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产程观察 和 异常产程的处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产科 王山米. 产时保健 是保证出生人口素质的关键环节, 是保证母婴健康的重要阶段。 此阶段的保健重点是: 加强产程的观察和母婴的监测,  防滞产、防出血、防感染、 防窒息、防产伤;
Advertisements

护理基本技术 第三章 药物过敏试验技术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Tel :
第十三章 临床危象救护 授课人:课程组成员. 教学内容 超高热危象 高血压危象 高血糖危象 低血糖危象 甲 亢 危 象甲 亢 危 象 溶 血 危 象溶 血 危 象.
急性酒精中毒. 一、定义 饮入过量的酒, 引起中 枢神经由兴奋转为抑制的 状态 胃: 1 、约在 30 分钟内排入肠; 2 、约 30% 在胃 吸收; 3 、可以 导致胃黏膜损伤、 出血; 4 呕吐 肝: 1 代谢酒 精转化为乙酸 CO 2 +H 2 O ; 2 乳酸、酮体增 高致代谢性酸.
1 共建 RFID 平台 推动区域合作 李 鹰 博士 广东省 RFID 公共技术支持中心 2009 年 9 月 18 日 · 于第四届粤港 RFID 高峰论坛.
1 第二十八章 抗心绞痛药. 2 目的要求  掌握硝酸甘油的作用及用途;  掌握普萘洛尔和硝苯地平的用途;
2016年高三模拟考试分析
金属学与热处理 主讲 杨慧.
女 性 生 殖系 统 炎 症 致病的不利因素 易受肛门污染 邻近尿道 性交、分娩、宫腔操作易致 损伤及感染病原体 体内环境变化可菌群失调.
第 二 讲 药品说明书阅读.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隋瑾.
第四章 船舶药品、器械的使用.
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申请单位及成果介绍
8.1 動量與動量變化 E 熱 身 何謂動量? 動量與力 進度評估 1 撞 擊 進度評估 2 ? ? 8.1 動量與動量變化.
化學品運作管理 環安衛中心 吳佳芬約用技術員.
謝萃輝 慈幼英文學校 (中學部) 劉彥君 慈幼英文學校 (中學部)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 及合理用药.
旅游攻略 --青岛七日游.
淹溺的现场急救 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 周 荣.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水 钟 古代计时器 陈宁心.
珠海台使用GS Live 3000系统的实例,实时3G直播连线新闻,救助站开放迎接需要人士避寒的报道情况。
优维显®300- 病例报告 编号:胸腹-131.
标准化处方格式与书写 李宏伟.
条码微站产品介绍. 条码微站产品介绍 引言 + + = 时机 移动 互联网 条码、二维码应用 电子商务 成员习惯养成 数据积累 资源 问题 产品信息缺乏应用 创新业务增长点 时机 编码技术 = 产品 问题.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报表系统 (SMIS2012) 辽宁用户培训.
财 会 软 件 讲授人:丁淑芹.
我们该怎么样教书? 谈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第一篇总 论 第 八 章 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福建游龙网络科技 有限公司.
向国旗敬礼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初二(12)班主题班团会.
第四章 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
第一节 产后出血 了解:了解产后出血的概述。 熟悉:产后出血的病 因病机。 掌握:产后出血诊断处理及 预防调摄。 教学目标.
第7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理论基础 7.1 采样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7.2 信号的采样和保持 7.3 Z变换 7.4 脉冲传递函数
第三十三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广汉三星堆主要文物 例 说.
全球定位系統GPS 組員:朱彩葉 林聰閔.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第二节 燃烧过程和燃烧原理 第三节 燃烧的特征参数 第四节 爆炸及其类型.
外科基本换药 2004届外科住院医师 汪晓东.
