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就是生活本身 高考讲座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褚树荣 20110129
一声长叹,响彻千古! 大 嫂:叔叔位高而金多也! 苏秦出游,大困而归,妻不下机,嫂不为炊,及为从约长,佩六国相印,秦之妻嫂,俱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秦乃笑谓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而金多也。” —《夜航船》 小 叔:大嫂为何前倨而后恭也? 大 嫂:叔叔位高而金多也!
一、心态:态度决定一切 认同高考制度:高考是最大的公正! 了解命题规律:四个“有利于”。 发挥本人特长:找回自我的感觉!
二、阅读:生活决定成败! 初二学生的现代文阅读题为什么做错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阅读根本上是考察你的生活经验!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朱熹) ——你的生活积累和作者的生活积累有多少距离?你的阅读理解和命题者的阅读理解有多少距离?与我心有戚戚也!能共鸣,会感动!
你能走进这个“秋天”吗? 12.文章第二段和第五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1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它们就氤氲开来,缭绕在心里。 (2)我们古老中国的秋天,其实住在诗行里,住在文字里,住在游子绵长的乡愁里。 14.品味文中加点的两个句子,简析它们在语言表达上的效果及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5分) 15.联系全文,指出作者所说的“秋天的内涵”具体指哪些内容。(6分) 16.文章最后两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个“有利于” 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育; 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有利于深化新课程实施 ; 四化:综合化、生活化、能力化、本土化!
父子亲情犹如静水深流 13.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4分) (1)拍拍: (2)喝令: (3) 挺直: (1)拍拍: (2)喝令: (3) 挺直: 14.联系全文,指出弟弟与父亲对立冲突到矛盾化解,直至理解信任的几个主观原因(5分) 15.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5分) 16.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两点的成长感悟。(4分)
三、应试之道:雕虫小技! 1、唤醒积累,打通人生! 唤醒你的生活积累,提炼你的阅读感悟,考阅读就是考人生!高分后面有人生经验的支撑 2、把握文脉,整体感知! 先鸟瞰森林,再微观树木!不能瞎子摸象!
我永远在家里,家永远在心里 ! 12.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 13.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3分) 14.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不超过15字)(3分) 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16.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字)(5分)
总结应试之道:3、针对考点,有的放矢! 结构章法 词语品味 内容理解 表现手法 综合鉴赏 文本拓展
结构章法题: 10年:12题、写弟弟迷恋音乐,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2分) 09年:12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内容理解)并简析其作用。(4分) 08年:19题、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表现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词语品味题: 10年:13题、三处词语表达效果:分别表达父亲怎样的心理?(4分) 09年:13题、分别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3分)
内容理解题 10年:14题、指出父子从对立冲突到信任理解的几个主观原因(5分) 09年:14题.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不超过15字)(3分) 08年:18题、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超过两个词)(2分) 08年:20题、(5分) ⑴请用一句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不超过10个字)(2分) ⑵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3分) 07年:从本文刊,“泰山文化”反映了怎样的闭锁心态?请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不超两个字) 07年: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巍峨博大的符号?从文中找出“早已成为”的依据。
表现手法题 10年:15、划线几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5分) 07年:分析划横线句子的语言表达技巧
综合鉴赏题: 语言鉴赏和人物鉴赏, 08年:21.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6分) 07年:联系全文,就“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7分) “站在雾中的泰山上,四顾茫然,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 09年:16.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字)(5分)
