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01年辦理樂齡教育初階培訓 臺灣推動高齡教育政策與實踐 教育部101年辦理樂齡教育初階培訓 臺灣推動高齡教育政策與實踐 報告人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楊修安專門委員 101.06.28
撰寫心得報告注意事項 一、心得報告題目經討論後,分列如下請擇一題目 撰寫(5000字以上): (一)透過本次培訓所學,我對樂齡教育能做出何 種貢獻與服務。 (二)樂齡教育之我見。 二、心得報告之參考文獻,需註明資料來源。 三、心得報告不得抄襲,經發現者將不予通過。
大綱 前言 高齡教育法規與政策 建構在地化的學習體系 亞洲首創樂齡大學 高齡教育專業化 結論
前言 老化對於一個國家的影響,不只在經濟、福利及醫療等 生活層面,在教育方面亦不能忽略老人的學習權益。 在臺灣逐步邁入高齡社會之際,教育部為推動高齡教育 工作於民國95年公布「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 書」,此為劃時代的進步,表示教育部門在培育正規學 生的同時,亦同等重視高齡者應有的教育權益(非正規 教育)。 政策白皮書公布後,教育部以此為藍圖,擬定相關實施 計畫,編列高齡教育相關預算,逐年推動高齡教育工作。
高齡教育法規與政策 (一)高齡社會的來臨: 106年臺灣每年老年人口為14%約328.2萬人成為「高齡社會」;114年,將達到20.3%約475.5萬人,躍居「超高齡社會」;民國149年,老年人口將達到總人口41.6%約784.3萬人,而80歲以上的人口數更將占老年總人口數的44%,臺灣從「高齡化社會」到「高齡社會」只花了24年時間,比較起法國花了131年、瑞典88年、美國66年都還要快速 。
(二)少子女化的衝擊 我國生育率從民國37年到55年間,人口年成長率平均高達3%以上。民國49年初擴大舉辦家庭計畫,人口成長率才從民國52年起下降到2.96%,並逐年下滑至民國61年的1.94%。民國69年到79年間,平均年成長率僅1.2%,民國79年至89年期間,人口平均年成長率只剩下0.8%。婦女總生育數已由民國37年的7.04個新生兒人口數,下滑至99年0.90個新生兒人口數,生育率為世界最低的國家之ㄧ。
(三)家庭結構的改變 105年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13.4%)將超越14歲以下的人口數(12.5%),學齡前人口未來50年將減少到僅占總人口數的3.7%。高齡少子女化的人口結構,獨生子女家庭將增多,家庭將呈現代間增長,並同時存在多個不同世代成員的竹竿型家庭型態。
未來國小、國中及大專入學人口 (依中推計) 進入國小、國中及大學入學之6歲、12歲及18歲人數,未來10年較目前將分別減少16%、36%及9%,未來20年內亦將較目前分別減少22%、37%及38%。 單位:萬人 年別 (民國) 6歲-國小入學年齡 12歲-國中入學年齡 18歲-大學入學年齡 高 中 低 97 24.6 32.1 33.3 107 21.0 20.5 20.1 30.4 117 20.6 19.3 17.6 21.1 20.2 19.1 20.9 145 16.6 13.8 10.1 16.3 14.0 11.0 14.7 12.5 資料來源:經建會
國內高齡少子女化趨勢圖(中推計結果) 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由99年11%,106年增加為14%,達到國際慣例所稱的高齡社會,114年再增加為20%,邁入超高齡社會,149年65歲以上人口所占比率將高達42%。 資料來源:經建會 10
