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績效管理研習班 績效管理概念與實務 講授:黃榮源 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績效管理研習班
課程綱要 一、施政績效管理基本概念與模式 二、機關單位施政績效評核實務報告與分享: (一) 機關之使命與願景? (二) 年度重點施政項目與業務? (三) 重點施政項目、關鍵策略目標、相對應之 關鍵績效指標(KPI)與衡量標準? 三、關鍵績效指標(KPI)制定之挑戰與問題 四、實務與理論的對照與檢討
我們為什麼要做 績效管理與績效衡量?
政府績效管理概述 ● 「績效」乃是效率、效能、公平、強健、開放與透明等公 共價值之實踐;具體地說,是機關(或組織)以有效率的方 式達成預期的施政目標或成果。 ● 「績效衡量」(performance measurement)則是獲致績效資 訊的完整過程; ● 「績效管理」便是將績效資訊運用於決策之完整作法(Van Dooren, Bouckaert & Halligan, 2010)。 ● 績效管理與評核,乃是一套系列活動,而其主要目的在於 促使政府機關得以達成原先設定之施政目標,並對民眾呈現 其施政成效。
● 美國會計總署(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GAO)將績效衡 量定義為:「針對施政計畫的成果或成就,所進行的一種持 續不斷的監測和報告,特別是朝向計畫的預設目標進展的情 形」(GAO, 1998)。 ● 國家績效評鑑委員會(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NPR) 將績效衡量界定為:「利用績效資訊協助設定同意的績效目 標、進行資源配置與優先順序的排列,以告知管理者維持或 改變既定計畫目標,並報告成功符合目標的管理過程」。 ● 當代政府績效管理之核心概念,業已從過去講求投入效 率和過程監督之「生產力」(productivity)時期,轉變為強調 成果導向(result-oriented)概念之績效管理時期(Hatry, 1999)。
● 有效績效評核與管理之核心觀念:行政機關若欲採取 有效的績效評核與管理作為,則必須將績效評核及管理 與組織的策略規劃作業相結合,使之成為一套「策略績 效管理」(Strategic Performance Management)機制,亦 即將策略(規劃)、績效(評核)及管理(作為)三者 之概念予以結合。(三合一) ● 策略績效管理概念於行政組織的應用上,是從行政機 關的定位和中程計畫之策略規劃作業出發,將機關之使 命和願景與績效管理流程予以結合,俾使機關績效之管 理以瞄準機關使命和策略目標之達成為目標(張四明、 張育哲、胡龍騰,2012)。
目標 Management 執行 策略方案 Feedback 願景
行政機關之策略性績效管理與評核步驟 ● 就機關的操作實務程序觀之,並整合學者之觀點(張 四明、張育哲、胡龍騰,2012;李允傑和丘昌泰,2009; 施能傑,2010),建議行政機關之策略性績效管理與評核 應至少包含下列七大步驟: (1)確認機關使命;(2)形塑機關願景; (3)規劃策略目標;(4)建立績效指標; (5)進行績效評核;(6)分析績效結果與撰寫報告; (7)運用和公開績效資訊。 (如圖一)
公共生產力的三個面向 ..經濟 ..效率 ..效能(效果/成效) 3E
施政績效衡量機制與參考指標建構之依據 一、策略管理工具之應用:組織將使命與願景轉 化為中、長期範圍內所要努力的策略目標後, 下 一個步驟便是以策略議題為核心,拆解成可透過 學習與成長、內部流程財務或成本,及顧客等面 向相互配合達成之元素。此即為平衡計分卡 (BSC)之內涵,及所衍生的策略核心組織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策略地圖 (strategy maps),或策略校準(strategy alignment)等。
