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學倫理 課程網頁:http://homepage.ntu.edu.tw/~d97227201/ 第一週:課程導論
一、前 言 生物醫學倫理,主要談的是「道德」。 本課程著重探討適當的醫病關係、基本倫理知 識,以及道德推理與解決臨床道德問題的能力。 一、前 言 生物醫學倫理,主要談的是「道德」。 本課程著重探討適當的醫病關係、基本倫理知 識,以及道德推理與解決臨床道德問題的能力。 核心目標:培養學生具備對生物醫學倫理問題 之敏感性與基本知識,進而思辨、推理並嘗試 解決臨床醫療情境中的道德問題。 教學方式:課堂講授、文獻閱讀、案例研討 (case study)與小組討論等。
一、前 言 談道德=說教? 結論式的道德教育容易淪為說教。 一、前 言 談道德=說教? 結論式的道德教育容易淪為說教。 說教的結果―「知」和「行」的自動分離:多 數人都是以雙重標準來生活,道德於是變成智 慧語錄,是考試和寫作文的標準答案。 透過「思辨」來瞭解道德:這門課程要告訴你, 談道德可以不說教,而是透過推理與批判來思 辨倫理規範背後的「道理」,嘗試解決困難的 道德問題。
二、研究道德的學問:倫理學 (一)什麼是倫理學? 定義:倫理學是用哲學的批判性思考方法研究 道德的學問,又稱為「道德哲學」。 倫理學探討道德要求的合理性:針對人類社會 為何存在各種道德要求,以及它們成立的理由 何在,提出哲學性的思考。 倫理學的研究對象具規範性:這是倫理學和哲 學其他研究領域最大的不同。
二、研究道德的學問:倫理學 (二)倫理學的內容: 1.規範倫理學:研究道德判斷和原則 效益主義 義務論(deontology) (utilitarianism) 義務論(deontology) 德行倫理學(virtue ethics) 道德 判準 以行為達成的結果作為依據 以行為本身的特性作為依據 道德的核心概念是人的品格 代表 人物 彌勒 (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384-322 B.C.)
二、研究道德的學問:倫理學 2.後設倫理學:以道德概念、道德判斷、道德原 則本身作為研究對象 後設倫理學關心的是價值好壞和行為對錯的本 質。探討主題包括: 道德語言的意義:什麼是「好」(good)? 道德的本質:道德是相對的還是客觀的? 道德的證成(justification):為什麼應該有道德?
二、研究道德的學問:倫理學 3.應用倫理學:道德理論和基本原則的實際應用 政治哲學:探討理想社會應如何構成、社會正 義、自由、權利等議題。 探討主題包括: 政治哲學:探討理想社會應如何構成、社會正 義、自由、權利等議題。 專業倫理:將道德原則應用到跟各種職業有關 的道德問題。例如,(生物)醫學倫理、工程 倫理、新聞倫理、企業倫理等。 實用倫理:探討墮胎、安樂死、死刑等議題。
二、研究道德的學問:倫理學 (三)簡介生物倫理學: 生物醫學倫理(biomedical ethics),包含醫學倫 理(medical ethics)和生命倫理(bioethics)。 它探討跟醫療實務或生物醫學研究有關的道德 議題。 醫療實務不僅涉及醫師,也包含其他健康照護 專業人員的行為。 它是規範性的(normative),而非描述性的 (descriptive)。
三、課程簡介 授課教師:吳澤玫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 E-mail:tsemei72@yahoo.com.tw 個人教學網頁: http://homepage.ntu.edu.tw/~d97227201/ 每週上課使用的教學投影片、補充教材、作業題 目,都會放在教學網頁和學校的My2TMU中。 教學投影片檔案最晚會在上課前一天上傳,建議 預先下載列印,可減少上課抄筆記的時間和精力。
三、課程簡介 (一)修課要求: 彼此尊重―上課不聊天:請不要在上課時間聊天, 以免影響授課者和其他想聽講的同學。但歡迎同 學有疑問時隨時發問或提出討論。 誠實―作業不抄襲、考試不作弊:作業切勿抄襲 網路資料或他人作業,考試絕對不要作弊。因為 誠實不但是最好的策略,也是最基本的品格要求。 絕非營養學分:本課程對於作業、考試和小組活 動皆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建議無意投入學習心力 的同學宜多做考慮。
三、課程簡介 (二)成績考核: 出席率10%:修課學生應每週出席課程,並針對 課堂議題踴躍發言與討論。如果因生病或有事實 在無法來上課,則須於上課前寄信跟教師請假, 後續需出示請假證明。 請假或遲到每次扣1分,曠課每次扣3分。 作業15%:本課程有二次個人作業,修課學生須 針對教師指定之問題進行理論陳述與反思批判。 作業須以電腦打字並準時繳交至My2TMU之課程 網頁。