第四节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营养物质对代谢的调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一般在其生长环境中营养物质的供给收到限制,或与它种微生物竞争营养物质时才产生的代谢产物。
X线球管厂家.
噎嗝-中医临床护理.
5.1 動量與動量變化.
比亚迪股份公司创立于1995年,由20多人的规模起步,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
第17章 组合逻辑电路 17.1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 17.2 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
9月电商活动执行手册 2016年9月 别克事业部.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1 频率响应及其描述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1 怎样才叫做功.
非洲的人口悲劇: 盧安達的種族屠殺 報告者:Gs1805 林伃珊.
RFID感測與實作 --溫度sensor量測
4.2 油墨的制造与油墨的体系状态及稳定性 准备→配料→混合→研磨→调整→检验→分装
Google学术搜索介绍与评价 欧荣 图书馆信息技术部 QQ:
台州一模试卷分析 天台育青中学 厉瑞芳.
電子郵件社交工程及防護 資訊中心網路管理組 組長 蕭明清 2010/1.
火电运维技术知识库 技术报告 主讲人:张林林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1月.
实验九 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 EWB仿真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2019/5/13.
談新高中通識教育科教學法 李偉雄 2009/11/14.
嘉达磁电 欢迎您的光临 1 企业概况 2 工艺流程 3 产品中心 4 技术优势.
花盆邂逅弹簧的传奇 胡 越 强 手机: QQ:
稳恒磁场 交叉磁学 磁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富有活力的学科.
外幣計價債券跨國匯撥 自動化作業 105年8月19日.
配件活动执行手册.
第四章 根轨迹法 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标主要由闭环系统的极点在复平面的位置决定,因此,分析或设计系统时确定出系统闭环极点的位置是十分有意义的。
4月电商补充活动 执行手册 2016年4月 别克事业部.
情景5:目标市场策略.
有机化学实验 化学学院化学教学与研究中心.
等加速直線運動三公式 V=V0 + at S=V0 t+ 1/2at2 V2=V02+2aS
§4.4 光谱的精细结构 一. 电子的总角动量 例:l = 1 对于电子 和 即不是平行,也不是反平行,而是有一定的夹角(?)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一节、儿童的发展 一、什么是儿童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儿童的生长过程中,既可表现为进步,也可表现为退步。但发展是一个有方向、有价值选择成分的概念,即只有儿童身心的发展是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序列演变时,我们才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发展。而且其心理方面的变化,尤其是社会思想和行为方式方面的变化,则是以社会文化的主流价值及其发展趋势,作为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儿童的发展 二、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遗传 1、 2、 3、 第二节 儿童的发展 二、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遗传 1、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而言,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等,也称做遗传素质。 2、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3、 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受遗传基因的决定,后天的教育只能影响其发展的速度(如加速或延缓),而不能改变它。美国心理学家GS霍尔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就是一种代表性言论。

