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 逝
【背景链接】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朝花夕拾》、《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鲁迅先生以其思想的深刻和艺术的超拔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短篇小说《伤逝》写于1925年10月,收集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1926年)中,是鲁迅先生唯一以青年人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
2、1893年厄运降临:祖父因科场行贿系狱,定为监斩候。16岁父亲去世,18岁赴南京。先后在江南水师学堂和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学习。 鲁迅的家庭、婚姻与爱情 1、1881年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富裕乡绅家庭。他祖父是前清进士,当过知县,后捐升内阁中书,在京为官多年。鲁迅父亲考取县学生员获秀才学位。 2、1893年厄运降临:祖父因科场行贿系狱,定为监斩候。16岁父亲去世,18岁赴南京。先后在江南水师学堂和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学习。
他回忆当时无奈的心情:“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然而我也顾不得这些事,终于到N去进了K学堂了。” (《呐喊》自序)
3、1902 年鲁迅被选送日本学习,1903年母亲给鲁迅订婚朱安,童年鲁迅送给许寿裳一张照片,背面题了一首诗: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后被称为《自题小像》)
鲁迅与绍兴籍留日学生合影,1904年摄于日本东京。
4、1925年得到许广平的爱情。 许广平(1898~1968),广州人。1917年就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1927年1月,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许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与鲁迅在白云路租房同居;10月与鲁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婴。1932年12月,通信集《两地书》出版。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一届会议,历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民主促进会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团委员等职务。1968年3月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
“广州少有的女性名人故居——位于高第街的许广平故居, 虽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已年久失修。
1933年9月,鲁迅、许广平和儿子海婴摄于上海。
许广平:广州“奇女”首席代表 当今天的我们隔着长长的历史时空,回顾广州女子许广平的一生,重温那些或慷慨激昂或平凡无奇的往事时,仍然可以感受到这位从广州高第街走出来的女子的血液里那种不愿逆来顺受、不安分守己的气质。如果没有这种坚毅的勇气与力量,或许就没有后来成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与领袖人物,鲁迅先生也就不会有他“一生中真正的爱情体验”。 无论是幼时的拒绝裹脚、争取到与兄弟们一起进私塾念书的机会,还是强烈要求解除婚约,冲破包办婚姻的牢笼,都已经让许广平不为世俗观念所囿的个性凸显出来。而考入“直隶北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后,在如火如荼的“五四”运动当中,许广平已经在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找到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并且一直走了下去。进入到“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许广平仍然本性不改,她作为学生自治会总干事,带领同学发起了驱逐校长杨荫榆的学潮。不羁的性格甚至让她被杨荫榆冠以“害群”的称号。
然而,正是她的不“安分”,正是性格中的淘气和放肆,让许广平遇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导师、战友、伴侣——鲁迅先生。 从师生友谊到后来那场惊动天下的爱情,许广平并非不知道,那个年代的社会舆论,是容不下她与鲁迅的这种爱情的。面对坚如壁垒的传统意识,面对流言横飞的中伤,她决心以自己的出击来争取个人幸福。1925年10月12日,许广平以“平林”的笔名发表《同行者》,大胆表示不慑于“人世间的冷漠、压迫”,不畏惧卫道士的“猛烈袭击”,“一心一意向着爱的方向奔驰”。而在《风子是我的爱》中,她说:“不自量也罢,不相当也罢,合法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与我不相干。”强烈的爱情宣言背后,是隐藏在许广平性格命运中的一贯底色。
在爱情受到重重阻隔的日子里,许广平从来没有考虑过退缩。与鲁迅同车南下,鲁迅带着犹豫、彷徨的心态去了厦门,许广平以极为主动的方式让鲁迅打消了种种顾虑,不到半年之后,便下定决心离厦门到广州,与许广平真正走到了一起。在这段备受磨难的爱情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广州女子身上所蕴藏的巨大力量 与鲁迅居住在上海的十年间,许广平展示出来的,是与之前积极主动的现代女性形象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侧面。我们今天已经很难体会.从一个叱咤风云的妇女运动领袖到一名家庭妇女,需要何等的牺牲精神与勇气。但许广平毕竟是许广平,即使牺牲的意向已定,仍然要保留她自己的某种独立性。蒋锡金先生所写《长怀许广平先生》中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许广平始终把鲁迅收入和她自己曾经有的一笔收入严格地分开,这是她在广州教书时积蓄下来的三百元大洋,放在她自己的存折上。她是反对妇女婚后成为男子的附属品的,她说,当然,她不会和周先生分开,但也要设想,万一发生不得不离开的情况,她可以不依赖别人的资助,用这三百元维持自己几个月甚至半年的生活
了解鲁迅生活的美国作家史沫特莱说:“他的夫人决不是他卧室里的一件安适的家具,她乃是他的共同工作者。在某些地方还是他的右手。离开她,他的生活便不可想像。 广州奇女子许广平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更有贯穿其一生的执着。后人在面临追求理想与幸福过程中的困惑时,是否仍可以感受到一种力量的存在?