我國高齡教育推動歷程 三階段 發展 世界衛生組織(WHO)則在2002年提出「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觀念 愛心服務階段: 67年臺北市基督教女青年會為弘揚倫理道德,增進老人生活福祉,創立「青藤俱樂部」 福利服務階段: 69年1月26日政府公布實施「老人福利法」,有系統推動老人福利工作,96年1月31日修正後公布,涉及老人教育條文主要有3條,其中第3條第3項第3款明訂「教育主管機關:主管老人教育 學習權益階段: 87年3月教育部公布「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91年公布「終身學習法」明訂各級主管機關應整體規劃終身學習政策、計畫及活動,確保弱勢族群終身學習資源,依據該條規定,教育部開始單獨編列年度「推動老人教育」預算
國內高齡教育長期以來因專業人力培訓不足,且執行層面過於多元,未能統合專業訓練制度及因應時代變遷培訓高齡教育相關人才。 推動高齡教育面對的挑戰 心態未能調整 一般人認為:「人老了,睡得著,吃得下,健康就好,還要學什麼」?依據全國統計,2008年台閩地區成人教育調查,65歲以上高齡者僅12.5%參加過學習活動 。 專業層面不足 國內高齡教育長期以來因專業人力培訓不足,且執行層面過於多元,未能統合專業訓練制度及因應時代變遷培訓高齡教育相關人才。 內涵創新不足 目前老人教育的規劃上仍脫離不了傳統的觀念「老人學習=娛樂」,而習以卡拉OK、跳舞等興趣休閒的課程為主。老人學習內涵如何創新?成為各單位實務工作者的挑戰。 如何建構無年齡歧視、親老的社會
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 政策白皮書之公布 95年11月24日核定通過,並於同年年底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即將占總人口數10﹪之前,公布具有歷史意義的「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
95年教育部頒布 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 尊重老人自主權、維護其尊嚴,滿足自我生活權利。 在於保障老人終身學習的權利,享有終身學習的機會。 終身學習 自主尊嚴 願景 鼓勵老人社會參與、世代參與(與不同年齡層有交流分享的機會),建立老人自信心,肯定老人自我存在價值及生命的意義。 社會參與 健康快樂 促進老人生理健康、心理快樂,享受健康快樂生活。
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 之七大目標 1.倡導老人終身學習權益 2.促進老人身心健康 3.維護老人的自主與尊嚴 4.鼓勵老人社會參與 5.強化老人家庭人際關係 6.營造世代間融合之社會 7.提升老人教育人員專業素養
11項推動策略 (一)建構老人終身學習體系。 (二)創新老人教育方式,提供多元 學習內容。 (三)強化弱勢老人教育機會。 (四)促進老人人力再提升與再運用。 (五)以家庭共學的策略,協助老人重新適應 老年期的家庭生活。 (六)於正規教育中融入成功老化的觀念。 (七)以社會教育辦理世代間教育及交流活動。 (八)增設老人教育學習場所,建立社區學習據點。 (九)提升老人教育人員之專業素養。 (十)建置老人教育資訊網站。 (十一)建立老人教育評鑑及獎勵機制。
100年3月公布 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 第參拾伍項--擴增高齡學習機會 政策目標- 結合各項資源,擴大提供老人終身學習機會。 創新高齡多元學習模式,發展高齡者自主學習。 提升高齡教育人員專業素養及高齡者教育水準。 促進全民對老人及老化認識,營造世代融合社會。
高齡社會所面對的議題 資源重新分配 經濟 財政 福利 教育 醫療
教育單位能提供高齡者什麼? 教育單位 活耀老化 老人的議題中,社會福利及醫療衛生問題是比較受到關注的,然而提供老人有意義的教育學習活動,將有助於國民身體健康,並促進積極老化。 老人晚年 快樂三寶 優質的 社會福利 健全的 醫療體系 教育單位 活耀老化 active ageing 快樂的 學習環境
