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的光象與幻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20 簡易概率 (增潤) 學習範疇:數據處理 (D) 學習單位:6D-E1 簡易概率.
比較與對照法 (配合四下 課業4 媽媽的變化 外貌描寫、對比).
★-光之魔術系列-★ 消失的硬幣 ~只要一杯水,硬幣就可以變不見~ 主講人》 清大物理系 戴明鳳 教授 清大科普團隊製作.
Alarm.
太陽_介面設計.
課程名稱:光與顏色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Unity3D.
組員介紹:劉家宏、張芷廷、彭博彥、陳ㄧ志、吳若凱
光的折射與透鏡成像 思考問題 放大鏡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為什麼水中的筷子看起來似乎斷了? 近視與遠視之間的差別? 虹與霓的差別?
星光 希望若不熄滅就會亮成心中的星光.
年級: 小學六年級 科目: 美勞科 課題: 色彩應用(二).
氫原子光譜量度與浦朗克常數 目的: 瞭解原子光譜(atomic spectrum) 原理: 氫原子(H)光譜 (質子+電子)
4B冊 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關係.
光、 顏色、光譜以外和折射 複習 – 我們如何看到東西 複習 – 平面反射 複習 – 顏色 複習 – 可見光譜以外(電磁波譜)**
SVIEW 防藍光電腦熒幕保護片.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Purple striae& Purpura
F3 Geography Taster.
阿拉斯加州克利夫蘭火山噴發的太空情景. 阿拉斯加州克利夫蘭火山噴發的太空情景 從太空拍攝美麗的巴哈馬群島.
認識疊詞.
【小小的夢想】.
猜猜看下面的圖片是什麼?.
東華三院羅裕積小學 ITCA金章專題研習 光的特性 陳詠心.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虎克定律與簡諧運動 教師:鄒春旺 日期:2007/10/8
彩虹的秘密.
圖片格式簡介 張啟中.
第二次電腦實習課 說明者:吳東陽 2003/10/07.
小學常識科簡報 導師﹕Prof. Mak Se Yuen 姓名﹕邱慧萍.
光的折射 講解/陳記住老師.
第四章 光 光為萬物帶來了光明,光也是一種能量。有了光,植物得以進行光合作用而生長,萬物才能生存。有了光,我們才能看到物體。光對我們是如此的重要,那光又有那些性質呢?
◆ 第3節 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現象 二、折射定律 三、折射率 四、折射率的意義 五、光疏介質與光密介質 六、視深現象 範例 1 範例 2
CH05. 選擇敘述.
這是對比彩度配色嗎? 圖片來源:flickr 作者:likeyesterday
英 文 報 告 第三組 姓名 財金二A 傅佳文 財金二A 彭雅安 財金二C 許倩蓉
中二 (綜合科學) 中三 (物理 PHYSICS Yau CY 化學 CHEMISTRY Wai CP
做做看。 5 算出塗色部分周長及面積。 1 (2+4)×2=12 2×4=8 12+8=20.
圓的定義 在平面上,與一定點等距的所有點所形成的圖形稱為圓。定點稱為圓心,圓心至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稱為半徑,「圓」指的是曲線部分的圖形,故圓心並不在圓上.
電子圖 (Electron Diagram) 上一堂的重點: 陽離子 火焰顏色 焰色測試 (Flame Test) 鉀離子 (K+) 鈉離子
實用數學 長度單位的認識與換算.
算獨教學 范國祥製作 於新湖國小 算獨資料來源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八大 行 星 科目 : 常識 年級 : 六年級 教節 : 一節 作者 : 郭雅志 使用方法: 按滑鼠去到下一個項目.
波與粒子 波的類型 機械波 電磁波 物質波:matter
You will see a very spectacular picture 你將看到一幅蔚為奇觀的圖片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討論.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我們的太陽系 開始撥放.
動畫演示 Node規範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像是增加節點、刪除節點、讓節點做一些事、取得第n個節點等等
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在職專班 網頁色彩學--- 以顏色分析網頁設計 指導老師:吳有龍教授 學生:陳正忠 學號: G.
坐標 →配合課本 P49~56 重點 在坐標平面上,以 ( m , n ) 表示 P 點的坐標,記為 P ( m , n ),m 為 P 點的 x 坐標,n 為 P 點的 y 坐標。 16.
美真老師 光的行進.
天氣因子 天氣因子 影響天氣的因素 例如氣溫、氣壓、風、雨量和濕度 天氣 某一段時間內 大氣層的狀況.
13194: DPA Number II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3.1 凸透鏡與凹透鏡 生火 會聚還是發散光線? 透鏡的特徵 進度評估 第 3A 冊 單元 3.1 凸透鏡與凹透鏡.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波的振幅與週期量測 通訊一甲 B 楊穎穆.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在直角坐標平面上兩點之間 的距離及平面圖形的面積
聲音的產生.
生活摺紙.
鼻孔和鼻屎的故事 圖片來源:漢聲《鼻孔的故事》.
L3 Dialogue Linda: Hey! What are you guys doing? 嘿!你們倆個傢伙在做什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大氣的光象與幻象