第二节 儿童的发展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把他们放在特殊环境中教育… 我都可以使他成为医生、律师、商界领袖、乞丐或窃贼。 第二节 儿童的发展 二、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环境 儿童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社会环境主要为儿童提供社会经验,它比起自然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力要大得多,而且这种影响力随着心理的发展而日益显著。 环境决定论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把他们放在特殊环境中教育… 我都可以使他成为医生、律师、商界领袖、乞丐或窃贼。

第二节 儿童的发展 二、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教育 第二节 儿童的发展 二、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教育 社会环境有宏观和微观之分。教育领域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是一种特殊的人造社会环境,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体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

第二节 儿童的发展 二、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儿童自身的能动性 第二节 儿童的发展 二、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儿童自身的能动性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儿童主体的自我调节活动。外界的环境刺激,只有被主体选择,成为主体的反应对象时,才会对主体的发展产生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儿童既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意义,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儿童选择的范围,并引导儿童正确地认识外在环境因素对自身的价值。但是教育只是帮助儿童作出选择,却不能代替他们做出选择。

二、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而言,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等。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做遗传素质。 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受遗传基因的决定,后天的教育只能影响其发展的速度(如加速或延缓),而不能改变它。美国心理学家GS霍尔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就是一种代表性言论。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我们说它只是一种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是因为一方面遗传素质所具有的发展能力,并不会确定地转变为儿童发展的现实。因为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必要的外界条件。身体的发展要从外界吸收营养成分,而心理的发展,更需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才能调动起儿童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使儿童获得某些发展。 遗传素质转变为发展现实的过程,也并不是一种完全取决于外在影响性质的过程,遗传素质自身具有蕴含着生物特点的自身演变规律。外界刺激并不能改变儿童机体的成熟规律,恰恰相反,这些规律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外部刺激可否转变为儿童发展。只有那些顺应了儿童发展规律、可以与儿童自我调节机制产生相互作用的外在刺激,才能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所以,旨在引导儿童发展的教育活动,就必须把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作为教育实践的重要原则。 总之,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它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决定的条件。儿童心理向什么方向发展,并不决定于遗传,而是决定于环境和教育。

(二)环境   儿童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中的客体主要为儿童提供物理经验,社会环境主要为儿童提供社会经验,它比起自然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力要大得多,而且这种影响力随着心理的发展而日益显著。 社会环境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的社会环境包括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生产方式、科学文化水平、社会政治法律、思想意识形态、社会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与其他民族国家在经济 、政治 、文化、军事上的交往程度等。微观的社会环境包括人际交往圈、家庭、幼儿园、学校、工作单位、居住区域等。教育领域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是一种特殊的人造社会环境,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体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 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化过程中,父母担任了儿童的教师和榜样的重要角色。  幼儿园和学校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规模、学制、环境安排、课堂组织、教师和教材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儿童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在同一家庭、同一幼儿园和学校中一起成长的同卵双生子,他们各自与周围的人和事的具体关系不同,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和角色地位也不同。   儿童在环境中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个体,一方面接受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也主动作用于环境,儿童有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对环境的作用有所选择,所以,同样的环境对不同儿童可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儿童的发展是其生理成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成熟过程。正常的生理素质和成熟过程,只为儿童个体的发展及其连续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它使儿童个体的发展成为可能,但这个条件还不够充分,实现儿童个体的发展,还必须有儿童个体生存的环境条件和儿童与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方式的参与。即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及儿童如何反应这个环境决定着儿童个体发展的现实性。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一种先天存在于儿童机体内等待发现和发掘的结构或功能,也不仅仅是完全由外在环境刺激的性质所决定的一种反映模式。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是作为一个生物和社会个体的儿童运用自我调节机制的活动结果,也就是说,儿童主体的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源泉。

(三)儿童自身的能动性 在教育过程中,儿童既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现代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儿童主体的自我调节活动。外界的环境刺激,只有被主体选择,成为主体的反应对象时,才会对主体的发展产生影响。这里对反应活动产生与否的决定性选择,是儿童根据自己感觉到的外在事物与自己的关系的性质而做出的,是自己的活动过程。 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意义,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儿童选择的范围,并引导儿童正确地认识外在环境因素对自身的价值。这也是与其他外在因素相比较,教育对儿童发展能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但是教育只是帮助儿童作出选择,却不能代替他们做出选择。

(四)教育与儿童的发展 教育学探讨和研究儿童发展问题,其目的不止于揭示儿童发展的事实本身,而是要为现实的教育服务,使我们的教育活动减少盲目性和主观性的干扰,为儿童的发展创造条件,加快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 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其中儿童的发展是主,学校教育只是从属于儿童发展,为儿童发展服务的;它们之间也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儿童发展是源于人类本性的目标实现过程,而教育仅是实现发展的特殊手段,其特殊性,恰恰表现于教育活动的目的设置、方法和内容的选择,都是以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性认识为基础的,因为它考虑到、并顺应了儿童发展的规律,所以,与同样能够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一般性的社会人文地理条件等相比较,教育的影响力量更强大,更具有决定性。所以我们说,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但是,教育加速儿童身心发展的善良本意能否转化为现实,除了受制于教育是否真实地了解和顺应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外,还取决于教育工作者是否正确理解了社会生活,提供给学生的教育内容、方法等是否真正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需求,从而使其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相一致,即教育的科学性,是减少儿童发展中儿童自我对环境反映的盲目性、歧意性的有效保证。