活耀老化(成功老化) 成功老化的架構: 1.低風險的疾病或疾病相關的失能:避免疾病與失能 預防與治療同等重要。疾病與老化有關,但許多與年老相關的疾病不必然在年老時發生,可以藉由改善生活型態,避免走向”一般老化”。亦即可以藉由改變生活習慣,避免造成”一般老化”的風險。 2.高度的心智與身體功能:保持心智與身體的功能— (1)對於功能喪失的許多恐懼是誇大的 (2)許多功能喪失是可以預防的 (3)許多喪失的功能可以重新獲得
活耀老化(成功老化) 3.活躍參與生活: (1)與別人發生關連-- a.社會情感(socio-emotional)的支持:表達感情、尊敬、尊重 b.工具性(instrumental)的情感:直接的協助 (2)持續有生產力的活動:無論付費或無償的活動,只要產生貨品或創造有價值的服務都算為有生產力。 簡而言之,成功老化是”老得好”,不是”一點都不會老”
高齡少子女化社會之教育對策 建構在地化的老人學習體系 重視家庭倫理及祖孫世代互動 強化各級學校老化教育功能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如萍副教授
社區大學,社教機構,鄉鎮市圖書館,補校,空中大學, 教育部目前終身學習管道 新移民學習中心 家庭教育中心 家庭 教育 高齡 教育 公益扶植團隊 樂齡學習中心 樂齡大學 終身 學習 社區教育 社區大學,社教機構,鄉鎮市圖書館,補校,空中大學, 社區多功能中心
國內推動高齡教育的問題? 問題 95年至97年三項研究調查 學習未 在地化 師資未 專業化 強化宣導 老人學習 內涵教材 未創新 應強化尊老 97年進行我國屆齡退休及高齡者參與學習需求意向調查研究報告: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的理由,依序為:「追求身體健康」、「打發時間」、「結交朋友」、「追求新知」、「增廣見聞」及「有熟人為伴」。 師資未 專業化 95年進行臺閩地區民眾對於我國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看法民意調查 有51%的民眾回答目前老人學習的機會是不足的 有70.4%的民眾認為當前老人教育的實施方式需要改進 民眾回答年老最想做的事前三項分別為:不知道的占30.6﹪,旅遊占24.4%,擔任志工占9.5%。 95年進行臺灣地區老人教育推動現況與需求調查 1)老人教育機構規劃課程以歌唱和休閒居多,卡拉OK歌唱類占72.5% 2)有61.4%的老人教育參與者覺得「交通方便」及42%覺得「靠近居住地」 學習未 在地化 強化宣導 老人學習 內涵教材 未創新 應強化尊老 親老觀念
方向 推動高齡教育方向 依據高齡者在地學習原則,建立樂齡學習體系。 結合各單位辦理高齡者學習活動。 活動普及化 學習在地化 方向 培植在地化的專業人員,加強授課教師對於高齡者學習心裡及生理之認識的意義。 人員專業化 課程多元化 積極開發多元性具有系統之教材與教案。
建構在地化 的學習體系
96年在校園閒置空間整體規劃案中,首度結合國小閒置空間,公布「教育部補助設置社區終身學習中心實施計畫」,以設置高齡學習中心、社區玩具工坊及新移民學習中心為主,由學校提供適合的閒置教室,運用既有的人力,結合社區民眾的學習需求,讓學校成為在地化的終身學習據點 .
95年委託國立中正大學所做「老人教育機構現況調查」顯示,有八成的老人從未出來學習,資訊不足是很大的因素;而同年委託世新大學所做「我國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之看法民意調查研究」,對目前老人學習場所是否足夠的問題,反應「足夠」者,占22.7%,「不足夠」者,占61.1%。 為因應廣大的老年族群及建構完善的在地學習體系,基於96年度設置「社區學習中心」的成功經驗,97年起,教育部除結合學校外,更委由直轄市、縣(市)政府依據鄉鎮市區選擇適合的單位成立老人學習場所,如鄉鎮市區公所之公共空間(含圖書館)、民間團體、農會及漁會等,於既有的基礎上,擴充「教育與學習」之服務功能,成立「樂齡學習中心」。
