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微课专题 ——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制作者:付瑶 工作单位:江西省南昌县 黄马乡白城小学.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五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主讲教师:王华.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 学前教育和儿童发展 第一节 儿童发展的含义
儿童发展的不平衡性 脑重量的变化过程:新生儿的脑重390克左右,占成人脑重的25%,2、3岁时,达到成人脑重的75% ,6、7岁时,达到成人脑重的90% ,12岁时,约1400克,到20岁左右,停止增长。母亲怀孕的最后3个月和儿童出生后的头2年,被称为“大脑发育加速期”,大脑一半以上的重量在这段时间获得。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 記得沃納的那棵樹?.
第九講 一生的發展 (life-span development)
CHAPTER 2 行為的發展.
第二节 儿童的发展 一、儿童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
第4章 幼兒認知能力評量與輔導.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第五章 儿童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理论.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主讲教师:勇健 副教授 2008 学前儿童心理学.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皮亞傑認知心理學 數位課程規劃與設計 指導老師:支紹慈 老師 班級:資訊傳播系 三A 學生:4970C001 陳亞琳
教学资源系统简介 主讲人:张耀炎.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第三章 儿童发展与儿童观 第一节 儿童发展 一、儿童发展概述 (一)儿童发展的涵义与特征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維高斯基的近側發展區(ZPD).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兒童心理學家
Geophysical Laboratory
嬰幼兒認知發展與保育.
Introduction to AI and ML
第十章 方差分析.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用计算器开方.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在行动 中学习 在研究 中成长 凌 蕙.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人工智能 制作人:蔡燊林 张恩玮.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小学数学总复习.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基于列存储的RDF数据管理 朱敏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插入排序的正确性证明 以及各种改进方法.
基于学案制作ppt 录屏工具使用 郑建彬.
《偏微分方程》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编程达人-- 从零开始学UI系列教程 第九节、布尔运算 先行者 YC.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

乌申斯基(К.Л.Ушинский)曾说过,我们不要告诉教师应该怎么做,但要对他们说,请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在遵循规律及其使用条件的同时积极加以实践。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一、发展与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是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连续的系统性的变化,包括生物、认知、社会情感的变化。儿童青少年发展包括生理成长与心理发展。

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大脑的发育、身高和体重的增强、生理机能的改变等。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人格社会性发展等。 认知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

语言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学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并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人格社会性的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性格包括道德品质、自我意识、社会行为的成长与转变。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阶段性和连续性 方向性和顺序性 不平衡性 普遍性与差异性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生理成熟对于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发展生物学前提和基础。遗传基因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一个基本的序列图谱。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儿童的心理发展才有了可能,遗传确定了发展上的基本时间进程。

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人类大脑有1000至2000亿个神经元(神经细胞),它们之间构成了复杂的联系——突触联系,制约着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在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历程中,大脑的发育成熟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环境与教育对于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与成熟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环境与教育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遗传具有稳定性,发展的可塑性和发展的空间是由环境与教育提供的,发展的水平与内容完全是环境与教育作用的结果。

微观系统:是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玩耍地等。 中间系统:是在微观系统之间、微观系统和外层系统之间的联系系统。 外层系统:是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影响的环境。 宏观系统:是个体所处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背景。 时序系统:是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影响心理发展各因素的辩证关系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从静态分析的角度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前者包括遗传素质、机能、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主观能动性;后者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从动态综合的角度而言,主体自身的活动是影响并直接实现身心发展的综合性、根本性因素,或者说,活动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内外因的矛盾构成了心理发展的动力。

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单纯由遗传决定或由环境决定的心理发展几乎是不存在的。环境对于某种心理特性或行为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往往有赖于这种特性或行为的遗传基础。由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如遗传基础、成熟水平等)不同,环境的效应也就不同。同样,遗传作用的大小也依赖于环境变量。

四、理解心理发展对于教师的重要意义 教育教学要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也要作好各个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衔接。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成熟水平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平衡性,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等等。

教育教学要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成熟期和关键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教学,取得最佳效果。依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教育教学既要看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又要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依据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Piaget.J)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一、认知发展的动力与过程 认知发展是一个在已有心理结构即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反复,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就需要理解他提出的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概念。 图式(schema):表示一种认知结构或者心理结构,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 。

2.同化(assimilation)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是适应(adaptation),而适应的是通过同化(assimilation)与顺应(accommodation)来调整图式以对环境做出反应。 同化就是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到已有图式中从而理解新事物的过程。

3.顺应(accommodation):改变已有图式来理解新经验的过程。 4.平衡(equilibration):同化与顺应之间的不断协调。当个体的经验不能与预期相匹配时,它就会出现。 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已有的图式-同化-不平衡-顺应-平衡-… 认知不平衡(cognitive disequilibrium)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一)感觉运动阶段(the sensorimotor stage,0-2岁) 依赖感觉与运动来认识事物。 本能性的反射发展到目的性的活动。 出现客体永恒性(object permanence):即婴儿能意识到即使物体从眼前消失,但它们仍然存在。 延迟模仿:榜样离开,间隔一段时间如隔天后,表现出榜样的行为。

(二)前运算阶段(the 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比感觉运动阶段更加符号化、象征化。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本阶段儿童的思维并不是通过动作或行动来进行,而是通过符号和表象表征进行的,即儿童能够使用心理符号去重建或再现以前或当前的经历,但还不具有运算思维的能力。