三、儿童发展的特点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体,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生物学特点,而人类个体的发展变化,作为生物性个体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必然受到人类发展特点的制约,表现出特有的规律性。儿童发展的规律性,就是在儿童随其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变化中普遍存在的特点。概括而言,儿童发展表现出如下四种普遍特点。 1、顺序性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先前的发展变化,又是其顺序序列中紧随其后的发展和变化的基础,顺序性所具有的这一特点,使儿童身心发展成为一种连续的、不可逆转的过程。

2、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一般认为,新生儿与青春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不平衡性,是指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发展并不完全协调、统一的现象。就儿童发展的整体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但就某个具体方面而言,也有可能表现心理能力不受生理成熟条件控制的情况。例如,3~5岁的儿童的语言掌握能力和记忆能力,往往优于成年人的水平。

3、阶段性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指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些特点无论从表现方式上、发展速度上,以及发展的结构方面,与其他阶段相比较,都会具有相当不同的特征。这种情况,又被称之为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个别差异性 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表现于个体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别。例如,同样年龄的儿童,在身高方面有明显的高矮之分。同年龄的儿童,也会由于他们各自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差别,在学习中表现出注意力的持久性、知觉的广度方面的差异。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差异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结果还是来自环境和教育的差别。而且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还能对遗传素质的优势与不足起到一定发挥与弥补作用。

以上这四种规律性的特点,从总体上概括出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性的表现。从总体上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些规律所反映出的一些更为深刻的内容,即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每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水平、特点的充分实现,将有助于其后的发展,否则,下一阶段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阻碍;儿童的身心发展,归根结底是儿童个体的发展,尊重和顺应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是促进儿童整体发展水平的丰富性的根本道路

三、儿童发展的特点 顺序性 个别差异性 不平衡性 阶段性

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 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 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 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儿童通过活动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

第三节 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 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辐合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杜威的教育即增长 第三节 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 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理论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辐合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杜威的教育即增长

第三节 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 一、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第三节   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 一、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格塞尔学派被公认为属于遗传决定论。格塞尔的主要观点是所谓“成熟势力说”。格塞尔根据自己长期临床经验和大量的研究,提出一个基本的命题,即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成熟程度,而个体的成熟取决于基因规定的顺序。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这是格塞尔在处理遗传与学习二者关系时所取的基本出发点。显然,格塞尔认为,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学习并不是不重要,但是,当个体还没有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学习的效果是很有限的。格塞尔的经典实验"双生子爬楼梯",就是这一观点很有力的佐证。因此,他得出结论说: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在儿童成熟之前的早期训练,对于最终结果没有多大作用,成熟是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对于这个实验的解释曾经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和争论。

二、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在对遗传和环境进行二分选择的过程中,还有相当多的心理、教育、哲学家们把砝码投向了天平的另一边——环境。在我国,最早提出并回答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的是孔子,他强调后天影响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说:“性相近,习相远”。即是说,人的先天禀赋是差不多的,人的成就和习性的不同则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华生就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华生注重对儿童的行为产生过程的探索,提出了环境决定儿童发展的观点。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他说出了一段著名的话:“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这段话一直被人们公认为环境决定论的经典表述。 环境决定论否定人的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确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是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在起决定的作用,因而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之为养育论。 环境决定论关注儿童生长的环境条件、后天教养内容和教育方法在儿童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作用。就这一点而言,应该承认,与遗传决定论相比较,它发现了对儿童发展影响力更大的一项变量。因此,环境决定论对儿童教育实践的影响也远远大于遗传决定论。在某些时候,环境决定论甚至成了教育对儿童发展进行影响与控制的惟一合理、合法性的依据。

