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鸦片战争前,中西之间已经有了接触和交往,但在泱泱大国的心态下,中国人对于西方的一切事物都加以排斥,认为西方先进科技是“奇技淫巧”。 鸦片战争后,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僚开始“开眼看世界”,主动了解和认识西方。 在内外交困的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开始了解西方,了解世界,并希望通过改革以自强,阻止列强的进逼,产生“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和行动。 这些勇于走出传统、勇于接受新事物的人逐渐从地主阶级中分化出来,便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洋务派。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恭亲王奕訢:心腹之害(发捻),肘腋之忧(俄国),肢体之患(英国) “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洋务新政又称“同光新政”,是指洋务派从事交涉和签订条约,购买洋枪洋炮轮船机器聘请洋人,雇佣外国军官,依洋法操练军队,用西法开矿筑路设厂建造,兴办航运、电报业,以及学习外洋科学技术,兴办船政,水师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活动。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中央机构,它的出现标志着朝廷承认“夷务”升格为“洋务”; 其办事大臣奕訢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奕訢是洋务的支持者而不是实践者; 洋务派的主要势力和作为都在地方而非中央; 地方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兴办近代企业 1、军事工业 19世纪60-70年代以“求强”为主,主要内容是编练新式军队,创办的军事工业。 内忧外患的威胁使得洋务派不得不先提出“自强”,把军事的发展放在首位。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这时期,洋务派共建立近代军事工业24个,较重要的有: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的,1861)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1865)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1866) 崇 厚 天津机器制造局(1866) 张之洞 湖北枪炮厂(1890)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特点: (1)浓厚的封建性 A 生产经费来自清政府的税收,企业本身没有资本积累; B 工人来源与清军士兵,企业管理沿袭封建衙门的规章制度; C 生产目的是不计生产成本,不参与市场交换,直接由清政府调拨各军使用。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2)浓厚的买办性 技术、设备和原料,极大程度上依赖外国。 (3)一定的集团性 所有权属于清政府,但是经营管理权、产品支配权牢牢掌握在创办人或创办集团手中。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2、民用工业 19世纪70-90年代,除继续推行“求强”外,提出“求富”口号,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基础上,大力举办民用工业和筹建海军。 洋务派在兴办企业过程中遇到经费奇缺、原材料供应不足和交通运输困难等困难,认识到必须发展民用工业以积累资金,建立了必要的经济基础,辅助军工企业的发展,并且希望通过兴办民用工业抵制洋商倾销洋货和进行经济掠夺,以达到求富的目的。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这时期比较重要的民用企业有20几个,主要有: 上海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1872) 上海机器织布局 李鸿章(1879) 上海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1872) 上海机器织布局 李鸿章(1879) 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1877) 天津电报总局 李鸿章(盛宣怀总办 1880) 汉阳铁厂 张之洞(1890) 兰州制呢局 左宗棠(1878) 唐山胥各庄铁路 李鸿章(1881)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民用工业的特点: A、 洋务派的军事工业采用的是“官办”形式,民用的工业大部分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少数企业采取官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B、这些企业,大都具有垄断性,压抑民族资本的作用; C、经营管理腐败,成为官僚买办营私舞弊的场所,企业亏损。官方把持一切,商方无权过问; D、 产品部分投放市场,客观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间资本和官方资本投资中国近代工业,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二)创建新式海陆军 19世纪60年代,京师、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军队纷纷改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 70年代中期筹划,80年代中期建成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四支水师。部分船只国产(可见洋务新政的军事工业的实效。) 为了统一海军指挥权,1885年10月成立了海军衙门。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1875年筹建北洋水师 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 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 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三)培养人才 (1) 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1862年兴办京师同文馆 1863年兴办上海广方言馆 1866年兴办福州船政学堂 1879年兴办天津电报学堂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2) 派遣留学生: 1872年——1872年派出4批留美幼童120名,1881年撤回 1875年——1894年派出了3批留欧学生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现实意义: 洋务新政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铁路、轮船和电报等新式交通业,建立了近代化海军,这在外国势力频繁军事入侵的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发展了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2)开学习西方风气之先: 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新式学堂派最早的留学生,使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各翻译局翻译的西学书籍,给中国带来了新知识; 进一步打开了学习西方的风气,为西学的传播和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3)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洋务运动虽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他所建立的近代工矿、交通业却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促进了中国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并且导致了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不甘心国势衰弱,遭受外来侵略的命运而采取的一次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活动,洋务派作为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的,后来的甲午战争的失败证实了这一点。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3)洋务运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3、洋务运动的启示 洋务运动的实践表明: 只有求得国家独立,才能从容地建设现代化; 洋务改革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才能成功。
谢谢观看!