世家·叛逆 许氏家族1772年迁居到高第街,从经商到入仕再到后来的官宦世家,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知名人物。 许广平因为一出生便尿遗母腹,哭声洪亮,被认为是“克父母”。出生后的第三天,父亲“碰杯为婚”,将许广平许给了一个姓马的劣绅家。辛亥革命后,大哥经常向她宣传民主革命思想,许广平深受影响,不仅坚持不裹脚,还争取到了与兄弟们一起到私塾读书的机会,更坚决反对父亲给自己包办的婚姻。1917年父亲病逝后不久,她开始用生活独立来争取婚姻自由,与二哥商量与马家解除婚约,于是想出一个办法,出一笔钱让马家娶一个小妾替代。包办婚姻终于没有成为束缚许广平的牢笼。
学潮·害马 在天津女师期间,许广平已经接受了进步思潮,并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参加了“五四”运动。进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作为学生自治会总干事的许广平是骨干和领导者,发动了驱逐校长杨荫榆的学潮运动,结果杨以闹事为名开除六名学生,以免“害群”。“害群”即害群之马,鲁迅后来送给许广平以“害马”之称。 学潮期间,她最重要的收获是结识了导师鲁迅。刚开始时,她与同学们一样非常仰慕鲁迅先生。不过,总是坐在第一排、好提问题的她,逐渐感觉到鲁迅先生并不“怪僻可怕”后,不仅敢于和他亲近,还敢于对他“淘气”,乃至“放肆”。而鲁迅也认为她有才气,颇有好感。在他的指引下,许广平开始在思想文化战线崭露头角,发表了大量文章。
广州·爱情 鲁迅与许广平的恋情真正公开是在广州。1926年,鲁迅南下厦门,许广平回广州,两人约好用两年的时间,解决经济上的问题。但半年之后,鲁迅便应中山大学之聘也到了广州,这与他不满厦门的气氛有关,但更要的原因恐怕还是被爱情吸引。据说在厦门时,陷入热恋的鲁迅晚上写完给许广平的情书后,常常等不及第二天早上,常常在深夜越过铁栅栏去寄信。 到达广州后,鲁迅和许广平的恋情基本公开,不仅接连外出游览、看电影,有来客来访时许广平也不再回避。刚开始时鲁迅与好友许寿裳同住大钟楼,后共租白云楼二楼,许广平也搬过去同住。这可以看做是两人爱情的正式宣言。 鲁迅与许广平在广州正式开始的爱情,对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两人共同生活的1O年里,鲁迅的作品数量超过了前20年的总和。鲁迅还特意写过一篇《如此广州》,他认为广州人迷信风气过盛,却蕴涵着一种很认真的精神,这点非常可贵,因为当时中国人的国民性里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马虎”。
流言·伴侣 因为鲁迅形式婚姻的存在,因为两人的师生之名,从一开始起,他与许广平的爱情就注定要面临流言的中伤。 鲁迅到厦门不久,北京和上海便已有一种传闻,说他和许广平同车离京,“大有双宿双飞之态”,而此时他们并没有同居。1928年,鲁迅和许广平正式同居不到半年,收到一封自称是鲁迅崇拜者的信:“昨与×××诸人同席,两人宣传先生讨姨太太,弃北京之正妻而与女学生发生关系……此事关系先生令名及私德……于先生大有不利,望先生作函警戒之……”
尽管面临着沉重的社会压力,尽管也有过犹豫,但鲁迅和许广平最终没有选择退缩。鲁迅鼓励许广平到中山大学给他当助教:“不必连助教都怕做,对语都避忌,倘如此,可真成了流言的囚人了。”鲁迅和许广平去杭州游玩时,去虎跑品茶,到西湖泛舟,快活得像个孩子。许广平用自己炽热的爱和她性格中特有的开朗直率,让在有名无实的婚姻中自我幽闭二十年的鲁迅焕发出生命活力。 许广平后来解释说:“我们以为两性生活,是除了当事人之外,没有任何方面可以束缚,而彼此间在情投意合,以同志一样相待,相亲相敬,互相信任,就不必要有任何的俗套。”鲁迅也承认,在他们结合的全过程中,许广平比他决断得多。
鲁迅与许广平、周建人等合影。 (1927年10月4日摄于上海。)
海婴六个月,一九三0年三月二十七日,上海”。 (注:背后扶着周海婴的是鲁迅的手。)
由周恩来题写馆名的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人物纪念馆,1951年1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 50年来,鲁迅纪念馆接待了国内外观众近千万,征集收藏文物文献资料近25万件,其中有5万件属珍贵、重要文物。
关于鲁迅的发现: (一)发现中国社会是吃人的社会, 中国人从来没有取得做人的资格。 (二)发现阿Q。 (三)发现了“人生最痛苦的是—— 梦醒了无路可走”。
鲁迅集评 他与本世纪的所有的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一样,在关注本民族的发展的同时,也在关注与思考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对于他的时代与民族,鲁迅又是超前的。他因此无论身前与身后,都不能避免寂寞的命运。我们民族有幸拥有了鲁迅,但要真正理解与消化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思想文化(文学)遗产,还需要时间。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正是鲁迅,能够促使我们独立思考,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不接受任何收编,他也从不试图收编我们;相反,他期待,并帮助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自由思想的、独立创造的人——这就是鲁迅对我们的主要意义。 