三、辐合论 遗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各执一端,相互否定,使得人们在教育实践中难以全面把握对儿童发展具有影响作用的各种因素,对于教育过程中儿童个体发展常常会造成消极影响。20世纪50年代前后,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儿童发展观,逐渐放弃排斥对方,开始走向相互包容。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在其所著的《早期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明确地提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受环境和遗传二因素共同影响的“合并原则”。 辐合论认为,心理的发展不是单纯地靠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不是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内在品质与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但并非所有肯定这两个因素的学者,都简单地同意“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的判断。美国的心理学家吴伟士认为,虽然儿童的发展是其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但是这两种因素在儿童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力的大小也有明显的差别。一般而言,儿童的发展就其发生学的意义而论,遗传的制约性要大于环境因素的力量,随着儿童机体的成熟程度的提高,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则越来越重要。

四、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Л.С.Выготский,1896—1934)是苏联建国时期卓越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思想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形成的。他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建立新的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他认为,由于人的心理是在人掌握间接的社会文化经验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上,作为传递社会文化经验的教育就起着主导作用。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社会环境和成人教育影响下逐渐转化的过程。这就是说,人类心理的发展不能在社会环境以外进行,同样,儿童心理发展离开了教育教学也就无法实现。在社会和教育的制约下,人类或儿童的心理活动,首先是属于外部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以后就内化而为人类或儿童自身的内部活动,并且随着外部和内部活动相互关系的发展,就形成了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另外,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教育教学应该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教育的作用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他根据儿童发展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现有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的完成某项任务,教育对此不具影响(现在发展区);第二种水平指尚处于形成的阶段,即最近发展区。他认为,教育就是变现在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促进儿童的成熟与发展。 维果茨基这些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的学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的学说,是今天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理论宝库中的犀利武器。

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主体活动) 皮亚杰是当代国际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卢梭研究所所长。他和他的同事们以研究儿童的认知,特别是儿童的思维或智力的发展闻名于世,人们称之为日内瓦学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1968年出版的《结构主义》和1970年出版的《发生认识论原理》等著作中,以儿童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基本线索,探讨了儿童发展过程中遗传、环境和儿童自身作用的关系问题,他认为,遗传素质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发展得以产生的动因,更不能预定发展结果,而且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会随儿童的生理成熟的提高而降低。儿童发展的环境因素,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环境因素作为客观存在,也不能自动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环境因素对儿童的作用,产生于儿童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只有儿童把环境因素选作自己的反应对象,借此来构造或改变自己的认识结构和反应方式时,这一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才是有意义的。在遗传、环境和儿童主体的活动这三者之间,惟有儿童的活动才是其发展的真正起因。所以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

六、杜威:(教育即增长)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生活,脱离儿童经验,提倡关注儿童的参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杜威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发展的主体,儿童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是影响其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增长”的著名论断。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教育就是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围绕儿童的兴趣、需要等进行组织,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体,处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惟有如此,儿童才能真正地从教育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才能从这些感受和经验的积累、变化中,进行比较、判断和选择,把某些经验内化到自己的知识、行为结构中,形成自身的发展。

七 、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理论 蒙台梭利,意大利人,世界著名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改革工作。1907年开始创建“儿童之家”,1919年发表了代表她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的第一部著作《MontessoriMethod》,在许多国家引起关注。经过几度兴衰,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蒙台梭利教育又爆发出新的活力,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她的观点也得到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肯定。      蒙台梭利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儿童。她曾说:“不要尊我为教育家,我所做的工作只是研究儿童”,“儿童是人生的第一部分,又是人类的未来,成年人的得失成败和他自己的童年生活密切相关。”     蒙台梭利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深入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秘密”,然后用科学的教育帮助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1、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在适宜环境中的自然表现,“吸收性心智”; 2、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 3、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 4、儿童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改革以多方面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