光線在大氣中 反射(Reflection) 反射時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的。

折射(Refraction) 由於光線在密度較大的介質中傳播速度較慢,在密度較小的介質中速度較快,所以當光線由密度較小的介質射入密度較大的介質時,就會如圖那樣產生方向上的偏折,稱為折射。

散射(Scattering) 當光線射到微小的粒子時,光會由粒子向四面八方漫射出來,稱為散射。光的散射和粒子的大小有關,請繼續看下頁。

散射和光的波長及粒子的大小有關:同樣的波長的光,粒子小的時候,粒子會選擇性的散射某個光譜的光(瑞立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例如空氣分子的大小(0.001微米)對可見光主要散射紫、藍色系的光譜,而灰塵(0.1微米)對可見光則主要散射紅、黃色系的光譜。粒子大的時候,粒子會均勻的散射各種光譜,也就是白色(米式散射--Mie Scattering)。

吸收(Absorption)

太陽的輻射很接近絕對溫度是六千度的黑體輻射,所以輻射強度最強的光譜是在可見光的範圍,也就是在0. 4 微米到0 太陽的輻射很接近絕對溫度是六千度的黑體輻射,所以輻射強度最強的光譜是在可見光的範圍,也就是在0.4 微米到0.7 微米的範圍。又由於在這個光譜範圍內強度差不多相同,合成的結果在我們肉眼的感覺裡就是白色的,但其實它是由許多種顏色所組成的,基本的顏色由短波到長波的順序有紫色、藍色、綠色、黃色、橙色、紅色如下圖,欲知可見光部分的詳細色譜可按一下這裡。

由於光的傳播速率(光速)在密度較大的介質中比較慢,且波長越長,被減速得越輕微,波長越短,被減速得越嚴重,故當光是傾斜的射入一介質介面時,除了產生折射以外,也產生色散。三稜鏡是最常被用來展示這個物理現象的東西。上圖是一個動畫的展示,白色光照射在三稜鏡上,經兩次折射後,色散的效果變得更明顯,白色光的組成顏色就明顯的顯現出來。由圖中可以看出來紅色在最外面,紫色在最裡面,這是因為紅色光波長較長,折射較不嚴重,而紫色光則相反的緣故。(取材自伊立諾大學網頁教材,並經過動畫處理)   同理,如果我們讓各種波長(顏色)的光反其道由左邊射入三稜鏡,則由右邊出去當然就是白色的光。所以當各種顏色的光的強度都一樣時,其合成為白色的。

為什麼白晝天是藍的 光在傳播中如果遭遇微小的粒子,就會產生散射。粒子越小,散射的光譜越在短波的範圍。空氣中充滿了氧和氮的分子,它們的大小甚至於比短波的波長還短,散射出來的光都在紫、藍、綠的範圍。在白晝時,陽光經過比較薄的大氣層,散射的結果就呈現到處都是藍色的情景,而且因為大氣中到處都散射出藍色的光譜,所以我們無法依照肉眼的感覺判斷天有多高。

為什麼黃昏天是紅的 但在黃昏或日出時分,因為陽光必須穿過比較厚的大氣層,藍色的色素已經在前面被散射殆盡了,只剩下紅、橙、黃等比較偏紅的顏色,所以天色看起來是橘紅色的。

不過並不是所有地方看到的夕陽都像藝術照片那樣的飽滿色彩,只有當大氣中有比分子稍大的粒子(例如鹽粒、小小水滴、灰塵、煙灰、細火山灰,越大的粒子越能散射紅光;但如果大太多散射就中止,而變成反射了,更大的粒子則造成吸收)時,光譜才會比較在紅色的範圍。所以許多絢爛的夕陽景色都是在海邊拍攝的,因為那裡充滿了比較會散射紅光的鹽粒。下面兩張照片是完全在同一個地方拍照的,左圖是平常的黃昏天色,右圖是在遠方有火山爆發後拍攝的。右圖才有美麗的暮色,是明顯可見的。(取材自Weatherwise , 1997)

