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發展與財金政策的關係 邱正雄 永豐銀行董事長 101年3月4日
目 錄 前言,財政政策 1970年-2008年台灣經濟發展、所得分配 2008-09金融危機下的財金政策與賦稅革新 目 錄 前言,財政政策 1970年-2008年台灣經濟發展、所得分配 2008-09金融危機下的財金政策與賦稅革新 ECFA,兩岸經貿展望,金融交流展望與台灣黃金十年 2
一、前言,財政政策: 乘數效果、區域漏出效果(Leakage effect)、所得分配效果(Distribution effect )、資源配置效果(Allocation effect)、自動安定效果(Built-in stabilization effect)
1970年以來人均GDP走勢(台幣vs.美金) 註:2010、2011年為預估值 資料來源: 主計處,永豐金控研究總處整理,Dec. 2010
1970年以來GDP與CPI走勢 一、勞力密集出口擴張:1973年起台灣進出口貿易開始持續性順差 二、資訊產業興起;促產條例(1990);台灣(等亞洲四小龍)與日本及其他東南亞經濟發展之分野 第一次能源危機 第二次能源危機後不景氣 波灣戰爭 網路泡沫 全球經濟嚴重不景氣 東南亞金融風暴 註:CPI為每季月平均值 資料來源: 主計處,永豐金控研究總處整理,Dec. 2010
1970年以來台幣兌美元匯率走勢 註:台幣匯率資料採季底值 資料來源: 中央銀行、CEIC,永豐金控研究總處整理,Dec. 2010 匯率穩定,開始大量對外投資 註:台幣匯率資料採季底值 資料來源: 中央銀行、CEIC,永豐金控研究總處整理,Dec. 2010
1970年以來外匯存底變化 註:年底值;2010年資料採11月數字 資料來源: 中央銀行,永豐金控研究總處整理,Dec. 2010
二、1970年-2008年台灣經濟發展、所得分配 (1)中長期財金政策:獎勵投資條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行政院開發基金 (2)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與財金政策:外匯猛增下台灣的匯率政策、證券交易所得免稅、兩稅合一、亞洲金融風暴與金融業營業稅下降至2%
% 註:2001年後係依第8次修訂之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及93SNA國民所得統計資料編算,部分行業分類與2001年前不一致。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台灣經濟轉型(跳脫成長陷阱)三階段:台灣每人資本淨額密集度變動率(4年移動平均)、GINI係數趨向 % 第二階段:1994年起 台灣ICT產業快速成長,佔出口比重高,為新經濟成長主力(1994台積電上市) 貿易增,TFP升 1993-2003GINI係數由0.3增加到0.35 2002後資本密集度成長率下降 第一階段:1971年起(包括1987年之轉型) 1985-89中小企業佔出口值比重約40%,為成長主力,銀行業全面引入電腦 1987-1989外匯猛增,新台幣匯率快速升值,但央行採收購遠期外匯,安定金融 1990:促產條例 世界銀行(1993)稱東亞奇蹟:1965-1990台灣高成長,GINI係數維持在0.28~0.3之穩定情況 1990:過去台幣升值在1990告一段落,對外投資大增 第三階段:2008起 1.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三通直航、經濟區域化 2.ECFA (2011起關稅下降) 3.營所稅17%、產業創新條例(促產條例落日)、遺贈稅10%(2010生效) 4.六大新興產業及愛台十二項建設 經濟轉型階段 註:每人資本淨額密集=資本淨額/就業人數 2001年後係依第8次修訂之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及93SNA國民所得統計資料編算,部分行業分類與2001年前不一致。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作者邱正雄整理,蔡玉時繪圖。
過去出口導向政策是台灣經濟之所以能夠起飛的重要關鍵,而中小企業在出口導向發展模式中又扮演重要的角色。 1.1985年以前,中小企業在出口工業產品中有一半以上的貢獻。 2.1980年代中期以來出現了轉變。1996~2001年中小企業的出口金額平均每年成長6.01%,但這段期間大企業的出口金額卻以平均每年12.5%的速度成長,以致中小企業的出口貢獻率由1996年的31.38%下降至2001年的25.34%,減少了6.04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網站
3. 中小企業因資源相對不足,與資源相對豐厚的大企業合作是重要的策略。2003年貿易商外銷貨品來自中小型製造商的比率為66 3.中小企業因資源相對不足,與資源相對豐厚的大企業合作是重要的策略。2003年貿易商外銷貨品來自中小型製造商的比率為66.17%,其中,中小型貿易商的外銷貨源有74.09%來自於中小企業,而大型貿易商的外銷貨源則有44.2%來自於中小企業。反觀大型製造商在台生產並出口的金額中,來自中小型製造商的投入金額僅占13.49%。似乎指出中小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上,合作的對象出現了轉變。(吳惠林(2004)) 4.全球化。透過網路,中小企業可以不必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即可進行國際(區域)行銷、運籌管理與國際(區域)交易;從產業供應鏈上下游的合作模式、衛星工廠模式、到價值鏈的合作模式都不斷的在演進。合作的對象也可能從台灣企業的合作,延伸為跨國(區域)性或全球性企業的合作,或者是與大陸及海外當地的企業合作。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網站
促進經濟發展:技術、金融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張忠謀(2001) 指出:「它(台積電的成立)重寫了半導體的遊戲規則,它一口氣創造了兩個工業:第一個是晶圓代工業,第二個是無晶圓廠設計業」,而「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的營收加起來是美國今日可以大幅領先日本的原因」 John Hicks argues that capital market improvements that mitigated liquidity risk were primary causes of the Engl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Sir John Hicks, 1969, p. 143-145).