樂齡學習的意義 1.「樂齡」乙詞,由教育部於97年源引自新加坡對於老年人之尊稱(樂齡族),為鼓勵老年人快樂學習而忘齡,是以「樂齡」之名稱作為後續推動學習中心及大學等多元學習管道之標誌(其音與Learning 類似)。 2. 98年委託國立中正大學徵選全國300多件作品中,選出右列圖樣為中心標誌,其意義如下: 蓬勃的葉子表示老人成長教育、健康營造與多元學習。 心形指關懷照顧長者、活化身心靈與永保環保快樂心。 英文e字表示終身學習、經驗傳承、永續發展。 阿公阿嬤開心的笑顏指銀髮族快樂學習樂而忘齡 也彰顯中心提供樂齡長輩一個歡樂、健康、活力、交流樂學習的好所在。
樂齡學習中心執行目標: 提供中高齡者學習機會,促進其身心健康。 研發樂齡教材、教案、課程設計,提昇教學內容與品質之廣度及深度。 培植樂齡教育專業人員、志工,深耕社區中高齡教育工作。 開發多元學習方式,增進中高齡者社會參與及終身學習。 結合社會資源,共同營造無年齡歧視之社區學習文化。
建構在地化的高齡學習體系 高齡 教育 學校體系 家庭體系 社會體系 1.運用大學資源開辦84所樂齡大學 2.推動老人教育專業化及研編相關書籍 1.101年結合各項資源設置225所樂齡學習中心,推動適性的在地化學習活動 2.服務性學習--全國樂齡學習中心計召募6,225位志工,其中50歲以上的占3,766位 3.全國成立7所樂齡學習示範中心,作為全國樂齡學習典範 1.運用大學資源開辦84所樂齡大學 2.推動老人教育專業化及研編相關書籍 3.委託成立輔導及培訓體系,提升樂齡學習師資專業化 學校體系 高齡 教育 家庭體系 社會體系 1.辦理祖父母節系列活動 2.推動祖孫世代教育活動
獎勵樂齡志工 高齡人力再運用及再開發是一個重要議題,而志工服務工作是結合服務與學習最好的教育模式,目前全國樂齡學習中心有6,225位志工,其中50歲以上的占3,766位 。 97及99年辦理銀髮教育志工獎,將高齡者視為社會資產而非負擔,鼓勵老年人自我充實及成長與服務社會 101年正名為樂齡奉獻獎
亞洲首創樂齡大學
樂齡大學 「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 白皮書」之行動方案一「建構 老人終身學習體系」業將「鼓 勵大學校院結合旁聽制度,開 放老人選修大學課程,或於寒 假、暑假發展大學校園老人寄 宿所或開設第三年齡大學的活 動」納入執行策略
本部執行樂齡大學計畫過去與現況 97年推動。 參考法國第三年齡大學及美國「老人短期寄宿學習計畫」老人寄宿所之推動模式,首創結合國內13所大學校院辦理。 課程內容--以藝術學習、體適能(含營養及健康等)、生命關懷、家庭代間、服務學習、教育觀摩等課程為主 。 特色--全程採5天4夜住宿的方式辦理。 全國計有820位60歲以上的國民參與。
本部執行樂齡大學計畫過去與現況 98年推動「補助大學校院辦理樂齡學堂專案計畫」 。 特色--每學期規劃3梯次,每梯次以1至3週為實施期程,至少於學期中實施2梯次(另1梯可於暑假或寒假辦理)。保留一梯次,邀請亟需關懷之老人參與,參與學員須年滿65歲以上。 成效--補助28所大學辦理「樂齡學堂」計畫,計有1,975位老人參與
97-98年參加學員 調查及滿意度 參加人員學歷— 97年---小學及不識字者占25%、國中18%,高中職25%,大專以上為32%。 98年--小學及不識字者占27.1%、國中18.5%、高中職23.6%,大專以上為30.8%。因此本計畫參與之學員,7成以上皆未讀過大學。 學員滿意度達90%以上,且對於承辦學校有正面的宣傳價值,更能將平日闡述的理論運用與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本部創新改變執行樂齡大學計畫 99年試辦推動「大學校院辦理樂齡大學專案計畫」 。 特色--每學期規劃18週課程,每週9小時之分散式學習。學校應結合校內相關單位,讓參與之樂齡大學學員享有與一般大學生相同之權益,如:借書、停車、醫護等 。 每班招收人數--以20至30人為原則 因應退休年齡,參與年齡降低至55歲,計有2,320位參與.