這也是在空氣中充滿了火山灰時的黃昏情景。(取材自"Meteorology Today", Ahren, 1994)

這張照片拍的時候,在西方在一個甘蔗園正在燃燒,燒出來的煙灰在低層明顯可見(比較紅的地方,左邊箭頭指的那個平面)。(取材自"International Cloud Atlas", WMO, 1987)

燦爛的晚霞最常在有對流系統出現在西方的時候(在對流系統出現在東方時,朝陽也是一樣的絢爛),這是因為在對流系統及其週邊都帶有充沛的水滴,水滴可以有效的散射紅色光的緣故。下面的照片是颱風在台灣西南方海面時,在中央大學科學二館屋頂上拍攝的(洪秀雄拍攝)。在中、高緯度地區,氣象系統都由西方向東方移動,所以當晚霞出現這樣絢爛的情景時,即預示天氣將變壞了。但在台灣氣象系統由東西南北過來都有可能,這個法則常常是行不通的

所以在有霧又有煙的時候,大氣並不是白茫茫一片,而是黃橙色的。取材自 "International Cloud Atlas", WMO, 1987。

不下雨的雲主要由雲滴(小水滴)所組成,雲滴比分子大許多,大致為20微米大小的雲滴可以散射出各種光譜,但因為雲是一團紊亂的對流體,雲滴的分佈也是非常雜亂的,向四面八方散射的各種顏色的光,加在一起就成了白色。而再大一點的雲滴或水滴已經足夠構成反射的條件,白色的陽光被反射出去後當然是白色的。(左圖取材自"Meteorology Today", Ahren, 1994; 右圖為洪秀雄所拍攝。) 為什麼雲的外觀是白的

當陽光射入雲裡面時,如果雲裡面都是比較細小的雲滴或雨滴的話,就會產生散射或反射,使穿透的陽光減少,所以越到雲的底部,光線越弱。據了解,只要雲層厚度超過一千公尺,就幾乎沒有光線可以穿透了。發展比較旺盛的雲,裡面的水滴比較大,這時水滴扮演的是反射及吸收陽光的角色,光線的穿透力就更弱。所以會下雨的雲都是烏黑的,而且雲越黑表示對流越強,雲裡面的水滴越多、越大。發展強盛的雲,通常其上層一定有許多冰晶,光在冰晶中的穿透力比在水滴中還弱許多。下圖只是小小的烏雲,其底部就已經是烏黑的了;其邊緣比較薄陽光的散射使雲看起來像是鑲了銀邊一樣。(拍攝者:洪秀雄) 為什麼厚的雲是灰黑色的

為什麼霾是灰濛濛的 霾是由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散射可見光而造成的現象。懸浮粒子有灰塵、鹽粒、水滴甚至於有火山灰等,在乾燥的大氣中它們大致是在0.1 微米左右,會散射黃、紅色光,使得天空不再是湛藍的顏色。下圖是瑞典鄉下拍的系列照片,時間由上至下,最上面一張是早晨09:44, 最下面一張是14:07的;狀況。在09:44 時,空氣中有薄薄的霾,遠方的山林及低層天空有點灰灰的(乳白色的--Milky white)不透明感,遠處的山甚至於都不見了。隨著時間的發展,霾逐漸消失,到了14:07 天空恢復成湛藍色,而且遠處的山也清楚的顯現出來,並恢復其本色。(取材自"International Cloud Atlas, Vol. II" WMO, 1987)

當空氣中濕度比較大時,水汽會附著在懸浮粒子上,而使粒子變大,而使散射落入米氏散射的範疇,於是散射的結果是灰濛濛的一片。下圖取材自「地球的奧秘」,讀者文摘社出版,左圖顯示紐約空氣比較清朗的情形,而右圖則顯示城市被籠罩在霾之下的情景。

為什麼霧是白茫茫的 當空氣呈飽和狀態時,水汽凝結成小水滴,這和雲滴的成因大致是類似的。霧裡的水滴大約是在1 微米左右,對可見光而言是構成米氏散射的條件,故散射的是白色的光,而顯得白茫茫一片。也由於光在霧中散射掉了,因此相隔較遠的物體的光線隨著距離而減弱,所以變得模糊。霧越濃衰減越嚴重,物體發射的光還沒到達人的眼睛就被散射殆盡,而看不見了。在霧或霾中,肉眼可以辨識物體的距離稱為「能見度」。下圖由左向右及由上向下顯示霧由濃轉淡的過程(取材自"International Cloud Atlas, Vol.II", WMO, 1987)

