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員:曾偉銘、王克循 劉正邦、張廷維 包育民 第九組 組員:曾偉銘、王克循 劉正邦、張廷維 包育民
目錄: 「新文化史」 「全球史」 何謂全球史(Global History)?,請以課題與研究方法為例,舉例說明這 派史學的研究特色,並論述與過往的世界史(World History)有何不同? 1980年代以來,歐美興起新文化史,成為日後歷史研究的主流,請舉例論述這一派史學特色,並說明其研究方法與過去社會史有何不同? 何謂全球史(Global History)? 該學派課題與研究特色? 與世界史(World History)有何不同?
「新文化史」 其中心為 – 表象與實踐 新文化史研究最突出的兩個特徵 表象— 注重文學或視覺中的形象,亦關注頭腦中的意象 其中心為 – 表象與實踐 新文化史研究最突出的兩個特徵 表象— 注重文學或視覺中的形象,亦關注頭腦中的意象 記憶史,旅行史
「新文化史」 「也就是說應當研究宗教實踐的歷史而不 是神學的歷史,應當研究說話的歷史而並 不是語言的歷史,應當研究科學實驗的歷 史而不是科學理論的歷史」 社會語言史、信仰文化史、旅遊史、收藏 史、科技文化史和閱讀史 書籍史→閱讀史 研究的重點放在研究讀者的角色,研究閱 讀習慣的變化
全球史
1)何謂全球史(Global History)? 全球史是近年來一種新興的史學觀念,也是 一門新興的歷史學分支學科。在20世紀下半葉興 起於美國,擴展到世界各國,在我國正處於初步 發展階段。 全球史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歷史學對 全球化浪潮的一種反應。
大多數歐美學者認為,世界史、新世界史、 全球史三個概念並無多大差異(而且它們經常被 混用)。 都意味著一門區別于國別史和地區史的新學 科,主要是以跨國家、跨地區、跨民族、跨文化 的歷史現象作為研究,從廣闊視野和多元視角來 考察歷史。
2)該學派課題與研究特色 全球史起源: 1963年威廉・麥克尼爾出版的《西方的興起》 被普遍認為是“新世界史”(全球史)興起的一 個重要標誌,因為它試圖克服下述兩個局限。 一.以歐洲史為中心。 二.將各地歷史簡單地羅列在一起,缺乏相互聯繫。
麥克尼爾從全球視野和互動視角來考察歷史 的做法,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逐漸得到史學界 的認可。 於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新世界史在美國 的發展起來,並到80年代末發展成為大學中一門 培養人才的學科。
其研究理念包括: (一)打破民族國家的界限。 (二)整體觀。 (三)互動觀。 (四)反對歐洲(西方)中心論。 (五)力求運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
其所探討的是—超越民族、政治、地理或者 文化等界限的歷史。 總結: 全球史可說是一種歷史發展的進程—人類在 順應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過程中,在人 與人、群體與群體、人與群體的互動中生存和發 展的歷史進程。其次,它是一個新的學科分支。 其所探討的是—超越民族、政治、地理或者 文化等界限的歷史。
總結: 這些歷史對跨地區、大洲、半球甚至全球範 圍內的各種事務都產生了影響,其中包括氣候變 遷、物種傳播、傳染病擴散、大規模移民、技術 傳播、帝國擴張的軍事活動、跨文化貿易、各種 思想觀念的傳播以及各種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的 擴張。
總結: 既然“世界史”作為外國史在中國史學界已經 約定俗成,就讓其沿著既定的道路發展,而把新 興的“全球史”界定為歷史學下一個新的學科分 支,與“世界史”並存,這樣兩者都可獲得發展空 間,並且相得益彰,互相促進。
3)與世界史(World History)有何不同? 1970年代,全球化的觀點被提出,各學派也 都開始研究全球化的現象。史學研究也是,宏觀 的「全球史」著作在這一、二十年來紛紛問世。 如在臺灣極暢銷、已有四十幾刷的《槍砲、細菌 與鋼鐵》,就是這類的著作。
3)與世界史(World History)有何不同? 「全球史」與「世界史」究竟有何不同,學 界仍未有共識,Lggers與王晴佳教授的定義是, 世界史傾向研究地理大發現以來的研究, 全球史則是二十世紀最後三十年來的全球化研究。 全球史的發展趨勢就是要挑戰過去民族國家史的 書寫限制,兼顧宏觀與微觀的研究方法。
3)與世界史(World History)有何不同? 《"全球史"與"世界史"異同當論》梁占軍 世界史和全球史都以世界範圍內人類社會的 發展歷程為研究客體,但是具體的研究對象卻明 顯不同。 大體上說,世界史以國家為分析單位,其研 究主要關注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以及國際關係的 歷史,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狀 況。
3)與世界史(World History)有何不同? 《"全球史"與"世界史"異同當論》梁占軍 全球史關注跨越時空的大規模歷史過程,例 如人口遷移、帝國擴張、生物交流、…等等。其 不僅超出了民族和地理的邊界,同時還超出了學 科的界線。 兩者區分如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述: 「本書(全球史)的觀點,就如同一位棲身月球的 觀察者從整體上對我們所在的球體進行考察時形 成的觀點,因而,與居住在倫敦或巴黎、北京或 德里的觀察者(世界史)的觀點判然不同。」
3)與世界史(World History)有何不同? 《從"世界史"到"全球史"的演變》張文偉 嚴格意義上的世界史是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 出現後的產物。人們對地理空間的認識是隨著生 產力的發展和交往的擴大而不斷擴展的,經歷了 由局部到整體的過程。新航路開闢才使得人們具 備了全球性地理知識,一方面地球的全貌展示在 世人面前。
3)與世界史(World History)有何不同? 《從"世界史"到"全球史"的演變》張文偉 第一,內容的鬆散性— 世界史面對紛繁複雜的歷史只 是簡單拼湊在一起,世界史實質上成了世界各地的歷史。 第二,建立在民族性和地域性基礎上的中心論— 世界史雖然涵蓋了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但作為史學家往 往憑自己的理解,以某個或區域作為世界史的主體。 第三,類歷史現行發展的一元性— 現代世界經濟全 球化已是客觀現實,世界各區域、個國家間連繫比歷史上 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所以二十世紀的歷史名副其實是全 世界的歷史。
結論: 與世界史有何不同? 全球史是在20世紀全球化浪潮中被提出。 傳統的世界史是在19世紀一些史學家對於歐 美國家其他地方國家與民族的初步研究時被提出。 全球史是在20世紀全球化浪潮中被提出。
結論: 世界史相對於全球史而言 (一)內容較鬆散— (二)以民族或地域為基礎的中心論— (三)進步史觀— 世界史實質上是世界各地發生的歷史。 史學家以自己最了解的本國史、本區域使出發,以某 個國家或區域作為主體。 (三)進步史觀— 近代歐洲的發展使得史學家認為歷史是不斷進步的, 從野蠻進步到文明的線性史觀,而歐洲就是文明的中心, 進步史觀往往與歐洲中心論聯繫在一起。
結論:現在的全球史改變了世界史的哪些地方 (一)強調綜合整體的研究— 全球史研究的重點對象不再是單個國家、地區或文明的歷史,走 向研究彼此之間的差別以及之間的相互影響與作用。 (二)拓展史學的範圍— 把重點放到人類歷史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並且運用跨學科的 討論研究,分析過去世界史框架下不會太關注的議題。 (三)放棄歐洲中心論— 二戰對歐洲造成的破壞對使得歐洲中心論失去其地位,史 學家提倡全面客觀地看待不同民族、不同地區,肯定歐洲以外 的民族與區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