本部創新改變執行樂齡大學計畫 課程內容--班級課堂、代間學習、參訪活動,全學期授課內容由辦理學校排定之,包含如下: 概念性課程(占10~20%) 知識性課程(占30~40%) 休閒性課程(占10~20%) 運動性課程(占10~20%) 後續成立樂齡學習社團.
100學年度持續推動樂齡大學計畫 實施方式: (一)採學期制,分上、下學期,每學期10-18週,每週以安排6節為原則。 (二)本計畫之課程內容,其類型主要包括:班級課程、代間課程及參訪課程等三類,各類型之課程比例,可按照各承辦學校之發展特色規劃。 (三)目前有84所大學校院實施
高齡教育專業化 成立樂齡學習輔導團 民國97年起,依據「教育部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執行策略之九「提昇老人教育人員之專業素養」,教育部逐年委託專業團體成立「樂齡輔導團」,藉由專業團體協助各縣市政府督導各樂齡學習中心老人教育工作推動情形。
高齡教育專業師資培訓 依據教育部95年「臺灣地區老人教育推動現況與需求調查」顯示,老年人喜歡了解他們學習心理且幽默風趣的教師。因此,如需推動高齡教師專業知識,首先必須了解高齡者學習心理及生理特性,並輔以高齡方案規劃及設計之專業知識,才能於教學第一現場引導及教導老年人。
研發高齡教育專業教材 基於人年老時,所面對的不只是健全的福利及完善的醫療設備,尚需面對家庭空巢期、兒女結婚、家庭新成員的誕生及老年婚姻的維持等,這些家庭的議題,都必須透過教育的管道來協助 國內高齡教育推動,較無系統化教材及教案,教育部自95年起,陸續委託專業團體研編及出版適性的老人學習教材及教案,讓各相關單位人員具備推動高齡教育之專業知能,迄今出版書籍已達23種。 所有教材皆上傳教育部樂齡學習網/研究報告與刊物
資訊提供--教育部樂齡學習網 網址http://moe.senioredu.moe.gov.tw/ 搜尋關鍵字:樂齡學習
終身學習習慣有助於減少醫療支出 行政院衛生署於96年進行的國民醫療保健支出統計結果指出,平均每人醫療費用50-59歲達4萬2,650元,60歲以上者平均每人醫療費用約為7萬元至12萬元。80歲以上則高達12萬1,626元。 老年人口是健保醫療支出主要族群,如能在此時培養國人具備終身學習觀念,將有助於個人之健康之維持,減少醫療支出。 資料來源:胡夢鯨教授
未來將持續以在地學習、創新多元、深耕發展、世代融合之策略,賡續推動高齡教育,減少高齡者往後的照顧及養護費用。 國內的高齡人口在13年後,將達到20.3%約475.5萬人,成為「超高齡社會」,在國人壽命逐漸延長之下,除了福利及醫療的健全體系外,如何以多元、創新的學習活動,讓高齡者共享教育資源的權利,不應年齡不同而有所差異。 未來將持續以在地學習、創新多元、深耕發展、世代融合之策略,賡續推動高齡教育,減少高齡者往後的照顧及養護費用。
※樂齡學習應廣邀社區未曾參與學習活動之老人參與,勿由同一批學員持續不斷參與,以維護資源共享,各項課程所安排活動時數要平均。 期望各位協助推動 ※樂齡學習應廣邀社區未曾參與學習活動之老人參與,勿由同一批學員持續不斷參與,以維護資源共享,各項課程所安排活動時數要平均。
期待大家共同努力 在高齡社會來臨之同時 建立一個 親老 友善 世代融合 樂齡學習 健康有活力 無年齡歧視的社會
台大文學院院長陳弱水教授獲 國家獎座 其非明星大畢業,因堅持與努力故於中國思想史有傑出表現 生命和生活都是自己的,不是只追逐短期的世俗報酬,重要是自己應追求什?選擇自己喜歡的才會有「動力」。 努力做好自己,服務他人,往上走是要提昇自己,不是壓過別人。
簡報完畢 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