影響台灣產業發展的主要金融財稅因素: 摩爾定律(Moore’s Law): 該定律指出,半導體的效率每18個月到兩年會增加一倍(按:就半導體而言之,它會造成半導體價格下降,引發廠商大量使用半導體設備,並提高勞動生產力及總要素生產力,促進經濟成長。) 1980年代後期外匯存底大增,民富大增,供 1990年代投資之用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1990-2009):符合規定者,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25%)五年免稅 證券交易所得免徵資本利得稅
製造業債務占淨值比 單位:% 美IT產業為131% 資料來源: Bloomberg、CMoney,永豐金控研究總處整理,Dec. 2010
2010年台灣排名全球前三大ICT產品 (不含海外生產) 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局
台灣GDP成長率與資訊電子業對GDP的貢獻度 % 產業順利轉型升級 工業係帶動我國經濟成長的重要部門,1991年至2000年間,工業生產之平均成長率達5.63%,其中製造業之平均年成長率更達5.73%。在政府各項政策之引導下,我國產業結構已由傳統農業型態轉型為現代之工商經濟。2001年工業及服務業占國內生產毛額之比率已分別達30.9%及67.2%。 在產業升級方面,可自製造業結構之變化觀察得知。2000年重化及技術密集產業產值占製造業之比率達81.65%,較1991年之66.79%明顯提升。 產業成長貢獻度=該產業當年GDP實質成長率乘該產業上年佔實質GDP比率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三、2008-09金融危機下的財金政策與賦稅革新: 金融、保險業之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存款全額保險;第六次賦稅革新:產業政策(促產條例) ;遺贈稅、關稅下降;紓困小組、中小企業融資,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產業優惠落日及「產業創新條 例」改革前後稅負之比較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產業優惠落日及「產業創新條 例」改革前後稅負之比較 改革前「促產」產業免納營所稅,但為分析方便:假設改革後原「促產」廠商盈餘課25%營所稅,則依民國93年資料,其稅負為1483億元,原「促產」產業在改革後營所稅稅率為17%,總稅負約為1020億元。 1483億元 1483億元 改革五年後平均年稅負增加420億元 17% 17% 改革五年內平均年稅負增加210億元 (3) (2) 約1020億元 依最低稅負(AMT)須負擔10%約600億元 約600億元(1) 產創條例後增加之1020(=(1)+(3))億元分成三項說明 (1)廠商依最低稅負(AMT)須負擔10%約600億元 (2)改革五年內因促產條例分五年逐步落日,故除AMT外,另平均年稅負增210億元 (3)改革五年後因促產條例完全落日,故除AMT外,另平均年稅負增加420億元 促產全面落日,如營所稅為25%,每1%稅率之稅收為60億元(1,483億元≒60億元×25%),但因採17%政策,故實際之稅負將增加1020億元(17% × 60億元)。
「促產」產業在「促產」落日改革前後稅負之比較 非「促產」產業,在改革前,營所稅稅率為25%,營所稅稅額為2,790億元 非「促產」產業,在改革後,營所稅稅率為17%,營所稅稅額為1,870億元 改革後減少稅負 2,790 億元 約920億元 17% 約2790億元 約1870億元 稅率 1.改革前,以93年資料,依現行營所稅稅率25%計算,未享受「促產」稅負減免產業一年稅收約2,790億元,換算調整1%稅率,影響稅收110億元。 2. 改革後稅率如調整為17%(即稅收為1,870億元),稅收將較2,790億元減少約920億元 (即2,790億元- 1,870億元) 。
證券交易資本利得稅 與周邊國家課稅環境比較 台灣 vs. 大陸、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 歐美課證券交易資本利得稅,但對外國個人免稅 資本市場籌資、資本利得稅與台灣經濟發展 資本市場籌資、資本利得稅與所得分配
遺贈稅 海外資金管理費一年1%~2%,十年10%~20% 2001-2002 vs. 2008資本流出、流入 1990年代初期之例:土地依市價課稅失敗之例 創造有助投資的環境
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持續增加 2009年台灣local bank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為3.2兆台幣,佔全體企業放款餘額比率增加至42.7%。在金融風暴衝擊下,銀行對中小企業能持續成長,主因政府積極推出「三挺政策」所致。 資料來源: 中央銀行金融統計,永豐金控研究總處整理,Dec.2010
四、結語:ECFA,兩岸經貿展望,金融交流展望與台灣黃金十年 永續成長;關稅減免及愛台十二建設,六大新興產業