文本拓展题: 10年:16、结合弟弟经历,写出两点成长感悟(4分) 09年15题、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总结应试之道:4、梳理类型,积累语言! 结构章法题 这是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提问方式常常是: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基本语言则不外乎“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总结上文、开启下文、承上启下、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辅垫”等。
4、梳理类型,积累语言! 词语品味题 常考作用、好处,妙处。对人物作用,画龙点睛,生动形象;对结构作用,一字立骨,线索,暗示、照应。对主题情感作用,隐喻、寄托、象征、点题。对语言表现力的作用,凝练含蓄、生动形象等。
表现手法题: 局部表现手法: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整体表现手法: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托物起兴、抑扬结合、 象征、想象 联想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顺叙 倒叙 插叙、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对比 衬托象征、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达方式:是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五种 写作手法(写作方法):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现手法题: 艺术手法:指作家运用语言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所采取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也叫表现手法。主要是指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各种表达方式,以及语言的修辞方式和结构手法等等,如顺叙、倒叙、插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白描、细描,虚构、渲染、夸张、比喻、拟人、对偶,疏密、伏应等等。在写作时,各种手法受内容和体裁的支配、交互使用。 语言特点(文章风格):空灵、玲珑;朴拙、朴素、纯朴、洗练;绚烂、绮丽;雄浑、豪放、狂放、奔放;高古、简古;含蓄、委婉;超逸、旷达、飘逸;沉郁、顿挫、沉雄;绵密、缜密;闲适、冲淡、淡泊、枯淡;俊俏、峥嵘等。 叙事类文章中景物描写的作用: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暗示(深化)文章主旨。景物的特点不外以下几种:清逸、静谧、和平、安宁;热闹、生机;萧索、冷清、孤寂、沉闷等。
总结应试之道:5、注意引用,联系内容! 结构章法题 10年:12题、写弟弟迷恋音乐,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2分) 评分: 答案1:为后文弟弟组织歌唱组合,要走音乐道路作铺垫,也为父亲的反对,弟弟对父亲的怨怼埋下伏笔。(2,2) 答案2:写弟弟迷恋音乐是为了下文弟弟和父亲矛盾做铺垫,起引出下文的作用。(2,2) 答案3: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做好铺垫。(1.1) 答案4:与下文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弟弟的性格坚韧,有毅力。(0,0) 09年:12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内容理解)并简析其作用。(4分) 答案1: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2,2。 答案2:封闭阴冷,营造氛围,烘托心情。(1,0)
总结应试之道:6、仔细审读,答案扣题! 词语品味(词语修辞)题 考作用,对人物作用,对结构作用,对主题情感作用,对语言表现力的作用 词语品味(词语修辞)题 考作用,对人物作用,对结构作用,对主题情感作用,对语言表现力的作用 10年:13题、三处词语表达效果:分别表达父亲怎样的心理?(4分) 拍拍表现了对弟弟的信任、安慰、鼓励、支持;喝令表示态度坚决,决不让儿子一人承担,同时对于儿子的推迟略表着急和不满;挺直表示父亲接受现实的坚毅和果敢。 09年:13题、分别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3分) ①显示人物的情态。 ②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 ③ 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总结应试之道:7、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拓展延伸题 10年:16、结合弟弟经历,写出两点成长感悟(4分) 由于要结合弟弟的经历,又成了限制中的开放题。爱父母,体谅父母,学会坚强,理解责任,学会成长…… 09年15题、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 全文主人公为题,突出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单纯,能紧扣中心;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为题。
总结应试之道:8、条分缕析,形成模式! 综合鉴赏题 语言鉴赏和人物鉴赏, 07年:联系全文,就“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7分) “站在雾中的泰山上,四顾茫然,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 答案:并列中有递进,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行文上(表层)看,照应前文,表现了泰山雾之浓厚和行路的艰难。从主题(深层)来看,暗示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递进句式的运用,表达了思想探索的艰难。这样的结尾,余韵徐歇,意味深长。 09年:16.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字)(5分) 答案:贝格斯太太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形象,她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例子;②淳朴善良,热情爽直,例子;③观察敏锐,善解人意,例子。正是这样的人,才使沮丧的我,在孤寂中唤起生活的希望和热情,贝格斯太太是魔盒的亮色。
总结雕虫小技: 1、唤醒积累,打通人生! 2、把握文脉,整体感知! 3、针对考点,有的放矢! 4、梳理类型,积累语言! 5、注意引用,联系内容! 6、仔细审读,答案扣题! 7、自圆其说,言之成理! 8、条分缕析,形成模式!