為什麼會有雲隙的萬箭光芒 在早晨或傍晚時分,陽光由雲的裂縫裡洩漏出來,看起來像是萬箭齊發的情景(下面左圖),特別是在夕陽的配合下,金黃色的光「線」自雲底傾洩下來,煞是美麗(下面右圖)(攝影者:洪秀雄)。這種光芒稱為曙暮光(crepuscular ray),是由於陽光被懸浮在空氣中的粒子散射所致,又由於通常只有在清晨和黃昏時才可以看到,故名。清晨在樹林中也經常可以看到這種光象

這是清晨在樹林中,陽光被尚未消散的霧所散射的結果。

由於大氣的密度下面比上面大,當星星由與地平線有一個傾向角射入大氣層時會發生折射,當眼睛看到它時,它看起來的位置比原來的位置高(見下圖,取材自Meteorology Today, Ahrens, 1994)。如果這時大氣的密度因為空氣在移動(風)的緣故而發生變化,折射的結果就會有異,而使得星星看起來的位置也改變了。當這種情形一直持續的話,就會發生星星看起來是在閃爍的樣子。當星星在我們上空時,折射的效果不明顯,它的位置和原來位置相差不多,不是我們察覺得出來的,即使空氣在移動,我們也察覺不出它位置的變化,所以就不會閃爍了。 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

折射使得星星顯現的位置和原來位置有異的情形,同樣也發生在日出及日落時, 由於大氣的密度下面比上面大,日光在進入大氣層時會發生折射,使得太陽在清晨還在地平線之下時就被看見了,而在黃昏時則實際太陽已經在地平線下面了,我們還看到無限好的夕陽。(下圖取材自Meteorology Today, Ahrens, 1994)

彩虹是大氣裡特別美麗的光學現象,通常早晨出現在西方,下午出現在東方,一定發生在和太陽相反的方位。彩虹通常會同時出現兩道七彩的半圓弧,比較亮的在下面,稱為虹(primary rainbow),比較暗淡在上面,稱為霓(secondary rainbow),兩者在顏色的排序上正好相反。虹的顏色是上紅下紫,而霓則是上紫下紅。下面的照片取材佳能公司的月曆,是蒙古大草原上所拍攝到的完美的虹霓。

彩虹是由於日光射入水滴,在水滴內經一次反射及二次折射以後形成的色散現象,如下圖(取材自美國伊立諾大學網頁)。紅色的和入射日光成42度夾角,紫色的和入射日光成40度夾角。請特別注意,這時紫色在上面,紅色在下面,和我們看到的虹的顏色排序是相反的,所以書上或有人用一粒水滴的折、反射來說明虹的成因是錯的!這裡水滴的下降是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樣在低位的水滴將紫色送達眼睛,而在上位的水滴則將紅光送達眼睛,才會形成我們看到的紅色在上面、紫色在下面的主虹的顏色排序。

而霓則是日光在水滴中經二次反射及二次折射而形成的色散現象,如下圖(取材自美國伊立諾大學網頁)。因為日光在水滴中的路途較長,所以比較暗淡。同樣的也請特別注意,二次反射及二次反射後,紫色在下面,紅色在上面,和我們看到的虹的顏色排序也是相反的。所以水滴的下降是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樣在低位的水滴將紅色送達眼睛,而在上位的水滴則將紫光送達眼睛,才會形成我們看到的紫色在上面、紅色在下面的霓的顏色排序。

當太陽接近地平線時,有時可以發現在真正太陽的兩側還各有一個太陽,多出來的假的太陽稱為幻日(sundogs)。

幻日是因為大氣裡六面體形狀的冰晶,當它們是水平橫躺著時,折射日光,使之偏折22度,以至於在太陽兩側各22度的地方出現太陽的幻影。這種現象通常在緯度比較高的地方才看得到。

當光線(日光、月光或任何光線)射過含小水滴的薄雲層時,光波在小水滴上產生繞射,就好像小水滴兩邊各為光源一樣,兩個新光源的電磁波在小水滴後面相互干涉,而形成明暗相間的光環。當許多小水滴產生繞射時,在雲層的後面就形成多彩的光環,其顏色的排序為內藍外紅。這種光環稱為「華」(corona),由日光所引起的稱為日華,由月光所引起的稱為月華。