二、關鍵績效指標(KPI)之設定與選擇:「企 業經理人了解企業成功或失敗的關鍵領航工具 」(Marr, 2012: xxv)。可由財務、消費者、行 銷、生產供給、勞工及公司社會責任等五大面 向進行分析。就公部門而言,關鍵績效指標的 設定與選擇,則有(一)從關鍵績效領域尋找關鍵 績效指標;(二)設定量少但最重要的指標;(三) 須與策略目標具有關聯性;(四)須為成果導向; (五)須有明確定義等五項基本原則。簡單地說, 一項好的 KPI,應能同時滿足前述五項之要求。
我國施政績效管理制度沿革 ● 行政院為提升行政效率及服務效能,強化各機關之策略規劃能力及執 行力,自 2001 年起全面實施中程施政計畫制度,並於 2002 年納入施政績 效評估,建立施政績效管理制度。 ● 中央政府施政計畫管理體系,可概略分為「機關施政績效管理」及 「個案計畫績效管理」二大主軸。機關施政績效管理:運用平衡計分卡精 神,分別從「業務成果」、「行政效率」、「財務資源」及「人力資源」 等四個面向,以證據為分析基礎(evidence-based),策訂未來 4 年期中程 施政計畫,並選訂關鍵策略目標及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策略目標及關鍵績效指標,透過政府施政計畫管理資訊 系統(簡稱GPMnet),將資料介接至年度施政計畫,再於年度結束後辦 理機關施政績效評估。個案計畫績效管理:由各機關參照中程施政計畫內 涵,依施政需要研訂中長程個案計畫陳報行政院核定,並依資源需求提報 年度預算,計畫執行後即定期管制進度,並於年度結束後辦理計畫評核。
在地方政府治理部分,行政院研考會於 2006 年推動「中央協助地 方建置計畫 e化管理機制方案」,建置地方政府 e 化管理系統(簡 稱 LGPMnet),以「協助促成」策略提供地方政府施政績效 e 化管 理資源;另審計部為提升地方政府施政績效管理,近些年來亦積極 促請各縣(市)政府推動相關施政績效管理制度。
行政院所屬各機關績效管理現行作法
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施政計畫評核現行作法
臺北市政府年度施政績效管考制度現行作法 資料來源:胡龍騰,2013: 25。
資料來源:胡龍騰,2013: 27。
高雄市政府102-105年度中程施政計畫目標體系 最愛生活在高雄 主目標 分目標 一、一起大高雄─創新和諧‧富麗高都 二、綠色大高雄─珍惜大地‧永續家園 三、安全大高雄─減災防救‧水土治理 四、運轉大高雄─區域鏈結‧活絡運通 五、創新大高雄─轉型升級‧產業加值 六、FUN大高雄─魅力觀光‧玩樂高雄 七、打拼大高雄─安心就業‧人盡其才 八、多元大高雄─族群共榮‧並存學習 九、人本大高雄─均衡教育‧友善學習 十、文創大高雄─豐富文化‧深廣並續 十一、健康大高雄─行動醫療‧即時救護 十二、溫暖大高雄─弱勢關懷‧ 福利保障
績效管理的層級性與單位貢獻度
機關績效評核推展之實務挑戰 (一)制度 / 組織面 1、多元課責機制的影響:面對的課責內涵與重點往往不 同,如主計處關心預算執行率、議員關心各項建設與服務 的成本效益,而試辦中的機關施政績效評核則是著重關鍵 施政項目的績效指標達成率。若干局處(如政風處、消防 局、警察局等)的施政績效指標,主要是跟隨中央主管機 關(如法務部廉政署或內政部)的腳步。 2、社會—政治的效應:心績效公開後可能面臨的潛在風 險,進而連帶影響到其事前的績效指標或目標值的設定。 壓力的來源則可能來自輿論、媒體、議會,以及監督機關 等。易出現「柿子挑軟的吃」後遺症。
3、績效好壞莫衷一是:外界對於績效指標解讀不一, 也構成機關績效管理的困擾。以政風處肅貪工作為例, 一旦肅貪績效卓著,外界是怎麼看待這項績效? 4、人力與預算的限制:績效管理只看產出或結果,卻 忽略投入,各機關往往面臨公務人力有限、新增業務無 限的窘境,人力縮減或預算縮編對於其績效達成有潛在 影響。 5、指標訂定遷就既有組織建制:如果施政項目涵蓋面 甚廣,屬於跨科室性質的業務,若仍維持由下而上的作 業模式,就會面臨各科室所提報的績效指標,不足以充 分代表機關特定施政項目的整體績效問題。