(一)、馬政府就職後,兩岸關係和平、開放: 大陸與台灣已簽署十四項協議,包括兩岸三通直航、來台觀光及2010年9月生效之ECFA等在內。 (二)、兩岸互補,兩岸金融加速合作必能對大陸十二五計畫的加速推動有極大助益,包括現有製造業產業鏈分工基礎上向「微笑曲線」兩端(智財權及品牌)延伸、並以金融支持新興產業及服務業。 ECFA後兩岸經貿、金融交流展望
(三)、透過ECFA連結亞太,發展台灣為亞太營運中心 台北、上海、東京、首爾城市黃金直航,提升陸客來台商務、觀光與促進客貨、運成長。 ECFA制度化協商機制:早收清單及兩岸產業別貿易、搭橋方案及擴大開放兩岸金融交流 智慧財產權保護協議 兩岸投資保障合作協議 (四)、投資台灣未來,開創台灣黃金十年 稅制改革,創造低障礙投資環境 全球招商,投資台灣,帶動經濟升級(投資創新及品牌、投資新世代產業),實現黃金十年願景。 推動自由貿易,創造成長新動能:FTA及免簽證 投資教育及人力發展
台灣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主要貨品 貨品(百萬美元) 2009年 2010年 YoY (%)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 33310.3 44326.9 33.1 光學、照相儀器及器具 13285.3 19658.4 48.0 塑膠及其製品 7882.3 10732.7 36.2 機器及機械用具 5428.7 9059.4 66.9 有機化學產品 5439.8 7497.3 37.8 銅及其製品 1948.8 2689.0 38.0 鋼鐵 2480.5 2567.4 3.5 貴金屬、被覆貴金屬之金屬及其製品 1862.5 2027.8 8.9 礦物燃料 1229.3 1813.2 47.5 人造纖維絲 1202.2 1498.7 24.7
台灣對中國大陸及香港進口主要貨品 貨品(百萬美元) 2009年 2010年 YoY (%) 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 9651.4 14862.8 54.0 光學、照相儀器及器具 1373.7 2041.3 48.6 塑膠及其製品 548.5 806.5 47.0 機器及機械用具 3944.5 5161.6 30.9 有機化學產品 788.9 1238.3 57.0 雜項化學品 1050.0 1486.1 41.5 鋼鐵 445.9 1366.8 206.5 貴金屬、被覆貴金屬之金屬及其製品 1206.2 1605.0 33.1 礦物燃料 556.9 774.6 39.1 車輛及其零件與附件 516.3 681.8 32.1
資料來源:Iana Dreyer, Fredrik Erixon, Hosuk Lee-Makiyama and Razeen Sally, BEYOND GEOPOLITICS – THE CASE FOR A FREE TRADE ACCORD BETWEEN EUROPE AND TAIWAN, ECIPE Occasional Paper, No. 3/2010
台灣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主要貨品結構及ECFA早收清單項目(ECFA台灣要求大陸降稅539項,金額US$138億;大陸要求台灣降稅267項,金額US$28.58億) % 機械項目 107 vs 69 運輸工具項目 50 vs 17 其他 140 vs 117 石化項目 88 vs 42 紡織項目 136 vs 22 電機設備及其零件 光學產品其零件 塑膠及其製品 有機化學品 機械及機械用具 銅及其製品 鋼鐵 貴金屬、被覆貴金屬之金屬及其製品 礦物燃料 人造纖維絲 其他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台灣自中國大陸及香港進口主要貨品結構 % 電機設備及其零件 光學儀器及其零附件 塑膠及其製品 有機化學品 機械及機械用具 雜項化學品 鋼鐵 貴金屬、被覆貴金屬之金屬及其製品 礦物燃料 車輛及其零件及附件 其他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DRAM bit growth rate and ASP trend 國際資訊電子業產品產銷量及價格波動大,台灣生產廠商甚須依賴資本市場籌資支應 DRAM bit growth rate and ASP trend 資料來源:DRAMeXchange,永豐金控研究總處整理,Dec. 2010
亞洲主要經濟體「資本通路指標」CAI比較 台灣 註:係依全球122個國家、地區資料評比排名 資料來源: Capital Access Index 2009, Milken Institute, April 2010 (信託、租賃、證券化商品)
發展台灣黃金十年: 台灣財稅革新促進台灣投資,並能吸引大陸地區、海外對台灣的投資 營利事業所得稅由25%降為17%,促進服務業及中小企業發展 遺產及贈與稅由最高的50%降為10% 產業創新條例,研發獎勵由製造業自動化擴及服務業 證券交易資本利得(capital gain)仍維持免稅 ECFA降關稅,擴大市場 發展六大新興產業及投資愛台十二項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