他是永远不满足现状的,因而是“永远的批判者”:这也正是鲁迅思想的核心。 (钱理群《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钱理群老师曾经说过鲁迅是语文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作文的灵丹妙药,他说社会上那么多作文班,好多都是胡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读鲁迅。 鲁迅对生活的态度,是一个博大的“爱”字。 拿一个与鲁迅《伤逝》相似的胡适的作品来讲,在“五四”个性解放的浪潮中,胡适曾写过一个剧本,很有名,叫《终身大事》……他想到的东西别人都想得到,有什么深刻之处?……你看看鲁迅的《伤逝》,恰恰是自由恋爱两个人同居了之后,悲剧才发生了。……这就是鲁迅的深刻,也是很多攻击他的人所说的刻毒,当然这也是胡适所不能及的地方。 (孔庆东《正说鲁迅》)
【作品欣赏】 《伤逝》的副标题是“涓生的手记”,用内心独白的叙事方式,以涓生回忆的形式,讲了一个爱情婚姻的悲剧故事。嘴里高喊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子君,在离家出走与涓生同居后,终于因为生活的艰辛以及更深层的思想差距而回到原来的家庭,最终抑郁而死。
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他们在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勇敢地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争取个人的婚姻自由。在他们的坚决斗争下,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创立了“满怀希望的小小家庭”。但是这场自由婚姻的胜利,却成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开始。
由于他们追求的目标仅仅是建立小家庭,缺乏更高远的人生目标,于是他们同居以后的“幸福生活”,在外来的经济压力来临时,很快就被击得粉碎。他们不仅分离,而且从什么地方来又回到什么地方去了。子君不得不回到已经与之决裂的家庭,不久便在“无爱的人间死去了”。涓生也回到了同居以前借居的会馆,背负着巨大的悔恨和悲哀,虽然也在努力寻求新的生路,但是囿于他的思想,也只是孤独地挣扎着。
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环境,但与他们自身的弱点也分不开。这一悲剧既是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更是对单纯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的忠告。
《伤逝》是一篇抒情体小说,用内心独白的叙事方式,来写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故事。小说用倒叙的手法追述和总结过去,但关于男女主人公同居前热恋过程的笔墨较少,着重铺写两人同居后的不幸遭遇和爱情破裂的过程,细节描写生动感人,“手记”的形式增强了抒情性,使全篇充满“悔恨和悲哀”感伤色彩。
我看鲁迅小说 1、鲁迅小说与中国小说传统的关系 如果要对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文学成就进行评价的话,那么可以说散文 的成就最大,而由于曹禺、老舍等人的创作,戏剧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但对诗歌和小说似乎就评价比较低了,诗歌的问题是在于中国有着辉煌的 古诗成就作为参照,而现代诗歌自身由于脱离了古诗传统,实际上相当年 轻和不成熟;小说的情形略有不同,虽然与欧洲的文艺复兴以来经历的从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迷茫一代等深厚的 小说传统相比,中国的小说传统仍然显得薄弱,但毕竟还不像新诗那样毫 无基础,唐宋传奇可以视为精致的短篇小说,而以尤其明清以来,随着商 业的发展和一定程度上的城市和市民社会的形成,白话小说相当繁盛,大 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以《金瓶梅》、《红楼梦》等为代表的色情、言情 小说;一类是《三国演义》、《水浒》这样的历史英雄传奇或者演义小 说;还有一类是“三言”、“二拍”为代表的市民趣味的小说。
那么鲁迅从这些小说里面吸取了什么吗?没有!客观地 讲,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总的来讲跟传统还是一种断裂的关系, 他们更多地是向欧洲的小说学习,而对传统基本没有什么继 承,当然这里是仅就严肃文学的层面而言,武侠和鸳鸯蝴蝶派 的小说显然例外。如果要说鲁迅的小说从中国传统小说里学习 了什么的话,也只有从他高度评价《儒林外史》这个角度来 看,从《孔乙几》里面很可以见到影响,一方面是对旧式知识 分子的怜悯和讽刺,另一方面是在刻画人物方面并非象西方小 说那样大段大段的描写,而是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寥寥几笔传 写精神。另外他曾专门研究小说史,也曾编辑过《唐宋传奇 集》,他用笔的精练是否受了唐宋传奇的影响呢?