6、繁文縟節:由於機關面臨的列管機制太多,機關研考 人員不僅疲於應付,更重要的是,格式不同但卻得重複 填報,往往沒有太多時間真正關注績效管理的內涵。 (二)測量 / 技術面 1、外在不可控制性:主要是指政治需求、市民需求、主 政者的變動。甚至有人質疑是否真正有機關願景與使命 的存在? 2、內在不可控制性:來自於公共服務的本質,某類案件 (如市民陳情)通常與「服務程序」較為無關,卻與 「服務本質」較為相關,但其結果卻可能受於法不合或 窒礙難行,導致滿意度始終不高之困窘。
3、機關內績效衝突性:在於內部科室之間對於工作成效 的定義,彼此之間剛好是對立與矛盾的。政風處的肅貪 與防貪工作、衛生局的傳染病通報與防疫工作是典型的 例子。 4、機關間績效衝突性:例如:秘書處公文考核工作執行 愈澈底,受考核機關的缺失將愈多,這將影響受考核機 關的績效。新工處路面整修面積愈大,交通打結的可能 性愈高,等於連帶影響交通局的施政績效。 5、績效範圍不確定性:有些目標值的達成度會受外部因 素影響,不好估算;有時候效益型指標(如:產業發展 局商業輔導)不好估算,因為影響層面太過廣泛。
6、績效時間遞移性:若干專案(如設計獎之類的競賽、企業 輔導)的效益具有時間遞移性,機關不易設定具有說服力的 績效指標,更重要的是,其目標值的估算也往往有困難,因 為這類專案效益需要歷經相當時日才會逐漸浮現。 7、量化指標的爭議:有些機關(如文化局)的某些業務(如 電影節),其推動宗旨本身就不強調有形績效,強制這類機 關用量化指標衡量有可能最後是徒具形式。 8、預防性指標的爭議:預防性業務,機關也不容易訂定績效 指標,如事後沒有發生事情,可以充分歸因於事前的預防工 作?或,事前預防工作確實,但事後問題發生了,這可充分 歸因於事前預防工作不確實?
9、知覺型指標的爭議:如:將滿意度當作衡量指標,除 了信、效度會影響衡量結果,更重要的是,並非所有施政 項目都適合以滿意度調查作為績效指標。滿意度最多只能 反映服務對象的主觀知覺(如道路品質好不好),卻不能 反映機關施政的客觀事實,這將導致機關績效的衡量不夠 完整。
機關訂定績效指標常呈現的態樣 1、策略目標與績效指標之訂定 (1)關鍵策略目標及指標之設定未能瞄準優先施政項目 之達成; (1)關鍵策略目標及指標之設定未能瞄準優先施政項目 之達成; (2)策略目標、績效指標、衡量標準間欠缺因果關係; (3)績效指標之選擇多為過程型指標、而非成果導向指 標; (4)誤將業務內容作為績效指標; (5)以狹隘的指標衡量範疇較廣的關鍵策略目標; (6)指標之達成與機關投注之努力間因果關係不明;
(7)將行動方案視為策略目標。 2、衡量標準與績效目標值之設定 (1)績效指標之衡量標準欠缺相對比較概念; (2)績效目標值過低以致不具挑戰度; (3)缺乏目標值設定的估算基礎,未針對該項指標於過 去實際所達成的程度進行計算。 3、各機關於自評作業精進之準備 (1)關鍵策略目標與績效指標應更具市民需求導向;(2) 施政績效佐證或未達預期目標之說明應周延完善;(3)思 考跨局處業務的績效評核。
施政計畫績效評核作業中的常見問題(FAQ) 問題1:「績效管理與評核」和一般行政機關的「管考」作業有何 不同? 問題2:各機關業務屬性不同,是否適合放在同一個天秤上比較? 問題3:施政計畫績效評核看起來就是研考人員的執掌業務,是否 由研考人員全權負責就可以了?為什麼業務科室的人員也要懂得這 些概念,甚至要參與教育訓練? 問題4:市府裡面的輔助(或幕僚)機關,或是機關內的輔助單位, 不像業務機關(或單位)一樣容易表現績效與成果,是否仍適用於 施政績效評核制度? 問題5:各個機關裡面業務科室這麼多,KPI原則又限制績效指標 數目不可太多,如何能夠平衡照顧到各科室的「績效需求」?
