後 漸難以管教,讓單親家長苦不堪言,疲於奔命。

老師要瞭解離婚家庭的孩子的內心與行為 沒有一個萬能的支援方式可以滿足單親離婚家庭的 需要。現代社會對於雖對離婚的接受度提高了,但 幼教老師仍要瞭解孩子受到傷害的事實是不變的。 離婚是家庭除了經歷死亡外,第二種巨大壓力來源。 家中成員多少都會經歷遺棄、創傷、拒絕、生活品 質變低等轉變。 對孩子而言,父母離婚代表著世界末日。他們所熟 知的家庭已逝去,有時連手足也隨父母分開而分開。

老師要瞭解離婚家庭的孩子的內心與行為,伸出援手: 1.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更甚於父母,孩子將一再承受人們來 去不斷的失落。幼兒園的孩子正處於對分離焦慮最敏感時 期,感到無力感,對自我概念的影響也最大。 2. 孩子因為對家庭的依賴及秩序感的崩解,他們的焦慮 會展現出依賴、啼哭、使喚和其他失序行為,因害怕被拋 棄,難以入睡或產生退化行為。 3. 幼兒會出現分離焦慮、緊張的依附關係、罪惡感、擔 心會失去愛和受到身體上的傷害。 4. 這些焦慮情緒會轉變為過動、情緒不穩,易哭、易怒 等 。這些情緒壓力也會讓他們做惡夢、尿床、情緒變化 大、恐懼等。 5. 成人(家長)對這群學齡前孩子所能最大的協助是:處理孩 子們擔心被丟棄的恐懼。成人可以向孩子強調他們並沒有 失去父母及兄弟姊妹,也不用為父母的離婚而負責。

老師可在校內幫助離婚家庭的孩子: 1. 維持井然有序的環境: 孩子在家庭轉變的階段,在學校裡一 個井然有序,可預測的老師同學關係,這是學校能給孩子撫慰 性的協助。 2. 鼓勵表達情緒: 善用聆聽技巧的老師有助於孩子解釋壓抑的 情緒。老師也可以透過一些課堂活動讓孩子從情緒中走出來, 例如:閱讀各種家庭型態的書、玩扮家家酒、玩土、沙與水的活 動,或繪畫等等,抒發孩子的情緒。 3. 老師在課程安排上要有適度調整,在言行中要表現出對不同 類型家庭的尊重。如慶祝母親節,可能只有單親爸爸會出席。 畫父親節卡片時,孩子可能只畫母親。 4.親師互動: 有些家長會對老師談起他們孩子的行為有拒絕聽下 去的敵對態度或疏離感。老師必須有敏感度去瞭解家長的情緒, 有時家長是困在於自己的婚姻(和事業)困境中,自顧不暇,難 以兼顧孩子在學校的問題。他們不是全然不關心孩子。 5. 確認孩子的監護權: 學校要有一份明確的文書資料,確認哪 一天?是誰可以接走孩子?誰簽醫療同意書、緊急聯絡人的連絡 電話等等。 6. 取得社區資源: 轉介家長相關的社福、心理諮商等資源。

結論 瞭解單親家庭的家庭情況與遭遇的難題 瞭解單親家長本身常面臨心靈無依靠、經濟來源困 難、心情苦悶、沒有安全感,又擔心子女在校受人 另眼看待等問題 瞭解單親家庭的幼兒容易產生焦慮 老師可以在校內幫助孩子並提供各種訊息與支持家 長。多關心子女的情緒是親子互動中不可缺乏的要 素!

第二節 重組家庭與親職教育 參考資料 1. 自編寫教材 2. 張美齡等(2013) 。家庭概論。台北:華格納出版社。

何謂重組家庭? 重組家庭(reconstituted family)是指家庭中的夫妻 雙方,其中一方曾結過婚,並帶來前次婚姻中的子 女。亦稱為繼親家庭。 繼親家庭類型: 1.父母雙方只有其中一方帶來前次婚姻的子女。 2.父母雙方均帶來前次婚姻的子女。 3.父母雙方均帶來前次婚姻的子女,並有現在婚姻的 子女。 4.未婚同居的男女,其中至少一方帶來前次婚姻的子 女。

