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土地.簡單生活 花蓮小農的「半農半社工」之路 身分:綠色照顧課程教師、花蓮縣社會關懷協會督導 日期:2016/5/31 地點:國立中正大學 講者:劉燕霖
關於我 綠色照顧(Green Care)課程教師 花蓮縣社會關懷協會 教育督導 光復國中資源班、光復國小、大進國小 義務職,社工督導、會務諮詢
關於我 高雄出生長大,非務農子弟 高中階段思考生命的意義
社工歷程 2009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所 2009-2011社工之路 1.精神障礙者權益倡導: 理解精神醫療過程,為社會控制手段之一。 2.早期療育個案管理員: 孩子遲緩成因,是誰的標準? 3.身心障礙者個案管理員: 看見「有障礙」的社會
反思 所謂的「身心障礙者」是被主流社會所定義出來的,他們被隔離、被封存、為的只是維持資本主義下勞動市場的順利運作。 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資本主義引領的消費生活)使人與人更加疏離,社福資源(金錢、服務)無法永續,只是維持問題的存在,使某些人無法有尊嚴地生活。
社工是什麼? 以段議員事件為例. 資本主義社會的問題解決者
關於我-從社工到農夫 離職後,我問自己一個問題: 如何建立一個讓各種特質的人們都能適才適所平等、有尊嚴地活著,又能兼顧環境永續的生活方式?
尋找土地與人的連結途徑 2012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班(鄉村保存研究室) 思索如何對待土地、環境與人 找尋以土地永續生活、永續資源、友善的社群關係
樸門永續生活 2012樸門永續設計(PDC)認證通過 Permaculture音譯為「樸門」,是由三個英文單字複合而成,分別為permanent(永遠的)、agriculture(農業)與culture(文化)。探討如何適當使用地球資源,讓生活、生產、生態與環境能永續地循環,依循「照顧地球、照顧人、分享多餘」的樸門三倫理,設計人與土地能和諧共生的生活方式。
花蓮樸門部落工作 「花蓮樸門部落」為「花蓮縣樸門永續生活協會」之別名,其教育基地開設樸門課程、講座及各種培訓課程(如樸門志工培訓、合作社人力培訓等),在假日舉辦各種工作坊,包含香蕉圈中水處理系統、等高線集水溝應用、家庭菜園、麵包窯實作、綠色戰士救援工作坊等。還有許多社會性的活動進行著,例如運行社區貨幣、組織合作社、小農市集(公平交易)、樸門讀書會等,慢慢形成花蓮獨有的生態社群。
半農半X的生活方式 「半農半x」是日本作家鹽見直紀所提出,指的就是利用土地生產自給自足的糧食,並運用天賦與社會有所連結,過著順天應人的生活方式。所有環境以及人心疏離的問題都能從中得到解決。
我的半農半X-準備期 畢業論文現代性抽象體系的探討:東部鄉村移民個案研究,了解來鄉村過生活而不是找工作的人們為何轉變生活型態。 Giddens 對現代社會的觀察提出了「現代性」(Modernity)一詞,說明現代性在現代社會中呈現的問題及現象。 現代性的出現是資本主義經濟秩序的創立。工業主義為現代社會的技術基礎,其所涉及的是建立在機器基礎上的文明發展,並與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同步發展。 受現代化影響的我們,已經不完全依循傳統方式在生活,舊社會團體的瓦解使得地方與社群的影響力遽減,個人主義的興起使得新的社會關係被重建,藉以回應資本主義與工業社會的要求。
我的半農半X-準備期 要減少現代性對生活帶來的脫域影響,除了專業的再技能化之外,減少使用金錢、以交換滿足生活所需,並透過社群的互助合作,發揮「在場」機制的力量,避免專家系統與貨幣對人生的掌控,是找回生活自主權的途徑之一。 豆腐 x 去專家化 x 社群 x 減少消費
音樂 x 蔬食 x 菜園 x 永續生活
手工農田 x 廚師 x 採集 x 社群
換工 x 農作 x 合作
我的半農半X-準備期 了解他人經驗,找到自己的定位與方向。
樸門菜園的實踐
學著「當」農夫
踏上實踐之路 2015光復自然田
花蓮縣光復鄉簡介 光復鄉主要有三大聚落:歷史悠久的原住民聚集地馬太鞍與太巴塱,以及日本時代所立的大和聚落。日治中期再將馬太鞍因位於大和之北,更名上大和,太巴塱則易名富田。其中大和屬瑞穗庄,而上大和、富田屬鳳林街。 戰後1947年3月將三聚落自原屬鄉鎮分出,成立光復鄉(取自光復後新設的鄉鎮之意)迄今。
自然米 手插秧、人工割稻、打穀、曬穀
本土黃豆 人工種植/採收、日晒、風谷、挑豆
在地社群連結 「青年去哪裡?」 平台建立
天命與農的交會
天命與農的交會 因緣際會下,開始帶領光復國中資源班的學生體驗種植,並有機會到校園進行一學期的農耕課程。 思考: 1.如何陪伴這群被「主流」教育所抽出的孩子。 2.以土地為媒介,透過耕種課程提升其自發與觀察的能力。 3.感受植物給予的生命力量,釋放平日所累積的負面能量。 4.獲得友善土地的耕種技能。 5.發掘各個學生的潛能技藝,適性安排耕作工作。 6.未來,希望協助連結適當的就學、就業資源。
綠色照顧課程(國中資源班)
綠色照顧課程(幼兒園/國小)
角色轉換:資源連結
特教宣導
接下來的工作… 持續陪伴光復國中資源班學生,下年度計畫與西林部落(國小)、萬榮國中教導太魯閣族孩子農與土地教育之課程。 以「農」作為媒介,結合「社工」經歷,進行綠色照顧課程,讓社區、部落內的「特殊」孩子能透過土地的自然療育力量,發揮所長、融入社會。 進入花蓮某身心障礙機構,透過綠自然照顧農場,進行社區的身心障礙者就業協助工作。 持續身心障礙者權益倡導。
順應自然 實踐天賦 ~感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