2、鲁迅小说与当时世界文学的关系 由于鲁迅的社会关怀太强烈,他不可能是为文学而文学的人,再加上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所以鲁迅虽然对西方刚经历了的世纪末文学思潮非常了解,但他显然不可能走那条道路,他更多地是接近俄罗斯和东欧文学,而他又曾经留学日本,对日本文学当然很了解,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肯定受了下面一些作家的影响: 他自己曾说喜欢妥斯绥耶夫斯基。他受妥氏的影响或者说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于:一方面是对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另一方面是对人的灵魂的关注。在他的所有小说里面几乎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影响;另外就是他自己所说的“安特莱夫式的阴冷”,这主要是体现在整个小说的色调和氛围上,尤其《药》、《祝福》、《孤独者》、《在酒楼上》都体现得比较明显。从关注小人物的不幸和专注于短篇小说创作来讲,是否跟契诃夫也有一定的关系呢?这还有待研究。
《狂人日记》借用了果戈里的小说题目,对苦难和灵魂的关注 也是相似的,幽默文风也是相似的。难怪鲁迅对果戈里如此推 崇,他说果戈里的文学作品是“含泪的微笑”,“以不可见之泪痕悲 色以振其帮人”。至于日本文学,可以很明显看出来的是夏目漱石 的幽默和讽刺风格的痕迹。另外他还翻译过芥川龙之介的作品, 而芥川正是以短篇小说见长,关注的也是小人物,当然更多是日 常生活的事件,跟鲁迅小说的史诗特征还是多少有些不同。由于 鲁迅一贯的现实主义关怀,所以他的小说的现代性不是特别强, 承续的还是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当然象征主义的 手法在他的小说中还是有应用。另外《狂人日记》我们也可以认 为是心理小说。但总的来讲中国现代小说的现代性和都市特征主 要体现在穆时英、施蜇存等的小说创作上,鲁迅的现代性还是体 现在他的《野草》中。
3、鲁迅小说的现代价值 毫无疑问,鲁迅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作品很多,他的小说跟茅盾、老舍、巴金等人的作品有什么区别?或者说更高明的地方、超越时代的地方在哪里? 撇开小说技巧和语言方面的成就不说,单就内容方面而论,虽然同为现实主义,鲁迅更多地是关注的人的灵魂,尤其在他写农民的小说;而就写知识分子的小说而言,体现的则是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弱点以及先驱者的孤独感和荒原感。也就是说他关注的都不是表层的事件和社会历史的变动,不是事件史而是心灵史,从而相对来讲更容易超越具体的历史时期。这也是他最大程度地介入了历史并且没有写梁实秋意义上的普遍人性而仍没有过时的重要原因。
4、鲁迅小说的精神世界 鲁迅的意义在现实和读者的不断阅读和解释中被创造出来。鲁迅思想及其传述思想情感的语言符号已成为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独特性与丰富性的证明。阅读鲁迅不仅需要对其进行语言的和历史的意义还原,更需要有精神灵魂的撞击和生存意义的拷问。在尽可能真实理解鲁迅的前提下,能大胆而真诚地直面自我的现实和人生。要在阅读人生和现实中阅读鲁迅,又在阅读鲁迅中理解自我和现实。接近鲁迅思想和文学的最便捷而恰当的方式就是读他的作品,通过他的作品去理解那颗真实而丰富的灵魂。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者,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大厦,把“先行者”的悲剧性和荒诞性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叛”与生命的“挣扎”的文学,是为了争取做人的资格:生存、温饱和发展的“反叛”,对生命体验的“彷徨”、“孤独”和“绝望”的“挣扎”。它所显示出的思想的深刻性和彻底性、生命体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正是鲁迅思想和文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区别他人具有其独特价值的地方。
鲁迅是创造文学新形式的先锋,他借鉴西方文学形式,转化传统文学手法,经过自己不断的创新和实验,开创了中国小说的现代形式。 鲁迅是现代中国小说的开创者和建设者,他的小说不仅仅只是语言的文体形式,而是文化的、思想的、情感的和语言的变革、综合和创造。它是立体的、圆柱体的世界,不是平面的、直线的图形。阅读鲁迅需要积累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有较深的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有自己的审美鉴赏力,否则,对读者自己是一种负担,对鲁迅也是一种伤害。
【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给人以怎样的启示? 2、结合观摩彩色电影《伤逝》,分析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成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