四、写作:阅读的沉淀、思想的飞翔! 试着用一句话表达你的读后感觉。 高考状元魅力挡不住,7岁孩子家长也想来取经 (20100626,某报,5版) 来自宁波的两位本土高考状元将做客本报新闻会客厅,昨天本报发出邀请函,没想到7岁孩子家长邵女士坐不住了,一大早给本报打来电话报名。“状元是怎样炼成的,我想来取经。” “怎么学习,那些高考状元肯定有一套,我现在教孩子用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学习方法,恐怕跟不上时代步伐了。到时候取取经,让孩子早早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本次本报邀请道德两位嘉宾是浙江省理科第一名镇海中学李乐同学和余姚中学赵捷同学。今天10:00——11:30,今报读者将与两名状元面对面交流,届时网友也可以登录视频栏目参与互动。
我们一起来刮“头脑风暴”: 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 家长的期望和儿童的幸福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教育投入的因果观 播种龙种的预期和收获跳蚤的结果:教育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媒体推波助澜捕捉看点 媒体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方法有新旧之分吗 学习方法的普适性和个体差异性如何协调 状元是怎样练成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 什么都从娃娃抓起,中国教育的通病之一 应试教育课程内容的前移和儿童的幸福
假如是真的,你有何想法? 事件:老板“二牛”,一顿饭吃掉20万 (20100626,现代金报,6版,据山西晚报) 事件:老板“二牛”,一顿饭吃掉20万 (20100626,现代金报,6版,据山西晚报) 四个人:四只豪门六头极品鲍,单价8800,四份白松露炖至尊海虎翅,单价13888,四份野生蜂窝炖南非血燕盏,单价9860,1980年的大拉菲、50年的茅台等。神秘老板享用完美食后,曾与服务员发生几句口角,找人运来二车一元纸币来付账。报道有服务员认真清点钞票的图片,记者还电话采访了该店的杨姓经理。
我们一起来刮“头脑风暴”: “二牛”是谁?“人肉”他 财富是如何积聚的? 富豪的素养和社会经济的秩序 富士康跳楼和社会贫富的急剧分化 社会矛盾的尖锐对立和和谐压力 幼儿园小学门口的保安 如何看管刀具?
思想:作文的含金量 真:敢于表达真见识! 深:善于揭示事物的底蕴! 广:由此及彼的联系! 均:真理总在两个极端之间!
思维:思想的条理化! 假如是你,如何回复校长? 期中考后,校长召开高一年级段学生座谈会,了解各科教学情况。学生们反映:语文课上跟没上一个样。为了全面了解情况,校长接着召开了高二、高三年级段学生座谈会,还特地问起对语文课的印象。除了个别同学肯定外,多数同学仍然认为语文课多上一节少上一节无关紧要,上跟没上看不出什么差别,而且一般不愿意把时间化在语文学习上。校长担心了,他叫来语文组组长张老师,详细反馈了学生对语文课的意见,并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张老师心情既沉重又复杂。他平时对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就有过切身体会,作过较深思考,但话到嘴边,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这个现象背后蕴含的问题太丰富,太复杂了。于是张老师在校长语重心长的叮咛中,委屈地离开校长室。 当夜,张老师辗转反侧。他决定要客观地理性地负责任地向校长分析这一现象所包含的复杂因素,为语文,为学生,为教师,也为学校的教学管理说几句话。假如你是张老师,你准备怎样分析?请写一篇800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
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语文学科 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 学校管理 … …