三、課程簡介 小組討論25%:學生每4人為一組,各組須針對課 堂設計的題目進行討論。若未出席課程、參與討 論也會影響個人之小組討論分數。 要求:隨機抽選各組特定組員做口頭分享,且須記錄 、整理討論成果,於每週四上午8點以前上傳至 My2TMU之課程網頁。 期中考25%:申論題形式,範圍包括第1-8週課程 教學內容。 期末考25%:申論題形式,範圍包括第10-16週課 程教學內容。
三、課程簡介 (三)教材: 主要教材: Peter A. Singer 編著,《臨床生命倫理學》,蔡甫昌 編譯,臺北市: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2003。 參考教材: 1.林火旺,《基本倫理學》,臺北市:三民書局,2009 。 2.蔡甫昌,《醫學倫理小班教學:案例與討論題綱》, 臺北市: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06 。
三、課程簡介 3.蔡甫昌 編著,《臨床倫理病案討論》,臺北市:橘井 ,2007。 4.戴正德、李明濱等 編撰,《認識醫學倫理》,新北市 :前程文化,2011。 5. Tom L. Beauchamp and James F Childress,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6th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6. David DeGrazia, Thomas A. Mappes, and Jeffrey Brand- Ballard, Biomedical Ethics, 7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2011. 7. Lisa Yount, Issues in Biomedical Ethics, San Diego, CA: Lucent Books, 1998.
三、課程簡介 (四)教學內容規劃: 道德理論 生物醫學倫理議題 道德動機 醫學倫理 四原則 規範倫理學理論 倫理決策 從同理心思考醫病關係 效益主義 義務論 醫學倫理 四原則 不傷害 行善 自主 正義 倫理決策 知情同意 病情告知 研究倫理 遺傳醫學倫理 生命末期照護倫理 從同理心思考醫病關係 醫事人員專業倫理
三、課程簡介 (五)課程特色: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 透過案例研討、新聞時事引導教學,以提升學習 興趣、促進倫理分析應用能力。 以小組為基礎的學習(Team Based Learning):透 過每週課堂的小組討論,培養集體審議、傾聽與 說服的能力。 注重道德推理、個人反思與表達:倫理教學的首 要目標在於經理性思辨的判斷、價值內化與表達 溝通。
三、課程簡介 案例研討範例: 83歲的金女士患有阿茲海默症,原本和她的二女兒和小 兒子住在家裡,但隨著病情惡化,兩子女無力照顧,只 好將金女士送到護理之家。在護理之家一年後金女士自 己停止進食,於是兩子女和主治醫師魏醫師討論是否要 開始管灌餵食(tube feeding)。兩子女指出,母親過去曾 表達不希望以這樣的方式活下去,為了尊重母親,他們 決定不做管灌餵食,改使用緩和醫療(palliative care) 。 金女士遠嫁國外的大女兒在接獲消息後立刻搭飛機回國 。她極力反對不使用管灌餵食的決定,甚至指控弟弟妹 妹用這種方式謀殺、遺棄母親。同時大女兒也告訴魏醫 師若不採用管灌餵食,她將會採取法律行動。因為大女 兒的突然出現,使得魏醫師陷入了兩難的處境。
四、什麼是道德? (一)倫理(ethics)和道德(morality)有何區別? 區分兩組基本語詞: 1.對錯:這組字用來描述行為。 2.好壞:這組字用來描述動機、品德或事務狀態。 嚴格來說,「倫理」的範圍大於「道德」:狹 義的道德只涉及行為的對錯,而倫理判斷則包 含對錯、好壞的評價。 通常把這兩個語詞視為同義,不做嚴格區分。
四、什麼是道德? (二)不同的道德評價對象: 1.行為:一個行為可能是對的或錯的。 2.品德:一個人的品德(行為時的普遍傾向) 可能是好的或壞的。 3.人:一個人可能是好人或壞人。 道德分公德和私德,即使違反私德也有輕重之別。 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依據的是他的整體品德。 要求一個人要有道德,是要人整體而言做個「對 社會加分」的人。