問題6:工程類業務主要重視工程進度及能否順利完工,應如何設 計成果型指標? 問題7:許多大型工程可能一、兩年預計完成一件(如攔水壩、蓄 洪池)工程完成就是完成,也不適合以達成率的概念來評價,針 對這類業務該如何設計更好的指標? 問題8:施政計畫績效評核不就只是填報表而已,有什麼好教育訓 練的? 問題9: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比較好的績效指標設計原則是什麼? 問題10:績效報告完成後,是否可以僅在市府內部進行檢討、改 善就好,不必再多此一舉公布在網站上了?
附 錄 I. 英國「公共服務協議」(PSAs)實施狀況 II.英國地方政府績效指標訂定與管理個案 III.地方政府施政績效評估機制之研究
當代英國政府管理 中央政府 保守黨 新工黨 地方政府 舊工黨 積極的公民社會 新公共管理 CSR/PSAs (強制競標) (民營化) 部會協商 保守黨 新公共管理 (強制競標) (民營化) (企業型政府) 積極的公民社會 新工黨 新公共服務 (最佳價值) 地方政府 BVPP 市民協商 舊工黨 集體主義 (公有化) (行政指導)
公共服務協議(PSAs):原則 ●中心觀點: 1. 部會計畫對政府整體目標有何貢獻? 2. 強調每項政策的具體效果 3. 結合預算制度,將支出用在最能達到 「公共利益」的政策選項和執行上。 ●目 標:建立「整合型政府」(joined-up government)。 ●基本要求:Best for your money!
公共服務協議(PSAs):執行 ●各部會針對CSR設定明確的績效目標〈PSAs Targets〉。 ●每個CSR的第三年度,為下一CSR的第一年度。
PSAs之內容 序言:部會責任、適用範圍。 目標與目的:根據CSR中的記載而提出。 資源:根據CSR所分配的投入資源。 績效目標(Performance Targets):目標應符合 ‘SMART’原則 。 效率提昇:部會應評定關鍵部份的產出(output),如何提供更 高的品質。
公共服務協議(PSAs)之追蹤流程 PSAs 各部會之報告書 財政部彙整公布年度報告書 毎季做追蹤 (Monitoring): STs向各部會蒐集數據 STs向GET提出 GET整理後,向PSX提出報告書 每年2次的討論 (Discussion): PSX與各部會首長間 or 財政部主計長與部會首長間 or 事務層級的討論 各部會之報告書 財政部彙整公布年度報告書
問題之呈現與評估(ㄧ) 政策優先順序的設定上 ─ ● 資訊提供與審核系統不一致,整合困難; ● PSX角色有限,PSAs目標龐雜,缺乏遠景; ● 政治力量等外部因素介入,財政部的管控能 力相對薄弱; 地方政府實施情況優於中央
問題之呈現與評估(二) 監督追蹤的成效上 ─ ● 很多個案不能反映出績效好壞; ● 許多目標「插隊」,成為重要施政內容; ● 資料來源多元,無系統化整合,追蹤不易; ● 各單位資訊壟斷,多報喜不報憂; ● 目標定義、方向多更迭,加上部會延遲報告,使績效 無法評估。 績效好壞,變成各說各話!
最佳利益or極小化服務保證? Estelle Morris (前教育大臣): 「現在或未來擔任部長的人,不要事先承諾萬一績效目 標未達成,就要下台!」 Clare Short (前國際發展大臣): 「績效目標設定,要把標準放低,不要衝動做出承諾, 以免日後騎虎難下。」 PSAs是: 究責、參與、績效 最佳利益 ? 或: 避責、避險 極小化服務承諾?