台灣的重組家庭 美國有40%的婚姻是再婚狀態,21世紀將有50%的 孩子來自重組家庭(李嘉莉,2012) 。 台灣的離婚率高,再婚率也高,重組家庭的比率是 高居世界第四(美國是世界第一) 。

重組家庭的生活情況 1. 婚姻面向 繼親家庭會經歷以下「再婚」的改變: 1.感情心靈上的再婚: 重新建立起對另一人的承諾 2. 社交上的再婚: 在新住所、新環境中建立新人際網 絡 3. 經濟與法律上的再婚: 家庭經濟重新分配,法律上 牽涉前夫或妻的贍養費、子女合法的監護權。 4.親職角色的再婚: 如有子女,夫妻就要重新分配親 職角色的責任。

重組家庭易遭遇的問題 1.由於不同家庭生活背景及角色型態需在重組家庭中 重新調整 2. 重組家庭由於來自不同家庭,可能都是原來家庭 的主要決定者,一旦重組新家庭,則由誰來公平分 配時間、精力、物質、財務、情愛等,將成為重組 家庭需面對的問題 3. 親子關係、家庭向心力需重新培養,對新加入的 家庭成員,在孩子的想法仍屬「外人」,故在心理 上需要較長時間去調整、培養 4. 鄰居、親友不具同情心或主觀介入,也會使繼父 或繼母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倍感艱辛,吃力不討好

重組家庭的生活情況 親子面向 社會上對繼父母有許多負面的刻板印象,如「春天後母面」、 「繼父暴力」等。 重組家庭的生活情況 親子面向 社會上對繼父母有許多負面的刻板印象,如「春天後母面」、 「繼父暴力」等。 對繼子女的教養往往吃力不討好。在繼親家庭中常出現的是 「生親為主、繼親為輔」或 「生親扮黑臉,繼親扮白臉」的情 況。 要與沒血緣關係的繼親發展深厚的情感並不容易,但只要繼父 母在結婚前能先和孩子有所接觸,多往正面溝通,繼親家庭的 親子關係也不全然是不好的情況。 瞭解繼親家庭的孩子心理與行為 對於親生父母準備再婚時,多數子女一時間是難以接受的。在 重組家庭的過程中,子女往往有再度被遺棄的感覺。子女對待 繼父母有三種模式的對抗行為: 1. 疏離冷漠: 子女以拒絕溝通、擺臉色等發洩心中的不滿。 2.消極不合作: 陰奉陽違等敷衍父母。 3.積極反抗: 子女以批評、攻擊、和破壞等來反抗繼父母。

繼親父母如何化解? 如繼父母以同理、接納得心情來瞭解孩子在適應上 的困難,並對繼子女能「視如己出」負起養育的責 任: 1.敵意消除期: 視繼父母為外來者 2. 信任建立期: 漸覺得繼父母為可信任的人 3. 感情培養期:感受到繼父母的善意與關懷 4.接納認同期: 認同繼父母為家庭的成員。

繼親家庭的手足相處 繼親家庭的手足關係包括:親手足、半手足和繼手足。 1.可能原是獨生子女,但產生出許多手足。 2.原先得排行改變,如原是最小的,變成後面還有更 小的。 面對子女與繼子女的手足衝突,父母在處理上常感 棘手,斥責繼子女要顧及配偶的感受,怕遭偏袒自 己子女之議,又擔心自己的子女會怨懟,難以完全 公平。 家庭會議 家長可藉由家庭會議,凝聚「同是一家人」得家庭 認同感與歸屬感,瞭解彼此的感受和想法。儘可能 消弭雙方的心結。

繼親家庭親職教育之重點 1. 再婚男女必須學習和諧婚姻的維持和經營,有幸福 的婚姻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1. 再婚男女必須學習和諧婚姻的維持和經營,有幸福 的婚姻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2. 若將自己子女帶入新家庭,必須多加關照繼親家庭 中子女的親子關係。 3. 以愛為出發點。 4. 運用銘印現象,讓繼親和繼子女保有最好的初印象。 5. 應以公平態度,對待原生子女及繼親家庭中的子女。 6. 教導重組家庭父母認知孩子的身心發展階段及其個性 7. 熟悉親職教育的重點 8. 設計多樣親子活動