可以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来分析: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学生不是在零起点上进入学校的,这一点同数理化不同,所以,学生觉得成效不如数理化明显,学跟没学一个样。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学习过程是渐进的,积淀的,同人生经验相整合的,故难以一蹴而就,所以,有些学生没有耐心在语文学习上化时间。语文是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一字一句的理解与运用,往往可以看出人的语言技能、生活经验、心理品质甚至人文素养,它没有数理化那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所以,学生觉得多上一节少上一节没有关系。
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来分析 注重人文熏陶的教师,课堂教学大而化之,求得是整体效应,知识技能的落实会稍逊一些。注重知能历练的教师,基础落实,训练到位,人文的渗透就可能忽略一点。如果教学时只重前者,而轻视后者,易被讥为学跟没学一个样。反过来讲,语文本是最有灵性的学科,如果过分强调知能训练,忽视人文陶冶,误入“唯理性教学”的歧途,诗情消解,兴趣逃遁,又会招致学生的否定性评价。总之,偏执一端,失其大统,是招致学生不满的根源,它说明我们的教学确实存在着值得反思和亟需改革的地方。
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取向来分析: 教师有学科中心主义的思想,学生就不会对各门学科进行公允的评价,学生对“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语文“大山”缺乏有距离的观照,就会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认识不清,这样,学生就自然把语文看成是跟数理化一样的学科课程。在分数表示成绩、考试检测水平的今天,学生学得乖巧了,功利了,他们更愿意化时间去“速成”数理化,而不愿意“耗慢功”在语文科。所以,学生反映的问题,表症在教学,另一根源还在学科性质和应试背景。
还可以从教学管理和评价方面分析: 语文教学的教学管理和评价要从学科的性质出发,要从学生的学习取向出发,要从语文教学的规律出发。不仅要重视考试成绩(结果),更要重视习惯和方法的培养(过程);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获得(知能目标),更要重视人文素养的提高(态度目标);甚至不仅要看三年学得怎样(应试水平),更要看后三十年活得怎样(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教学双方来看,不仅要看学生反映如何,更要听听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怎样。
分解:思维条理化的法宝! 并列地分解 对立地分解 因果地分解 层递地分解
试试看:你能分解吗? 张中行先生在出版社工作时,社里的一个同事丢了一千元钱,他正等这钱急用。张中行先生拿出500元说:“这500元送给你,就当你只丢了500元。让我分担一半,你的损失不就可以减轻一点吗。” 请以“分担”为题,写一篇700字以上的作文,体裁不限,标题自拟。
并列分解:确定方向,并列排比! 人生在世,责任在肩,排忧解难,便是分担。 个体的不幸需分担。 家庭责任需分担。 弱势群体的困难需分担。 国家困难需分担。 我们不能习惯于共享和索取,还要学会分担与奉献!
对立分解:转换角色,对比运思! 学会分担,拒绝冷漠。 分担是抚平创伤的一剂良药。 分担是改善人际的一条纽带。 分担是唤醒良知的一缕 春风。 各人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霜雪只能越积越厚。 只会烤火,不会添柴,火总有一天熄灭。
因果分解:由表及里,追本溯源! 分担是一种同情心。 同情心是推己及人的博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对众生的怜悯。 张中行先生具有博爱和怜悯心。 社会贫富悬殊,人生总有苦厄。 施爱与人,正当其时!
层递分解:转换角度,纵向发散! 在人际交往中分担是一种品德。 作为公民和人子,分担是应有的责任。 分担能化解忧愁。 分担能呈送温暖。 分担需要公而忘私的心胸。 分担需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类型:决定思想和思维的方向! 概括型:词句浓缩,想象还原 引申型:提供引子,借题发挥 评论型:定点评论,逐层分解 隐喻型:类比象征、阐明喻意 情景型:就事论事、解决问题
五句共勉:阅读和写作是一辈子的事! 经典阅读,培养文学敏感! 扩大视野,关注社会热点! 走出书斋,增加生活经验! 观照人生,突破思想平面! 劳逸结合,阳光充满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