英國地方政府績效管理制度演進 1999年「地方政府法」:每一地方政府制定「最佳價值績 效計畫」(Best Value Performance Plan, BVPP),作為「公共 服務協議」(PSAs)制度之一環。 主要作為:由中央政府訂定最佳價值績效指標(Best Valu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BVPI),並配合「全面績效評鑑」體 系(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PA) 為程序, 對地方公共服務績效加以評鑑。 2006年,公佈一套新的「國民指標」(National Indicators, NI)取代原有的BVPI體系,並以「全範圍式評鑑」體系 (Comprehensive Area Assessment, CAA)取代CPA機制。 制度特色:事權明確,化簡馭繁。
「國民指標」(National Indicators, NI) * 2007年,社區及地方政府部公佈198項指標,聲 明這些指標將成為中央政府考核地方政府績效的「 唯一」指標,要求各地方在2008年4月起提交該指 標體系的評估報告。 * 這些「國民指標」有一半左右是現有指標或根據 現有資料為基礎的。如表一所示,這198項指標包 括「更強大的社區」類之14項指標,「更安全的社 區」類35項指標,「兒童及青年」類指標69項,「 成人健康與福利」類指標21項,「促進公平」類指 標11項,「地方經濟」類指標34項,以及「環境永 續」類指標14項。
Examples 成果 國民指標 (相應之公共服務協議或部門策略目標) 更強化的社區 NI 1相信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可在社區內相處良好之人數百分比 (PSA 21) NI 2認為對該社區有歸屬感的人數百分比 (PSA 21) NI 3當地公民參與 (PSA 15) NI 4相信自己可以影響當地決策的人數百分比 (PSA 21) NI 5整體/一般而言滿意本社區 (CLG DSO) NI 6定期參與志願服務 (CO DSO) NI 7有讓第三部門蓬勃發展的環境 (CO DSO) NI 8 成人參與體育活動 (DCMS DSO) NI 9 使用公共圖書館 (DCMS DSO) NI 10參觀博物館或畫廊 (DCMS DSO) NI 11參與藝術活動 (DCMS DSO) NI 12 禁止「房屋分租共用」(HMO)執照,使移民得以適當管制 (HO DSO) NI 13 新移民之英語技能和知識 (HO DSO) NI 14 可迴避的聯繫:每次收到顧客提出聯繫要求後之接觸平均數
地方政府施政績效評估機制之研究 行政院研考會100年度委託研究報告 計畫主持人:黃榮源副教授 協同主持人:王俊元助理教授 研 究 員:張筵儀博士、程意雯博士生 研 究 助 理:謝麗秋
現行中央機制運用於地方政府之建議
立即可行建議與中長程建議 面向 立即可行建議 中長程建議 制度面 1. 分階段挑選地方政府以試辦施政績效評估 (主辦機關:各縣市政府;協辦機關:行 政院研考會) 2. 成立地方政府績效管理制度宣導團,由學 者專家對地方中高階公務員加強說明績效 管理之主要意涵(主辦機關:行政院人事 行政局;協辦機關:各縣市政府) 1. 於地方政府設立公民績效委員會,除公民外亦邀 請媒體參與(主辦機關:各縣市政府;協辦機關: 行政院新聞局) 2. 修改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鼓 勵縣市政府申請競爭型計畫時提出施政績效報告 (主辦機關:行政院主計處;協辦機關:行政院 提出競爭型計畫之各部會) 3. 於地方政府設立「策略發展委員會」(主辦機關: 各縣市政府;協辦機關:行政院研考會) 4. 研修地方制度法,加入對地方政府年度績效考核 要求及獎懲之相關辦法(主辦機關:內政部;協 辦機關:行政院主計處、行政院研考會) 5.研修「地方制度法」第62條,以法律規範並結合各 直轄市、縣市政府、中央政府,以及「非政府組 織」或學術單位等外部學者專家,以利對地方政 府施政績效進行審議與監督。
面向 立即可行建議 中長程建議 指標面 加強對地方政府相關同仁績效指標設 置之教育訓練(主辦單位:各縣市政 府研考相關機關/單位;協辦單位: 行政院研考會) 1. 設立地方政府公共治理績效評估之指標 資料庫(主辦單位:各縣市政府研考相關 機關/單位;協辦單位:行政院研考會) 2. 設置各縣市政府施政績效指標審查之委 員會(主辦單位:各縣市政府研考相關機 關/單位;協辦單位:行政院研考會) 系統面 1. 加強對地方政府關於使用LGPM- net之教育訓練(主辦單位:各縣 市政府研考相關機關/單位;協辦 單位:行政院研考會) 2. 挑選正使用或預計使用LGPM-net 之縣市政府作為施政績效評估制度 試辦之縣市(主辦單位:各縣市政 府研考相關機關/單位;協辦單位: 行政院研考會) 1. 按各地方政府之需求,彈性化處理 LGPM-net之系統(主辦單位:各縣市政 府研考相關機關/單位;協辦單位:行政 院研考會) 2. 整合政府相關部門各種之資訊管理系統 (主辦單位:行政院研考會;協辦單位: 行政院各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