﹡請為繼母塑繪新形象 ﹡ 隨著社會變遷,婚姻狀況與昔日社會大不相同, 再婚或續絃者日多,古來認為「後母都是壞心腸」 的兒童文學作品或口傳故事頗多。為適應當前的社 會變遷,學校教師或文學工作者應多為繼母塑繪好 的形象,讓孩子對其家庭的新成員能不先入為主的 排斥,這是新世紀的重要親職教育工作。

第三節、隔代教養家庭的親職教育 隔代教養家庭興起的原因: 社會變遷和家庭結構改變是造 成隔代教養 1.雙薪家庭,父母將孩子託祖父母照顧。 2.父母離異、喪偶、未婚生子等單親家庭,祖父母代為照顧 孩子。 以祖孫家庭型態來看: 「非同居型」祖孫家庭 「三代同堂型」祖孫家庭 「隔代教養型」祖孫家庭 前二者雖非全時負起教養孫子女之責任,但仍常有受託照 顧撫養孫子女之機會

以廣狹義分隔代教養: 以廣狹義分: 則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及隔代其他親友如姑婆、 舅婆、姨婆等之照顧,不論是全時或部分時段之照顧, 皆歸類為隔代教養 如完全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全時照顧,父母只在週 末來探望或接回,甚至完全放棄照顧子女者,則歸 屬為狹義之隔代教養家庭

有關隔代教養家庭的類型 1. 日夜均由祖父母照顧,父母甚少回家 2. 白天由祖父母照顧,夜晚由父母照顧 3.平日由祖父母照顧,周末由父母照顧 4.主要由祖父母照顧,不定時由父母照顧 5. 由其他親友照顧

隔代教養家庭的生活處境 祖父母在親職角色扮演上可分為: 1. 正規型: 祖父母是協助角色,將教養的權責留給父母。 隔代教養家庭的生活處境  祖父母在親職角色扮演上可分為: 1. 正規型: 祖父母是協助角色,將教養的權責留給父母。 2. 趣味型: 祖父母將與孫子女得互動視為一種休閒活動, 只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 3.代理型:祖父母需負起照顧及教養孫子女的責任。 有些祖父母是自願且樂意負起照顧孫子女的任務, 有些是無奈的。後者家庭的父母通常都有經濟上的 困難或婚姻上的問題,迫使祖父母得變成父母來執 行親職工作。

隔代教養家庭易遭遇的問題 當教養孫子女的觀點與自己的兒子和媳婦不同時, 往往造成失望或無所適從之困擾由於體力較差,加 上對孫子女的寬容度往往較兒子或媳婦為大,因此 常顯現過度保護或縱容孫子女的情形 語言溝通的問題 價值觀念差異的問題 相關資源網絡的問題

隔代教養家庭的親職教育重點與方法 (一)選擇隔代教養學習型家庭的對象 (二)隔代教養學習型家庭方案目標 (三)隔代教養家庭親職教育活動設計示例 選擇隔代教養學習型家庭的對象 包括(內外)祖父母、學童、父母三者,若從協助 隔代教養的方案為著眼點,還可包括其他親友、教 師、志工及社會上有心推動方案之人士等

隔代教養學習型家庭方案可以下列十點為目標 協助祖父母新角色認知與調整 協助祖父母學習新的知識 協助隔代教養家庭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 協助祖父母建立新的社會支持系統 協助祖父母充實文化,減少祖孫間的隔閡 協助祖父母對自己教養責任有正確的認識 讓祖父母對孩子的發展成長階段與心理行為特質有 正確的了解 增進祖孫間關係與溝通要領 協助祖父母紓解教養責任壓力 讓祖父母對教養工作有經驗分享與相互支持

隔代教養家庭親職教育活動設計示例 老師多主動聯繫請祖父母 到宅家訪 結合旅遊之親子活動 祖父母說故事 舉辦讀書會 舉辦座談會 適時提供新的教材與教育概念給祖父母,協助祖父 母充實新知 多學習教養知識以教養適當的行為 尋求社會福利支助,不影響孫子女的生活和發展 與上一代共同討論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協調雙方的 想法