月光引起的華稱為月華,其成因和日華是完全相同的。在台灣,月華是常見的光象,特別是在月圓的夜晚,日華則比較少見,日華也比較難觀賞,因為在薄雲的情況下陽光太過強烈,而在厚雲的情況下卻不可能看到日華。

圍繞太陽或月亮的光暈(環)稱為暈(halo),與中心成22度夾角的稱為二十二度暈,成46度的稱為四十六度暈。沒注意時會以為暈是白色的,其實是有顏色的,只是在窄窄的暈環上排列了內紅外藍的色環,不太容易察覺,不像華那樣顏色排列清晰可辨。

暈是日、月光射進柱狀冰晶折射後形成的,當日、月光是垂直於冰晶長的一邊時,就形成二十二度暈。暈通常是由卷層雲造成的。(下圖取材自University of Illinois電子教材。)

當日、月光是順著冰晶長的一邊射入時,由於折射就形成四十六度暈。(下圖取材自University of Illinois電子教材。)

在晴朗的清晨,地面上的草佈滿了露珠,當你站在陽光下,望向你的陰影時,會發現你的陰影被一片光芒所包圍,這稱為寶光(heiligenschein),有峨嵋寶光的說法。基本上因為露珠是相當大的水滴,陽光照射下會反方向回射陽光來的方向,但因為露珠是圓球形狀的,所以多多少少反射的光會散開來,進入你眼睛的部分讓你以為這些光是包圍你的陰影而發的。

蜃景(俗稱海市蜃樓)(mirage)是由於大氣密度不均,光在傳播時產生折射後造成的。有上蜃景(inferior mirage)、下蜃景(superior mirage)及側蜃景(lateral mirage)之分。   在視野很遠的公路上開車時,常常以為遠處有一大灘水似的(如圖),那是因為藍天被折射到地面以下所致,這是下蜃景的一個例子。

當地面溫度遠比上層氣溫為高時,大氣的密度在下層較小,上層較大。由於光的行進速率在密度較大的介質較慢,所以光線在下層同一時間比上層跑比較長的距離,而產生向上偏折的結果,肉眼看起來光源是來自地面以下,故為下蜃景。

當氣溫在上層較下層溫暖時,大氣的密度在上層遠比下層為小。所以光線在上層同一時間比上層跑比較長的距離,而產生向下偏折的結果,肉眼看起來光源是來自高處,故為上蜃景

這張照片中遠處較高的山是假的,是蜃景,較矮的山才是真的。

來自北極的故事   1818年一個晴朗而嚴寒的日子,在加拿大巴芬島附近,一艘張滿帆船正在進入充滿了未知的海洋上。在船上的是 James 及 John Ross 兩個兄弟,他們希望找到據信可以連結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西北通道」。但這一天早晨,他們的希望幻滅了,因為就在他們的正前方橫亙著一座高聳而巨大的山脈,正好阻擋住水道。失望之餘,他們打道回府,並且告訴世人,所謂西北通道是不存在的。大約七十五年後,Perry 將軍也遭遇到相同的障礙,並且稱之為Crocker Land。   傳言因此而起:是否有金、銀甚至於寶石隱藏在山背後?好奇心充斥著世界各地探險者的心,但都沒有答案。一直到1913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委託Donald MacMillan 帶領一個探險隊深入北極,要解開Crocker Land 的神秘面紗。旅途的初期令人很是失望,因為在Perry報告說有大山脈的地方,他們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開擴水域。後來他們終於看到Crocker Land,但是在Perry遭遇點以西二百多英里的地方。他們儘可能的向西繼續航行,然後下錨,改由一小隊人用步行的方式繼續探險。   當他們向著山走過去時,山好像也在向後退。如果他們站定不動,山也不動。如果他們再向前走,山又開始後退。雖然每個人都很困惑,但大家還是在發亮的雪原上奮勇前進,一直到三座高山包圍著他們為止。他們心想,Crocker Land的寶藏終於是屬於他們的了。但下一瞬間,太陽消逝在地平線以下,同時在身旁的山就像變魔術般溶解在冰冷的北極暮色之中。大家目瞪口呆的望著四周無涯的冰,那有山的蹤跡!   (洪秀雄譯自Ahrens' "Meteor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