前运算阶段可以分为符号功能亚阶段与直觉思维亚阶段。符号功能亚阶段(symbolic function substage,2-4岁) :符号功能(symbolic function)的出现是这一阶段幼儿发展的最显著特点,皮亚杰所说的符号功能不仅包括用词汇表征事物,也包括用一事物代替或表征另一事物。

直觉思维亚阶段(intuitive thought substage, 4-7岁):儿童开始运用初级推理,希望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皮亚杰称为“直觉型”,是因为儿童对于自己知道什么是非常的确定,但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得到这些知识的。他们经常说自己知道某些事情,但这不是通过逻辑思维得到的。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很大的发展,但还不具备还运算(operation)的性质,运算在皮亚杰理论中是指一种可逆的心理表征。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许多局限:

1. 自我中心(egocentrism):儿童只能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物,不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色中或不能明白他人的感觉。 2. 中心化(centralization):只注意物体或活动的一方面,而且通常是那些具有感知优势的方面,而忽视了其它方面。 3. 不能逆运算(inability to reverse operation):不能够改变思维的方向,使其回到出发点。

4. 泛灵论 (animism):把生命特征赋予无生命的物体。 5. 转换推理 (transductive reasoning)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我没睡午觉,因此这不是下午。”

(三)具体运算阶段(the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1岁) 具体运算是一种和真实的、具体的物体相关的可逆的心理活动。与前运算阶段相比,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具体的问题,即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但需要事物和直观形象的支持,不能够进行纯符号运算。这一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1.去中心化(decentering):能够考虑事物的多个感知特征,得出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2.可逆性(reversibility):运算思维的基本特征,指能够改变思维的方向,使其回到出发点。 3.守恒(conservation):当物体的外观在某些表面上发生变化时,仍能够认识到物体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

4.分类(classification):根据物体的共同特征归入不同类别的过程。 5.序列化(seriation) :是指能够根据大小、体积、重量或其它的一些特性对一系列要素进行心理上排序。 6.推断事实(inferred reality):透过表面现象对于事物真实意义的推断和理解。

(四)形式运算阶段(the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11岁- ) 随着皮亚杰认知发展的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出现,个体开始形成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形式运算的发展提供了对各类问题进行推理和形成逻辑的能力。尽管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具体运算阶段可能已经得到了实现,但使用的方法却明显不同。

1.假设推理(hypothetical reasoning) 2.类比推理(analogical reasoning) 3.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 4.反思能力(reflective abilities)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贡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儿童理解为一个充满好奇的、积极主动的探索者,认为发展是有阶段、有顺序的,他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了儿童认知发展许多重要方面,揭示了儿童每一阶段的一些显著的特征,许多方面无疑是正确的。

局限: (1)皮亚杰可能低估了他所认为的前运算阶段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而高估了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的思维能力。 (2)皮亚杰提出形式运算出现于青春期早期,但近来研究表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抽象推理,尽管是不完善的。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有四个阶段,但也可能认知发展还存在第五阶段。

第三节 艾尔金德、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点 一、艾尔金德的青春期社会认知发展观点 艾尔金德(Elkind, 1967, 1981)提出青春期思维模式带有青春期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即假设世界中所有的人都按照自己(青少年自己)所看到的来观察世界。这种青春期自我中心主义有两个独特而有趣的表现:一是个人神话(personal fable),另一是假想观众(imaginary audience)。

个人神话(personal fable):个人神话是指青少年会通过想象描绘出一个有关自己命运与个人形象的故事,这些故事预示着个人形象就像是大英雄或反抗恶势力的大领袖等。作为故事的核心,青少年所扮演的角色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故事情节如此独特,以至于没有人能够理解它。青少年往往认为自己是无敌的。

假想观众(imaginary audience):青春期自我中心主义青少年认为他认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他人都会和他一样关注这样的问题。因此青少年非常关注自己,认为别人也同样关注他自己。当青少年因身体的细微变化表现出不断地观察自己时,他同样感到他们也被周围的人仔细观察,别人都像观众,一直在看着他。很显然这只是假象观众。

二、维果斯基认知发展观点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1896-1934)提出了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观点。

(一)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的社会文化观点 1.心理活动工具-语言符号 维果斯基认为,由于工具(tools)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工具有生产劳动工具与心理活动工具即思维工具——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的使用能够使得传递社会文化知识经验成为可能,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2.两种心理机能 维果斯基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有四个方面: (1)心理活动的随意性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性

(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维果斯基认为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mediation)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4.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域”(the zone of proximal)是维果斯基用来解释儿童怎样学习的关键概念之一。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常处于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认知水平,这一水平就是实际发展区域。与之相比较,他认为有些时候,儿童在帮助下可以解决问题,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他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域。

5.自言自语(private speech) 维果斯基认为自言自语一种学习的机制,它有助于将共享的知识变成个人的知识,即当遇到有困难的任务时,会看到幼儿不断对自己说话,他们在重述以前提供给他们的建议。后来,尽管个人言语变成无声的了,但它仍很重要。

6.支架(scaffolding ) 维果斯基同样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支架起了重要作用。支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儿童的帮助。与儿童发展相适应的认知、社会情绪和行为的支架可以明显促进其后来的认知发展。

(二)维果斯基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儿童通过将外部的对话加以内化来学习。 2.儿童并不总是以最高能力水平进行反应的。 3.语言和思维密切而复杂地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