課堂上為隔代教養設計學生們的學習內容: 1. 教導孫子女認識老年人 2. 在心目中建立正向的老年觀念 3. 舉辦孫子女訪談祖父母的活動 1. 教導孫子女認識老年人 2. 在心目中建立正向的老年觀念 3. 舉辦孫子女訪談祖父母的活動 4. 教導孩子認識祖父母的家庭規範和自己家庭的 差異,協助孩子適應不同家庭中的標準。

第四節、收養家庭的親職教育 收養乃是當親生父母不能或不願照顧兒童時,透過 法律程序及兒童福利服務將其親生父母的法律權利 同時移轉到願意照顧兒童的收養父母身上,使兒童 與養父母成為具有法律保障的親子關係。收養亦可 說是領養。

壹、收養家庭容易遭遇的問題 一、社會異樣眼光帶來壓力 二、是否告知孩子身世 三、不當的期待 四、法令問題

貳、收養家庭親職教育之重點 (一)介紹收養相關書籍或影片 (二)尊重孩子為一獨立的生命個體 (三)培養兒童正向的自我認同 (四)讓父母知道相關機構及自助團體的重要性

叁、收養家庭親職教育之重點 幾項老師與不同家庭型態家長親師合作的建議。 一、不作二度傷害或標記 二、主動讓家長了解學童的內在心理及外在行為 三、老師和家長保持相互學習的心態 四、提升教師與家長的互動與溝通 五、資訊的分享與研討

第五節、有身心障礙子女家庭的親職教育 。 參考資料 1. 自編寫教材 2. 張美齡等(2013) 。家庭概論。台北:華格納出版社

身心障礙的分類 依據1999年總統令修正公布的《特殊教育法》第三條規定: 本法所稱身心障礙,指因生理或心理之障礙,經專業評估及鑑定具學習特殊 需求,須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措施之協助者;其分類如下: 身心障礙的分類1. 智能障礙 視覺障礙 聽覺障礙 語言障礙 肢體障礙 身體病弱 身心障礙的分類 2. 情緒行為障礙 學習障礙 多重障礙 自閉症 發展遲緩 其他障礙

有身心障礙子女家庭常遭遇的問題 有社會接觸的受限,使得障礙者家庭與社會關係之 素質產生變化 因醫療及照顧費用增加所造成額外的財力負擔 身心障礙者的照顧需要獲得多方面的協助 家有身心障礙者對家庭所有成員都是一種壓力,它 包括主觀與客觀的負擔,如手足問題。 身心障礙者之家庭面臨的另一困境在於:女性是大 部分身心障礙者之主要照顧者

身心障礙子女家庭的親職教育 有下列各項重點與方法 1. 家庭全員的心理建設 2. 情緒管理、壓力調適課程 3. 家長心理支持課程 4. 身心障礙者家長之夫妻成長營 5. 家庭溝通訓練 6. 親職教育 7. 生涯規劃課 8. 強調早期療育重要性的課程 9. 生活教育 10. 性教育 11. 有系統的法律宣導課程 12. 政府福利政策的溝通與說明

身心障礙子女家庭實施親職教育的重點1. 認識家庭功能與家庭成員責任,以及面對孩子身心 障礙事實之調適方法 以家庭為本位的親職教育,整體考量家庭的個別性, 設計個別化的家庭服務計畫

身心障礙子女家庭實施親職教育的重點2. 增進對孩子特殊需求的了解與合理的親子互動方法 設計能支持家長情緒、紓解家長壓力的活動 解說相關法規,引介社會資源

身心障礙子女家庭實施親職教育的方法1. 積極敦促家長參與孩子個別化教育計畫(individual educational plan, IEP)或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 (individual family service plan, IFSP)的擬定與 執行過程 辦理方式宜以小團體方式或一對一方式進行,以解 決個案的問題,少辦團體式的講座,以免不符個別 需求 辦理時間須長期持續,不斷追蹤評估,並調整方法, 才能達到效果

身心障礙子女家庭實施親職教育的方法2. 結合社會工作、醫療護理、特殊教育、心理與治療 等人員進行科際整合的服務,才能真正解決身心障 礙兒童及其家庭的問題 在方法上除請家長來學校外,亦可考慮採用巡迴式、 流動式、定點式等型態,將親職教育送上門,讓每 一家庭皆能發揮功能,協助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