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本章提要: 本章包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做中学”、“STS”教育、生命教育、探究性教学等五方面的内容。 二、本章重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做中学”;难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2、了解做中学、STS教育、生命教育、探究性学习产生的背景 3、理解做中学、STS教育、生命教育、探究性教学的内涵 4、掌握做中学、STS教育、生命教育、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环节 5、明确做中学、STS教育、生命教育、探究性教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四、本章辅导: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科学教育经历了即知识本位、方法本位和人本位大致三个阶段。当代各个国家都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儿童的科学素质上,我们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也要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及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2、“做中学” 做中学科学教育起源于美国,项目强调的是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帮助幼儿学会独立做事,学习记录与表达,养成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习惯。其核心在于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发展幼儿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做中学”的意义 意义: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对于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2)“做中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几个环节。
3、“STS”教育 “STS”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的缩写,“STS”的中文意思是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4、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原则: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整合性原则。
5、探究性教学 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中的角色: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五、本章要求掌握的概念: 1、“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2、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六、本章要求掌握的问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 (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 (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2、“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对于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3、“做中学”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几个环节。
4、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 (1)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 (2)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5、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原则。 (1)体验性原则; (2)人文性原则; (3)整合性原则。
6、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 (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