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火炎山 圖片提供:林玉山老師 & 陳進德老師 教材解說:周金陽老師指導協助 換頁請按滑鼠
火炎山自然保留區為現有的19個自然保留區之一,位於苗栗縣三義鄉、苑裡鎮交界,屬苗栗丘陵系列。主峰海拔602公尺,為台灣小百岳之一。 火炎山地區的土壤分佈,受到崩塌與氣候因素所控制。整座山石土裸露,草木稀疏,夕陽照映時,土石一片火紅,彷彿燃燒的火燄,因而被稱為「火炎山」。
火炎山東側為中山高速公路,由台中、豐原往北的車輛經過后里台地後,即可遠遠望見氣勢雄偉且略帶凶惡的火炎山矗立在左前方,為中山高速公路沿途最佳景觀之一。
火炎山地形圖:資料參考苗栗火炎山 火炎山地區主要的土壤為高溫、多雨氣候區常見的黃棕色紅壤,及由邊坡上崩落之灰黃色崩積土。 火炎山其特徵為蝕溝發達、地表沖刷作用強烈,邊坡垂直聳立礫石惡地地形。 火炎山南側有沖積扇及大蝕溝區,呈現裸露地及崩坍。
火炎山因強烈的向源侵蝕作用(河道凹谷向內陸增長),山谷兩側水流把地形侵蝕成板溝狀水道。 GOOGLE EARTH上的 火炎山地圖 火炎山因強烈的向源侵蝕作用(河道凹谷向內陸增長),山谷兩側水流把地形侵蝕成板溝狀水道。
台灣地層大致形成於一億年前。 註解: (第3冰河期結束於2.3億年前,沈積物往東搬運沈積,一億年前大致成形);再經第4冰河期(250萬年前至今)及一些小冰河期後的沈積。 圖片來源:GOOGLE EARTH
目前西部火炎山地區露頭地層屬於更新世礫岩或上新-更新世碎屑岩,年代約5百萬至1百多萬年前。
紅土化赭土在含氧量高的雨水在強烈的淋溶作用下,讓土壤中的大部份礦物,的有機質流失,只剩氧化鐵(三氧化二鐵)氧化鋁等氧化物;讓礫岩層呈酸性,土壤肥沃度差,因此不利於植被形成與生長。而火炎山又位於降雨量大、有乾旱、雨季交替且温度較高的熱带區域,形成該地是红土化作用最强的區域。 土壤層因缺乏有機質或植物体,讓岩層不易膠結、壓密,而造成疏鬆岩層,砂土更易被侵蝕搬運。
礫岩層屬於沈積岩層,可能是由歐亞大陸冰河期後融熔時所帶來礫石沈積於大陸邊緣,台灣海峽附近,菲律賓海板塊的推擠使得火炎山的礫岩層抬昇成山丘。 火炎山的地質脆弱,主要地質構造為厚層礫石間夾著薄層砂岩所構成。膠結較差,風化造成鬆散的土質、砂礫表層,易遭侵蝕,搬運,造成表層礫岩裸露。 資料參考:火炎山 (苗栗)維基小百科
頭嵙山區全境受到大里溪、旱溪、大坑溪、廍子溪等大肚溪支流切割侵蝕,因此脆弱火炎山地質而形成頭嵙山區尖稜陡峭,右二圖可看出頭嵙山石礫層的節理。 雨水、河水的下切,增加了礫岩層的坡度,重力因素加劇了原本疏鬆礫岩土壤的侵蝕,形成裸露,甚至半屏山形的惡地。 資料參考:由紅層地貌談火焰山與火炎山(二)—苗栗三義火炎山
火炎山先天不良後天失調 岩層風化後因表層鬆散,未能經淋溶作用而形成表土,心土的完整土壤形成過程前即遭侵蝕搬運,地區植被無法形成,保持表土。而地表的缺乏植被;增加了紫外線吸收,溫度上升,加強紅土化化學效應。 岩層不易膠結、壓密,疏鬆的岩層和砂土易更被侵蝕搬運。而土壤厚度薄,礫岩層呈酸性,土壤肥力不佳,排水性過好,植被幾乎無法生長。
火炎山南側濱臨大安溪,風化與雨水的侵蝕作用,切割成許多尖銳山峰的組合。 地形地貌因地球內、外部營力的影響而不斷循環改變。 而火炎山則處於侵蝕作用大於沈積或造山隆起作用的階段使地形漸趨平緩,因其天生地質與外界環境因素交互影響而遭侵蝕變形,和屹立高聳的中央山脈命運大不相同。
火炎山表層已有紅土化現象,依土壤紅化程度分析得知,其生成年代早於大肚、八卦臺地。 火炎山景觀相當陡峭、開闊,受到風化、雨水沖蝕的作用使得地表狀況不穩定,如此山景美色,卻不適宜植物生長,在地理學喻為「惡地」。
火炎山的陡峭、開闊,且長期受到風化、雨水沖蝕的作用,植物不易生長。 這種「惡地」,請小朋友想想看有沒有改變的機會? 你能否提出改善這種狀況的建議或構想嗎?
衷心感謝 林玉山老師&陳進德老師圖片支援 周金陽老師的教材內容的補充與指導 李成華 2012-0320初版-0404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