四、什麼是道德? (三)道德的意義: 1.道德是人與人之間的適當對待方式: 2.道德是一種社會制度: 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說:「倫理這個名稱指的是: 我們關心良善行為。我們覺得有義務不只考慮自己的 個人幸福,而且也考慮他人及社會整體。」 只要兩個人以上產生互動,就會產生道德問題。 道德評價會影響被評價者的行為和感受。 2.道德是一種社會制度: 社會是自由平等公民之間的公平合作體系,道德規範 其實就是一種遊戲規則。
五、為什麼需要倫理學? (一)法律和道德的相同點: 性質相同:道德和法律都是規範性的,是對人 們的行為所設下的規定和限制。嚴重違反道德 的行為通常會成為法律。例如,濫殺無辜不只 不道德,也違反法律。 目的和功能相同:制定道德和法律規範都是為 了改善人類的生活處境、解決利益的衝突、導 引人際合作、促進社會和諧。
五、為什麼需要倫理學? (二)法律和道德的相異點: 合法不一定合乎道德:例如,依民法805條「遺失 物之拾得」規定,向遺失錢包的貧困者索取報償。 此舉儘管合法,但卻會被指責是不道德的。 法律不禁止的不一定合乎道德:例如,法律不禁止 年輕人坐博愛座,不讓座給孕婦雖不違法但不道德。 法律禁止的不一定不合乎道德:例如,紅燈右轉違 反交通法規,但不會被指責是不道德的。 違規的制裁方式不同:違反法律的制裁來自公權力, 違反道德的制裁則來自社會輿論或良心的譴責。
五、為什麼需要倫理學? (三)依法行事不夠嗎? 知法是常識,守法是道德:違法的人通常都知道 法律的規定。相反地,越懂法律的人如果缺乏道 德越會鑽法律漏洞。 執法不力是道德問題:所有法律最後還是靠「人」 來執行,如果執法者不道德,則徒法不足以自行。 徹底執法需要建立警察國家:人民的道德感越低, 法律規定就越多,這會使得個人自由變得越少、 執法的成本越高。
五、為什麼需要倫理學? 人人都不違法仍無法構成美好社會:法律只是行 為的最起碼底線,不能讓生活變得更好。 [案例1]:1964年3月,一位住在紐約皇后區的夜歸女子Kitty Genovese在自家附近被歹徒刺死。報導指出,共有三十八 個鄰居親眼目睹這個慘劇發生或聽到她的求救聲,卻沒有 一個人打電話報警或採取任何行動。 [案例2]:2010年9月,林姓退休男子深夜開車返家,在距離 家門口約三百公尺處自撞電線桿受困。他的兒子下班經過 車禍現場時不以為意,沒有伸出援手。返家後驚覺不對勁, 衝回現場時還是晚了一步,父親送醫急救後宣告不治。 思考:這些人都沒有違法,但這是一個美好的社 會嗎?
五、為什麼需要倫理學? (四)道德才能構成美好社會: 集中營生還者─猶太人吉諾特寫給老師們的信: 親愛的老師,我是集中營的倖存者,我看到了一 般人未見之處,瓦斯房是由博學的工程師建造,兒童 是由受過教育的醫生毒死,嬰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謀 殺,婦女被知識份子射殺。所以,我懷疑教育。 我的請求是,希望你們幫助學生做一個有人性的 人,永遠不要讓你們的辛勞製造出博學的野獸、身懷 絕技的精神病人、或受過教育的怪人。讀寫算等學科 只有在把我們的孩子教的更有人性時,才顯得重要。
五、為什麼需要倫理學? 柯文哲:我們急需人格教育: 年輕時的柯文哲曾相信「人定勝天」。他描述自己醫 術日益精進,躋身名醫後,看到數據和心電圖,還沒 看到病人就脫口說:「急性心肌炎」。但現在,在他 的眼中,又重新看到在家庭和社會中牽扯不清的「病 人」;而非數字和病理報告中呈現的「病」。
五、為什麼需要倫理學? A的N次方理論:若是A大於一,A的N次方答案就 會無窮大;但若A小於一,其結果就會趨近於零。 這個底數A,就像是一個一個學生。若是每一個學生 ,願意自己付出給社會的多於自己獲得的一點點,所 有人累積起來,就會變成無窮大。但是,若是每一個 學生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去多拿一點,就是底數A小 於一,最後總和起來趨近於零。 [2011.11.08 親子天下雜誌 29期]
六、結 語 這門課程要思考、分析、批判生物醫學倫理的各 種重要議題。你將發現,思考道德問題不但很重 要,而且很有趣。 六、結 語 這門課程要思考、分析、批判生物醫學倫理的各 種重要議題。你將發現,思考道德問題不但很重 要,而且很有趣。 歡迎所有同學選修,但仍要提醒各位,如果你只 是想修一門又涼又補的營養學分,那麼這門課不 適合你,請慎重考慮。 下週課程主題:道德理論Ⅰ 效益主義
參考書籍 林火旺,《基本倫理學》,臺北:三民書局, 2009,〈導論〉。 林火旺,《為生命找道理》,臺北:天下,2010 。pp.14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